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一中高2016级2015年上期第一次月考

合集下载

重庆潼南中学高一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潼南中学高一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潼南中学高一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区间[0,5]上任意取一个实数x,则满足x[0,1]的概率为A. B. C. D.参考答案:A【分析】利用几何概型求解即可.【详解】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满足x[0,1]的概率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都有,则的值是A.B.C.D.参考答案:A略3. 若,,,则的值是()A. B. C. D.参考答案:B略4. 在△中,若,则等于()A. B. C.D.参考答案:D5. 已知幂函数f(x)=x k的图象经过函数g(x)=a x﹣2﹣(a>0且a≠1)的图象所过的定点,则f()的值等于()A.8 B.4 C.2 D.1参考答案:B【考点】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分析】利用指数函数过定点(1,0),求出g(x)的图象过定点(2,),代入幂函数f(x)=x k的解析式求出k的值,从而求出f(x)以及f()的值.【解答】解:在函数g(x)=a x﹣2﹣(a>0且a≠1)中,令x﹣2=0,解得x=2,此时g(x)=a0﹣=;所以g(x)的图象过定点(2,),即幂函数f(x)=x k的图象过定点(2,),所以=2k,解得k=﹣1;所以f(x)=x﹣1,则f()=4.故选:B.6. 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 . B.C .D .参考答案:A7. 设的三边是连续的三个正整数,且最大角是最小角的2倍,则的最小的边长是A.3 B.4 C.5D.6参考答案:B8. 已知正项等差数列{a n}和正项等比数列{b n}满足,a5=b5,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1+a9≥b1+b9 B.a1+a9≤b1+b9 C.a1+a9>b1+b9 D.a1+a9<b1+b9参考答案:【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根据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以及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解答】解:∵数列{a n}是等差数列∴a5=(a1+a9),∵数列{b n}是等比数列∴b5=,∴b1+b9≥2=2b5=2a5=a1+a9,故选:D.9. 函数y=的定义域是()A.(,+∞)B.[,+∞)C.(﹣∞,)D.(﹣∞,]参考答案:B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函数只含一个根式,只需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即可.解答: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需2x﹣1≥0,即x≥,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求解函数定义域,就是求使构成函数解析式各部分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 (5分)sin300°的值()A.B.C.D.参考答案: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把所求式子中的角300°变形为360°﹣60°,然后利用诱导公式及正弦函数为奇函数进行化简,再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到所求式子的值.解答:sin300°=sin(360°﹣60°)=sin(﹣60°)=﹣sin6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诱导公式,正弦函数的奇偶性,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诱导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计算﹣lg2﹣lg5= .参考答案:3【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指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 =4﹣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法则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2. 过点P,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参考答案:或略13. 某同学在研究函数时,给出了下面几个结论:①等式对任意的x∈R恒成立;②函数的值域为(-1,1);③若,则一定有;④函数在R上有三个零点.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参考答案:①②③由题意,①项,,故①正确.②项,当时,,则,当时,,则,∴值域为,故②正确.③项,当时,.当时,,故在上严格单调递增.∴若,则一定有,故③正确.④项,当时,.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减.,∴函数在上只有一个零点,故④错误.14. 函数y=f(x)的图象如图(含曲线端点),记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A∩B=.参考答案:[﹣2,3]【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数形结合;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集合.【分析】根据y=f(x)图象,确定出定义域与值域,即为A与B,求出两集合的交集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A=[﹣2,4]∪[5,8],B=[﹣4,3],则A∩B=[﹣2,3],故答案为:[﹣2,3]【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5.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

XXX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XXX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XXX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XXX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设全集 $U=\{1,2,3,4,5,6\}$,集合 $M=\{1,4\}$,$N=\{1,3,5\}$,则 $N\cap (U-M)=()$A。

$\{1\}$ B。

$\{3,5\}$ C。

$\{1,3,4,5\}$ D。

$\{1,2,3,5,6\}$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 $A(1,1)$,$B(2,4)$,$C(-1,3)$,则 $AB-AC=()$A。

$22$ B。

$10$ C。

$8$ D。

$4$3.已知 $\sin\alpha+\cos\alpha=-\frac{1}{\sqrt{10}}$,$\alpha\in(-\frac{\pi}{2},\frac{\pi}{2})$,则 $\tan\alpha$ 的值是()A。

$-\frac{3}{4}$ B。

$-\frac{4}{3}$ C。

$\frac{3}{4}$ D。

$\frac{4}{3}$4.已知函数 $f(x)=\sin(\omega x+\frac{\pi}{4})$($x\inR,\omega>0$)的最小正周期为 $\pi$,为了得到函数$g(x)=\cos\omega x$ 的图象,只要将 $y=f(x)$ 的图象():A.向左平移 $\frac{\pi}{4}$ 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frac{\pi}{4}$ 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 $\frac{\pi}{2}$ 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frac{\pi}{2}$ 个单位长度5.已知 $a$ 与 $b$ 是非零向量且满足 $3a-b\perp a$,$4a-b\perp b$,则 $a$ 与 $b$ 的夹角是()A。

$\frac{\pi}{4}$ B。

$\frac{\pi}{3}$ C。

重庆市第一中学15—16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附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15—16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附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2,1),(,1)a b m ==-,//a b ,则m =( )A .12B .12- C .2 D .-2 【答案】D考点: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2.在等差数列{}n a 中,235a a +=,14a =,则公差d 等于( )A .-1B .0C .12 D .1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中()11n a a n d =+-,由235a a +=得1125a d a d +++=,解得1d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已知2sin 3α=,则cos(2)πα+等于( ) A .19 B .19- C .59 D .59-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21cos(2)cos 212sin 9πααα+=-=--=-. 考点:1、诱导公式;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3、倍角公式.4.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是AB 边上的中点,则DE DC ∙的值为( )A .1B .2C .4D .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以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0,0,2,2,2E D C , ()()1,22,0202DE DC ∙=-∙=+=.考点: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5.等差数列{}n a 中,35a =,4822a a +=,则9a 的值为( )A .14B .17C .19D .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4839a a a a +=+,解得917a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6.已知函数()sin()2(0)3f x x πωω=++>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 )A .6B .3C .83 D .43【答案】A考点:1、图象平移;2、诱导公式.7.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cos ,2n n a n N π=∈,其前n 项和为n S ,则2016S =( ) A .1008 B .-1008 C .-1 D .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cos ,2n n a n N π=∈ 可知数列{}n a 是一个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其前四项分别为0,1,0,1-,故()201650401010S =⨯-++=.考点: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2、周期数列的和.8.已知函数11,02()ln ,2x f x x x x ⎧+<≤⎪=⎨⎪>⎩,如果关于x 的方程()f x k =只有一个实根,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32(2,)eB .3(,)2+∞C .32(ln 2,)e D .3(ln 2,)2【答案】D考点:数形结合.9.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515S =-,3172d <<,则当n S 取得最小值时n 的值为( )A .7B .8C .9D .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251551522d d S a ⎛⎫=⨯+-⨯=- ⎪⎝⎭ ,整理得132a d =--,故 22215323222222n d d d d d d S n a n n d n n n ⎛⎫⎛⎫⎛⎫=+-=+---=+-- ⎪ ⎪ ⎪⎝⎭⎝⎭⎝⎭,对称轴35=2n d +,因为3172d <<,n Z ∈,故=9n 时取得最小值. 考点: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2、二次函数求最值. 10.已知函数2()lg2x f x x -=+,若(1)(1)f m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1,0)- C .(0,1) D .(1,2)-【答案】C考点:1、函数的定义域;2、函数的单调性;3、函数的奇偶性.【思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抽象的不等式化为具体不等式,因此我们可以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入手分析,通过奇偶性把不等式的两边化为只有一个f 符号的形式,然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去掉f 符号把抽象的不等式化为具体不等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丢掉函数的定义域,这样就可以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了.1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满足54329a a a a +--=,则67a a +的最小值为( )A .9B .18C .27D .3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54329a a a a +--= 得()()2232119a q a q -+-=,故32291a a q +=-.因此()()44267322299=911829183611a a a a q q q q q ++==-++≥⨯+=--,67a a +的最小值为36. 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分式函数求最值.【思路点睛】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把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用32a a q ,,表示出来,减少变量的个数,得到32291a a q +=-;然后再把67a a +也用32a a q ,,表示出来()46732=a a a a q ++,代入32291a a q +=-得()44673229=1a a a a q q q ++=-,分离q 得()2672991181a a q q +=-++-,最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得67a a +的最小值为36.12.设向量2(2,2)OA x x α=+,(,sin cos )2y OB y αα=+,其中,,x y α为实数,若2OA OB =,则x y的取值范围为( ) A .[6,1]- B .[1,6]- C .[4,8] D .(,1]-∞【答案】A考点:1、向量相等的坐标表示,2、三角函数的有界性;3、三角恒等变换.【思路点睛】首先利用向量相等的定义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组,把x 用y 表示出来,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2x y -化为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的形式2sin 23πα⎛⎫+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得到2x y -的范围,把x 用y 表示出来得到关于y 的不等式组,求得y 的范围,而222=2x y y y y --,进一步去求x y的范围就可以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设全集U R =,集合2{|log 1}A x x =≥,2{|230}B x x x =--<,则A B = .【答案】[2,3)考点:1、对数不等式;2、二次不等式;3、集合运算.14.已知||1a =,||3b =,||1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答案】6π 【解析】试题分析:()2||1a b a b -=-= ,所以()21a b -=,即2221a a b b -+=,解得2a b =,cos 6πθθ==. 考点:1、向量的模;2、向量的数量积.15.数列1,12,21,13,22,31,14,23,32,41,,则35是该数列的第 项. 【答案】24【解析】试题分析:从这个数列的规律看,我们可以把数列的项分组.第一组,当1n =时,只有1项;当2n =时,有2项;当3n =时,有3项每组中分子从1到n 而分母则从n 到1.我们知道如果出现35,那么7n =,也就是第七组的第三项. 接下来就要算具体个数, 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每次排列的个数为n 个,所以35出现是数列的第123456324++++++=项 . 考点:数列求通项.【方法点睛】先运用观察法仔细寻找这个数列的各项的变换规律,抓住它们的特征,进一步可以把数列的项分组,使看起来毫无规律可循的项特征明确起来.每一组的特征比较明显,变化规律也比较容易掌握,这样就容易知道35出现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那么就很容易计算出它是数列的第几项了.把数列中的项分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6. 如图,在ABC ∆中,D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且4BC BD =,过点D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于点,M N ,若AM AB λ=,(0,0)AN AC μλμ=>>,则3λμ+的最小值是 .【答案】3考点: 1、向量的概念及几何表示;2、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3、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几何意义.【方法点睛】由向量减法法则可知,BC AC AB BD AD AB =-=-,代入已知条件4BC BD =得到+3=4AC AB AD ,再把已知条件AM AB λ=,(0,0)AN AC μλμ=>>代入得到1344AN AM AD u λ+=,根据,,B D C 三点共线得13144u λ+=,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到34u λ≥,而3λμ+≥≥,从而求得3λμ+的最小值是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且111a b ==,2322b b a +=,3232a b -=.(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n S 和n T 的值.【答案】(1)13n n a -=,4133n b n =-;(2)1(31)2n n S =-,22133n T n n =+.考点: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18.(12分)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且cos cos 2cos a B b A c C +=.(1)求角C 的值;(2)若4,7c a b =+=,求ABC S ∆的值.【答案】(1)3C π=;(2. 【解析】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3、面积公式;4、诱导公式.19.(12分) 已知向量(sin ,cos())4m x x π=+,(cos ,cos())4n x x π=-+,且()f x m n =∙. (1)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函数23()()2sin 2g x f x x m =--+在区间[,]44ππ-上有零点,求m 的取值范围.【答案】(1)[,],44k k k Z ππππ-+∈;(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f x 化为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进一步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g x 化为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g x 有零点,即函数)4y x π=+与y m =图象有交点.函数)4y x π=+在区间[,]44ππ-上的值域为[-,由图象可得m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由2()sin cos cos ()4f x m n x x x π=∙=-+11sin 2[1cos(2)]222x x π=-++ 111sin 2sin 2222x x =-+ 1sin 22x =- 由222,22k x k k Z ππππ-≤≤+∈,得,44k x k k Z ππππ-≤≤+∈,则()f x 的递增区间为[,],44k k k Z ππππ-+∈.(2)13()sin 2(1cos 2))224g x x x m x m π=----+=+-,()g x 有零点,即函数)4y x π=+与y m =图像有交点,函数)4y x π=+在区间[,]44ππ-上的值域为[-,由图象可得,m 的取值范围为[-.考点:1、三角恒等变换;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0.(12分)已知向量,,a b c ,满足||4,||2a b ==,0a b ∙=,()()0c a c b -∙-=.(1)求|2|a b -的值;(2)求||c 的最大值.【答案】(1);(2)∴22(2)(1)5x y -+-=,令2x θ=+,1y θ=+,则2||c x y =+===≤=故||c 的最大值为考点:1、向量的坐标表示;2、向量模的坐标表示;3、向量数列积的坐标表示.21.(12分)已知函数2()2(0)g x ax ax b a =-+>在区间[1,3]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设()()g x f x x=. (1)求,a b 的值;(2)若2(|lg 1|)31|lg 1|f x k k x -+∙-≥-对任意[1,10)(10,100]x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答案】(1)12a b =⎧⎨=⎩;(2)[1,0]-.试题解析:(1)2()(1)g x a x b a =-+-,因为0a >,所以()g x 在区间[1,3]上是增函数, 故(1)1(3)5g g =⎧⎨=⎩,解得12a b =⎧⎨=⎩.考点:1、二次函数的性质;2、换元法;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方法点晴】(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2)把2()2f x x x=+-代入已知条件22|lg 1|231|lg 1||lg 1|k x k x x -+-+-≥--化简整理得22|lg 1|231|lg 1||lg 1|k x k x x -+-+-≥--,利用换元法令|lg 1|t x =-,(0,1]t ∈,22330k t k t++--≥对任意(0,1]t ∈恒成立,得到关于t 的函数22()33k h t t k t+=+--,(0,1]t ∈,分1k =-,1k <-和 1k >-三种情况求得k 的取值范围为[1,0]-.22.(12分)已知,A B 是函数21()log 21x f x x =+-的图象上任意两点,且1()2OM OA OB =+,点1(,)2M m . (1)求m 的值;(2)若121()()()n n S f f f n n n-=+++,*n N ∈,且2n ≥,求n S ; (3)已知1,12,2n n n a S n ⎧=⎪=⎨⎪≥⎩,其中*n N ∈,n T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n n T S λ+>+对一切*n N ∈都成立,试求λ的取值范围.【答案】(1)12m =;(2)12n n S -=(2,)n n N ≥∈;(3)1(,)3-∞. (2)由(1)知:121x x +=,1212()()1f x f x y y +=+=,121()()()n n S f f f n nn -=+++,121()()()n n n S f f f n n n--=+++, 两式相加,得:1122112[()()][()()][()()]n n n n S f f f f f f n n n nn n ---=++++++ 11111n n -=+++=-∴12n n S -=(2,)n n N ≥∈.考点:1、中点坐标公式;2、倒序相加求数列的和;3、均值不等式.【方法点晴】(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121x x +=,则121x x =-,211x x =-,进一步把12y y ,用12x x ,表示,求得m 的值;(2)由(1)知:121x x +=,1212()()1f x f x y y +=+=,121()()()n n S f f f n n n-=+++,故利用倒序相加法求n S ;(3)先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得到n λ、的关系式,分离λ,进一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λ的取值范围.。

重庆潼南县卧佛中学2016届初三入学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重庆潼南县卧佛中学2016届初三入学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卧佛中学2016级2015---2016学年度上入学考试物理试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温馨提示:本套试题中g =10N/kg ,ρ水=1×103kg /m 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一同学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回桌面上。

根据你对物理课本重力和课桌高度的估测,该同学捡起课本时手对书做的功约为( )A .300JB .30JC .3JD .0.3J2.图1所示四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 )3.如图2所示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吸烟有害健康”。

小聪闻到烟味,就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

”小聪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如图3所示。

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 1、F 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P 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 1>F 2 P 1>P 2B .F 1=F 2 P 1<P 2C .F 1=F 2 P 1>P 2D .F 1<F 2 P 1<P 25.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B .用吸管从瓶中吸取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C .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大气压强越大沸点越低D .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6.如图4所示,A 、B 、C 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硫酸、水、酒精(ρ硫酸>ρ水>ρ酒精),已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请判断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 )A. 硫酸质量最大B. 水的质量最大C. 酒精质量最大D. 三者质量关系不能确定7.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B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图2 图4C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D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8.如图6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 cm 2,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在物理学史上,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著名科学家是( )A.欧姆 B.安培 C.奥斯特D.洛伦兹2.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磁场中某确定位置,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B.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在空间某处受磁场力F=0;那么该处的B一定为零C.磁场中某处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D.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磁场力F也一定为零3.如图所示为洛论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图,励磁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电子速度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可分别由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和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B.仅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C.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D.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4.通电矩形线框abcd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bc边与MN平行,以下关于线框四个边受到安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只有两个边受力,合力向左B.线框只有两个边受力,合力向右C.线框四个边都受力,合力向左D.线框四个边都受力,合力向右5.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000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热丝的电阻为55ΩB.电动机的电阻为C.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000J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J6.加速器是使带电粒子获得高能量的装置,如图是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图,由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 )A.随着速度的增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越来越短B.带电粒子获得的最大速度是由交变电场的加速电压决定的C.加速质子后,不需要改变加速器的任何量,就可以用于加速α粒子D.交变电场的频率跟带电粒子的比荷成正比7.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C、D 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差U CD仅与材料有关B.仅增大磁感应强度时,C、D两面的电势差变大C.若霍尔元件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则侧面C电势比例面D点电势高D.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方向8.如图所示,两根通电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a、b中通有同方向的电流I和3I,此时a 受到的磁场力为F,若在a、b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b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且通入与a、b同方向电流后,a受到的磁场力变为2F,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为( )A.F B.2F C.3F D.4F9.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引入的C.磁体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指向S极D.磁感线是闭合曲线10.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CD是该圆一直径.一质量m、电荷量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自A点沿指向O点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中,恰好从D点飞出磁场,A点到CD的距离为,根据以上内容( )A.可判别圆内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不可求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C.可求得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D.不可求得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1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O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A=60°,AO=a,在O点放置一个电子源,可以向OC方向发射速度不同的电子,电子的比荷为,发射速度为0<v0≤,对于电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不可能打到A点B.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线越长C.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越大D.在AC边界上有一半区域有电子射出1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6Ω,当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电流表与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4Ω、5ΩB.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3Ω、6ΩC.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小于S闭合时的示数D.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之比等于6Ω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2分)13.某同学用如下器材来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①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小于1.0Ω)②电压表V(0﹣3V、内阻月3KΩ)③电流表A(0﹣0.6A、内阻约0.1Ω)④滑动变阻器R1(0﹣10Ω、10A)⑤滑动变阻器R2(0﹣1000Ω、1A)⑥开关、导线若干(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闭合开关前应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___端(填“a”或“b”);(2)为了操作操作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3)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U﹣I图线,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测出的E测与真实值比较:E测__________E真(填“>”、“<”或“=”).14.(1)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小,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大的档位,重新欧姆凋零后测量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时,可以不把该电阻与原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欧姆凋零(2)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档(已知该多用电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直接去测量一个电压表(量程为10V)的内阻(大约为几十千欧),则:①将欧姆挡的选择开关拔至合适的倍率挡,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凋零,此时欧姆表的内阻为__________Ω.②将多用电表的黑表笔接电压表的__________接线柱(填“+”或者“﹣”)红表笔接另一接线柱.③若多用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可求出多用表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V.15.两平行金属导轨间距离L=0.4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37°,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6V、内阻r=0.5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为m=0.04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导体棒的电阻R=2.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0.60,cos37°=0.80,求:(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6.如图所示,电容器两极板相距为d,两板间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一束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图中虚线方向射入电容器,沿直线穿过电容器后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结果分别打在a、b两点,已知粒子带电量为q,两板间电压为U,ab之间的间距为△R,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及相互作用,求:(1)粒子在B1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速率;(2)若打在b点的粒子的质量为m b,则打在a点的粒子的质量m a为多少?17.如图所示,空间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虚线MN的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刚好沿直线AC运动至光滑绝缘的水平面CD点,与水平面碰撞的瞬间,小球的竖直分速度立即减为零,而水平分速度不变,小球运动至D处刚好离开水平面,然后沿图示曲线DP轨迹运动,AC与水平面夹角α=45°,重力加速度为g,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E;(2)AD之间的水平距离d;(3)已知小球在轨迹DP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当小球达到最大速度时,磁场突然消失,经过多长时间的速度变v m?18.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虚线MN平行于y轴,N点坐标(﹣1,0),MN与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第四象限的某区域有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虚线MN上的P点,以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并从y轴上A点(0,0.5l)射出电场,此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井从圆形有界磁场边界上Q点(,﹣l)射出,速度沿x轴负方向.不计电子重力.求:(1)电子到达A点的速度;(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是多大?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在物理学史上,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著名科学家是( )A.欧姆 B.安培 C.奥斯特D.洛伦兹【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奥斯特首先在实验中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结合各个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答题.【解答】解:A、欧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发现了欧姆定律,故A错误.B、安培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B错误.C、奥斯特首先在实验中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C正确.D、洛伦兹研究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物理学史,记清每位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是解题的关键.2.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磁场中某确定位置,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B.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在空间某处受磁场力F=0;那么该处的B一定为零C.磁场中某处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D.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磁场力F也一定为零【考点】磁感应强度.【分析】本题要掌握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用来描述磁场本身的强弱和方向.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相互垂直时,磁感应强度等于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与通电导线的电流与长度乘积之比.B的方向与导线所受的磁场力方向垂直.【解答】解:A、磁感应强度反映磁场本身的强弱和方向,由磁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磁场的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导线的长度L和电流I无关.故A错误.B、当通电导体平行放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磁场力F等于0,但磁场并一定为零.故B错误;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由左手定则得知:磁场力的方向与磁场及电流方向相互垂直,故C错误;D、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由F=BILsinα得知,那么它受到磁场力F也一定为零.故D正确.故选D【点评】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可知,是属于比值定义法,且导线垂直放入与磁场.即B 与F、I、L均没有关系,它是由磁场的本身决定.例如:电场强度E=一样.同时还要注意的定义式B=是有条件的.3.如图所示为洛论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图,励磁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电子速度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可分别由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和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B.仅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C.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D.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考点】洛仑兹力.【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表示出加速后获得的速度,然后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推导出半径的表达式.【解答】解:根据电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结合右手定则判断励磁线圈中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电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eU=mv02…①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有:eBv0=m…②解得:r==…③T=…④可见,当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大、周期不变,故B正确,A错误;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增强,由③式可得,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小.由④式知周期变小,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确分析出仪器的原理是关键,注意通过规律列出半径与周期关系式是解题的突破口.4.通电矩形线框abcd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bc边与MN平行,以下关于线框四个边受到安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只有两个边受力,合力向左B.线框只有两个边受力,合力向右C.线框四个边都受力,合力向左D.线框四个边都受力,合力向右【考点】安培力.【专题】定性思想;对称法;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分析】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M到N,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导线框所在处磁场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分析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情况【解答】解:ab边受向下的安培力,bc边受到向左的安培力,cd边受到向上的安培力,da受到向右的安培力;b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da边,ab边受到的安培力等于cd受到受到的安培力;故合力向左,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1)会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的磁场;(2)会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方向;(3)会根据安培力公式F=BIL并结合微元法判断安培力的大小5.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000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热丝的电阻为55ΩB.电动机的电阻为C.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000J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J【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吹热风时,电热丝和电动机都工作,它们是并联的,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它们功率之和,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以求【解答】解:A、电机和电阻并联,当吹热风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P热﹣P冷=1000﹣120W=880W,由P=可知R=,故A正确;B、电机为非纯电阻电路故不能用P=求,故B错误;C、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P=P热﹣P冷=1000﹣120W=880W,故C错误;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J,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吹风的电路结构及电功率的计算问题;对于这类结合生活中的电器考查电路连接情况的题目,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流向特点进行分析.6.加速器是使带电粒子获得高能量的装置,如图是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图,由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 )A.随着速度的增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越来越短B.带电粒子获得的最大速度是由交变电场的加速电压决定的C.加速质子后,不需要改变加速器的任何量,就可以用于加速α粒子D.交变电场的频率跟带电粒子的比荷成正比【考点】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回旋加速器是利用电场进行加速,磁场进行偏转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与粒子的速度无关.【解答】解: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其周期的长短与粒子的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B、设D形盒的半径为R.根据qvB=m,解得粒子获得的最大 v=,则知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压U无关,故B错误.C、此加速器加速电场周期T=,加速α粒子时T=,两个周期不同,不能加速α粒子,故C错误.D、交变电场的周期与带电粒子运动的周期相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频率f==,则f与荷质比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回旋加速器是利用电场进行加速,磁场进行偏转的.以及知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不变.7.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C、D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差U CD仅与材料有关B.仅增大磁感应强度时,C、D两面的电势差变大C.若霍尔元件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则侧面C电势比例面D点电势高D.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方向【考点】霍尔效应及其应用;电势差.【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在霍尔元件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从而知道两侧面所带电荷的电性,即可知道C、D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的正负.CD间存在电势差,之间就存在电场,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推导出电势差U CD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A、根据CD间存在电势差,之间就存在电场,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设霍尔元件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有q=qvB,I=nqvS=nqvbc,则U CD=,n 由材料决定,故U与材料有关;U还与厚度c成反比,与宽b无关,同时还与磁场B与电流I 有关,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向C侧面偏转,C表面带负电,D表面带正电,所以D表面的电势高,则U CD<0.故C错误.D、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应将元件的工作面保持竖直,让磁场垂直通过.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霍尔元件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以及自由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8.如图所示,两根通电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a、b中通有同方向的电流I和3I,此时a 受到的磁场力为F,若在a、b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b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且通入与a、b同方向电流后,a受到的磁场力变为2F,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为( )A.F B.2F C.3F D.4F【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分析】明确两导线通以同向电流时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再分析c在ab处产生的磁场情况,明确受力情况,再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求得b受到的磁场力.【解答】解:开始时ab受力均为F,相互吸引;加入c后,a受到向右的吸引力,磁场力为2F,则说明a受到c的磁场为F;根据磁场的对称性可知,b处磁场与a处磁场大小方向相反;故b受磁场力大小为3F,方向向左;则可知b受合力为3F+F=4F;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安培力的叠加问题,要注意明确磁场分布规律以及左手定则的正确应用.9.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引入的C.磁体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指向S极D.磁感线是闭合曲线【考点】磁感线及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感应强度.【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分析】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方便而人为加上去的;磁极与磁极间是通过磁场发生作用的;磁感线都是闭合的,磁铁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指向磁体的S极,在磁铁的内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指向磁体的N 极.【解答】解: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故A正确;B、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故B错误;C、D、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方便而人为加上去的,在磁铁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指向磁体的S极,在磁铁的内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指向磁体的N极.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磁场的概念以及磁感线的概念及方向.磁感线很抽象,一定要注意理解.基础题目.10.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CD是该圆一直径.一质量m、电荷量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自A点沿指向O点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中,恰好从D点飞出磁场,A点到CD的距离为,根据以上内容( )A.可判别圆内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不可求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C.可求得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D.不可求得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然后应用数学知识、粒子周期公式分析答题.【解答】解:A、粒子带正电,由A运动到D,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A正确;B、A点到CD的距离为,如图所示,则∠AOC=30°,∠AOO′=75°,∠AO′D=30°,根据图示由几何知识可以知,粒子的轨道半径:r=Rcot15°,可以求出粒子轨道半径,故B正确;C、粒子偏转角为θ=30°,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T=×=,故C 正确;D、根据B选项分析,结合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则有:v=,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根据题意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应用数学知识求出粒子偏转的角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在数学知识的应用.1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O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A=60°,AO=a,在O点放置一个电子源,可以向OC方向发射速度不同的电子,电子的比荷为,发射速度为0<v0≤,对于电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不可能打到A点B.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线越长C.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越大D.在AC边界上有一半区域有电子射出【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图析法;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电子进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不同,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周期公式分析答题.【解答】解:电子带负电,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垂直射入磁场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解得:r=,由题意可知:发射速度为0<v0≤,则电子的轨道半径:0<r≤a;A、当电子速度v=时,轨道半径r==a,速度方向与OC夹角为60°入射时,粒子恰好从A点飞出,如图所示,故A错误;B、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T=,电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θ越大,电子的运动时间越长,电子运动轨迹的长度:s=θr,θ相同电子运动时间相同,由于r不同,则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同,电子的运动时间长,其运动轨迹线不一定长,故B错误,C正确;D、当电子沿OC方向射入电场,v=时,轨道半径r==a时,电子的运动轨迹是以A为圆心的圆弧,由于AO长度为a,∠A=60°,则AC的长度为2a,电子恰好从AC中点飞出,因此在AC 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电子射出,轨迹如图所示,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清楚电子的运动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周期公式可以解题.。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理科)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理科)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 2014. 9数学试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复数z 满足(1)i i z +=, 则z =( )A. 1122i +B. 1122i -C. 1122i -+D. 1122i --2. 设0.53a =, 3log 2b =, 0.5log 3c =, 则( )A. c b a <<B. c a b <<C. a b c <<D. b c a <<3. 函数22x x y e -+=(03x ?) 的值域是( )A. 3(,1)e -B. 3[,1)e -C. 3(,]e e -D. (1,]e4. 把ln(1)y x =+的图像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三倍,再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的函数解析式是( )A. ln3y x =B. ln 3x y =C. 2ln 3x y += D. ln(32)y x =-5. 函数()2ln 25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A. 1B. 2C. 0D. 36.若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0)(>x f , )(1)2(x f x f =+, 对任意R x ∈恒成立, 则(2015)f =( ) A. 4 B. 3 C. 2 D. 17. 若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 当输入50时, 则该程序运算后输出的结果是( )A. 8B. 6C. 4D. 28. 如图所示, 医用输液瓶可以视为两个圆柱的组合体. 开始输液时, 滴管内匀速滴下液体(滴管内液体忽略不计), 设输液开始后x分钟, 瓶内液面与进气管的距离为h厘米, 已知当0x=时, 13h=. 如果瓶内的药液恰好156分钟滴完. 则函数()h f x=的图像为()A. B.C. D.9. 函数|1|,1()21,1xa xf xx-ì=ïï=íï+?ïî,若关于x的方程22()(25)()50f x a f x a-++=有五个不同的实数解, 则a的取值范围是()A.55(2,)(,)22+∞B.(2,)+? C.[2,)+? D.55[2,)(,)22+?U10. 若定义域在[0,1]的函数()f x满足:①对于任意12,[0,1]x xÎ,当12x x<时,都有12()()f x f x³;②(0)0f=;③1()()32xf f x=;④(1)()1f x f x-+=-,则19()()32014f f+=()A.916-B.1732-C.174343-D.5121007-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作答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5~2016学年度(上)高中联考2015-2016高一(上)物理试题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5~2016学年度(上)高中联考2015-2016高一(上)物理试题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5~2016学年度(上)高中联考高一物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 错的得0分)1.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举行.在“三大场馆区”的25个不同竞赛场馆共进行了31个项目的比赛.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质量B .路程C .速率D .加速度3.最早通过斜面实验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亚里士多德 D .笛卡尔A .马拉松B .跳水D .体操C .击剑4.为测量一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将弹簧竖直悬挂,而后在弹簧下端挂上 重为3N 的钩码,弹簧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20 N/m B .30 N/m C .60N/m D .120 N/m5.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 的孔明灯,升空 后向左偏上方向匀速上升过程中,孔明灯所受空气作用力的合力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0B .mg ,竖直向上C .mg ,向右偏上方向D .mg ,向左偏上方向6.马车在我国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现在有一些地方还在使用.如图所示,已知拖车的质量为600kg , 马匹的质量为400kg ,拖车受到马匹的拉力为1000N 、阻力为400N ,则马匹的加速度和拖车对马匹 的拉力各为A .1.00m/s 2、500NB .1.00m/s 2、1000NC .1.25m/s 2、500ND .1.25m/s 2、1000N7.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a 为水平输送带,b 为倾斜输送带, 当行李箱P 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 . a 、b 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B . a 、b 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 . 情形a 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 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D . 情形a 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 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0 10cm20cmbPaP8.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 ,悬绳 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 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 2,空中作业时工 人与玻璃的水平距离为定值,则A .F 1=αsin GB .F 2=αtan GC .在空中同一位置作业,当桶中的水不断减少时,F 1与F 2同时减少D .若缓慢增加悬绳的长度,F 1减小,F 2增大9.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像的是10.一个质点作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 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11.在某中学的田径运动会上,一男同学成功地跳过了1.70m 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该同学 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跳时处于超重状态B .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 .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 .下降过程中与起跳时相比重力变小了αt /soa (m ⋅s -2)Dt /sov (m ⋅s -1)At /sos/mBt /soa (m ⋅s -2)C12.如图所示,重为G 的物体用两根绳子OA 、OB 悬挂,开始时绳OA 水平,现将OA 绳顺时针缓慢 转过90°,且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绳OA 的拉力为T 1,绳OB 的方向不变,拉力为T 2,则在此旋转过 程中A .T 1先增大后减小B .T 1先减小后增大C .T 2逐渐增大D .T 2逐渐减小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13题9分,14题9分,共18分)13.(9分)“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a ),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b )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b )中的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 (2)(单选)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控制变量法 B .理想实验法C .等效替代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3)在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通过下列哪个方法实现的( )A .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B .细线套受拉力产生形变C .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D .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相同长度T 2T 1GBAα(a ) A F 2OOBCF 1F F ' (b )14.(9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 的小桶,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 Z 交流 电.小车的质量为m 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m 2应远大于m 1B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C .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D .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11m 图像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 图像,可能是乙图中的_______图线.(选填“①”、“②”、“③”)(3)如丙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2分,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 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10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第1s 内的位移为4m ,求: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2)质点在前4s 内的位移. (3)质点在第4s 内的位移.ACB 甲a乙O① ② ③F2.402.893.37丙单位:cm3.8816.(12分)在重庆市很多景点,都建有山坡滑草运动项目.假设某山坡可看成倾角θ=37°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s=5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37º=0.6,cos37°=0.8)求:(1)游客下滑的加速度a.(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7.(12分)美国密执安大学五名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的大学生搭乘NASA的飞艇参加了“微重力学生飞行机会计划”飞行员将飞艇开到6000m的高空后,让飞艇由静止下落,以模拟一种微重力环境.下落过程飞艇所受空气阻力为其重力的0.04倍,这样,可以获得持续25s之久的失重状态,大学生们就可以进行微重力影响的实验.紧接着飞艇又做匀减速运动,若飞艇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为60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飞艇在25s内下落的高度.(2)在飞艇后来的减速过程中,座椅对质量为m0=60kg大学生的支持力.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重庆市部分区县联考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D A C B B C C AD BC AC BD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13.(1)F′; (2)C (3)D 14.(1)D (2) ③ (3)0.49三、计算题(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2分,共34分)15.(10分)(1)根据x 1=21at 12得: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 =2112t x =142⨯m/s 2=8 m/s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分 (2)质点在前4s 内的位移x 4=21at 42=21×8×16m =64 m . . . . . . . . . . . . . . . . .3分 (3)质点在前3s 内的位移x 3=21at 32=21×8×9m =36 m . . . . . . . . . . . . . . . . . 3分质点在第4s 内的位移x IV =x 4—x 3=64—36=28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分 16.(12分)(1)由位移公式:x =21at 2. . . . . . . . . . . . . . . . . 2分 得a =22t x =25502⨯=4m/s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2)人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后: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G 1—f =ma ,G 1=mg sin θ.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垂直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N —G 1=0,G 2=mg cos θ.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f =μN . . . . . . . . . . . . . . . . . 2分 解得:μ=︒-︒37cos 37sin mg mamg ,得μ=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17.(12分)解:(1)设飞艇在25s 内下落的加速度为a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kmg =ma 1 ① . . . . . . . . . . . . . . . . . 2分 下降高度h 1=21a 1t 2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由①②得:h 1=3000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分 (2)25s 后飞艇将做匀减速运动,有:v 1=a 1t 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0—v 12=-2a 2(H —h 1—h 3) 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F —m 0g =m 0a 2 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由①③④⑤得:F=1320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分。

2015年重庆一中数学高二上期 (理科)月考(含答案)

2015年重庆一中数学高二上期 (理科)月考(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上期月考数学试题卷(理科)2015.12数学试题共4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直线220ax y++=与直线320x y--=平行,则a等于( )A.3-B.6-C.32 D.232.圆2260x y x+-=的圆心恰为22(0)y px p=>的焦点,则p的值为( )A.4B.5C.6D.73.若椭圆2214xy+=与双曲线2221(0)2x yaa-=>有相同的焦点,则a=( )A.1B.2C.3D.44.一个焦点为(0, 6)且与2212xy-=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A.2211224x y-=B.2211224y x-=C.2212412y x-=D.2212412x y-=5.已知抛物线:24x y=-,直线:10l x y--=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则|AB|的长为( )A.6B.7C.8D.96.已知F1,F2是椭圆的左, 右焦点,以右焦点F2为圆心的圆过F1且与右准线相切,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12B.2C.45D.7.过双曲线22148x y-=的右焦点作一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8,则这样的直线l共有( )条?A.1B.2C.3D.48.过点P(0,-1)的直线l 交抛物线y =x2于A,B 两点,点Q 为线段AB 的中点. 若Q 点的横坐标为1,则Q 点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A.52B. 54 C.1 D.29.设直线1:220l x y ++=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2l ,若2l 与椭圆2214y x +=的交点为A,B,点P 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PAB 的面积为12的点P 的个数为( )A.1B.2C.3D.410.如图,设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过F2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A,B 两点,若△F1AB 是以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2e =( ) A.1+22 B.4-2 2 C.3+2 2 D.5-2 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两点A (2,0)-,B(0,4),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12.圆心在原点,且与直线20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13.已知A 点在x 轴上,B 点在y 轴上,且满足|AB|=3,若2AC CB =,则点C 的轨迹方程是.14.P (,)x y 是椭圆22194x y +=上的点,若2m x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5.设F 为抛物线y2=4x 的焦点,A 、B 为该抛物线上两点, 若FA +2FB=0,则||AB =________.三.解答题.(共75分)16.(13分)已知方程x2+y2220x t -+=表示一个圆. (1)求t 的取值范围;(2)求该圆的半径r 最大时圆的方程.17. (13分)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1,F2在坐标轴上,离心率为2,且过点 (4,-(1)求双曲线方程;(2)若M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点,且120MF MF ⋅=,求12F MF ∆的面积.18.(13分)如图,直线:l y =x+b 与抛物线C :x2=4y 相切于点A.(1)求实数b 的值;(2)已知圆P 经过A 点且始终与抛物线C 的准线相切,求圆P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其是什么曲线?.19.(12分)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一椭圆与一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1,F2,且|F1F2|=213,椭圆的长半轴与双曲线实半轴之差为4,离心率之比为3:7. (1)求这两曲线方程;(2)若P 为这两曲线的一个交点,求cos ∠F1PF2的值.20.(12分) 已知椭圆C 的方程:22142x y +=.(1)椭圆上一点H ,AB 是过椭圆中心的一条弦,且HA 、HB 与两坐标轴均不平行.求HA HB K K ⋅的值;(2)已知M ,P 、Q 是椭圆C 上的两个动点(P 、Q 与M 均不重合),F 为椭圆的左焦点,且|PF|,|MF|,|QF|依次成等差数列.求证: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一个定点E,并求出E 的坐标.21.(12分) 已知椭圆E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且经过A(-2,0)、B(1,32)两点.(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椭圆E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过点F2的直线l 与椭圆E 交于M 、N 两点,则△F1MN 的内切圆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直线l 的方程;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上期 月考 数 学 答 案(理科)2015.1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题号 1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C A B CD C B B 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230x y +-= 12. 222x y += 13.2214y x +=14.[- 15.92三.解答题.(共75分)16. 解:(1)由圆的一般方程,得2440t -> ∴11t -<<r = ∴0t =时r 最大为1.∴圆的方程:22(1)1x y -+=17. 解:(1)∵e =2,则双曲线的实轴、虚轴相等.∴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2-y2=λ.∵过点(4,-,∴16-8=λ,即λ=8. ∴双曲线方程为x2-y2=8.(2)1212222121||||2||||28||||4S MF MF MF MF aS MF MF c ⎫=⎪⎪-=⇒=⎬⎪+=⎪⎭18. 解:(1)由⎩⎪⎨⎪⎧x2=4y ,y =x +b ,得x2-4x -4b =0.∵直线l 与抛物线相切, ∴Δ=(-4)2-4×(-4b)=0,解得b =-1. (2)由(1)已知A 的坐标为(2,1), 设(,)P x y .|||1|PA y =+|1|y =+∴圆心轨迹24440x x y --+=是抛物线.19. 解 (1)由已知:c =13,设椭圆长、短半轴长分别为a ,b ,双曲线半实、虚轴长分别为m ,n ,则⎩⎪⎨⎪⎧a -m =4,7·13a=3·13m .解得a =7,m =3.∴b =6,n =2.∴椭圆方程为x249+y236=1,双曲线方程为x29-y24=1.(2)不妨设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P 是第一象限的一个交点,则|PF1|+|PF2|=14,|PF1|-|PF2|=6,所以|PF1|=10,|PF2|=4.又|F1F2|=213, ∴cos ∠F1PF2=|PF1|2+|PF2|2-|F1F2|22|PF1|·|PF2|=102+42- 213 22×10×4=45.20.(1)解:设(,),(,)A xy B x y --∴HAK =HB K =∴2212HA HBy K K x -⋅=-又22142x y +=代入上式∴12HA HB K K ⋅=-.(2)证明:设P(x1,y1),Q(x2,y2),由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4+y22=1,可知|PF|=2+22x1,同理|QF|=2+22x2, |MF|=1+2 2+⎝⎛⎭⎫622=2+22,∵2|MF|=|PF|+|QF|, ∴2⎝⎛⎭⎫2+22=4+22(x1+x2),∴x1+x2=2.(ⅰ)当x1≠x2时,由⎩⎪⎨⎪⎧x21+2y21=4,x22+2y22=4.得x21-x22+2(y21-y22)=0, ∴y1-y2x1-x2=-12·x1+x2y1+y2.设线段PQ 的中点为N(1,n),由kPQ =y1-y2x1-x2=-12n ,得线段PQ 的中垂线方程为y -n =2n(x -1),∴(2x -1)n -y =0, 该直线恒过一定点A ⎝⎛⎭⎫12,0. (ⅱ)当x1=x2时,P ⎝⎛⎭⎫1,-62,Q ⎝⎛⎭⎫1,62或P ⎝⎛⎭⎫1,62,Q ⎝⎛⎭⎫1,-62, 线段PQ 的中垂线是x 轴,也过点A ⎝⎛⎭⎫12,0. 综上,线段PQ 的中垂线过定点A ⎝⎛⎭⎫12,0.21. 解:(1)设椭圆E 的方程为x2a2+y2b2=1(a >b >0),∵椭圆E 经过A(-2,0)、B(1,32)两点,∴⎩⎨⎧4a2=11a2+94b2=1,∴a2=4,b2=3∴椭圆E 的方程为x24+y23=1.(2)设M(x1,y1)、N(x2,y2),不妨设y1>0,y2<0, 如图,设△F1MN 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1F MNS =12(|MN|+|MF1|+|NF1|)R =12[(|MF1|+|MF2|)+(|NF1|+|NF2|)]R =4R 当1F MN S 最大时,R 也最大,△F1MN 的内切圆的面积也最大, 又1F MNS =12|F1F2||y1|+12|F1F2||y2|, |F1F2|=2c =2 ∴1F MNS =|y1|+|y2|=y1-y2由⎩⎪⎨⎪⎧x =my +1x24+y23=1得(3m2+4)y2+6my -9=0,则Δ=(6m)2+4×9(3m2+4)>0恒成立,y1+y2=-6m 3m2+4,y1·y2=-93m2+4∴y1-y2= y1+y2 2-4y1y2 =-6m 3m2+4 2-4×-93m2+4=12m2+13m2+4∴1F MN S =12m2+13m2+4设m2+1=t ,则t≥1,且m2=t -1, ∴1F MNS =12t 3 t -1 2+4=12t3t2+1, ∴函数f(t)在[1,+∞)上是单调减函数, ∴fmax(t)=f(1)=3,即1F MNS 的最大值是3∴4R≤3,R≤34,即R 的最大值是34,∴△F1MN 的内切圆的面积的最大值是9π16,此时,m =0,直线l 的方程是x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潼南一中2016级2015年上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制题人:陈胤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有哪些相同点()
①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②废除包税制
③建立了一些近代工业④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2、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3、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4、(2014·广东十二校联考)“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文明之风移入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入同等化域。

”与此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A、洋务运动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戊戌变法
5、“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典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
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
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6、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
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
7、(2014·新课标全国Ⅰ文综)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8、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
9、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素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

”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
A、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
C、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D、不要过分削弱德国
10、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

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11、华盛顿会议和洛迦诺会议的最大的受益者分别是()
A、英国、法国
B、美国、德国
C、美国、英国
D、日本、德国
12、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C、是通过一系列条约加以确立的
D、它给世界带来了长久和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

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

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四“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问题:
(1)依据所学回答阿里为什么被认为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

(6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6分)
(5)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改革启示。

(4分)
14、[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重庆卷](26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9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4分)
1-6 B A C C A C 7-12 B D D A B D
13、答案:(1)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结束长期混乱局面;促进近代工商业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4分)
(2)内涵:“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6分)
(3)主要表现:政治上,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上,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

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分)
(4)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

(6分)
(5)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4分)
14、答案:(1)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4分)
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9分)
(2)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

(3分)
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6分)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