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业态,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丽江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的代表之一,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在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一些现状和困境。

首先,丽江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丽江的自然风光优美,但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不便,住宿和餐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给游客的出行和体验带来一定困扰。

此外,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破坏。

其次,丽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双重压力。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水土流失、生物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一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也受到了冲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困难。

再者,丽江乡村旅游存在着一定的开发利用模式单一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一些乡村地区只依赖于自然风光吸引游客,缺乏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游客体验缺乏特色。

此外,一些旅游景点开发过度,导致景区间的竞争激烈,影响了整体的旅游业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丽江乡村旅游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并且加强乡村旅游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其次,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机制,促进乡村旅游和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另外,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加强乡村旅游元素的挖掘和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丽江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视域下面临着一些现状和困境,但也有着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通过加大投入、加强保护、推动创新,可以促进丽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与全域旅游的良性互动,为丽江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现状第一篇: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现状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现状①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热点后,每年进入古城的游客量超过了古城的承载力。

古民居、石板路、河道桥梁、水系、景观受到损毁和污染。

特别是因为丽江城市化进程加快并对水环境保护不力,导致作为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地地质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水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量衰减、生态景观用水不足和景观水质下降。

而且作为当地特色景观的三眼井也因水资源污染而开始减少。

Ps:丽江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

并对3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形成古风民俗。

② 旅游业对人口结构与空间的影响利益驱动下有些古城居民迁出古城,把原住房改为商店、饭馆、客栈或出租给外地商人或自己经营。

传统真实的生活方式与居住文化逐渐被商业活动和旅游文化所取代。

古城的实际居民大量迁出,腾出房屋被大量外地人居住、经商。

“居民的古城”渐变为“游客的古城”。

③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旅游业的冲击下,古城居民的行为开始变异。

如纳西族的传统服装作为民族标记现在只能在中老年妇女身上看到;古城中大量外地商人制作、出售印有东巴字画的旅游商品,但他们对东巴文化并不了解,以至于甚至当地人都看不懂上边的东巴字;技艺精湛的纳西族传统手工艺品被粗造滥制的模具廉价品取代(如铜器),当地人逐渐退出工艺品制作,出租店面,使工艺品丧失其原有价值。

Ps: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巴文化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1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

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被称之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④ 丽江旅游开发采取的措施1:当地政府针对古城破损建筑进行多次系统、分阶段的修复,使古城的文化品质和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丽江古城特色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丽江古城特色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丽江古城特色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问题:
1. 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导致古城的商业化程度过高,文化氛围
受损。

2. 游客数量过多,导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重。

3. 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化,游客体验欠佳。

4. 部分商家存在虚假宣传和价格不透明等不良经营行为。

对策:
1. 引导投资商和商家注重保护丽江古城文化的本质特征,营造
淳朴自然的旅游环境。

2. 采取管控措施,限制人流量,控制车辆入城,改善交通状况。

3. 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4. 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打击不良经营行为,保持市场秩序和公
平竞争。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和倡导,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

丽江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也不例外。

与城市旅游相比,乡村旅游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现状和困境。

本文将以丽江乡村旅游为例,探讨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丽江乡村旅游的现状。

丽江地处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丽江的乡村地区也逐渐成为了游客们瞩目的焦点。

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丽江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让游客欣赏风景,更是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和传统。

乡村民宿、手工艺品、美食等都成为了游客们关注的焦点。

政府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使得丽江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丽江乡村旅游的困境。

尽管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却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乡村旅游的开发不够均衡。

在一些知名景点周边,如束河古镇、玉水寨等地,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一些偏远山区和乡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游客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农家乐体验。

其次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丽江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民宿等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和体验项目。

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缺乏新鲜感和多样性,无法真正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乡村旅游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一些农家乐、民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游客在乡村旅游中常常面临着服务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针对丽江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加大对偏远山区和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均衡开发和利用。

二是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形式。

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特色产业等产业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形式,打造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丽江旅游分析报告

丽江旅游分析报告

丽江旅游分析报告丽江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西南旅游重镇,也是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因其灵动的水、秀美的山、奇特的崖、古朴的城、神奇的文化等多重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本文将从丽江旅游资源、旅游现状、旅游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旅游资源1. 自然资源丽江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秀丽,山水田园之美令人陶醉。

玉龙雪山、泸沽湖、梅里雪山、虎跳峡等景点素有“世界奇观”的美誉。

同时,丽江也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如黑龙潭、大观峡、青龙潭、中小河等风景区,美不胜收。

2. 历史文化资源丽江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广南古道上的驿站,丽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城市。

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玉龙雪山东昆仑山岸壁等文化景点,代表着农耕文明、马帮文明和纳西文化。

丽江古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杰出代表,已成为我国40多个民族融合文化的杰出城市。

二、旅游现状1.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丽江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越来越多游客。

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量均保持在400万人以上,旅游总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丽江旅游市场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

2. 文化拓展方面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自然景区,丽江还在发展文化拓展方面,如举办“茶马文化节”、举办纳西乐器演奏和古调唱腔等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不断推广纳西文化,扩大文化旅游市场。

3. 旅游产业结构还需优化尽管丽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旅游产业结构上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景点单一、产品同质化、旅游服务不稳定等问题。

特别是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比较低,司导、饮食、住宿等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旅游问题及建议1. 旅游业“蓝天保卫战”丽江市近年来大力实施“蓝天保卫战”,加强空气治理,改善旅游环境。

但由于旅游业是丽江市的主导产业,因此在发展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协调,避免环境污染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推广,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乡村旅游发展一直备受瞩目。

在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丽江乡村旅游的现状。

丽江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丽江,以古城为代表的城市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丽江的乡村风情和民族文化也备受游客青睐。

丽江的乡村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玉龙雪山脚下的纳西村寨、茶马古道、束河古镇等地方。

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推动下,丽江乡村旅游也实现了初步的发展和蓬勃的局面。

政府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一些旅游公司也对于丽江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开发,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

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领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正是在这样发展态势下,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丽江乡村旅游面临的一些困境。

丽江的乡村旅游面临着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丽江的乡村景观和自然资源是其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长期的旅游开发和过度开发,一些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面临着破坏和耗竭的风险,这给丽江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隐患。

丽江乡村旅游也面临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问题。

丽江的乡村地区是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这里的民族文化和乡村风情是当地乡村旅游的独特亮点,由于长期的商业开发和游客涌入,一些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面临着冲击和风险。

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保护好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传统乡村生活方式,是丽江乡村旅游面临的一大挑战。

丽江乡村旅游还面临着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不足。

相对于城市旅游景点,丽江的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上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些乡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住宿设施、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滞后,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也给游客的出行和游玩体验带来了不便。

全域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途径研究——以丽江为例

全域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途径研究——以丽江为例

全域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途径研究——以丽江为例一、全域旅游现状分析全域旅游是指将整个旅游目的地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理,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丽江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域旅游在当地的发展尤为重要。

1.旅游业发展现状丽江是云南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目前,丽江的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2.存在的问题尽管丽江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景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和文化遗产破坏;其次,游客集中在少数热门景点,留宿游客的分布不够均衡;再次,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游客体验不佳,影响了全域旅游的发展。

二、发展途径研究为了实现丽江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发展途径的建议:1.突出自然文化资源丽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应该重点突出这些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

可以通过加大对景区的保护力度,推广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发一些新的旅游体验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内容。

2.实施全域开发应该实施全域开发的理念,将丽江整个地区视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和管理。

可以通过建设便捷的交通系统、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到更广泛的地区游览。

3.提升服务水平为了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应该加大对旅游服务的投入,培训更多的专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旅游服务经验,制定更为规范的服务标准,打造更为人性化的旅游环境。

4.加强文化传承丽江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该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建立文化遗产维护机构,加大对当地传统手工艺的扶持力度,推动当地乡村文化的发展,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多文化内涵。

总之,丽江全域旅游的发展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

只有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资源,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丽江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3丽江旅游问题总结

2023丽江旅游问题总结

2023丽江旅游问题总结1. 引言丽江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旅游目的地。

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丽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旨在总结2023年丽江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丽江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长期以来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已经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首先,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水源污染、大规模砍伐树木等。

其次,过度开发导致景点拥挤,游客体验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解决方案: -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鼓励游客文明出游。

- 控制旅游开发规模,限制游客数量,保护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 推行可持续旅游发展策略,制定严格的旅游资源保护政策。

3.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丽江旅游服务质量也面临着挑战。

一些游客抱怨在旅行中遇到了不友好的态度、低效的服务和不合理的收费。

这些不良体验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并对丽江旅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 - 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旅游服务监管机制,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 提供游客投诉渠道,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和问题。

4. 旅游价格过高丽江作为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价格也随之上涨。

对于一些游客来说,高昂的费用可能成为出游的障碍。

此外,一些商家存在价格虚高和欺诈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游客的权益。

解决方案:- 建立价格监管机制,防止价格的过度波动。

- 加强对商家的监管,打击价格欺诈行为。

- 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5. 旅游安全问题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都可能给游客的安全带来威胁。

解决方案:- 加强旅游安全意识,提供安全宣传和教育。

-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上的消费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而精神上的放松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于是旅游业作为一种放松与陶冶自我的行业开始兴起,但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丽江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

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

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

其次。

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进而将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

丽江开发过程中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

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折木损花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

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二.游客进入带来文化冲击
1、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

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

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2、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
举世闻名的古城承载着丽江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纳西人民智慧的象征。

但在旅游浪潮的冲击下,古城不得不迎合游客的需要,变得日趋商品化。

丽江古城仅仅3.8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竟然囤聚了1600多户商家。

门市林立、人声嘈杂,破坏了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而且70%以上的店铺或客栈,都被外地生意人租赁经营。

尽管外来人员的涌入给丽江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古城那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

这些身着纳西族服装的外地商客操着各式各样的口音吆喝着,竞相招揽游客,毫无民族特色的外来商品则摆满了古城街巷。

古城居民祥和恬静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冲击,而导致原住居民不愿在古城内生活,带着留恋与无奈迁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

3、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价值观。

如热情好客、淳朴善良、重义轻利等。

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的大量涌入,有意无意地带来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引起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接待地居民价值观念上的急剧变化。

在商品交易方面,纳西人民一贯注重坦诚无欺,公平交易的伦理道德,可是在游客蜂拥而入购买旅游产品的刺激及外地商人经营方式的诱导下,有些纳西居民开始背离本民族的道德规范,将伪劣工艺品高价出售给游客,牟取暴利甚至出现了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等事件。

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损害了当地的名声,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

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真正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游客的进入带来的文化冲击以及为了迎合游客进行的系列改造,导致了传统文化的遗失以及民风的下滑,因此重塑文化雄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措施和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立法与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增设义工,宣传并保护环境。

“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

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

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加强立法与监管力度,开发者必须通过政府审核,以保护为原则进行系列开发,并且在后继开发过程中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予以严厉的惩罚。

在旅游地点设立义工队,主要负责宣传和监督当地游客,对当地环境实施保护。

2.鼓励当地人,抑制外来人进入当地市场;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特色是旅
游资源的灵魂。

对于旅游胜地,美是它们的共性,但是每个景点必须有自己的个性,才足够吸引我们。

以恢复民俗文化为中心,只允许符合当地民风的设计风格与相关艺术的商家进入。

鼓励当地人进入,与此同时提高外来人进入的门槛,毕竟当地人更加了解当地文化,这样以来,对恢复民俗文化,宣扬当地文化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建立文化季
每年固定的时间,举行为期半个月的文化季,此文化季以当地民俗文化为基础,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宣扬民俗文化。

(1)请当地见证丽江发展的老一辈人代表进行演说,让丽江文化发展深入人心(2)欢迎当地人加入文化义演队,在当地进行文化汇演;(3)举办展览会,由各进入丽江市场的商家进行实物展览。

4.设定禁止开放期
就像为了保证渔业的健康发展,每年都会有禁渔期,同样的道理,为了保证丽江文化与环境的更好发展,每年设定禁止开放期,在此期间,进行文化及环境修复。

俗话说,暂时的沉默是为了更好的爆发,暂时的休眠(禁止开放)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及传统民俗文化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对于丽江及很多旅游胜地,进入它的人多了,环境自然而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于如何降低人类对他的环境及民俗文化的影响,我想到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它们或许已经存在但还有待更加成熟,有的可能不太现实,只是我初期的想法,希望我国旅游业可以再维持
本真的状态下高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