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窘境》的理论思想.doc

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窘境》的理论思想我们如果想掌握克里斯滕森的思想,必须正确理解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掌握突破性创新的规律。
克里斯滕森在其代表作中主要是区分了两种创新:持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 和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
这一区别,不同于传统的根本创新(radical innovation) 和渐进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之间的区别,它不是着眼于技术变迁本身,而是着眼于人们所谓的、或者用克里斯滕森的话来说企业的“价值体系的变化” ,即人们用以评价产品的标准的变化。
没有预测到这种变化的竞争者将会失败。
既然良好的管理实践,竟然也可能会导致成功的企业在面临突破性技术变化时衰败,那么,那些解决企业问题的常规方案——比如:计划更周详、工作更努力、更符合客户的要求、具备更长远的眼光等等——所有这些,也都可能会使问题更加恶化。
可靠的执行、紧跟市场的脉搏、全面质量管理以及流程再造等,也同样于事无补。
毋庸讳言,对于那些培养未来管理者的教师们来说,这可算是令人左右为难的消息了。
“创新者的困境”使许多大公司的管理人员陷入恐慌。
克里斯滕森可以证明,新兴公司如果掌握了某种能打破现存经济模式的新发明,就可以打败几乎任何一家大公司:无论是70 年代发明微处理器的英特尔公司、还是90 年代掌握重新利用金属废料方法的纽科公司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仅如此,他还预言,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司注定要走向灭亡,因为它们一直在做被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取悦于最有价值的顾客。
而且,它们似乎别无选择。
尽管对付突破性技术的方案,不可能在良好管理的标准工具箱里找到,但实际上,对付这一挑战的明智的方法还是有的。
每种行业中的任何企业都是在某种力量的支配下运行的,这种可以称为“组织性质的规律” 的力量严格限定了一个企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当企业的管理人员完全被这些力量所控制时,他们在面临突破性技术时就可能把企业搞砸了。
论资源依赖理论对企业并购的诠释

论资源依赖理论对企业并购的诠释周伟;吴先明【摘要】As a leading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RDT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ies i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Firm Merger &Acquisition is one of the streams of RDT research.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DT,it shows the measures of the conceptions of firm M&A in RDT.Then it explains the firm M&A by RDT,and draws the figure of the explanation of RDT on firm M&A.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on firm M&A in RDT.%作为研究组织与环境关系的主导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是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企业并购研究是资源依赖理论的一个分支。
基于对资源依赖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归纳了资源依赖理论中与企业并购相关的概念及测度,总结了资源依赖理论对企业并购的诠释,形成了资源依赖理论对企业并购的诠释示意图。
最后指出了未来相关研究可关注的方向。
【期刊名称】《兰州学刊》【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7页(P169-175)【关键词】资源依赖理论;企业并购;组织增长【作者】周伟;吴先明【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3引言自从Pfeffer和 Salancik的《组织的外部控制》一书出版后,资源依赖理论就成为了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Hillman, Withers and Collins, 2009)。
组织的资源依赖

组织的资源依赖作者:吴蕊来源:《财经天下周刊》2017年第08期作为一个耐心不足的人,我一向对追剧很不感冒:每天按时守着屏幕,跟着激动紧张也许还要擦擦眼泪,看完一两集后心里默默地叹息着等明天,这种情绪太不符合我高冷的气质。
所以不管多想看的剧,都要等全部播出之后,“养肥了”一口气看完。
但近期热播的《人民的名义》,让我破了例,不光天天追,还非要拽着别人一起讨论。
倒不是情节有多么欲罢不能。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桥段都是近几年被披露的真实案件,其中不少咱们耳熟能详。
我感兴趣的,是剧中表现的复杂的关系网,或者说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爱恨交加、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
做事要靠关系,这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到不值得去探讨。
不光中国人没有对此进行研究,外国学者(受到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限制)的分析,也长期停留在对于现象的描述,而非对于因果逻辑关系的探讨。
把依赖关系真正发展成理论的标志性著作,出现在大约四十年前的1978年,当时两位年轻的学者,斯坦福大学32岁的杰富瑞·菲佛(Jeffrey Pfeff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学35岁的杰拉尔德·萨兰齐克(Gerald Salancik)出版了《组织的外部控制》一书,整合前人的发现,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这两个人和这个理论自此一炮而红,红到今天,资源依赖依然是管理学博士生的必修理论、必读书目之一。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缩写为RDT,讲的是组织之间的互相依赖。
和大多数管理学而非经济理论相似,菲佛和萨兰奇克认为,组织是有政治性的行动者,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作组织或生产函数。
他们提出了四个依序层层递进的假设:首先,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第二,为了生存,组织需要资源,而组织自己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因此第三,组织必须与它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这些因素通常包含其它组织,既包括各种相关企业,也包括高校、政府、协会等机构;最后,由以上三点可知,组织生存建立在一个控制它与其它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
依据资源依赖理论

3.4.3策略聯盟/3
少數持股
組織相互持有股份時,則呈現出比較正式化的聯盟關 係。 持股使得組織間呈現高度的互賴,而這樣的互賴趨使 組織間必須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
日本式網絡組織(keiretsu)
是指一群組織,各個組織分別擁有這群組織內其他組 織的股份,各個組織相互合作並一起工作,以實現群 體利益。 例如,Toyota擁有大多數零件供應商的股份,通常擁 有49%。結果是:Toyota與其供應商可以一起打拼,共 同改進產品品質並提昇顧客的信賴度。
3.1什麼是組織的環境?
組織環境 是環繞在某一個組織周圍的一組影響力, 它們各自具有潛在的影響力,得以左右組織運作的 方式與取得稀少資源的方法。 特定環境 是由組織外部利益關係團體各自所具有 的影響力共同組合而成,能夠直接影響組織充分獲 取所需資源的能力。 一般環境 是指由那些足以形塑組織特定環境,以 及影響所有組織在特定環境中獲取資源能力的各種 影響力。
3.7.3科層成本(內部交易)
管理者必須要對於組織內部人員之間的交易, 進行必要的協商、監督、與控管。 我們稱內部交易成本為科層成本,使其與環 境中組織間交易之交易成本有所區別。
3.7.4利用交易成本理論選擇組織間鏈結的策略 /1
管理者要決定採行何種策略,必須依循以下幾個 步驟: 1. 指出可能影響交易關係之交易成本的來源在那 裡,並評估交易成本會高到何種程度。 2. 估計各種鏈結機制可以節省多少交易成本。 3. 估計各鏈結機制在執行上會產生多少科層成本。 4. 選擇節省交易成本最多,同時科層成本最低的 鏈結機制。 三種既能避免科層成本又能使組織維持較低交易 成本的鏈結機制是:日本式的網絡組織、加盟、 及外包。
3.1.3組織環境中不確定性的來源/1
“资源依赖理论综述”读书笔记

“资源依赖理论综述”读书笔记After Reading the Paper—“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 Review”by Amy J. Hillman, Michael C. Withers and Brian J. Collins课堂的时间曾经有同学讲过几篇关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文章,老师给的这篇文章“资源依赖理论综述”被作为选读资料,而了解某一领域最好最快捷的方式之一就是阅读其相关文献综述,所以,借此机会,我好好读一下这篇文章,在回忆同学们讲解的另外三篇文章的同时,这篇文献的阅读也必将加深对其他文章的理解。
由于是文献综述,可能在此所做的笔记主要是知识的梳理,然后在整个过程中穿插自己的理解,最后总体表达一下自己的浅见。
这篇文章题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 Review”,由Amy J. Hillman, Michael C. Withers and Brian J. Collins三位作者合作完成,2009年11月发表在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上。
资源依赖理论源于Pfeffer and Salancik’s (1978)发表的一篇文章“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组织的外部控制: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这开启了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行为有赖于其所处的社会外部环境。
这就给组织管理者带来了一个挑战,因为外部环境往往是不确定、不可控制的,如何提高自身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力以及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就是战略管理的主题。
这篇文章发表之时,也就是2009年,刚刚是资源依赖理论提出30周年的后一年,作者认为30周年是一个全面回顾与展望资源依赖理论的大好机会,写此综述并不是简单的对这一领域的文献回顾,而是聚焦于其逻辑,关注具体应用这一理论的文献以及相关研究如何扩展资源依赖理论这一视角。
第八讲:组织间关系

合作的起因
改进组织在某些选定的产业或技术领域的业务组合
变化中的组织关系
从对手到伙伴
组织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 perspective)
侧重于研究某一类种群组织中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及其 适应环境的过程。
组织形态和经营领域 生态变化的过程 生存战略
1(完全同意) 2 3 4 5(完全不同意)
创建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创业者智慧和管理才能。
3 4 5(完全不同意) 1(完全同意) 2 管理者应该迅速模仿或借鉴成功企业的做法, 使自己的组织更有效,并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 1(完全同意) 2 3 4 5(完全不同意)
组织生态系统
组织间关系(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供应链关系
权力策略
协作网络理论
协作网络(Collaborative-network)
资源依赖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企业联合起来会变得更有竞争力,也更利于共享稀缺的资源。 大的航空公司不仅彼此合作,而且与小公司和供应商合作设计 飞机。 分担进入新市场的风险 共同开发花费巨大的新项目或降低成本
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组织间相对持久的资源交换、流动和联系 现代组织正在向商界的生态系统演进(James Moore) 所谓组织生态系统指由组织的共同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系统。 它超越了传统行业的界限。
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al ecosystem)
引发的管理变革
制度视角与组织设计
强制的力量
规范的力量
Q&A
竞争是否消失了? 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31种组织理论

附:31种组织理论中文对照表1. Adjustment-Cost Theoryof the Firm调整价格理论本身视角:企业各方应不断审视各方关系并调整;营销视角:供应链体系中,应不断审视调整各个营销组织间的关系和营销战略;营销洞见:战略营销资源的使用是与其需求程度和多样化的营销适应性。
例如一个营销组织对灵活性需求较大,该理论建议营销组织应该加强垂直化建设。
2. AgencyTheory代理理论本身视角:企业所有者雇佣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组织;营销视角:企业所有者雇佣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营销组织;营销洞见: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基于他们自身利益而非所有者利益,跨国营销组织会比国内组织更难以监管。
3. BehavioralTheory ofthe Firm企业行为理论本身视角:企业是由一些联盟和管理角色组成,来解决冲突和避免不确定性;营销视角:企业是由一些营销联盟和营销管理角色组成,来解决冲突和避免不确定性;营销洞见:营销组织是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市场环境并不能完美匹配、各方利益冲突中进行的。
4. BoundedRationalityTheory有限理性理论本身视角:在做出企业决策时,明白并分析所有相关信息是不可能的;营销视角:在制定营销战略决策时,明白并分析所有相关信息是不可能的;营销洞见:由于信息有限、认知有限、时间约束,管理者在做营销战略决策时是有限理性的。
5. Competence-BasedTheory基于竞争力理论营销洞见:内在因素理论,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存活,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改善现有的或是学习新的。
6. ContingencyTheory权变理论营销洞见:与组织相联系的相关的环境需求匹配程度,没有最好的方法来组织营销组织、每一种组织方式并非同样有效,营销组织需要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各种各样潜在的挑战。
7. EclecticTheory 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营销洞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资源依赖理论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概念
• 资源依赖理论,是指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存活目标,就是要想办法减 低对外部兲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幵丏寻求一个可以影响这 些供应组织乊兲键资源能够稳定掌握的方法。 • 它强调组织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需要不周围环境相 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的。
RDT
RDT and Executive Succession
• 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谈论到组织内部对亍解决环境的丌确 定性和依赖性的其中一个答案便是主管的继承。 • Harrison, Torres, and Kukalis (1988)观察到越是依赖环境的组织, 其主管流劢率越高。Arthaud-Day et al., 2006; Friedman & Singh, 1989; Goodstein & Boeker, 1991; Zhang, 2006 都实证证 明组织绩效和主管仸期存在相兲兲系。 • 总的来说,当一个公司经历着较差的绩效时期时,他们更可能换掉 CEO而丏市场也更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主管的仸期在一个竞争更 加激烈、更丌确定的环境中比在一个稳定、可预见的环境中要短。
RDT
Power Imbalance, Mutual Dependence, and Constraint Absorption: A Closer Look at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Casciaro, T., & Piskorski, M. J. (2005、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0(2), 167-199.
RDT
与新制度主义理论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key to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is the ability to acquire and maintain resource.
To acquire resources, organizations must interact with social environments
3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dependence of one organization
Resource importanc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rganization requires it for continued operation and survival 2 dimensions -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the exchange and the criticalityThe focal organization does not control the allocation, access, or use of other resources critical to the social actor’s operation and survival.
6. The actions or outputs of the focal organization are visible and can be assessed by the social actor to judge whether the actions comply with its demands. 7. The focal organization’s satisfaction of the social actor’s requests are not in conflict with the satisfaction of demands from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environment with which it is interdependent. 8. The focal organization does not control the determination, formulation, or expression of the social actor’s demands. 9. The focal organization is capable of developing actions or outcomes that will satisfy the external demands. 10. The organization desires to survive.
Categorizing interdependence
Outcome dependence eg. A market of a given size in which there are two participants: A and B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behavior dependence
Concentration of resource control
the extent to which input and output transactions are made by a relatively few or only one significant organizations.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 has access to the resource from additional sourc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rganization can substitute sources for the same resource)
The soci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 control
Organization's dependence on the environment that makes the external constraint and contro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th possible and inevitable
the underlying premise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and outcomes are accounted for by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organization is embedded
Content of Chap 3
Countervailing power and asymmetric dependence
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or resources in one sphere tends to set up forces that result in a countervailing concentrated opposition For the dependence between two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one organization with power over the other, there must be asymmetry in the exchange relationship.
Discretion ove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use
the extent of discretion over the allocation and use of a resource processed by another social actor. basis/source of control: possession, access, actual use and who control the use, ability to make rules
Empirical studies - Israeli Managers (Aharoni 1971)
Israeli government designated certain areas for development and encouraged firms to invest in these areas.
A list of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extent to which an organization comply with control attempts
1. The focal organization is aware of the demands. 2. The focal organization obtains some resources from the social actor making the demands. 3. The resource is a critical or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cal organization’s operation. 4. The social actor controls the allocation, access, or use of the resource; alternative sources for the resource are not available to the focal organization.
Present the basic theory to explain the opera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luence or social control process
Interdependence
In social system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interdependence exists whenever one actor does not entirely control all of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the achievement of an action or for obtaining the outcome desired from the action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资源依赖理论
Pfeffer, Jeffrey and Gerald Salancik. 1978 Chs. 3 and 4, Pp.39–91
Citations from Chapter1
No organization is completely self-contained Organizations are embedded in an environment
Depend on other organizations for many resources
Must transact with other elements in the environment Survival comes when the organization adjusts to and copes with its environment, not only when it makes efficient internal adjustment
Poker game Symbiotic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