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7.7《热量 比热容学案(无答案) 北京课改版
京改版物理初中八年级全册教案-7.7比热容3

《比热容》教学设计概念的得出否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现在还能否认为吸热多吸热能力就强呢?结合我们的实验结论,然后类比纸的吸水性能,能否得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呢?给出问题甲质量1kg 升温1℃吸热2.1×103J乙质量1kg 升温1℃吸热4.2×103J丙质量1kg 升温10℃吸热3.2×104J丁质量10kg 升温10℃吸热2.2×105J甲乙谁的吸热能力强?为什么?甲丙谁的吸热能力强?为什么?甲丁谁的吸热能力强?为什么?通过上面的分析,你一定能够总结出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
我们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来定义物质的吸热能力定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公式:比热容=热量/(质量*温差)C=Q/( mΔt)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不同的物质容热的本领不同,不同的容器容水的本领也不同。
观察这两个杯子,你认为哪个容水的本领强?为什么?容水本领与容器中装水的多少有关力?不能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同时吸热的多少表示吸热能力思考、讨论回答比较1千克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甲杯,因为装同样多的水甲杯的水位变化小。
无关体会概念的得出过程理解用比值法定义得出新的概念理解比热容的意义用容器的容水本领做类比,来理解比热容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7.7比热容2-京改版

第七节比热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相同(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不同(3)学习以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质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比热容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比热容概念,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三、教学过程习状态。
新课教学明确本节课探究任务设计实验完成探究任务以烧水为例,引入实验探究任务1.甲壶装半壶水,乙壶中装满水,都从30摄氏度升高到50摄氏度,吸收热量相同吗?归纳推理得出: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吸收热量不同。
2.同样一壶水,第一次从30摄氏度升高到50摄氏度,第二次从30摄氏度升高到80摄氏度,吸收热量相同吗?归纳推理得出: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不同,吸收热量不同。
3.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相同吗?由此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究任务4.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相同吗?由此引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探究任务1.讨论分析两个探究任务合二为一的可能性及方法注:讨论热量如何测量?2.组装实验器材,明确注意事项(1)温度计液泡在液体中什么位置合适(2)电炉子开几档合适(3)手机如何计时3.展示实验器材成品5.实验过程6.展示实验数据T/C∆︒30~35 35~40 40~45 45~50 50~55 55~60水加热时间/s食用油加热时学生思考并回答,发现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同上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并提醒学生关注重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比热容》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比热容》教案及教学反思本文主要介绍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比热容》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我进行了以下教学安排。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1.掌握物体的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理解物体受热过程中比热容的变化规律3.学会运用每种物质的比热容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2.准备实验仪器和制作实验材料3.准备课堂教具,如课件、黑板、彩笔等教学内容知识点一:物体的比热容物体在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时,温度的变化不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物体材料在单位质量内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比热容的公式:$ c =\frac {Q}{m\Delta T}$其中,c为比热容,Q为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J;m 为物体质量,单位kg;$\\Delta T$为温度变化,单位℃。
在课堂上,我通过多个课例,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计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知识点二:物体受热过程中比热容的变化规律物体受热过程中,比热容可能会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物态变化时比热容发生改变。
当某些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时,其比热容将发生质的变化。
在课堂上,我通过实验设备模拟这一过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物质在不同物态时比热容的变化。
2.温度变化时比热容可能随温度而变化。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实验仪器和数据,观察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知识点三:每种物质的比热容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实际生活中,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其体积和质量一般都是不变的。
基于此,我们可以求出每种物质的吸热或放热量。
比热容的公式可改写为:$ Q=mc\Delta T$其中,Q为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J;m和c的含义同上。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掌握每种物质的比热容计算公式,以及根据物体的温度变化和质量计算吸热或放热量的方法。
北京版-物理-八年级物理7.7《比热容》课件

海边的故事
• 中午,沙子很烫而水不烫; • 傍晚,沙子很凉而水不凉。
提出问题
• 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沙子和 海水的温度却不一样?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 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单位: 焦耳J 热量符号: Q
水 吸收热量 温度将升高
沙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
全相同, 就可以 认为相同时间
A 石棉网起什么 作用? B 温度计可不可 以充当搅拌器?
记录数据表格
质量/ 温度升高10℃ 温度升高20℃ kg 需加热时间/s 需加热时间/s
沙 0.1
77
水 0.1
98
•分析与结论
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温度,
沙比水需的时间___。短
推理: …沙子比水吸收的热量_少__。 结论: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 在升高相
1 定义:
2 公式:
比热容
热量
质量 温度变化量
c
Q
3 单位:m ∆t
研究方法: 4 水比热容大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
类比法
早穿棉袄午穿纱
4.水的比热容较大应用
农村在培育秧苗时,为保护秧苗夜间不 致受冻,傍晚要往秧田里灌水,夜间秧 田里温度不致降的太多,秧苗不致冻坏, 早晨再把水放出去,以日照使秧苗温度 高一些,有利于生长。
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__同_。
类比密度发现新知
物质
体积
质量
水
相
不
沙
同
等
物质 水 沙
质量 相 同
密度
比热容
温度变化 吸热
相
不
同
等
质量
体积 热量
质量 温度变化量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7《比热容》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7《比热容》word教案比热容【学习要求】1、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3、会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4、会根据吸放热公式进行有关热量的计算。
【例题选讲】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长高的温度例2、把质量为500克,温度为40°C的铝块加热到100°C,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C的水升高到40°C?例3、利用太阳能将2000千克的水从15°C 加热到50°C,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烟煤?(烟煤的燃烧值为2.9×107焦/千克)例4、质量不同,初温相等的大、小两个铁块,吸收了相等热量后将它们接触,则大、小铁块之间有没有热传递,为什么?例5、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D.水的对流性能好思路点拨:沙漠地区缺水且多沙石,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夜间沙石散热较多,温度降低较快,因而早晨气温较低;午间在阳光的照射下,沙石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使得气温迅速升高,于是出现昼夜气温差别较大的现象.而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海洋与沙漠地区在同样散热的情况下,海洋的温度降低不多,夜间气温不太低,白天气温也不会升得过快,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选项B正确.例6、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5-4中a图线所示。
图15-4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B.b C.c D.d【课上检测题】一. 填空题:1.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水的比热是J(kg·℃)其物理意义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7.7《热量比热容学案(无答案)北京课改版

第四节比热容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试试用比热容来解说一些相关的简单现象。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汲取热量,温度高升,内能改变。
4、能依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计算5 能经历科学研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表现学生自己去感觉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二、学习内容比热容预习形成一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高升(降低)1℃时汲取(放出)的热量。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事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相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没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 )表示:1kg的水温度高升(降低)1℃汲取(放出)3的热量为 4.2 ×10 J⑸水常调理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合作展现一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J(kg· K)-1]水 4.2 × 103干泥土0.84 ×103酒精 2.4 ×103铜 0.39× 103冰 2.1 × 103铝 0.88× 103煤油 2.1 ×103铅 0.13 × 103水银 0.14 × 103砂石 0.92 × 103从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 C/[J(k g· K) -1 ] 中你能获取那些信息热量的计算预习形成二1 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2、热均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合作展现二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详细题目开始推导)三、检测反应1 以下哪一种状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A、一杯水倒掉一半B、 0oC 的水变为 4oC 的水C、铁块加工成铁板D、 0oC 的水变为 0oC 的冰2、 200 克冰块温度从10 ℃高升了5℃,汲取的热量是_________焦耳。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京改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设计-7.7 比热容

【教学过程】
授课程序
教师组织指导
媒体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疑导课
教师播放课件。
导入新课:新疆地区有句谚语叫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提问引出主题。
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比热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知道比热容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3.学会查比热表,知道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式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证据,交流和总结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例题1.投影显示题目,明确题意,分析解题思路,解法示例。
变式训练:利用公式,分别会计算Q吸、Q放、c、m、t、t0、⊿t
学生活动。
(八)交流与评估作业
交流与评估:
由实验现象可知:比热越大,吸热升温越慢。那么,同学们是否可以解释沙子和海水温度不同的原因呢?
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也千差万别,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和沙的比热不同。
物质
质量/kg
1min
2min
3min
4min
沙
0.1
水
0.1
(六)比热容
下面就实验得出的数据来分析一下: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等的温度时,沙子比水需要的时间____(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子比水吸收的热量___(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相同/不同)。
北京版-物理-八年级物理7.7比热容教案

课题比热容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1、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知道比热容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3、学会查比热表,知道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4、知道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相同的,不同物质懂得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
教具多媒体课件、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烧杯、水、沙子、火柴、钟表能力1、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情感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求知欲。
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学会查比热表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的概念;指导学生运用比热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一、情景引入教师播放课件,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声中把学生带入沙滩海水的场景,并要求学生从画面中找出人对海水和沙子的不同感受。
二、提问并在黑板上板书1、白天海水凉沙子烫傍晚海水暖沙子凉这种凉和烫的不同是指哪方面?2、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3、提问:为什么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请同学们讨论并提出合理的猜想。
三、猜想白天和傍晚沙子和水的质量、导热性------都没变,为什么白天和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不同呢?学生从画面中找出人对海水和沙子的不同感受。
学生回答并填写。
凉和烫指温度的不同。
1)夏天游泳池水和岸上的瓷砖的温度不同。
2)夏天赤脚在水泥地上走感觉烫而在湿土上凉。
学生猜想:1)可能是蒸发吸热。
2)可能是海水和沙子的质量不同。
3)可能它们的导热能力不同。
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为什么白天和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不同呢?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定义比热容。
白天海水蒸发吸热,海水温度降低,而傍晚也要蒸发,为什么海水反而比沙子暖和呢?四、设计实验教师提问:1)我们研究什么物质?2)对水和沙子有什么要求?3)如何让它们升温?4)对加热器有什么要求?5)加热时间长短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吸收热量的多少)6)那么如何比较物质升高温度的快慢?(升高相同的温度所要加热的时间短,则升温快,或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多,则升温快)五、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将100克的沙和水分别装入两个同样的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记下沙子和水每隔1分钟升高到的温度,将数据填入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比热容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改变。
4、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二、学习内容
比热容
预习形成一
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合作展示一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J(kg·K)-1]
水4.2×103干泥土0.84×103
酒精2.4×103铜0.39×103
冰2.1×103铝0.88×103
煤油2.1×103铅0.13×103
水银0.14×103砂石0.92×103
从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J(k g·K)-1]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热量的计算
预习形成二
1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2、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
合作展示二
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具体题目开始推导)
三、检测反馈
1下列哪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0ºC的水变成4ºC的水
C、铁块加工成铁板
D、0ºC的水变成0ºC的冰
2、200克冰块温度从 10℃升高了5℃,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焦耳。
3、在0.4千克的铁锅中,放入2千克的水,把它们从25℃时开始加热,共吸收6.4×104焦耳的热,它们的温度将升高到多少℃?[铁的比热为0.46×103焦/(千克·℃),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
四、学习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很多,写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吧!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w xt/list.aspx?ClassID=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