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构支架及避雷针安装技术交底
变电站安装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8、母线搭接符合规范要求。125:4*20,100:4*16,80:4*12。
9、主母线紧固用合适的力矩扳手。
M10,20N.m,M12,35N.m,M14,55N.m,M16,80N.m,M18,100N.m,M20,160N.m。
工作内容
110KV GIS设备安装
工作时间
2008年X月-
小组负责人
工作地点
GIS配电室
技术参数
交底记录内容:
1、安装前核对设备型号、参数与设计一致,熟悉设备的安装手册,有疑问的应尽快与厂家技术人员或设计联系;
2、对土建单位施工的基础进行各种尺寸的复核,用经纬仪(或水平仪)进行水平度的检查。水平标准:1米以内不大于1毫米,整体误差不超过2毫米。地基表面相邻基础的误差不小于2mm、整体不超过5mm。室内与室外基础标高不超过5mm。
签字:
编号:2008/
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技术交底
编号:2008/
单位工程
三洲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工作内容
二次施工
工作时间
2008年7月
小组负责人
工作地点
变电站内
交底记录内容:
1、电缆正式施工前,熟悉施工图,根据电力电缆清册,了解每根电缆的编号、型号、电压、截面、长度及走向,敷设电缆时开列清单,依据电缆保护管的管径及设备的相对设置,了解电缆沟、竖井、夹层等构筑物内支架的结构,数量和相互间距。对照二次接线图检查,了解电缆有无遗漏、错误。做好技术准备。
10、安装工作的初步检查
(1)、检查螺栓联接是否齐全、紧固。
防雷及接地安装技术交底

防雷及接地安装技术交底1、镀锌钢材有扁钢、扁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采用热镀锌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接地体作业条件: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接地干线作业条件:支架安装完毕、保护管已预埋、土建抹灰完毕。
4、支架安装作业条件: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结构工程已经完成、室外必须有脚手架。
5、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6、避雷带与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作此项工作。
7、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支架安装完毕、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8、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9、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10、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入口或入行道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1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12、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1)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
(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2)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
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3)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4)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5)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处,还应直接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6)当接地线遇有白灰焦渣层而无法避开时,应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13、采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金属腐蚀性弱;(2)水溶性成分含量低.(3)所有金属部件应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防雷及接地安装技术交底

利用镀锌扁钢在屋顶暗敷的避雷带可以埋在建筑我那防水保护层内。并应与暗敷的避雷网和防雷引下线焊接。
利用结构圈梁里的主筋做均压环时,应将不少于两根的主筋焊成闭合环路,并与每个防雷引下线焊接牢固。在金属门窗处留出与金属门窗的连接头(不少于两点)。
用扁钢敷设在建筑物外墙四周的均压环,应与周围各引下线可靠焊接成一体。
11、预埋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其余均应有防腐措施。
五、成品保护
1、接地线明敷设施工时,不得损坏建筑结构,不得污染建筑、装饰及设备表面。
2、避雷网、避雷带安装完成后,应加强保护,避免砸碰。
六、需要注意的质量问题
1、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以防焊接质量部符合要求。
2、明敷设引下线支架应定牢固,横平竖直,以免引下线松动,超出允许偏差。
2、室内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支架安装完毕。
保护管已预埋。
土建初装完毕。
3、屋顶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
避雷带、避雷网支架做完。
防雷引下线做完。
具备调制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需用脚手架处,脚手架已搭设完毕。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2)接地装置安装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
接地体的加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制作,长度不小于2.5m。为便于打入,可将接地体一端加工成尖型。
采用多根明装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和接地线的连接状况,应在每条引下线放置断接卡子。
(5)引下线暗敷设
利用结构柱子主筋(直径不小于16mm)作引下线时,先按设计要求找出柱子主筋位置,然后油漆做好标记,距室外地坪0.3~0.5m处焊出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与避雷带连接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做完后进行隐检,并做好隐检记录。
避雷针安装技术交底

3.所有交底内容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及施工图集。
一、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图
施工
准备
避雷针
组装
组立及
调整
基础
抹帽
图1避雷针安装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1)准备工作
①核实避雷针高度及分段钢筋架之间的对应安装位置。
②平整场地,把枕木均匀地摆到避雷针组装地点。避雷针每段钢筋架下设两个支点,并大致找平。
5)填写安装技术记录。
二、标准
1.避雷针的规格、型号、高度、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避雷针连接处焊接的连接圆钢规格应符合要求。焊缝应平整,不应有裂缝、夹渣、气孔等缺陷,焊接加强筋应符合钢筋搭接规定;采用法兰螺栓进行连接的避雷针,法兰螺栓连接处应焊接跨接接地线。
3.避雷针各部金属表面防腐层应完整。
⑥紧固避雷针底座连接螺栓并施加防松措施。
(4)基础抹帽
1)检查接地线及投光灯电缆保护管是否按施工图要求敷设并焊接可靠。
2)清理避雷针基础面及底座上的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
3)用150#混凝土抹帽,顶部呈球面状,球面最高点至基础面高度为200mm,以能覆盖基础螺栓为宜,并要求光滑、易散水。
4)覆盖草袋,浇水进行养护。
④焊接避雷针钢筋架之间的连接圆钢。除去焊渣,刷涂防锈漆和调和漆各两道
连接圆钢选用表(基本风压40kg/m2)
序号
连接圆钢规格
(mm)
数量(根)
30m
避雷针
25m
避雷针
20m
避雷针
1
ф28L=200
6
2
ф25L=200
12
6
3
ф22L=200
1防雷及接地技术交底内容

3.引下线: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作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m。
2)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lOOmm。
3)两支架垂直间距不大于1.5m。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垂直度每3m检查段允许偏差2‰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lOmm。
4)支架及固定件应采用镀锌材料。
(3)引下线安装
1)引下线安装前,必须先将扁钢或圆钢调直,将引下线用大绳提升到最高点,放入每个支架卡子内,从断接卡处由下而上将卡子螺栓拧紧。断接卡子处应进行焊接。焊接后,清除药皮,刷防锈漆。防雷引下线及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应补涂防腐剂。
签字栏交底人审核人接受交底人1利用结构柱子主筋直径不小于6mm作引下线时先按设计要求找出柱子主筋位置然后油漆做好标记距室外地坪05m处焊出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与避雷带连接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做完后进行隐检并做好隐检记录
一、交底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综合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8.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
9.整个防雷接地装置应连接成一导电整体,各部位焊接一定严格保证质量,焊接可靠。
三、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1.接地装置主材: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铜排等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且全部为镀锌材料。产品应有材质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避雷针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及施工单位工程名称:__________施工单位:__________二、交底部门及交底人交底部门:__________交底人:__________三、施工期限施工期限: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四、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__________五、交底内容1. 安全帽及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帽,并扣好帽带。
如遇恶劣天气,应穿戴相应的防雨、防寒等个人防护用品。
2. 高处作业安全(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2)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3)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可靠的位置。
(4)作业过程中,严禁攀登、跳跃,确保安全。
3. 避雷针安装及拆除(1)避雷针安装前,应检查避雷针材料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2)安装避雷针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避雷针安装牢固。
(3)避雷针安装过程中,严禁使用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
(4)避雷针拆除时,应按照安装顺序进行,确保安全。
4.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1)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2)施工现场用电线路应按照规定进行布置,确保线路安全。
(3)作业过程中,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用电安全。
(4)用电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5. 交通安全(1)施工现场车辆行驶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2)施工现场禁止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超车。
(3)施工现场车辆必须配备安全防护装置,确保行车安全。
六、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5.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防雷接地技术交底

6.5、屋顶避雷网
在屋顶采用∅12热镀锌圆钢明敷作避雷带,屋顶避雷连接线网格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
6.6、避雷针
避雷针采用φ20的圆钢加工而成。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工程
交底提要
防雷接地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1、《建筑防雷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规范》(DBJ50-060-2006)
2、《防雷与接地安装》(03D501-3)
3、《防雷与接地安装》(03D501-4)
二、说明
本工程属于第二类防雷,防雷接地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装置,并以地梁内二根不小于ф16mm的主筋或4根不小于ф10mm的主筋作为接地连接线焊接导通,组成接地网,在没有地梁处,须采用40mm×4mm镀锌扁钢作为接地连接线,将建筑物内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等电位联结等通过柱子内主筋与之连接实现可靠接地。建筑的防雷装置需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及雷电波侵入等要求,并设置总等电位结。
6.3、防雷引下线
引下线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16或四根∅10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在室外地坪下焊出一根40mm×4mm热镀锌扁钢,该扁钢埋深1.0m,伸出1.1m。外墙引下线距地0.5m设测试卡子,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
六、工艺流程
接地体→变配电室、发电室接地→引下线→等电位连接→均压环→避雷带→避雷针
35kV复兴变电站新建工程构架安装技术措施

1.编制说明1.1 概述构支架是变电站的骨架,是构成户外配电装置的基础和框架。
构支架安装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整个变电站外观质量,同时也是影响下一工序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构支架安装也是集高空、起重作业为一体、工作强度大、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因此构支架安装是整个变电站安装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构支架安装的安全和质量工艺,在总结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特编制本施工技术措施,以指导施工,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应严格遵照执行。
1.2本措施编写依据1.2.1《施工图纸》及作业指导书;1.2.2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1.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5009·3-1997 2005确认);1.2.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1.2.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G/GDW 665-2011);1.2.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1.2.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1.2.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1年版)》。
2.构支架工程概况2.1工程量2.1.2 全站构架① 35kV构架工程量简介2.1.2全所设备支架工程量简介2.2 施工要点2.2.1 构支架安装工序在质量上要把住四个环节,即四个工序质量控制点:a、基础的轴线和杯底标高;b、砼杆的焊接质量及钢梁的组装质量;c、吊装过程中的质量把关;d、找正过程中的轴线控制。
2.2.2 在安全上主要是控制高处作业、吊车使用这两个关键环节,施工中必须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严防高处坠落和倒杆事故的发生。
3.施工方案3.1 构架施工方案简述3.1.1 构件倒运本工程构架柱为分段加工现场组装,在构件运抵现场后应尽量按实际安装位置进行卸货,以减少二次倒运的工作量,并在钢横梁下垫置道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组装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对号入座,并严格控制起拱高度(本工程要求起拱高度为80mm),组梁的位置应选择尽量减少二次搬运的场地。垫梁采用道木进行操平找正,垫点根据梁长,每一段2点。可先组合下弦平面,将弦杆联结后,再联结腹杆,最后装断面、连接板及挂线板等附件并调直紧固。
1、应对钢构支架加工过程进行监造。钢结构焊接注意控制焊接变形,焊接完成后及时清除焊渣及飞溅物,组装构xx件必须在试组装完成后进行热镀锌,构件镀锌后在厂内将变形等缺陷消除完毕,并对排锌孔进行封堵后方可出厂。
2、钢构支架镀锌不得有锈斑、锌瘤、毛刺及漏锌。钢构支架出厂装车前应对运输过程中宜磨损部位进行成品保护,并采用专用吊带进起吊过程中要保证吊钩与吊点处于垂直位置,待构架离地100mm后先停止起吊,检查吊车的工作状态,确认无误后继续起吊,在起吊过程中要注意吊臂要随着吊钩的提升而缓慢转动,把构架慢慢放入预埋螺栓,把螺栓帽固定后,缓慢回吊钩,必须在螺帽紧固无误后,方可脱钩落下。吊钩脱钩前应检查杆的垂直度,应保证构架的重心,不偏出所在的平面,待横梁安装后再进行找正。
7、起吊时要缓缓起钩。横梁采用两点吊装,吊装前仔细检查横梁的安装方向,横梁离地后检查横梁的水平状态,必须保证横梁处于水平状态下起吊。为防止横梁起吊后在空中摇摆,两端系好溜绳,两侧溜绳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待横梁缓慢落实柱头上,由高空作业人员调整孔距,并先给横梁主材螺栓,依次带满,不得留孔。若有偏差可由地面人员配合调整柱脚。
6、构架梁组装时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应使用高强螺栓。并使用力矩扳手对称均匀紧固,螺栓的穿入方向对立体结构:1)水平方向由内向外;2)垂直方向由下向上;3)斜向者宜由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统一方向。螺栓的穿入方向对平面结构:1)顺线路方向,按线路方向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2)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或按统一方向穿入;3)垂直地面方向者由下向上;4)斜向者宜由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统一方向。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要求,本工程螺栓紧固力矩标准为:M16螺栓120 N·m,M20螺栓180 N·m,力矩扳手使用前应进行校验。螺栓紧固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进行初紧(紧固力矩为额定紧固力矩的一半),最后进行终紧(额定紧固力矩)。
5、基础预埋螺栓的标高偏差范围不超过+10~0mm。
构架梁组立:
施工要点:
1、钢梁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安装说明书、螺栓清单等资料是否齐全。
2、复检支座及支撑系统的轴线、标高、水平度等,超出允许偏差时,做好技术处理。
3、钢梁及构架在搬运和卸车时,严禁碰撞和急剧坠落,并在钢管与运送车体之间加衬垫,以防止构架变形及镀锌层脱落。
3、钢梁排锌孔应在出厂前封闭。
4、钢梁应该按照起拱值进行地面组装。
5、钢梁加工厂家应确保镀锌后的高强螺栓力学性能不低于设计要求,同时提供镀锌后螺栓的施工紧固力矩
6、横梁组装后的质量标准:长度偏差:±10 mm;断面尺寸偏差:±3 mm;安装螺孔中心线偏差:±3 mm;挂线板中心线偏差:≤8 mm。
构架柱组立:
8、构架吊装及找正严格控制误差,梁与柱组装经检验合格后再正式紧固。
9、安装螺孔不允许用气割扩孔,永久性螺栓不得垫两个以上垫圈,螺栓外露丝扣长度不少于2-3扣。
工艺标准:
1、钢构架无因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变形及涂层脱落。
2、构架镀锌层不得有黄锈、锌瘤、毛刺及露锌现象。所有构件均应根据设计要求热镀锌,镀锌层标准不小于61mg/cm2,锌层厚度不小于86μm,不大于150μm,构件的镀锌层均匀光洁结合紧密无漏镀,不准有毛刺及1.5mm以上的明瘤。
SJSB8交底记录
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xx变电站新建工程编号:SJSB8-002-1
项目名称
xx变电站新建工程
交底单位
xx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项目部
交底主持人签名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级别
□公司级□项目部级□工地级
接收交底人签名:
交底作业项目:
xx变电站新建工程构支架及避雷针安装作业
主要交底内容:
构支架安装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5、钢管构架柱组装时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要求,本工程螺栓紧固力矩标准为:M16螺栓120 N•m,M20螺栓180 N•m,力矩扳手使用前应进行校验。螺栓紧固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进行初紧(紧固力矩为额定紧固力矩的一半),最后进行终紧(额定紧固力矩)。
6、构架柱吊装前应对吊车的各种性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由指挥人员与吊车司机规范指挥信号。钢管构架柱吊装前根据高度、杆型、重量及场地条件等选择起重机械,并计算合理的吊点位置、吊车停车位置、钢丝绳及拉线规格型号等。在钢管构架的吊点处宜采用合成纤维吊装带绕两圈,再通过吊装U型环与吊装钢丝绳相连,以确保对钢柱镀锌层的保护。构架的安装顺序为:从中间向两边组立构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出明确分工。
3、对进场构件进行严格检查,按照规范及供货技术合同要求检查构件出厂保证资料是否完善、齐全、规范。构件表面观感、外径、长度、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拒绝接收。
4、运输过程中发生杆头板等个别变形,在现场宜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调校。
5、钢梁组装时按照钢梁设计预拱值进行地面组装。
6、安装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加工。
施工要点及工艺标准:
基础复测验收及办理交接手续:
施工要点:
1、检查预埋螺栓是否弯曲,轴线标志清晰。
2、基础轴线、预埋螺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强度必须达到100%时,方允许安装构架。
工艺标准:
1、基础轴线位移应不大于10mm;
2、基础平面外形尺寸偏差不大于±15mm;
3、基础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mm;
4、基础预埋螺栓中心位移不大于2mm;
施工要点:
1、钢梁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安装说明书、螺栓清单等资料是否齐全。
2、复测基础标高、轴线,检查预埋螺栓位置及露出长度等,超出允许偏差时,应做好技术处理。
3、进场时检查钢柱镀锌质量、弯曲矢高等符合要求。钢柱在搬运和卸车时,严禁碰撞和急剧坠落。
4、角钢构架柱组装时要保证构架柱底部符合设计要求,以免构架柱吊装时,其底部开距与基础地脚螺栓间距不符。垂直偏差≤H/1000,且≤15 mm。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致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