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考察报告
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

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浙江省嘉兴市西塘景区的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西塘景区作为中国古代水乡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人流过多、环境保护和旅游设施不完善。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一些改善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建议。
引言:西塘景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部,是中国古代水乡文化的代表之一。
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西塘景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西塘景区的调查,全面分析其旅游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获取来自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包括游客的满意度、游览体验、旅游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1. 游客构成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西塘景区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国内游客,占总游客数的80%。
外国游客占比较小,仅占总游客数的20%。
而在国内游客中,来自沿海城市的游客占多数。
2. 游客满意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西塘景区表示了较高的满意度。
他们认为西塘景区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和美丽的风景都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
然而,也有部分游客对景区的人流过多和服务质量不满意。
3. 旅游设施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西塘景区的旅游设施相对较为简单,不够完善。
尤其是在停车场、洗手间和咖啡馆等方面,游客表示相对不满意。
建议增加更多的停车位和提升设施的质量。
4. 环境保护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西塘景区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但由于游客过多和管理不到位,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减少对景区环境的破坏。
三、改进建议: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改善西塘景区的旅游现状:1. 加大旅游设施的投资,改善停车场、洗手间和咖啡馆等基础设施。
西塘古镇调研报告的

西塘古镇调研报告的西塘古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西塘古镇位于中国的浙江省嘉兴市南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江南水乡古镇。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西塘古镇的发展现状、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古镇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通过实地走访古镇,观察古建筑、街道布局、商业活动等,了解古镇的风貌和发展情况。
2. 问卷调查:对古镇居民、游客和当地商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古镇的认知、评价以及需求期望。
三、调研结果1. 古镇特色文化:西塘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
古镇内的古建筑、古街巷、运河等都展示了江南水乡的风情,古镇的水陆交通、作坊手工艺、江南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也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2. 旅游资源:西塘古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古镇内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宗茂园、沈万三抗倭祠堂、西塘博物馆等,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如庙会、舞狮表演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周边的自然景观如西塘湿地公园、松花江天然气温热泉等也为古镇的旅游资源提供了补充。
3. 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古镇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压力、交通拥堵和人流量过大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古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另一方面,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古镇的原住民居民逐渐减少,原有的居住环境面临失衡和破坏的风险。
四、建议1. 寻求创新发展:古镇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打造出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2. 解决交通问题:古镇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停车场、优化公交线路,提升游客的交通体验。
3. 保护与传承:古镇应加强对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对原住民的政策支持,保持古镇的原汁原味。
4. 合理发展:古镇应通过规划和管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保持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西塘古镇作为一座江南水乡的古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
然而,古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西塘详细考察调研报告

西塘详细考察调研报告西塘是地处中国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个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考察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西塘的发展情况、文化传承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具体实地调研和访谈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对西塘进行详细考察调研的报告。
一、西塘概况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南,距离杭州约100公里,面积约为1.52平方公里。
西塘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江南地区最早的商业集镇之一。
西塘以其水网纵横、石桥古朴、民居园林等特点,被誉为“小桂林”和“东方威尼斯”。
二、西塘旅游资源1. 历史古迹:西塘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如明清古街、祠堂、庙宇等等。
这些古迹体现了中国水乡特有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2. 水乡景观:西塘的河流纵横交错,如绣花河、后门河等,这些水道与古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景观。
3. 传统手工艺:西塘盛产苏绣、蜡染、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这些独特的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购买和体验。
三、西塘旅游发展现状1. 旅游规模:近年来,西塘旅游业持续增长,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万人次。
2. 旅游商品:西塘的旅游商品种类繁多,包括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纪念品等,丰富了游客的购物选择。
3. 乡村旅游:西塘已经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农家乐、民宿等农业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在西塘的住宿和饮食选择。
4. 旅游服务:西塘的旅游服务较为完善,有专门的旅游咨询中心、导游服务和保洁队伍等,使游客的旅行更加便利舒适。
四、西塘旅游存在的问题1. 人流过于拥挤:尤其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西塘的游客数量过多,人流拥挤导致游客体验欠佳。
2. 建筑修复和保护:虽然许多古建筑得到了保护,但仍有一部分受到了破坏和损失,需要更加重视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
3. 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西塘面临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成为考验。
五、西塘旅游发展的建议1. 控制游客数量:通过限制游客数量、优化游览线路等方式,减少人流拥堵,提升游客体验。
【最新2018】西塘考察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塘考察报告篇一: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 1风景园林与建筑旅游与健康学院社会调查报告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赴安徽宏村/浙江嘉善西塘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指导教师:孙天罡二零一二年七月活动主题:关于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两地的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特点、了解两地古建筑的背景文化、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情况、实地观察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两地的体现。
调查时间:201X年7月4日至201X年7月15日。
调查对象: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
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我们决定进行古建筑考察调研活动。
201X年初我们先后去了安徽的西递和宏村,嘉兴的乌镇和西塘。
重点考察为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二、正文1、基本概况:安徽部分: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祏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道路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
西塘详细考察调研报告

西塘详细考察调研报告西塘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
出于学习和调研的目的,我们一行人来到西塘进行详细考察调研,并撰写下以下的报告总结。
西塘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古镇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而闻名。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古镇的建筑多采用了传统的硬山式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在水体环绕的环境中有效抵御洪水侵袭。
古镇中的运河交织,用石桥连接各个街区,形成一幅独特的水乡画卷。
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古镇的运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两侧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增添了古镇的生态氛围。
古镇周围的田园风光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此外,古镇中的各种博物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参观了陈列有民间文物和历史文化展品的博物馆,了解到了西塘古镇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
在博物馆的布展上,我们看到了以技艺巧妙的织布机,精湛的剪纸工艺和传统的手工艺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西塘古镇的历史和传统,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术和深远影响。
考察期间,我们还有幸品尝到了当地美食。
古镇中的各种小吃摊位飘出诱人的香气,让我们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我们品尝了当地的臭豆腐、鲜贝糕和糯米饭等特色小吃,每一种都令人难以忘怀。
这些美食不仅颇具特色,而且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古法,体现了西塘古镇丰富的饮食文化。
总之,西塘古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优美的水景、丰富的博物馆和美食无不展示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文化。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西塘古镇的历史和文化,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相信,西塘古镇将会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和了解,同时也会成为一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西塘景区调研报告

西塘景区调研报告西塘景区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西塘景区位于中国浙江省吴兴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
为了深入了解西塘景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对景区的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地考察主要是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游客流量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观察,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向游客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景区服务和环境的满意度。
三、调研结果1. 环境方面:a. 西塘景区的水系完整且干净,河道两岸的古建筑保存较好,给人一种古朴而又雅致的感觉。
b. 在景区内存在一些垃圾桶,但仍有一些游客随地乱扔垃圾,对景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 设施方面:a. 西塘景区内的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游客可以步行或乘坐小船游览全景。
b. 在景区内有洗手间和餐馆等生活设施。
c. 部分古建筑物内有一些小型的展览和纪念品店,为游客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和购物体验。
3. 服务方面:a. 西塘景区的导游服务较为规范,导游向游客介绍了景区的历史和文化。
b. 景区内还有一些志愿者提供咨询和帮助服务。
c. 部分餐馆的服务质量不佳,存在服务态度差和菜品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调研分析1. 环境问题:虽然西塘景区的水系和古建筑保存较好,但仍然存在游客随地乱扔垃圾的问题。
景区管理方应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大对游客乱扔垃圾行为的处罚力度。
2. 设施问题:目前景区内的交通设施和生活设施较为完善,但是缺乏一些文化休闲设施,如图书馆、艺术展览等,缺少多样化的游览选择。
景区管理方应该发挥西塘独特的文化底蕴,引进一些文学艺术项目,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
3. 服务问题:虽然大部分导游和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较高,但部分餐馆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景区管理方应加强对餐馆的监管,提高餐馆的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五、调研建议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不乱扔垃圾。
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

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西塘景区是中国江南地区具有典型水乡特色的著名旅游景区之一。
本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对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了解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旅游体验和景区管理现状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西塘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和吸引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引言西塘地处中国江南地区,是具有典型水乡特色的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塘景区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景区资源和管理压力的增加,因此,了解游客对景区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景区管理的现状,对于进一步提升西塘景区的旅游发展至关重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了420份。
调查内容包括游客的基本信息、游览时间、游览目的、满意度评价、服务设施以及游客对景区管理的看法等。
三、调查结果1. 游客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西塘景区的游客主要来自国内其他省市,其中约60%的游客来自江南地区,30%来自其他省市,10%的游客来自海外。
2. 游览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游客的游览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周末,其中,春节、国庆节和暑假是游客最集中的时间段。
3. 游览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游客选择来西塘景区的主要目的是感受水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享受休闲度假的氛围,少数游客选择来此地是进行摄影创作或文化交流活动。
4. 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游客对于西塘景区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认为景区的自然环境、风景和文化特色具有吸引力。
然而,部分游客对于景区的人流拥堵和管理混乱等问题表示不满。
5. 服务设施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于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设施等基础服务设施的评价较为满意,认为在旅游服务上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游客对于景区的购物和娱乐设施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可以进一步提升。
6. 景区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在景区管理方面,游客对于景区的卫生、安全和导游服务等方面的评价较为满意。
然而,游客也普遍认为景区的导览标识和信息发布不够清晰,希望景区能进一步提供更加便捷的导览服务。
西塘古镇调研报告

西塘古镇调研报告西塘古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西塘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以及发展现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西塘古镇位于中国大陆浙江省嘉兴市,是中国著名的水乡古镇之一,也是嘉兴市的地方特色旅游区。
本次调研将主要从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和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西塘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塘古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镇内的古建筑、石桥、宗祠、牌坊等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
古镇的布局、街道、河道等都体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在古镇中,游客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西塘古镇的旅游资源西塘古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
古镇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双桥、竹木梁、台子桥等。
这些景点代表了镇内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西塘古镇还以其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而闻名。
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地方小吃,也可以购买到精美的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
四、西塘古镇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目前,西塘古镇已经成为嘉兴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镇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导致游客的体验不够完善。
其次,古镇的管理和保护还不够到位,一些古建筑正在逐渐遭受破坏。
另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导致古镇的环境质量下降,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西塘古镇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西塘古镇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还应注重保护古建筑和自然环境,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避免开发过度。
此外,可以将古镇与周边景区进行有机结合,打造更大的旅游合作区域,吸引更多的游客。
还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加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结论西塘古镇作为中国著名的水乡古镇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然而,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1风景园林与建筑旅游与健康学院社会调查报告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赴安徽宏村/浙江嘉善西塘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指导教师:孙天罡二零一二年七月活动主题:关于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两地的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特点、了解两地古建筑的背景文化、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情况、实地观察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两地的体现。
调查时间:2012年7月4日至2012年7月15日。
调查对象: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
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我们决定进行古建筑考察调研活动。
2012年初我们先后去了安徽的西递和宏村,嘉兴的乌镇和西塘。
重点考察为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二、正文1、基本概况:安徽部分: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祏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道路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
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1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313年),它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月沼)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
村西溪水土架起四座森桥,称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改善了环境。
现存明清时期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嘉善西塘部分:. 西塘建筑极富江南旁水而居的特色,是江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已经成功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如下:环绣桥——当地最高的一座石拱桥,但原先是木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西塘整个景色西园——为三层结构,大户人家的小姐生活在阁楼,后来举家搬迁,是西塘保存至今最完好的私人庭院四合院——坐北朝南,四面房屋围绕院子,这样的体现了古时候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和充分利用。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
西塘民风淳厚,橹声悠扬,到处洋溢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积淀。
西塘古镇保护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圣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净地。
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2、两地古建筑的主要特点:我们观察到两地的建筑均为徽派建筑,因此我们决定从规划选址、典型建筑结构、空间布局、景观配置、特殊作用、当地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了解两地古建筑的主要特点。
(一)、规划选址:实事求是的说,古代规划选址绝大部分是由风水先生进行的什么是好风水的住宅、城市和乡村?就是一种和谐的环境。
风水就是调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吉祥的一种艺术,起到了调解人与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作用,及所谓的“天人合一”。
??西递、宏村、李坑及张谷英村等古村落的规划选址都体现了这些原则,都是在不断地适应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构筑宜居环境,特别是宏村、西塘水系的使用,是调解人与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典范。
我们在和西塘当地的居民的交谈当中得知:在古代这曾经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手段,洗衣做饭的等生活琐事也样样离不开水,夏日的傍晚老人和孩子在河边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凉风,无疑这水对的当地的气候也重要的影响。
而如今随着旅游开发,水系成为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的原因之一,常常能看到渡口坐船处站满了排队的人群,以此观赏水上西塘之景。
所以选择在水边建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体现了生态文明。
(二)、典型建筑结构:徽派建筑典型建筑有:粉墙黛瓦、马头墙、天井、牌坊等?我们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1)平面形式:民居(住宅)以“四水归堂”的天井院落为单元,单元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明堂(现在的客厅),两侧为厢房(卧室),较大的古民居有前厅、堂和后厅堂,前厅堂为礼仪场所,是男人接待客人和日常活动的场所,后厅堂为供养长辈和女性活动的场所,突出“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特点,平面有口、凹、h和日等几种类型,三间屋天井设在厅堂前,四合层天井设在厅中。
这正是古名居中的文化体现。
??(2)结构形式:砖木结构,砖起维护作用。
??(3)建筑色彩:粉墙黛瓦,朴素典雅大方。
?(4)天井:“家有天井一方,世世代代兴旺”,它起采光、通风、篇二: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西塘景区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前言西塘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嘉善县境内,江、浙、沪三地交界处,是一个集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古老建筑、水乡风韵、生活情趣,同时又体现历史地域性和传统民族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
2000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西塘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1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西塘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近年来,西塘镇紧紧围绕旅游重镇建设目标开展工作,2004年,西塘镇全年共接待游客89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1062万元。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为了解西塘古镇景区旅游情况的现状,笔者于近日走访了西塘景区,以实地考察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此展开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40张,回收有效问卷 4 0张。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以及笔者观察记录,分别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吃西塘特产丰富,小吃数量众多,有嘉善黄酒、荷叶粉蒸肉、八珍糕、臭豆腐、六月红、西塘粽子、芡实糕、大头菜、豆腐花等,加上当地物产丰富,瓜果蔬菜和淡水产品应有尽有,每走隔几米远就有商铺贩卖各种食品,大都现产现卖,价格合理。
沿河街道上,有数十家饭店餐馆供应热菜及特色食品,临河而建,环境幽雅,干净整洁。
古镇景区内也有十余家特色咖啡馆,茶座,饮料店。
总体来说,西塘供应的食品物美价廉,品种繁多,方便快捷,而且富有当地特色,基本上符合旅游者对“吃”这一要素的需求。
(二)住景区内设有十余家家庭式旅店,大都配有空调,彩电以及卫浴设备,干净卫生。
平均房间价格大致为:淡季100元/间左右,旺季升至250元/间左右。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7%的游客希望住在舒适的经济型宾馆里,几乎没有人选择豪华宾馆。
(三)行西塘东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苏州8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通过陆路、水路可直接与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320国道、318国道、沪杭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等连通,交通条件良好。
调查问卷显示,60%的游客认为到达景区比较便利。
景区占地0.24平方公里,景区内主要靠步行和乘坐游船两种方式游览,游船价格为60元/辆,大多数游客不选择乘坐游船,可能和价格因素有关。
(四)游西塘古镇1.01平方公里范围内,水面面积达到0.18平方公里,占17.8%。
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古镇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0.24平方公里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有着11万平方米的传统建筑群,石桥、石驳岸、深弄、石板路、古宅、廊棚等处处显现出江南水乡城镇的独特风貌,形成了古镇西塘“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
优越的景观和人文因素成为西塘旅游的重点优势之一。
(五)购景区内除了几家特色商铺出售手工艺品,饰品,字画,艺术火柴,古董,民族服饰以外,其他大多数为食品店。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游客在西塘除了门票以外最主要的消费是在特产上,其余则多消费在纪念品上。
100%的游客对西塘的总体物价水平表示满意。
(六)娱西塘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积淀,使这里成了吴越文化的融合荟萃之地,这种融吴越文化为一炉的地域文化,形成了西塘古镇独特的水文化、船文化、酒文化、花文化、收藏文化、庙会文化等。
三、现存问题与不足(一)住在考察中发现,景区外围附近几乎没有平价旅店,只有出口五百米左右有一家高档宾馆。
景区内旅馆房间布置较为简陋,缺乏当地特色。
由于这些旅馆大都由当地民房改建,房间数量不多,一旦到了旅游旺季景区内就容易出现住宿紧张的情况,所以大多数游客选择了一日游的形式而并不留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制约了西塘旅游的发展。
(二)行景区内由于弄道狭长,游客数量多,时常出现拥挤现象。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40%的游客认为“人流量太大”为在西塘游玩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足之处。
(三)游在调查过程中,有40%的受访者认为西塘的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40%的受访者认为公共设施有待改善。
据笔者统计,景区内共有公共厕所10处,但都没有明显的位置指示和标志,比较难找到。
另外,景区内设有明信片出售点3处,但仅有一个位置十分隐蔽的邮箱,而景区外邮局邮箱设于600米以外,这给邮寄信件和明信片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同时,有20%的游客认为景区内商业氛围较浓厚,40%游客认为环境保护不当,80%游客认为应该大力保护原有古建筑而不是开发新景点。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游玩兴致,也给西塘的整体形象打了折扣。
(四)购笔者发现,特产等商品的包装上并无明码标价,价格是由商家自由给出。
虽然不同商家给出的价格差别不大,但是这样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和市场混乱。
同类商店尤其是食品类商品重复性大,缺乏竞争力。
而且商家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相似度高而难以辨别比较。
(五)娱笔者观察到,除了旅游团的随团导游外,景区内只有一些没有上岗证的当地老人兼职充当导游,而没有配备专业导游。
这就会影响到游客对古镇文化的理解,降低游玩效率及兴致。
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一)住基于对古镇原有建筑的保护,西塘政府对民宅的改造有一定限制,牵涉到沿街立面的改造必须得到管理部门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