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4.下段程序执行的输出结果是。
S=0:T=0:U=0
For i=1 To 3
For j=1 To i
For K=j To 3
S=S+1
Next K
T=T+1
Next j
U=U+1
Next i
Print S;T;U
A.3 6 14B.14 63C.14 3 6D.16 4 3
Next j
If j>Int (Sqr(n-m))ThenPrint n,m,n-m
EndIf
Next m
Next n
EndSub
六
(1)编程序计算:1!+3!+5!+….+11!
(2)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其最大公约数a和最小公倍数b,计算最大公约数a的方法如下:先算出m/n余数r,若r等于0,则n为最大公约数;若r不为0,则把原来的n值作为新的m值,把原来的r值作为新的n值,继续运算。这样辗转相除,直到r为0,此时的n值为最大公约数a,最小公倍数则可用原始m与n值的积除以最大公约数求得。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a,b as integer
a=20
b=2
k=2
Do While k<=a
b=b*2
k=k+5
Loop
Print b
End Sub
5.写出以下程序在单击命令按钮后的输出结果。
Private Sub Form_click()
k=0
fori=1 to 5
If n <= 0 Or m <= 0 Then
电磁学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电磁学第三版(梁灿彬)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思考题1.1答案: (1) ×,正的试探电荷; (2) √ ;(3)× 在无外场是,球面上E⃗ 大小相等。
1.2 答案: 利用对称性分析,垂直轴的分量相互抵消。
1.3答案:(1)× 没有净电荷 ;(2)×; (3)×;(4)√;(5)×;(6)×;(7)×。
1.4答案:无外场时,对球外而言是正确的。
1.5答案:(1)无关 (2) 有关 (3)不能(导体球)、可以(介质球)。
场强叠加原理应用到有导体的问题时,要注意,带电导体单独存在时,有一种电荷分布,它们会产生一种电场;n 个带电导体放在一起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这时,应用叠加原理应将各个导体发生变化的电荷分布“冻结”起来,然后以“冻结”的电荷分布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进行叠加。
1.6答案:(a 图) 能 ,叠加法(补偿法); (b 图) 不能 。
1.7答案:222121q q φφφφεε-==+,;113131+ -q q φφφφεε==,;134410+0 -q φφφφε==,。
1.8答案:(1)× ;(2)×; (3)×;(4)×;(5)√;(6)×。
1.9答案:n VE en∂=-∂ ,例如匀强电场;E 大,电势的变化率就大,并非一定121122010101.+.=4424R q E dl E dl rR R R πεπεπεπε∞⎝⎰⎰.0E dl =,0n VE e n∂=-=∂。
1.14证明:设s 面上有场强平行于分量,补上另一半球后球内各点的总场强应为零,可见s 面上不能有场强的平行分量,s 面上只有场强垂直分量,故s 面上应为等势面。
习题1.2.1解:(1)设一个电量为q 1,则q 2=4q 1,由公式12204q q F r πε=可以得到: ()2122041.64 5.010q πε-=⨯解之得: q 1=±3.3×10−7(C), q 2=1.33× 10−6(C) (2)当r=0.1时,所受排斥力为:12204q q F r πε==0.4(N ) 1.2.2解:设其中一个电荷电量为q ,则另一个电荷电量为Q -q ,由库仑力 ()2q Q q F k r -= 可知,当()220dF k Q q dq r =-=,即:2Qq = 时两电荷间的斥力最大,所以两者电量均为2Q。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与习题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1.进展测试系统的排气工作时,是否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为什么?答:在进展测试系统的排气时,不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因为出口阀门是排气的通道,假设关闭,将无法排气,启动离心泵后会发生气缚现象,无法输送液体。
2.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被排除干净?答:可通过观察离心泵进口处的真空表和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在开机前假设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均为零,说明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干净;假设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为零,那么说明,系统内的空气没排干净。
3.在 U 形压差计上装设“平衡阀〞有何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它是开着的,又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关闭的?答:用来改变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以到达调节流量的目的,其作用对象是系统的阻力,平衡阀能够将新的水量按照设计计算的比例平衡分配,各支路同时按比例增减,仍然满足当前气候需要下的部份负荷的流量需求,起到平衡的作用。
平衡阀在投运时是翻开的,正常运行时是关闭的。
4.U 行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答:翻开平衡阀,关闭二个截止阀,即可U 行压差计进展零点校验。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对数坐标纸上进展标绘?答: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因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X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特点?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 U 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
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转子可以上、下浮动。
U 形管压差计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经济。
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的压差 ~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7.是否要关闭流程尾部的流量调节答:不能关闭流体阻力的测定主要根据压头来确定;尾部的流量调解阀;起的作用是调解出流量;由于测试管道管径恒定;根据出流量可以确定管道内流体流速;而流速不同所测得的阻力值是不同的;这个在水力计算速查表中也有反映出的。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题和练习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其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它具有什么用途?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即: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利润或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设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
则将这些符号代入上述方程式,则为: px-(a+bx)=P本量利分析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企业预测和决策常用的基本方法。
可用于保本点预测分析、目标销售量或目标销售额的预测分析、利润预测分析及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不确定性分析、经营风险分析、全面预算编制、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等。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答:本量利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假设: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即假设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经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相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形成。
2.线性假设假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业务量范围内,总成本性态模型表现为线性方程式(y=a+bx);同时,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也保持不变,使得销售收入函数也是一个线性方程式(y=px)。
此外,总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均以同一产销业务量为自变量。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假设企业只安排一种产品的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均能通过市场实现销售,并且自动实现产销平衡。
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在总产销量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变。
这种假设可使分析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价、成本以及业务量对利润的影响上。
3、什么是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的实质是什么?答:贡献毛益,也称边际贡献、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毛概》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毛概》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思考习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_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第一部分 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 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 出结论。 1.2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 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 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 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 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 1.3 1.5 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 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 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 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 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 1.8 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 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电机与拖动(第3版)(附微课视频)第1章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图1-11所示为电机中的一个线圈,只考虑ab 、cd 有效边,在图1-11所示的磁场和线圈电流及旋转方向下,分析ab 、cd 导体的受力方向。
答:ab 导体受力方向向左;cd 导体受力方向向右。
图1-112.说明铁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减少铁耗。
答:铁磁材料周期性的正反向磁化会产生损耗,称为磁滞损耗。
这是因为磁畴来回翻转产生摩擦而引起的损耗。
涡流损耗是因为交变的磁通在铁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形成的环流产生的损耗。
铁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总称为铁芯损耗,它正比于磁通密度B m 的平方及磁通交变频率f 的1.2~1.3次方。
P Fe = P h +P e ≈k Fe f 1.3B m 2G ;要减少铁耗,可以减小磁通密度B m 或减小磁通交变频率f 。
3.实际变压器或电机的铁芯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能否用钢板或整块钢制作?为什么? 答:实际变压器或电机的铁芯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铁芯中的电阻,减小涡流,从而减少电能转化成铁芯的内能,提高效率.;如果用钢板或整块钢制作,会产生涡流,烧毁绕组,使变压器或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4.什么是磁路饱和现象,铁芯的额定工作点应如何选择?答:如图1,开始磁化时,由于外磁场较弱,所以B 增加较慢,对应oa 段;随着外磁场增加,铁磁材料产生的附加磁场增加较快,B 值增加很快,如图ab 段;再增加磁场时,附加磁场的增加有限,B 增加越来越慢,最终趋于饱和,见图中bc 段;最后所有磁畴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后,外磁场增加,B 值也基本不变,出现深度饱和现象。
为了使铁芯得到充分利用而不进入饱和状态,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额定工作点设 图1 非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 定在磁化曲线的微饱和区。
铁磁材料的初始磁化曲线5.如图1-12所示,匝数为N 的线圈与交变的磁通Φ交链,如果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如图1-12所示,写出e 和Φ之间的关系式?答: dt d Ne φ-=图1-12。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八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8-3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用√或×表示在括号内。
(1)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且1AF,就可产生自激振荡。
( )(2)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而言,只要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它也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3)只要具有正反馈,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答:(1) √。
(2) √。
(3) ×。
相位条件满足后,还需同时满足幅度条件才能振荡,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8-4 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应采用哪种类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1)振荡频率在100 Hz~1 kHz范围内可调;(2)振荡频率在(10~20) MHz范围内可调;(3)产生100 kHz的正弦波,要求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
图题8-6解 (1)本题振荡频率范围是低频,因此用RC串并联振荡器(或文氏桥振荡器)。
(2)本题要求的振荡频率在高频范围,因此采用三端式(电感三点式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3)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满足高稳定度的振荡频率。
8-6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题8-6所示各电路,哪些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目的练习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的判振。
解 (1)图(a),放大电路由两级构成,第一级由1V管构成共基放大电路;第二级由2V构成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反馈网络与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网络构成。
反馈信号f U 取自RC 并联支路上,上正下负。
断开f U 与放大电路输入端1C (或左或右均可)处,并在此处与地之间加入一个信号i U ,用瞬时极性法(见图中的正、负号)判别此反馈为负反馈(即i U 与f U 反相),因此此电路不可能振荡。
或者用相位条件表达式求φ:A f φϕϕ=+ 因为第一级共基电路不反相,第二级共射电路反相,一共反相一次,因此A ϕ=180°RC 串并联网络不反相,因此f ϕ=0°则 ϕ=180°+0°=180°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振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Ud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UdUon,Id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Ut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UT26mV,可见rdRD。
1- 2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出电压。
(a)
NPN型,硅管,左起
e、b、c;
(b)
PNP型,硅管,左起
c、b、e;
(c)
PNP型,错管,左起
c、e、bo
1-8试判断题1-8图电路中的三极管能否工作在放大区,并求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值。
设Ube0.7V,UcE(sat)0.3V,50。
解
NPN型工作区域的判断方法: 首先判断管子是否导通,当Ube大于Uon时,管子导通;当Ube
图(a)电路中,三极管导通,根据KVL可求得实际的基极电流为
而临界饱和基极电流为
IbIbs,说明三极管处于临界饱和(临界放大)状态,集电极电流为
(3)尽管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N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N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小于U°n时,管子截止。若管子导通,再进一步判断其究竟工作在放大区还是饱和区,此时有两 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根据uCE和uBE的大小进行判断。当UCE>Ube(Uc>Ub)时,管子
工作在放大区;当UcEVUBE(UcVUb)时,管子工作在饱和区。二是根据IB和IBS的大小
进行判断。若IBVIbs,管子工作在放大区;若IB>Ibs,管子工作在饱和区。这里采用第二 种方法进行判断。
型管,三个电极电位的关系是Uc>Ub>Ue,PNP型管则是Ue>Ub>Uc。可见,两种管型均为
基极电位居中;确定基极后,若有一个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位差值约为0.7V或0.2V,则该极为
发射极,且前者为硅管,后者为错管;剩下的电极为集电极,若该集电极的电位最高,说明为NPN型管;电位最低,为PNP型管。
1- 6已知三极管的两个电极上的电流如题1- 6图中所标注。试标注另一电极上电流的大小 和方向, 并在圆圈中画岀三极管的电路符号。 若管子均工作于放大状态, 试分别求岀它们的电流 放大系数 。
由于两个电极上的电流数值相差很大,显然其中的小电流为基极电流,大电流为集电极电 流或发射极电流。
流岀,可判定为集电极电流。
思考题与习题
1- 1回答以下问题: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P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已知温度为15C时,PN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s10A。当温度为35C时,该PN结 的反向饱和电流Is大约为多大?
电路符号和电流标注如下图所示:
图(a)的电流放大系数 图(b)的电流放大系数 图(c)的电流放大系数
1- 7测得放大状态下三极管各个电极的对地静态电位如题
类型(NPN型、PNP型、硅管、错管),并注明电极e、b、c的位置
根据题意,图中的三极管均处于放大状态。由于此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对于NPN
(a)断开二极管D,阳极电位为12V,阴极电位为6V,故导通。输岀电压UO12V。
(b)断开二极管D1、D2,D1、D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6V,而D1的阳极电位 为9V,D2的阳极电位为5V,故D1优先导通,将D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7.5V,D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UO7.5V。
(c)D1、D2为共阴极接法,同理可得D1导通,D2截止。输岀电压U。6V。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d)Di、D2为共阳极接法,阴极电位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故D2导通,Di截止。输岀电
压
1-3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及其相应输入电压波形如题1-3图所示。已知D1>D2的导通电压
为0.3V,试分别画岀它们的输岀电压波形,并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
解Multisim软件仿真验证略。
(a)本题电路中有动态电压输入,注意此时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取决于电路中直流电源与交 流信号的幅值关系。波形图如下:
(b)Di、D2为共阴极接法,阳极电位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因此只有当两个输入电压均为
0V时,输岀才为一0.3V,其他情况下的输岀均为2.7V。波形图如下:
DZ1、DZ2均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故uO5V 10V 15V。DZ1、DZ2均为正向导通,故uO0.7V 0.7V 1.4V。
DZ1首先被反向击穿,将输岀电压钳位在uO5V,于是DZ2
(5)试比较二极管在Q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DZ1正向导通,DZ2反向截止,故uO0.7V。
150,Iceo200H;另一个管子的50,
ICEO10^A,其它参数相同。试问当用作放大时,应选择哪个管子更为合适?
解
应选第二只。因为虽然第二只的较小,但它的ICEO比第一只小得多,而ICEO对温度非常
敏感,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从而对放大电路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