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黄姚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黄姚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黄姚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一)景区客流量现状分析自从黄姚古镇着力推动旅游业后,旅游经营状况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黄姚古镇首次游客数量剧增,发生在2007年,在这一年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达到11.76万人次,年旅游收入为162.34万元。

发展至2018年,该年全年的游客量超过2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甚至达到30亿元的规模。

短短的十年间,黄姚古镇无论是客流量,还是年收入,都实现了突破性的惊人飞跃。

而客流量的增加间接带动了当地居民经济收益的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古镇的居民全面脱离贫困,又反过来作用于黄姚古镇的旅游开发与建设,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推动着黄姚古镇的客流量不断创造新高峰。

(二)景区硬件服务设施现状分析黄姚古镇在硬件服务设施的完善方面较为关注。

贺州高铁站与南广高铁、桂梧高速等都为黄姚古镇的旅游创设施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仙女湖旅游渡假区环湖步道修建、核心区电网改造、供水厂项目、黄姚高速路互通改造等也都提上日程且进度颇好;民俗、客栈、饭馆比比皆是,虽然舒适性难以比拟正规酒店,但未游客们提供了相对方便的食宿;各种文化艺术中心、现代农业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古镇中的硬件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三)景区特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黄姚古镇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重视发展当地特色文化,积极组织文艺汇演、举办民俗节庆。

大型历史舞台剧《临贺长歌》就是由黄姚古镇培育扶持的,在增强黄姚古镇旅游文化内涵层面产生不容忽视的价值。

除此以外,黄姚古镇还组建了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为了在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下占据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黄姚古镇还成立了何香凝书画院,诸多文艺人才收到吸引前往黄瑶授课,对黄姚古镇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添砖加瓦。

古镇调研报告

古镇调研报告

古镇调研报告
《古镇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以及现存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调研团队前往古镇实地走访,了解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文化特色。

2. 采访调查:对当地居民、企业主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意见和建议。

3. 数据分析:收集各种统计数据和相关报告,对古镇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
1. 历史文化:古镇有悠久的历史,保存了众多传统建筑和文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2. 旅游资源:古镇拥有独特的美食、传统工艺品和文化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光顾。

3. 经济发展:古镇的旅游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活力。

4. 现存问题:由于游客过多和环境管理不善,古镇的文物保护和环境治理存在一定问题。

四、建议与展望
1. 文化保护: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设立相关规定和相
应的管理机构。

2. 旅游开发:提升古镇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游客体验。

3. 环境治理:加大力度整治古镇的环境卫生和交通拥堵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4. 经济转型:促进古镇的产业升级,鼓励创新创业,扩大经济规模。

5. 发展规划:完善古镇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综上所述,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做出合理规划和措施,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开发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

广西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开发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

广西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开发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作者:————————————————————————————————日期:广西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开发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旅游管理广西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开发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一、特色旅游村镇的概念朱灶芳、于海漪在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指出,特色旅游村镇是指具有良好的可观赏性、空间组合和保存度等资源禀赋,具有显著特色价值的科研教育、休闲游憩、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意义,具备优势突出的品牌号召力、产品特色力和市场适游力的旅游资源的镇和村1。

本研究认为特色旅游村镇,关键在于特色,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性质。

一是乡村的特色性,二是当地的特色性,三是要有积极意义的,即要创造健康向上的旅游活动,使人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身心的休整。

二、黄姚特色旅游村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的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昭平县的东北部,地处漓江下游,明清时期因地处三江水路要冲而繁华一时。

提起黄姚古镇,就不得不将她与世界闻名的“丽江古城”、“西塘古镇”等联系在一起,所谓“南有黄姚,北有平遥,东有周庄,西有凤凰”,这是人们给予“中国四大古镇”之一的黄姚的赞誉,其无穷的魅力不言而喻。

黄姚古镇喀斯特峰林谷底景观优美,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生辉,自然风景独具特色,整个古镇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素有“小桂林”之称。

三、黄姚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品缺失“乡村特色性”与“当地特色性”文章前面有提到,特色旅游村镇的关键在于特色,其中包括了“乡村的特色性”与“当地的特色性”,但目前随着黄姚特色旅游村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出现了“乡村性”与“当地性”渐渐的流失,黄姚特色旅游村镇的打造大打折扣。

比如,黄姚古镇景区内仍居住着许多居民,当游客沉静在古建筑、古文化的氛围中遐想的同时,明清建筑内精美的装修与高档的生活用品将人立即拉回现实,降低了黄姚古镇“乡村性”的吸引力;“亲水性”是黄姚古镇当地一大地方特色,而古镇的开发流于表面,游客的游览只局限与陆路观赏,使古镇“亲水”文化这一巨大潜力的旅游资源处于自然状态。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黄姚古镇——从古镇文化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院系政史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政教10姓名雷文凤学号 201002401177指导教师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张宏志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黄姚古镇——从古镇文化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难题,也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实践难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镇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镇文化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社会和政治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从研究黄姚古镇的文化出发,探讨古镇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键词:黄姚古镇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2008年6月,笔者第一次到达黄姚古镇,就被古镇独特的风景深深吸引住了。

2013年,面临毕业论文选题,导师建议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选题,当时黄姚古镇这个独特的地方一下子在我脑海呈现。

黄姚古镇是广西名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镇,目前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

如此独特的古镇风光,必然会产生独特的古镇文化,由于笔者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古镇文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就成为了本次毕业论文的研究重点。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通过对黄姚古镇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策进行研究,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黄姚古镇经济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章从黄姚古镇文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定位出发,然后将古镇文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深刻挖掘古镇文化内涵,结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实际,探讨如何从古镇文化中找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建设性的对策,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济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建议。

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 研究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镇实践调研报告

古镇实践调研报告

古镇实践调研报告古镇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实践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分析古镇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如何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作为历史遗存和文化景点,对于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贡献巨大。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古镇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破坏、文化失去纯粹性等。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为古镇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首先设计了一套问卷,内容包括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就业情况、环境状况以及居民对古镇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方面。

然后,我们对一些典型的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古镇的建筑风貌、夜景等,同时与居民和旅游者进行了交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古镇保持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遗存,具有吸引力。

2.旅游业是古镇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和文化庸俗化的问题。

3.古镇的环境状况普遍较差,存在大量的污染和垃圾问题。

4.居民对古镇发展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改善环境状况、保护历史文化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的问题和建议:1.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促进古镇的发展?答: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同时严格控制商业开发,提高游客的文化素质。

2.如何改善古镇的环境状况?答:可以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引入清洁能源以减少污染。

3.如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答: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五、展望古镇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改善古镇的环境状况、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措施的实施,古镇将能够更好地发展,并继续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做出贡献。

同时,古镇的发展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古镇出路调研报告

古镇出路调研报告

古镇出路调研报告古镇出路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古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古镇遇到了许多困境和挑战。

为了寻找古镇的出路,本次调研着重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古镇的居民和游客,旨在了解他们对古镇的认知和期望。

实地访谈则是与古镇的经营者、政府代表和旅游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古镇的发展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经济方面调研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可以发现,古镇目前的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但由于古镇在旅游资源上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发展的瓶颈。

古镇需要通过创新和转型来提升经济发展。

2. 文化方面调研结果古镇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应该加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在现实中,古镇的文化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和破坏。

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和游客对于古镇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认同,希望古镇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

四、建议和对策1. 发展多元经济古镇应该通过发展多元经济来摆脱单一依赖旅游业的困境。

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制造业或科技企业,发展当地的产业。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开展产业链的延伸,为古镇带来更多的经济机会。

2. 提升文化价值古镇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可以建立文化艺术中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此外,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提升古镇的文化价值。

3. 加强宣传和营销古镇应该加强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利用各类社交平台和网站来提高知名度和曝光率。

同时,要加强与旅行社和景区的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结论,古镇的出路在于经济的多元发展和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古镇应该利用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深耕特色产业,加强宣传和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镇的历史文化及价值传承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

中国古镇的历史文化及价值传承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

基金项目:2019年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国古镇的历史文化及价值传承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黄雪琴(1998—),女,广西贺州人,本科在读。专业方向:英语教育。 班季虹(1997—),女,广西钦州人,本科在读。专业方向:英语教育。 翟能凤(1998-),女,广西钦州人,本科在读。专业方向:英语教育。 通信作者:陆辉(1975—),男,广西河池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外语教学。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80 Tourism Overview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以传承历史传统为主,提高文化 内涵
古镇应该遵循保护传统文化为主、经济发展为辅的发展对 策。历史文化开发不应只在于旅游观光模式,还要注重生态平 衡,紧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生态旅 游经济还要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内涵的古镇是一个缺 少灵魂的古镇,同时也会失去其最吸引人、最具有价值的财富。 开发挖掘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深入建设文化古镇,比如可 以对古镇内每一个建筑加以注释,标明其历史人物背景事件,使 其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还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如刺绣、 民族服装、民族舞蹈以及戏曲等文遗产。
4.亭台楼阁,规模庞大;庙宇古桥,别具一格 黄姚古镇的亭台楼阁、庙宇大院、古桥石雕保存得较为完 整。据统计,古镇里拥有庙宇寺观20多座,亭台楼阁12多处以及 古桥梁11座,建筑构思精巧,错落有致,灵活规整。这些建筑折 射出古人高超且精湛的工艺水平,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古镇 独特而有高雅的气息,记录着黄姚县的百年沧桑,具有宝贵的文 化考究价值、实用性和观赏性价值。 5.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黄姚古镇的豆豉、黄精、豆腐最出名,豆豉在古代作为朝廷 贡品。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资源,使制作豆豉、黄精、 豆腐的原料更具特色。黄姚优质的大豆、纯天然的山泉水,以此 制成在明清时期闻名海外的豆豉,其中,“黄姚豆豉宴”更是闻 名于世。换药黄精,是一种制酒的药材,酒味醇厚,口感上佳, 是黄姚县的特产之一。黄姚豆腐以优质的大豆以及洞穴的清泉酿 制而成,口感光滑细腻,属于黄姚的养生之材,是逢年过节、款 待来客的首选之材。 6.民俗文化神秘多样,应有尽有,世代相传 黄姚古镇的古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在得到世代传承的同时, 古镇的民俗节庆也一步步流传到了今天。正所谓“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黄姚县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比如三月三、七月七 取水节、七月十四柚子节、中元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三月 三,三月三在当地如同春节一般,在这一天当地人会举行舞龙舞 狮、对山歌、抛绣球等活动,有过三月三习俗的人家在这一天会 敞开大门,准备好酒菜等待亲朋好友到来,很多人挨家挨户轮流 去拜访讨酒喝表示互助互爱、友好往来,客人越多表示越受欢 迎,主人就越开心。除此之外,黄姚节庆还有很多特色,有祭祀 的、有祈福的、有庆祝的,每一个节庆都有其深远的传奇色彩, 更多是承载着黄姚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民俗节庆一代代相传, 一年年延续,传承的不仅是节日,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 延续。

黄瑶古镇实习报告

黄瑶古镇实习报告

黄姚古镇实习报告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

黄瑶古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卡斯特地貌。

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

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古镇民居住宅大约有三百多间,建筑面积一万六千平方米,因地制宜,依山而建,至今仍然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样式。

镇内的建筑按照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于岭南风格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是个天然山水的古镇。

现状黄瑶全镇600多户居民,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时期风格,四面皆山,易守难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整个村镇处于一个半开发状态,因而众多文物古迹亦随之保留下来。

这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立,溶洞幽深,清溪环绕,因此自然景观就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留寺观庙宇二十多座,亭台楼阁十多处,且多为明清建筑。

其中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黄姚豆豉和柚子灯活动。

黄姚豆豉生产历史悠久,在古“昭平三宝”之一。

历经十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研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产品颗粒均匀,乌黑发亮,豉香郁馨,隔壁闻香,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调味佳品。

生产历史悠久,清康熙前已颇有名气,乾隆时最盛,一度成为朝廷贡品。

柚子灯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有其特殊的传统风俗那就是放柚子灯,柚子灯就是在每一只柚子上都插上一炷香和点燃的蜡烛,连成长20多米长,在姚江上游行。

寄托着黄姚人民对美好祝福与祈盼的柚子灯,在皎洁的月光下,把古镇的姚江点缀成了一条婀娜多姿的璀璨金龙。

存在环境问题(一)旅游规划有待完善古镇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景点质量及服务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商业购物及娱乐休闲设施和环境仍需继续加强和完善等等。

并且黄姚古镇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资源要素的整合程度仍然很低,“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一体化水平仍需提高,各旅游要素之间的协调、融合程度仍需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 的古镇,2013年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 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中洞孔明岩、 吊岩、风窟和界塘出气岩等一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 中。
• 2005年9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2005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 的授奖大会上,黄姚古镇被被亚太地区旅游合作组织、世 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和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组委会 联合推介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成为我国最具 旅游价值古城镇之一,也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古城镇。
• (二)旅游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 各旅行社与景区联系不够紧密,对家庭式旅游、自驾 车旅游的组织,接待毫无经验,导致食宿、游览时间 等安排十分被动,经济效益也不好。
• 景区内满街道都是卖东西的,而且所售的东西都是一 样的,却没有开发出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产品;虽然 带有黄姚的地方特色,却给黄姚开发旅游资源的本意 大相径庭,脱离了原本古镇的韵味,给人一种似乎被 骗了的感觉。到黄姚旅游的游客大都以游览观光为主 ,独家娱乐的甚少。绝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内仅仅只有 两三个小时左右,不少自带食物或自驾车游客成了匆 匆过客。除了门票,景区得不到任何收益,成为名符 其实的“穷旅游”。
景点示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姚豆豉,因产于黄姚而得名。生产 历史悠久,清康熙前已有名气,乾隆 时最盛,一度成为朝廷贡品。 1994 年黄姚豆豉就已获得了蒙古国举办的 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黄 姚豆豉加工技艺》分别入录市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自治区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柚子灯活动,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十 五日,即中元节期间黄姚古镇的柚子 灯活动成为当地最独特的民族事象。 首先,消灾避难、祈求平安是黄姚古 镇中元节柚子等活动蕴藏的主要内涵 ;其次,孝道与慈善是深刻内涵;再 次,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新蕴 含。《中元节放柚子灯》入录市第二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湖南方向:长沙(潭邵高速)——邵阳(邵永高速)——永州(国道 )——道县(国道)——钟山(马钟高速)——黄姚出口(2KM)— —黄姚景区
• 广东茂名方向: 茂名——高州(北宝公路)——北流——玉林(高速 )——梧州(高速)——黄姚景区
• 广东茂名方向或:茂名——廉江——陆川——玉林(高速)——梧州 (高速)——黄姚景区
• (三)古镇的原真性遭到破坏
• 桂林方向:(用时2小时) 桂林(桂梧高速、梧州方向)——黄姚出 口(2KM)——黄姚景区
• 梧州方向:(用时1小时) 梧州(桂梧高速、桂林方向)——黄姚出 口(2KM)——黄姚景区
• 深圳、广州方向:(用时5小时) 深圳(广深高速)——广州(广三 高速)——三水(广肇高速)——肇庆(国道)——梧州(桂梧高速 )——黄 姚出口(2KM)——黄姚景区
• 广东湛江方向: 湛江——北海三口——博白——玉林(高速)——梧 州——黄姚景区
• 北海方向:北海→合蒲→ 博白→玉林→岑溪→梧州→黄姚古镇(行程 约509公里) 友情提示:玉林—梧州—黄姚古镇全程高速已开通!
• 贵港方向:贵港(高速)——玉林——梧州(桂梧高速)——黄姚出口 (2公里)——黄姚古镇景区
• 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 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
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曾专程到黄 姚拍摄外景。此外,黄姚古镇也是 电影《面纱》制作方 在中国的拍摄地点。
现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黄姚全镇居民600多户,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 清风格,由于黄姚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面皆山, 易守难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 ,使得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得以保存。抗日时期 ,这里被定为敌后根据地,大批爱国人士从桂林到黄 姚,这些文物、故居至今仍被完好保存着,如韩愈、 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 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 及许多诗联碑刻。这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 立,溶洞幽深,清溪环绕,古树参天。自然景观有八 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 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孔明岩、 宝珠观、兴宁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 、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
• 宗祠文化、牌匾文化、抗战文化
存在的环境问题
• (一)旅游规划有待完善 • 古镇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但是街道发展缺
乏规划性;厕所、垃圾存放、管线铺放等 文明卫生条件未能达标;旅游路线安排单 一,通道拥挤问题时有发生;旅游路线安 排欠妥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时有不同的 旅游团队拥挤在一个小景点,让游人无法 活动。
• 防城港方向:防城港市(高速)——钦州市(高速)——南宁(南梧 高速)——梧州(高速)——黄姚出口(2KM)——黄姚景区
景区内部交通状况
用地布局与状况
• 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 风格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被称为 “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是一 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
历史背景与演变
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 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
外部交通状况
• 南宁方向:(用时4.5小时) 南宁(南梧高速)——玉林——梧州( 桂梧高速、桂林方向)——黄姚出口(2KM)——黄姚景区
• 来宾、柳州方向: 来宾(高速)——柳州(高速)——鹿寨(国道 G323)——荔浦(国道)——平乐(平钟高速)——同古(马钟高速 、梧州方向)——黄姚出口 (2KM)——黄姚景区
黄姚古镇调研报告
姓名:李莉 班级:艺术112 学号:201101902133
黄姚所在城市区位与路线
黄姚古镇概貌
古镇地段区位
• 黄姚古镇,广西名镇。黄 • 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 • 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 •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 • 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镇 • 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 • 名“黄姚”。黄姚镇位于广 • 西贺州邵平县东北部,县 • 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北面与钟山同古镇、清塘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