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管理练习带答案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习题与答案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习题与答案

1、学习了内存管理以后,GDT实际上就是:()A.进程的段表B.进程的页表C.操作系统的页表D.操作系统的段表正确答案:D2、引入多级页表以后,有什么好处?()A.页表总空间变少B.提高了查找页表的时间效率C.需要载入到内存中页表空间变少D.提高了创建进程的速度正确答案:C3、下面哪项工作不是创建进程时要完成的?()A.给进程创建TLB快表B.给进程创建段表C.给进程分配内存空间D.给进程创建页表正确答案:A4、编译和链接的区别是?()A.编译产生物理地址,链接产生逻辑地址B.编译产生一个文件的逻辑地址,链接产生一个段的逻辑地址C.编译产生一个段的逻辑地址,链接产生一个文件的逻辑地址D.编译产生逻辑地址,链接产生物理地址正确答案:C5、在系统初始化是,mem_init初始化了一个数组,这个数组是什么?()A.是一个段表B.是管理分配给进程的内存位图C.是管理所有物理内存的位图D.是一个页表正确答案:C6、操作系统将一个程序分段的目的是()A.创建进程更容易B.节约内存,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C.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是一种习惯D.方便用户编写程序正确答案:D7、操作系统将物理内存分页的原因是()A.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是一种习惯B.节约内存,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C.方便用户编写程序D.创建进程更容易正确答案:B8、在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启动保护模式以后执行jmpi 0, 8指令,要想弄明白这条指令的具体含义,需要理解下面哪部分内容?()A.分段B.分页C.汇编寻址D.内存分区9、用户程序中的地址(如C程序中的指针)被称为是?()A.虚拟地址B.线性地址C.逻辑地址D.物理地址正确答案:C10、在段、页式内存管理中,虚拟地址是什么时候产生的?()A.查完页表以后B.查完段表以后C.查完TLB快表以后D.链接完正确答案:B11、虚拟内存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A.地址空间大小B.磁盘大小和地址空间大小共同决定C.磁盘大小D.物理内存大小正确答案:B12、Clock算法为什么被称为是clock算法()A.算法中存在一个定时器B.这是一个人名C.时钟算法要放在时钟中断处理函数中D.算法的执行过程类似于在一个钟表上扫描13、对LRU算法的描述,下面哪句话不对?()A.LRU算法在实际操作系统中很常见B.LRU算法是对页面置换优化算法的一个近似C.实现LRU算法并不困难D.LRU算法基于了程序局部性原理正确答案:A14、引入虚拟内存的目的是什么?()A.给进程提供一个规整的内存空间B.让物理内存增大了C.降低进程的代价D.提高程序执行的时间效率正确答案:A15、一旦启动请求调页以后,下面哪个表会不断的发生变化?()A.操作系统页表B.进程段表C.操作系统段表D.进程页表正确答案:D16、当系统发生颠簸时,系统管理员应该干什么?()A.杀死进程B.扩大交换分区大小C.缩小交换分区大小D.创建进程17、请求调页过程什么时候发生,哪个论述最精确?()A.缺页中断时B.程序载入时C.进程创建时D.完成地址映射时正确答案:A18、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在大小上的关系是?()A.虚拟内存一定大于物理内存B.虚拟内存一定小于物理内存C.虚拟内存一定等于物理内存D.不一定正确答案:D19、针对系统颠簸曲线,如果增大交换分区的大小,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A.颠簸点位置前移B.颠簸点位置后移C.整个曲线不变D.颠簸点位置不变,但整个曲线会变扁正确答案:C20、引入虚拟内存的请求调页以后,进程创建会发生什么变化?()A.不需要为进程分配物理内存了B.不需要为进程创建页目录表了C.不需要为进程创建段表了D.不需要为进程创建页表了。

《现代操作系统第四版》 第三章 答案

《现代操作系统第四版》 第三章 答案

第三章内存管理习题1.IBM360有一个设计,为了对2KB大小的块进行加锁,会对每个块分配一个4bit的密钥,这个密钥存在PSW(程序状态字)中,每次内存引用时,CPU都会进行密钥比较。

但该设计有诸多缺陷,除了描述中所言,请另外提出至少两条缺点。

A:密钥只有四位,故内存只能同时容纳最多十六个进程;需要用特殊硬件进行比较,同时保证操作迅速。

2.在图3-3中基址和界限寄存器含有相同的值16384,这是巧合,还是它们总是相等?如果这只是巧合,为什么在这个例子里它们是相等的?A:巧合。

基地址寄存器的值是进程在内存上加载的地址;界限寄存器指示存储区的长度。

3.交换系统通过紧缩来消除空闲区。

假设有很多空闲区和数据段随机分布,并且读或写32位长的字需要10ns的时间,紧缩128MB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为了简单起见,假设空闲区中含有字0,内存中最高地址处含有有效数据。

A:32bit=4Byte===>每字节10/4=2.5ns 128MB=1282^20=2^27Byte 对每个字节既要读又要写,22.5*2^27=671ms4.在一个交换系统中,按内存地址排列的空闲区大小是10MB,4MB,20MB,18MB,7MB,9MB,12MB,和15MB。

对于连续的段请求:(a) 12MB(b) 10MB(c) 9MB使用首次适配算法,将找出哪个空闲区?使用最佳适配、最差适配、下次适配算法呢?A:首次适配算法:20MB,10MB,18MB;最佳适配算法:12MB,10MB,9MB;最差适配算法:20MB;18MB;15MB;下次适配算法:20MB;18MB;9MB;5.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有什么区别?A:实际内存使用物理地址。

这些是存储器芯片在总线上反应的数字。

虚拟地址是指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

因此,具有32位字的机器可以生成高达4GB的虚拟地址,而不管机器的内存是否多于或少于4GB。

6.对下面的每个十进制虚拟地址,分別使用4KB页面和8KB页面计算虚拟页号和偏移量:20000,32768,60000。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习题与答案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内存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储保护的目的是限制内存的分配B.在内存大小为M、有N个用户的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占用M/N 大小的内存空间C.在虚拟内存系统中,只要磁盘空间无限大,作业就能拥有任意大的编址空间D.实现虚拟内存管理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支持正确答案:D2、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会把逻辑地址转变为物理地址,而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A.程序装载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编译时D.源程序编辑时正确答案:B3、动态分区又称为可变分区,它们是系统运行过程中伴随()而动态形成的。

A.作业的完成B.各道作业的装入或完成C.各道作业的创建D.各道作业的装入正确答案:B4、内存保护需要(),以保证整个内存空间不被非法访问。

A.由操作系统和硬件机构共同协作完成B.由操作系统或者硬件机构独立完成C.由硬件机构独立完成D.由操作系统独立完成正确答案:A5、下面的内存管理方案中,()内存管理方式最适宜采用静态重定位。

A.固定分区B.分页C.分段D.动态重定位分区正确答案:A6、在可变分区内存管理方案中,某一进程完成后,系统回收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分区表,造成空闲分区数减1的情况是回收分区()。

A.前后均无邻接空闲分区B.前后均有邻接空闲分区C.前有邻接空闲分区但后无邻接空闲分区D.前无邻接空闲分区但后有邻接空闲分区正确答案:B7、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的()过程中进行的。

A.链接B.装入C.执行D.编译正确答案:C8、在使用对换技术时,如下最适于将对应进程换出到外存的情况是当该进程正()时。

A.处于临界区B.进行复杂计算C.创建D.进行I/O操作正确答案:D9、在内存管理中,采用覆盖与对换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

A.实现主存共享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节省主存空间正确答案:D10、分页系统中的页面是为()所感知的。

A.用户B.编译系统C.链接程序D.操作系统正确答案:D11、在某分页内存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示),若页面大小为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块号从0开始计算)()。

存储管理及答案

存储管理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测得某个采用按需调页(Demand-paging)策略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状态数据为:CPU 利用率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利用率97.7%,其它设备的利用率5%,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

此种情况下()能提高利用率。

a. 安装一个更快的硬盘b. 通过扩大硬盘容量增加对换空间c. 增加运行进程数d. 加内存条来增加物理空间容量2.具有虚拟存储功能的管理方法包括()。

a.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b. 页式存储管理c. 段式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3.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a. 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b. 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4.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 段式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5.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6.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7.为使虚存系统有效地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

a.该程序不应含有过多的I/O操作b.该程序的大小不应超过实际的内存容量c.该程序应具有较高的局部性(Locality)d.该程序的指令相关不应过多8.某虚拟存储器系统采用页式内存管理,使用LRU页面替换算法,考虑下面的页面访问地址流(每次访问在一个时间单位中完成):18 1 7 8 2 7 2 1 8 3 8 2 1 3 1 7 1 3 7假定内存容量为4个页面,开始时空的,则页面失效次数是()。

a. 4b. 5c. 6d. 79.在分区分配方案中,需要执行靠拢(或紧凑)的操作是()。

内存管理练习带答案

内存管理练习带答案

内存管理1)选择题(1)采用 __B__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 分页存储管理B. 分段存储管理C.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 (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_A__ 。

A.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B.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C. 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D. 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3)在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 _A__ 。

A. 集中空闲区B. 增加内存容量C. 缩短访问周期D. 加速地址转换 (4)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_D__ 。

A.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B. 相同C. 随作业长度变化D.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5)采用分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_B__ 。

A.224B. 216C. 28D. 232(6)设内存分配情况如图6-20所示。

若要申请一块40K 字节的内存空间,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 _C__ 。

图6-20内存分配情况A. 100KB. 190KC. 330KD. 410K (7)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的物理地址称为 __D__ 。

0 100K180K190K280K330K390K410K512K -1A.加载B. 物理化C. 逻辑化D. 重定位(8)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_C_ 。

A.固定式分区分配B. 页式存储管理C. 单一连续分配D. 可变式分区分配(9)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_D__ 。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0)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主存的次数是__C__ 。

A.1次B.2次C.3次D.4次(11)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 A ___。

第3章 存储管理(3)答案

第3章 存储管理(3)答案

第3章 内存管理(3)一、单项选择题1.虚拟存储技术是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问的技术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 .扩充外存空问的技术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解:虚拟存储技术并没有实际扩充内、外存,而是采用相关技术相对的扩充主存。

本题答案为B 。

2.以下不属于虚拟内存特征的是 。

A .一次性B .多次性C .对换性D .离散性解:多次性、对换性和离散性都是虚拟内存的特征。

本题答案为A 。

3.虚拟内存的基础是 。

A .局部性理论B .代码的顺序执行C .变量的连续访问D .指令局部性解:虚拟内存的基础是局部性理论,包括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和存储空间访问的局部性。

本题答案为A 。

4.实施虚拟存储器管理的依据是程序的 。

A .局部性原 B .动态性原理 C .并发性原 D .一致性原理 解:同上题说明。

本题答案为A 。

5.实现虚拟内存最主要的技术是 。

A .整体覆盖 B .整体对换 C .部分对换 D .多道程序设计解:虚拟存储器具有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而内、外存数据交换(对换)是基础。

本题答案为C 。

6.虚拟存储器是 。

A .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B .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C .容量扩大了的主存D .实际上不存在的存储器解: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确定的,可以运行大于实际内存大 小的作业。

本题答案为A 。

7.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A .2GB B .4GB C .100KB D .640KB解: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确定的,其虚拟地址空间=322B=4GB 。

本题答案为B 。

8.设主存容量为1MB ,外存容量为400MB ,计算机系统的地址寄存器有24位,那么虚存的最大容量是 。

A .1MB B .401MBC .1MB+242 B D .242 B解: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确定的,其虚拟地址空间=242B 。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集)第四章 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集)第四章 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B.请求页式管理C.段式管理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

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D 连接装入程序E 调试程序F 编译程序G 解释程序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9、虚拟存储技术是( 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2、(B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计算机内存测试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内存测试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内存测试题库及答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内存是指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的设备。

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内存相关知识,下面给出了一个包含多个测试题目的题库,以及对应的答案。

题目1:什么是计算机内存?A. 一种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的设备。

B. 一种用于计算的设备。

C. 一种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设备。

D. 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接口。

答案:A题目2:计算机内存分为几个层次?A. 1个层次。

B. 2个层次。

C. 3个层次。

D. 4个层次。

答案:C题目3:以下哪种内存层次离CPU最近?A. 寄存器。

B. 高速缓存。

C. 主存储器。

D. 辅助存储器。

答案:A题目4: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存储设备,它的特点是什么?A. 容量大,但访问速度慢。

B. 容量小,但访问速度快。

C. 容量大,访问速度快。

D. 容量小,访问速度慢。

答案:C题目5:下列哪种内存层次具有最大的容量?A. 寄存器。

B. 高速缓存。

C. 主存储器。

D. 辅助存储器。

答案:D题目6: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A. 加快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

B. 增加计算机内存的总容量。

C. 存储计算机程序的指令。

D. 控制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答案:A题目7:虚拟内存是指什么?A. 一种通过网络连接的远程存储设备。

B. 一种用于临时存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内存区域。

C. 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D. 一种将主存储器的一部分作为辅助存储器使用的技术。

答案:D题目8:内存管理是什么?A. 控制内存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访问。

B. 控制内存中存储数据的排布方式,提高访问效率。

C. 控制内存中存储数据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D. 控制内存的分配和回收,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答案:D题目9:在32位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最多可以使用多少GB的内存?A. 2G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管理
1)选择题
(1)采用 __B__ 不会产生部碎片。

A. 分页存储管理
B. 分段存储管理
C.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_A__ 。

A.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B.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C. 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
D. 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3)在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 _A__ 。

A. 集中空闲区
B. 增加存容量
C. 缩短访问周期
D. 加速地址转换 (4)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_D__ 。

A.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B. 相同
C. 随作业长度变化
D.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5)采用分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_B__ 。

A. 224
B. 216
C. 28
D. 232
(6)设存分配情况如图6-20所示。

若要申请一块40K 字节的存空间,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 _C__ 。

图6-20 存分配情况
A. 100K
B. 190K
C. 330K
D. 410K (7)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存的物理地址称为 __D__ 。

A. 加载
B. 物理化
0 100K 180K 190K 280K 330K 390K 410K
512K -1
C. 逻辑化
D. 重定位
(8)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_C_ 。

A. 固定式分区分配
B. 页式存储管理
C. 单一连续分配
D. 可变式分区分配
(9)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
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_D__ 。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0)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
主存的次数是__C__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1)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__ A ___。

A. 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 提高CPU效率
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___D____。

A. 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
B. 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
C. 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
D. 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在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容如图6-21所示。

若页的大小为4K,则地址
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物理地址为 ___A____ 。

(块号也从0开始编号)
A.8192
B.4096
C.2048
D.1024
(14)某段表的容如图6-22所示,现执行某条指令Load 1, 2/154,逻辑地址2/154
(其中段号为2,段地址为154),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B 。

A.120K+2
B.480K+154
C.30K+154
D.2+480K
2)填空题
(1)把作业装入存中随即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静态重定位,而在作业执行期间,当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时才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动态重定位。

(2)在分区分配算法中,首次适应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存中的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3)分区存储管理可以分为: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

(4)三种不连续存管理方式是:分页、分段和段页式。

(5)对图6-23所示的存分配情况(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占用块,空白部分表示空闲块),若要申请30K的存储空间,使首地址最大的分配策略是最差分配算法。

图6-23 存分配状态
3)解答题
(1)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分配和回收存。

记住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实施存的分配和回收。

地址映射。

提供地址映射功能,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存的扩充。

为用户提供比存空间大的地址空间,从而实现从逻辑上扩充存容量的目的。

存储的保护。

保证进入存的各道作业都在自己的存储空间运行,互不干扰。

(2)在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是如何表示的?从用户角度来看分别为几维空间?
答:在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都是用<段名,段偏移量>来表示.页脚
的。

从用户角度来看都是2维地址空间。

(3)什么叫重定位?重定位有哪几种类型?采用存分区管理时,如何实现程序运行时的动态重定位?
答:所谓地址重定位就是当一个程序装入到与其地址不一致的存储空间时而进行地址调整过程。

重定位有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2种类型。

动态重定位是在存分区管理时,利用在硬件上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来实现程序运行时的动态重定位。

进程装入时并不修改地址,而是在程序执行期间由地址变换机构动态实现的,即物理地址等于逻辑地址加上重定位寄存器的容。

(4)考虑一个分页表系统,其页表存放在存。

①如果一次存的访问时间是200ns,访问一页存需要多少时间?
②如果引入快表,并且75%的页表引用发生在快表中,假设快表的访问时间忽略不计,则存的有效访问时间是多少?
解:①200*2=400ns。

②100*0.75+200*0.25=125ns。

(6)使用伙伴系统分配一个1MB的存块。

①画图说明存中下面的作业请求、返回过程:作业A请求70KB;作业B请求35KB;作业C请求80KB;返回作业A;作业D请求60KB;返回作业B;返回作业D;返回作业C。

②给出返回作业B的二叉树表示。

②返回作业B的二叉树
128K
.页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