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调研丽江报告范文

调研丽江报告范文

调研丽江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丽江的文化特色,探索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为进一步推动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对丽江的古城区、玉龙雪山、束河古镇等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旅游环境。

2.访谈调研:与丽江旅游局、当地旅行社、酒店经营者等相关人士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丽江旅游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3.数据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丽江的文化特色丽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纳西族文化和纳西文化产业。

古城区保留着传统的纳西族建筑风格,独特的木质结构和传统维修技艺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此外,丽江还传承有纳西音乐、纳西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为丽江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如玉龙雪山、滇池和束河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同时,丽江还具有发展休闲度假、养生之旅等旅游产品的潜力。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

3. 丽江旅游业现状丽江旅游业目前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丽江的旅游资源开发还需要与文化保护相协调,避免破坏文化遗产。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部分景区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此外,丽江的旅游宣传和市场开发仍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四、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向丽江旅游业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丽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确保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培训措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3.加强对丽江旅游景点的环境整治,提升旅游环境的整体形象。

4.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丽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丽江古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丽江古城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

二、丽江古城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古城建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三、丽江古城的特点1. 古色古香:古城建筑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白墙红瓦,街巷狭窄弯曲,具有浓厚的古城特色。

2. 民族文化: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古城中保存有丰富的纳西族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纳西族歌舞表演等。

3. 旅游资源丰富:古城周边有玉龙雪山、黑龙潭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问题存在及原因分析1. 游客数量过多:古城每天涌入大量的游客,导致游客密集度过高,给古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 传统文化流失:古城中的商铺多以卖纪念品等商业化产品为主,丧失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景区商业化过度。

3. 环境保护不到位:古城内的电动车辆多而噪音大,且道路狭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4. 缺乏管理:古城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一些商铺不合规,环境窗口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五、改进建议1. 控制游客数量: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流量,增加游客游览时间等方式,减少游客数量,提高古城管理的可持续性。

2. 加强文化保护:鼓励古城商铺经营传统文化产品,增加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频率,增强游客对纳西族文化的了解。

3. 改善交通状况:减少电动车数量,规范车辆行驶规则,扩大道路宽度等方式,改善游客的交通体验。

4.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对商铺、景区窗口设施的监督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

六、结论丽江古城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管理、保护传统文化和优化交通状况等方面的改进,可以提升古城的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保护古城的独特魅力。

丽江古城的现状调查

丽江古城的现状调查

丽江古城的现状调查一、取得的成绩199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丽江古城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2005欧中旅游论坛上,云南丽江被评为“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 。

根据丽江市旅游局对游客的统计,2005 年以来丽江的海外游客明显增长,特别是欧美游客增量明显;在联合国组织的“ 2005 年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 ,丽江古城与我国的伊春市,美国的洛杉矶市,圣塔莫尼卡市一道被评为“全球环境优秀城市”。

2011年7月27日,丽江古城举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

丽江古城风景区将站在5A这一崭新发展平台上,巩固和提升5A创建成果,推动丽江旅游转方式、调结构,向更新更高目标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 旅游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是当今最兴盛、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产业之一,提起它人们称之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但是旅游业并非只有好处,它对丽江古城公共设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自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旅游热点后,每年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游人涌入古城,超越了古城的承载力。

古民居、石板路、河道、桥梁、水系、景观受到损毁和污染,特别是古城区的垃圾量成倍增长,水污染加剧,水环境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地生态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丽江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环境保护不力,导致古城水污染加剧、水资源量衰减、生态景观用水不足和景观水质下降。

水在纳西族人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古城的水主要是从黑龙潭为源头,过去生活在古城的居民基本不向河里倒垃圾等,而且用过的水尽量泼在远离河流的地方,保持了水的清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三眼井,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渐渐看不到三眼井了,这不能不说是对水的一个极大的破坏。

2. 旅游业对人口结构与空间的影响。

在现代化生活与商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有些古城居民迁出了古城,把自己的家园让给了游客。

把原来的住房改为商店、饭馆、客栈,或出租给外地商人经营,或自己经营。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市场调查总结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市场调查总结

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 2015年5月149件。

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餐饮行业当前应注重的问题。

4.4 客单价过低的现象对于饿了么平台,2014年外卖日均订单量按照10万单来计算,其年在线交易额超过12亿,计算下来平均每单的客单价不足33元,每单扣除掉成本之后所赚取的收益很少,这对于一些选择自建外送团队的创业公司来说,因配送成本过高正日益显现出体力不支,客单价低决定其总体收益也很难短期暴涨。

所以,在物流配送方面,未来应注重轻模式和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压缩配送成本;在营销方面来看,目标用户群体适当由消费能力较低的学生群体向更高单价的中高端餐饮和更高消费能力的白领群体渗透,并在这些分支建立起优势。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市场调查总结①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陶琼摘 要: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各地得到蓬勃发展。

丽江市石鼓镇作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以及“云南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风景区”之一,当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并加快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步伐。

但由于当地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以及宣传各方面的不健全,使得红色旅游开发存在若干问题和不足,比较严重的是外来游客对该景区不了解、不满意,整体印象较差。

所以本文在分析调查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市场调查问卷以及结论对当地的红色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红色旅游 开发 资源 市场调查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149-031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开发现状1.1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概况丽江市石鼓镇以其独特的纳西民居建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及“长江第一湾”的自然风光于2010年5月被列为210个云南省重点开发建设特色小镇里的60个旅游型特色小镇之一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且石鼓渡口已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和“云南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风景区”之一。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以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以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以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为例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以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为例,从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角度出发,探讨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二、中国云南丽江古城的生态旅游资源云南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拥有马帮之路至蓝月谷、梅里、雨崩山、泸沽湖的黄金旅游线,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文化遗产。

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使丽江成为一个吸引众多游客的城市。

丽江河纵贯全城,加上巍峨的玉龙雪山,独具特色的纳西民俗文化、大研古镇灯火阑珊的夜晚、层峦叠嶂的云南生态以及湖泊旖旎风光,构成了一个集人文、历史、地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优美生态旅游资源。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

对于云南丽江古城这样的旅游城市,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显得至关重要。

(一)旅游资源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利用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云南丽江古城的旅游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除了传统的山水景观,丽江还将人文、宗教、历史等各种文化元素融合到旅游资源中,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受到丰富的文化体验。

丽江古城则着重发掘了传统文化特色,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体验和游戏,同时还建设了各类博物馆和文化中心,让更多的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渊源。

(二)生态旅游的主题化云南丽江古城推崇生态保护,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强调保护旅游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8年,丽江市出台了《丽江市生态旅游区规划》和《丽江市生态旅游区管理办法》,引导旅游从被动接受服务向主动参与管理转变,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来提升旅游的品质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不仅仅是简单的保育和保护,同时也涉及到人类如何正确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实践问题,保长了景区的品质和可持续性。

丽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丽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丽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丽江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丽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本文将对丽江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旅游产品和服务、竞争格局以及潜在机遇和挑战。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丽江旅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截至2020年,丽江市的旅游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

预计未来几年,丽江旅游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3. 市场结构丽江旅游市场的主要顾客群体主要分为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两类。

国内游客占据了绝大部分人数,其中以年轻人和家庭游客为主要群体。

国际游客主要来自亚洲和欧美国家,他们更加偏爱探索丽江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

4. 旅游产品和服务丽江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主要的旅游产品包括古城观光、玉龙雪山观赏、丽江古城周边的乡村旅游、千古情影视城游览等。

此外,丽江还提供了各种高品质的服务,如导游服务、住宿、餐饮和购物等。

5. 竞争格局在丽江旅游市场中,存在着多家竞争激烈的旅游企业。

其中,丽江本地的旅游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他们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大型旅游企业也纷纷进入丽江市场,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6. 潜在机遇和挑战丽江市旅游市场仍存在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丽江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可以进一步开发。

其次,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丽江旅游市场带来了机遇。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旅游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保护和管理好丽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7. 结论在本次丽江旅游市场调研中,我们对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旅游产品和服务、竞争格局以及潜在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我们认为,丽江的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丽江七彩祥云现状分析报告

丽江七彩祥云现状分析报告

丽江七彩祥云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丽江是一座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其中,丽江七彩祥云是其著名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前来观光。

本报告将对丽江七彩祥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1. 丽江七彩祥云的背景和特点丽江七彩祥云是一座座彩绘的山坡村落,位于丽江市宁蒗县。

每座祥云村均由白墙灰瓦的建筑、彩绘的壁画和绚丽多彩的花朵组成,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绘画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

2. 丽江七彩祥云的发展现状2.1 旅游资源丽江七彩祥云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七彩祥云逐渐成为了丽江旅游的标志之一。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为丽江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2 旅游服务设施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丽江七彩祥云的旅游服务设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改善。

现在,游客可以在祥云村享受到高质量的住宿、餐饮和娱乐设施。

这些设施的提升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3 旅游产业发展丽江七彩祥云的兴起对当地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越来越多的酒店、旅行社和餐馆涌现出来,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同时,丽江的居民也通过经营旅游相关的生意来增加收入。

这些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游客创造了更好的旅游环境。

3. 丽江七彩祥云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3.1 经济影响丽江七彩祥云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增加了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当地政府通过投资和扶持政策,推动当地产业升级,为丽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文化传承丽江七彩祥云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也是丽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丽江七彩祥云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助于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3.3 社区发展丽江七彩祥云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社区的发展。

祥云村的居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有关丽江调查报告

有关丽江调查报告

有关丽江调查报告关于丽江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丽江游客旅游动机的调查问卷报告丽江游客旅游动机调查报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可支配的休闲时间的延长,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为了鼓励这一类人能支配好自己的闲暇时间而进行旅游活动,并了解他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旅游动机,我们以组的形式对丽江旅游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涉及游客选择到丽江旅游的原因、目的、宣传方式、乘坐的交通工具喜欢的景点及吸引其眼球的地方和民住方式等方面。

目的在于调查并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这样,为从事服务行业的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做出客人满意的服务,才能得到游客的信赖与芳心,也才能立足服务业。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也必须对游客的旅游动机作深刻的调查与研究。

旅游动机源于人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动机的多样性,不同研究区域,不同研究目标群体有着不同的研究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们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是个体推动和维持其旅游行为的一种能动的效率现象。

人的旅游行为很少出于单一的旅游动机,总是受多种需要和欲望的驱使,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分析人的旅游动机,才能对人的旅游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在完成问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来丽江的游客中,28%经过他人介绍而选择到丽江旅游,有26%M以影视宣传,如(《一米阳光》《印象.丽江》)而选择到丽江旅游,也有26%M通过旅游书刊而选择到丽江旅游的。

他们到丽江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多数以飞机和火车为主,而居住的地方,一般选择酒店和民族客栈为主。

旅游的群体大部分为中上层人群,因此,对旅游就持有求新、求异、求奇的态度,无论是在食、住、行,还是游、购、娱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他们目睹了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的风采,体验这里的阳光,发呆,喝茶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体验到了丽江这里的独特民族风情,如纳西的勤劳,摩梭人的美丽大方,还有古典的建筑风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xx
学号:xxxxxxx
1、丽江市地区的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

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丽江美景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

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2、丽江市主要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集山川民俗历史文化为一体,后来有人总结丽江旅游景点为: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两山:玉龙雪山-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海洋性冰川,海拔5596,国家首批五A级景区,至今无人登顶。

老君山-“滇省众山祖”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明。

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碧湖清溪,密林繁花,高山草甸,冰峰奇峡,令人称绝。

一城:丽江古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城,拥有八百年历史,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海内外无数游人丽江旅游的必游之地。

一湖: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几大湖泊之一,能见度9米,也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一江:金沙江-即长江上游的别称,流经丽江境内,有万里长江第一湾和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两大景点,是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

一文后化:纳西东巴文化-融合了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古乐、“古代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纳西族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献已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摩梭风情-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世代保留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制,被称为活着的母系氏族。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0%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

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

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

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中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人文资源
大研古城是一个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五彩石铺成的街道,山腹中流出的泉
水绕过古镇的每一条街道。

小镇的安祥静谧和悠闲留住了很多人的脚步。

纳西古乐和东巴文被称作音乐和文字的“活化石”,是它们记录并延续了纳西文明。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

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便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

有一片美丽的泸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这是一个远离俗世纷扰的“女儿国”。

此外,丽江还保存了大量十分珍贵的纳西族古文化,如东巴文化、东巴文、东巴音乐、东巴舞、东巴宫、东巴画等等。

此外,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

汉属越郡。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

《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

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

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

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还保留如茶马古道工艺和三朵节等节日,是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城市。

丽江——自然历史名城,世界遗产宝库
在丽江旅游整体形象定位中,应着力使目标形象精炼,以丽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为依托、高度凝练地概括出核心,让公众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使其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

因此丽江旅游形象策划一定要突出其独特的个性,把丽江旅游景点个性提出来,发挥丽江旅游景点的长处,以丽江旅游资源最大的优势去最大程度地发展丽江旅游经济。

在设计丽江旅游形象时优先考虑以下2点:
<1>丽江城市定位:打造世界级的文化名城和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接待地。

<2>丽江旅游定位:依托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优势,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各种软硬件基础,以城市旅游为主体,创造有利于旅游市场拓展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完成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指标,实现建设世界级的文化名城和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接待地的战略目标。

然后,考虑到丽江是茶马古道重镇,旅游资源丰富,过去毛皮产业发达。

因此可以做到“旅游先导”,可以接受全世界的游客,也就可以通过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