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黄祸论”正式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而其先导则是 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一些人的排华和反华论调。 美国:专门迫害在美华人的“沙地党”,声称中国人 是 “黄祸,是美国未来的真正威胁”。1882年 美国国会还通过了《排华法案》。 非洲:各殖民当局提出所谓“黑白非洲主义”,即非 洲只允许白人和黑人存在,不要黄种人; 澳洲:英国殖民当局也大肆鼓吹“白澳政策”,即 “澳洲是白人的澳洲”。 威廉二世所言的“黄祸”,指的是日本与中国以及东 方的佛教文化。他还特意创作了一幅油画赠给尼古 拉二世,即臭名昭著的《黄祸图》。
家越来越多,战争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从沿海到 内陆,甚至将战火烧到中国的首都;战争对中国造 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 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 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 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会审公廨
把持邮政
我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么事要做,什么 事一定不许做。 ------田贝(美国公使)
“其表现最可能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那些政治家 掌握政权了。” “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我 们)已成为这个政府的顾问。” ------普鲁斯(英国公使)
2、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抗英
“我等义民……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 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报我各乡惨毒之害 也!”
三元里人民弘扬了誓死抵抗外来侵略、 捍卫祖国独立的爱国精神。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忠王李秀成
1.
引言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小结: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 义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 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
了社会阶级矛盾。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
小 结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2、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极大地振奋 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 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赋予了 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
1、晚清社会制度和吏治与军队的腐败
2、最高统治者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
3、经济技术的落后
4、对近代战争缺乏认识
洋务运动中清朝兵工厂制造的大炮
李鸿章
清军在甲午战争 中使用的大炮
甲午海战


1、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而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 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所以,社会 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 2、落后是要挨打的 ,但落后不一定失败 。 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以弱胜强的 好例子。但落后加腐败则不仅要挨打,而且必 然失败。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的 失败就是明证。
“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官兵 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林则徐虎门销烟
冯子材与 镇南关抗 法斗争
冯子材镇南关布防图
亚洲第一巨舰 —定远舰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一节 鸦片战争

阅读提纲
• 1、鸦片战争是在怎样的国际、国内背景 下爆发的? • 2、英国为何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 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 3、你怎样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 性质? • 4、结合教材中鸦片战争示意图简要叙 述战争的过程。 • 5、结合史实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 原因。


本质
必然性 (一)、 根本原因:
中国败局已定
危 机 中国: 四 伏
政治: 国力衰微,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贫困落后,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经济: 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军事: 装备陈旧,纪律败坏 外交: 闭关锁国,封闭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闭关政策;一口通商 自然经济;市场狭小 原 因 正常贸易,中国出超 英国 鸦片走私,中国遭殃 中国
作业题 联系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国际背景,分析鸦片战 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①世界: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 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 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 根本原因 ②中国: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已处于封建末世,清 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实 行“闭关锁国”政策。地大物博,封建落后的中国 必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对象。 ③在中国禁烟之后,英国悍然发动侵华战争。鸦片 问题只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
返回
鸦片危 害严重 清政府派 遣林则徐 查禁鸦片 整顿海防 缉拿烟贩 收缴鸦片
英美烟贩 交出鸦片 110公斤
虎门 销烟
意义: 显示了 中华民 族反抗 外国侵 略的坚 强决心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和虎门销烟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 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 致”。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5、中国社会的变化 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演变
(1)国家领土和独立主权进一步沦丧失 自1863年起,英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 总税务司,长达45年之久。 (2)加速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借师助剿:洋枪队
(四)甲午战争
大约在150多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 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 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 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 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 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 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 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1、根本原因
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其工业品的 销售市场和保持对华鸦片贸易
工业品销售受挫 主要原因
2、直接原因:修约
修约内容 :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和 中法《黄埔条约》中都有规定,十二年后, 西方国家和清朝应对贸易、通航、外国公使 进驻北京等事进行条约的改约。 经过:1854年英法两国公使来到中国, 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 其基本要求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 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长驻北京、进出口 货物免交子口税。
英中印三角贸易
鸦片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鸦片贩子坐收暴利 英国资产阶级拓展了印度市场 英国政府获取丰厚的税收 英国的纺织业和航海业得到发展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摧残了人的身心健康 破坏了社会经济 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鸦片的罪恶
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 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 英国国库。
(四)甲午战争
1、历史背景 国际背景:帝国主义阶段 日本国内:明治维新 中国国内:妥协退让
代表人物之一:明治天皇
1852—1913年 进行明治维新 日本军国主义崛起 发动甲午战争 发动日俄战争

近代史第一章_

近代史第一章_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
关税主权丧失
始自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按国家主权原 则,各国均有权自定税率,以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但 《南京条约》的“协定关税”,却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 主权。而1843年制定的协定税则,竟把进口税率压低到 “值百抽五”,即5%左右,这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税 率最低的国家。并且,海关的行政权一直由外国人控制, 直至1949年。
(注:“公行”制度:规定外商只许与请政府指定商行进行贸易)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京条约》签订。
《天津条约》、《北
1858年6月,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 约》。 (1)公使常住北京; (2)增开营口、烟台、台湾、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 (3)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4)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5)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1860年10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11月,中俄 《北京条约》签订。 (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3)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 (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5)沙俄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悲壮历程——三元里抗英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 元里103乡人民举行抗英斗 争。他们用“刀斧犁锄”原 始武器将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的英军围困在牛栏冈。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 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 争。
三元古庙——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指挥部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悲壮历程——中法战争
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的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 法院,从此公审会廨在上海组成,以后又扩大到厦门等地。会审公廨管 理各国租界内各等案件,凡牵涉有约国洋人必须到案的洋华诉讼、无约 国洋人与华人的互相诉讼及被外国人雇佣和延请的中国人的诉讼,外国 领事均有权参加会审。会审公廨名义上是中国的司法机关,但实际上完 全被外国领事所把持。下图表现的是会审时的一幅场景。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10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 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 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 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 杀,亦出兵入侵中国。因为这场战 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 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1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 年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 年 1 月 5 日,英法联军俘虏了总督叶名琛。5 月 20 日,英 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兵临天津,并扬言要进攻北 京。6 月 13 日,清政府慌忙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 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桂良等在 英法侵略者的威逼恫吓下,分别与俄、英、法、美 签订《天津条约》。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7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 赔款 2100 万银元; ③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8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 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如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 约》。
14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 开放天津为商埠; ② 将《天津条约》中的赔款增加为 800 万两; ③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 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从此在欧美确立起来。

01第一章-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马工程

01第一章-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马工程
督琦善与中英交涉 • 奕山与广州停战协定 • 三元里抗英斗争 • 各地抗英战争
第二节 鸦片战争爆发与战争进程
• 三、《南京条约》等批一批不平等条约 •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清朝代
表)与璞鼎查(英国代表)在英舰“皋华 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 • 《南京条约》内容。 • 1843年10月,耆英与璞鼎查在虎门签订 《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和《五口通商 章程:海关税则》。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6广州口岸与所谓的闭关锁关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4清政府对鸦片的态度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5林则徐查禁鸦片运动第二节鸦片战争爆发与战争进程1840年4月中旬英议会通过发动对华战争的决议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鸦片战争
目录 INDEX
第一章 鸦片战争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战争进程 • 第三节 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 一、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 1839年9月,九龙之战。 • 1839年11月,穿鼻之战。 •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权谋。 • 英国朝野的态度。 • 1840年4月中旬,英议会通过发动对华战
争的决议。 •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第二节 鸦片战争爆发与战争进程
• 二、战争进程 • 始:1840年6月 • 终:1842年8月 • “钦差大臣”兼两广总
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 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五卷),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萧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福州:福建人民出 版社,1996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年。 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 英关系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 1 )根本不同点在于是独立自主还是受 制于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 2 )背景不同:今日中国民族工业具有 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近代中国的民族工 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相差非常悬殊。 (3)结果不同:当今的引进外资、开放市场 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但在近代 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资本输出,造成中国经济极端落后,人民 生活极端贫困。
⑺ 1901年庚子赔款,含《辛丑各国和约》 中规定的偿付诸国赔款关平银4.5亿两;地方赔款 16886708两。 ⑻ 1906年拉萨事件赔款,含中英《续订 藏印条约》中规定的250万银卢比。
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 合约1326323847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 政收入的11倍。

战争 赔款 对近 代中 国社 会经 济的 影响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德、俄、法、 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 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日虎熊 本是是 英沙 国皇 肠俄 是国 德青 国蛙 太是 阳法 是国
1898年
谢瓒泰《时局图》
租界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 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 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30多个租界。租界 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法律在这 里无效,俨然是“国中之国”。
船只
军事素 质
军纪散漫、缺乏训练, 训练有速,指 战斗力低。 挥统一,战斗 力强。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的一 主、 张“ 和师 早夷 期长 的技 维以 新制 思夷 想”
的一 主、 张“ 和师 早夷 期长 的技 维以 新制 思夷 想”


1、东南边疆的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李时岳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
题为《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
把资产阶级运动的发生、发展认定为中国近代史的
基本线索,我们称之为“四个阶梯说”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三次高潮说
三、中国近代史的特点
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
中国古代:
导言
一、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
严格说来,“近代”这个词,并不是社会 发展史上指称某一确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概念。 使用上很不统一。一般而言,就欧美目前来说, 是把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作为“近代”的 开始。所以世界历史是把最早的资 产阶级革命 爆发(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 历史开端的标志。
7、(美)费正清主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本 书原为《剑桥中国史》的第十和第十一卷, 起自清代的道光时代,止于辛亥革命。
专史类简说:
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着眼分为两大类:
前者是指专门写近代史中某一个历史阶段的著
作。如专写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的。 活动的某一个方面的,如中国近代经济史,军事 史,思想史等;
3、清封建王朝,已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发 生关系,但尚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以前,尽管清王朝保持比资本主义 落后了一个时代的封建制度,尽管它已经相当地 没落腐败,但是,它却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 家,还没有被外国控制,这和鸦片战争以后有根 本不同。
我们已经知道,鸦片战前,清朝就遭到西方 殖民者的某些侵扰,就被迫同西方人发生关系, 在这种形势下,清王朝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对外关 系政策呢?那就是“闭关”政策。
(3)表现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
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 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 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
(4)还表现在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 半殖民地这样一种特别状况。 近代中国既不象独立的国家那样,也不象被 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完全殖民地那样,它 是被列国诸国共同宰割的半殖民地。
大文豪雨果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黑格尔曾这么说:“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 因此我们不必再与闻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
当时德国还有学者说:“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它没 有过去,而是一个我们古代就认识它,今天依然一模一 样存在的国家。”
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朗克(1795-1886)的说法 更典型:“中国人民永远静止的人民”
1、失败原因: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 的落后。 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采取投降主义 政策。
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历史教训
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 发愤自强。 第二,腐败的清政府是不能领导中华民族在反对外 国侵略的斗争取得胜利的,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最终胜 利,就必须推翻清王朝寻求新的阶级领导力量(当然这 种领导力量最终是无产阶级)。 第三,广大人民群众是反侵略斗争的主力军,只有 坚决地依靠他们,才能在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取胜。
②鸦片使清朝统治者更加腐化,更加剧了国
家危机 ③鸦片毒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摧残了社会生 产力
二、正义的禁烟斗争
1、朝廷内部在禁烟与否问题上的争议
①严禁派的代表人物是鸿胪寺卿黄爵滋和 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 ②弛禁派的代表人物有首席军机大臣穆彰
阿,直受命禁烟
第一章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战前的中国
新的社会因素渐多地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度程 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说已到了封建末世,
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基本保持着,
1、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度
没有改变。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一、罪恶的鸦片贸易
1、英国对华大量输入鸦片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
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
中的不利地位。
2、鸦片贸易概况
到鸦片战争时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由入超
变为出超。
3、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①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的白
银大量外流
学术界在有关问题上的不同意见
①鸦片战争前统治阶级内部不存在一个弛禁
派。
②琦善不是反禁烟势力的政治代表。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虎门销烟
林则徐的虎门硝烟
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先按时间顺序着眼,勾勒出其纵向脉络 ①敌方不断挑衅,林则徐积极备战 ②战争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战争正式爆发1841年1月下旬英 方提出所谓《穿鼻草约》为止,历时约七个月, 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英军至粤,挑起战争→进 犯厦门,被击退走→沿海北犯,攻占定海→直逼 天津,清廷妥协→林遭革职,琦善挂帅→英军返 粤,“穿鼻草约”。
2、中国邻国多被殖民主义者染指,缓冲地带越来
越少
我们知道,当时欧洲是资本义的大本营,北 美也开始成为资主义的崛起地,非洲是被殖民掠 夺的重灾区(特别是万恶的“黑奴贸易”已延续 3个世纪),但离中国较远,跟中国关系密切的 缓冲地带越来越少。
是亚洲各国,特别是邻国相继被殖民主义者染指,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小结: 到19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世界 资本主义处在更大规模的上升时期,欧美强国为 了扩大商品商场,争夺原料产地,殖民侵略活动 日益加紧。英国凭借其实力充当着侵略国的急先 锋。而当时中国的一些邻近地区、邻近国家,已 经或者正在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与中国 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地大物博久为殖民主 义者所垂涎的中国面临着被打开门户的严峻形势。
2、从横的方面进行如下归纳,把握这样的 几条线索: ①英国是如何进行侵略战争的
所派的官员
投入的兵力
侵略的路线
获取的侵略权益
②清政府方面的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 抵抗派是怎样抗御英国侵略的 投降派在战争中的可耻行径 道光皇帝在战争中的两面性
③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元里抗英
四、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1)“闭关”政策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在长时期的封建社会里,有些王朝并不 是闭关锁国,而是开放的。只是到了明、清某些 时候,才实行了“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应该说肇端于明朝的“海禁”。再后, 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又曾厉行“海禁”。
清朝开国之初,并没有实行闭关政策,还发布过鼓
励海上贸易的上谕。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开始,皇 帝连续发布两道命令:一是“禁海令”;另一道是“迁 海令”,目的主要是对付以郑成功为首的反清势力 。 平定了台湾等地反清势力后,清政府于1685年(康熙二
专写某一事件的,或者是专门社会生活、历史
人物传记也可归为专门的一项,专写某个人物
(二)论文集类
(三)史料类
《鸦片战争》6册 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6
《太平天国》8册 《捻军》6册 《回民起义》4册 《洋务运动》7册 《中法战争》7册(正在陆续出版续编) 《中日战争》7册(近年又出齐续11册) 《戊戌变法》4册 《义和团》 4册 《辛亥革命》8册 《北洋军阀》5册 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上、下册
第二阶段:自《穿鼻草约》提出后1841年1月27日清 政府对英宣战,到同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历时 整四个月,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清廷宣战,易帅奕山 →虎门之战,(关)天培殉国→清军连败,《广州和 约》。
第三阶段:从《广州和约》订立以后到1842年8月 29日《南京条约》签定。民众激愤,三元里抗英→英方 易帅,扩大战争→中方失利,折将陷城→奕经“丧威”, 敌犯长江→《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该把整个这一时期都算作“中国近代”史呢?
荣孟源在1956年写的“关于近代史分期问
题”一文,就明确表示赞同中国近代史的断
限从1840年起到1949年9月止的意见
但是从教学习惯上,一般还是以1919年
五四运动为界,把这段历史划开,前半段作
为“中国近代史”。后半段归入“中国现代 史”。也就是说,只把旧民主主义阶段归入 “中国近代史”,而把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归 入中国现代史。
但中国情况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 欧美国家那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主要是由于外来的侵略。引起中国社会内部 的变化,把中国推到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历史时 期,也就是半封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历史,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
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告结束。那么是不是应
第二,它的社会变化非常复杂
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单 一的社会形态。它的表现可以分这么几点来大致 看一下: (1)表现在生产方式上。 中国近代始终处于旧的生产方式衰败而未 死亡,新的生产方式产生而未壮大的状态。 (2)表现在阶级结构上。 正是基于上述一点,各种经济成份交错并存, 相应,也就造成多种阶级力量并存,阶级关系错 综复杂的状况。主要存在有四大阶级: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从客观社会效果上看。如果从暂时的、局 部的范围看,闭关政策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外国人。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 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 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国自己,到头来是作茧自 缚了。
二、战前的世界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空前加剧 我们知道,世界历史进入近代的标志是17 世纪40年代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到在 中国爆发鸦片战争,整整经历了200年的时间。 这期间,世界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已经形 成了一个列强阵营。我们先分别看一下几个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
公行既是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又是清政府 与外商联系的中介。它既具有商业的职能,又具 有政治、外交的职能。
(2)如何看待和评价清朝的闭关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