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概况

合集下载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概况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概况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情况介绍时间:2011-07-12 16:18来源:未知作者:lj 点击:574 次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94.99 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37.80 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 21.39 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4.99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21.39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东兴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4.06平方公里、上思县钢铁辅助产业园规划面积12.84平方公里。

(一)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渔万岛南部,北至中华路,南至港区9号路,西至铁路1号调车场,东至港区1号路。

规划总面积3.49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8-2025年,主要布局粮油精深加工、生物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及粮油加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园区规划期末产值1000亿元左右。

目前已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49平方公里。

园区进驻主要企业总计15家,包括大海粮油、嘉里粮油、岳泰饲料、惠禹饲料蛋白、益海大豆蛋白、新宏光仓储、中外运仓储、自治区储备粮防城港直属库、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中转库等项目。

企业项目总投资23.22亿元,年产值180亿元。

产业园功能定位及目标:立足于大港口,集粮油糖生产加工、产品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亚州最大的粮油糖产业综合体。

2012年产值达350亿元;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

(二)防城港钢铁产业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是企沙工业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用地面积(含道路、安置点等)8.8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9平方公里。

产业园功能定位:依托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为主要方向,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有色金属加工及其它配套或关联产业,成为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工业园区。

防城港

防城港

防城港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

防城港市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沿海,为西南诸省市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提供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沿边,既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又为我国商品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陆路门户。

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大西南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区域概况: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南端,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是一座新兴的海滨港口工业城市。

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和东兴市,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有24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居住着汉、壮、瑶、京等21个民族,总人口近90万,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先建港,后建市。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1984年5月由国家批准把防城港与北海市作为一个整体,列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

电话区号0770,邮政区码538000。

综合发展概况: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和海岸线的最南端,是一座美丽的滨海、边关、港口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桥头堡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当时作为援越抗美海上隐蔽运输航线的主要起运港来建设,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

1993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人口近90万。

防城港市是一个全海景的生态滨海城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区,阳光明媚,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2℃,四季如春;海岸线580多公里,阳光、沙滩美景如画。

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港口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港口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港口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以下简称防城港)位于中国广西南部、北部湾东南
沿海。

防城港市下辖多个行政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港口区。

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海湾前沿城市,防城港港口区位处北部湾、面向南海,距离珠江三角洲只有百余公里,是中国诸多开放城市之中最为接近南海的一座城市,其自然优势和地理位置使得港口区成为防城港乃至广西和东盟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
防城港港口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东盟合作框架下,得到了政策上的
积极支持,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也让其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

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港口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奖励和土地招商等多项支持措施。

这些政策对于引入外资和扩大投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了港口区快速发展。

港口设施和产业特点
港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门户,防城港港口区的支柱产业自然就是港口产业。

港口
区内有规模较大的防城港港、七星港、防城港综合保税区等港口和工业园区,综合装卸能力、集疏运能力以及客货运输服务能力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通过深入进行加工和制造加工业,港口区增加了“点对面”的空间价值,助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防城港港口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农垦产品、煤炭资源、化工产品、钢铁产品及木材等为主要物资的集散中心。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之一,防城港也成为整个大区域商品交流和贸易中心。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防城港港口区还将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将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货物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户和贸易资源,促进整个区域经济中的更加诸如活力。

防城港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防城港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防城港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防城港工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防城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地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位于北纬20°,东经108°。

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长期以来一直以航运为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防城港也面临着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的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防城港的工业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防城港工业发展的现状1. 主要产业防城港的主要产业包括石化、钢铁、电力、能源、船舶工业等。

其中,石化产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河套港和倮石岛港是主要的石化生产基地。

钢铁产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电力和能源产业则主要依托区域的丰富煤炭资源。

2. 产业发展瓶颈防城港的工业发展面临一些瓶颈。

首先,由于投资力度的不足,一些生产设施相对落后。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最后,与其他地区相比,防城港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三、防城港工业发展的机遇1. 自贸区政策防城港位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桂林片区,享受自贸区政策的红利。

这将有助于促进外贸发展,吸引更多外资并提升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2. 丝绸之路经济带防城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

这为防城港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尤其在海洋经济、物流和贸易等领域具有潜力。

四、防城港工业发展的建议1.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新技术等方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2. 优化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工业污染。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发展新兴产业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新兴企业入驻,并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

4.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地区的人才支撑能力。

2012年防城港概况

2012年防城港概况

2012年防城港市概况曾胜传(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广西201309)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魅力四射,尽情演绎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角,获取世界无数的掌声与赞叹。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珠三角和长三角被再次赋予其新的发展诠释的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等沿海经济明星,则不甘其后,一跃而起,重新获得荣耀与希望。

而防城港市,在国家战略布局的受宠与被爱中,用这波光粼粼的北部湾一水,化作钢琴来弹奏优美的旋律,令人在激动与兴奋中回味无穷。

关键词:防城港;改革开放;北部湾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防城港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气宇轩昂地位列全国枢纽大港、大西南货物集散与疏运大港、环北部湾工业大港和国际性商贸大港。

防城港为西部诸省市走向东盟和世界各地提供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而沿边,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最大的特区——芒街仅一河之隔,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既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又为我国商品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陆路门户。

为此,我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后,东盟10国将是防城港对外开放的第一层面和优势所在。

其中,2012年的发展情况如下。

一、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012年防城港市生产总值(GDP)457.5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52.4亿元,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9.2%;港口货物吞吐量1.01亿吨,增长11.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进口总额、海关税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更新改造投资增速等7项重要经济指标排广西自治区全区第一。

其次,影响长远的“双二十”大事,产业、城建、文化旅游、民生等重点领域的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实施“双二十”项目218个,完成投资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5%。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于2011年获国家批准开工建设,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东兴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亿吨大港如期建成,奠定了该市迈入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第一集团的发展格局。

防城港市港口区简介(送审稿)

防城港市港口区简介(送审稿)

防城港市港口区简介港口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1993年设立县级行政区,是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防城港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

全区总面积378平方公里,由企沙半岛、渔氵万半岛组成,下辖企沙、光坡、公车三个镇和白沙氵万、渔洲坪两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8万人。

区位优势独特。

港口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结合部。

她三面环海,南濒北部湾,东邻粤港澳,西与越南隔海相望,目前已形成了以港口、铁路、公路、水路为主构架的立体式交通网络,是中国内地进出东盟各国最重要的中转基地和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她是连接东盟国际通道的“海上桥头堡”,拥有国家一类口岸3个,边地贸码头2个。

港口优势突出。

港口区拥有西部第一大港、中国沿海12个主枢纽港之一的防城港,也是全国11个进出口检验快速验放系统试点的海港口岸之一,其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超过10亿吨。

现有万吨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22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

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650万吨,占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约70%。

海洋资源丰富。

港口区拥有广西第二大渔港—企沙港,外海是著名的北部湾渔场,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有鱼类500多种,贝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年产海产品16万吨,海产品远销粤、港、澳、台地区以及西欧国家。

港口区地属沿海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观海景、弄海潮、玩海石、尝海鲜、钓海鱼、颐海林”是其亮丽的滨海旅游名片。

创业环境优越。

港口区享受国家有关沿海开放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优惠政策。

适合发展钢铁、能源、修造船等临海工业及港口、物流、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纷纷到我区考察、投资,对我区创业环境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世界两大500强企业投资建设的大海粮油(防城港)公司、广西最大的外商电力投资项目—中电防城港电厂等大型企业已建成投产,以千万吨钢铁精品基地、648万千瓦核电项目、71万吨铜镍等三大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共15个重点产业)01.钢铁工业及配套02.有色金属03.装备制造04.能源化工05.粮油糖食品加工06.商贸物流07.旅游文化08.建材09.房地产10.金融服务11.高科技12.农业13.林板林化14.水产15.畜牧一、钢铁工业及配套钢铁精品基地是国家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布局的战略型高端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造船板、桥梁板和工程结构板等精品宽厚板和汽车板、家电板等精品宽带薄板以及机电板、输变电材料等无取向冷轧硅钢板精品。

目前,年产228万吨冷轧薄板项目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将于2015年建成投产;2014年将开工建设55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转炉项目,预计到2017年钢铁产能达到1000万吨,销售收入600亿元。

近年,将重点引进板材剪切配送、板材延压、装备制造以及大型工业超市、综合服务等钢铁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详见《防城港市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册》,下同)。

二、有色金属防城港以金川集团大型铜镍冶炼和电解镍为龙头项目,发展铜、镍精深加工,延长铜、镍、钴及贵金属产业链,形成大型铜镍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基地。

2013年,金川40万吨铜冶炼项目建成投产、盛隆230万吨镍合金材料项目实现产值190亿元、金源镍业年产5.2万吨镍项目全面投产,一批有色金属产业链项目也加快推进。

目前,主要产品有金川公司产标准阴极A铜、国标一号铜、国标二号铜,盛隆公司产HRB500及以上系列的新型含镍铬特种钢材、线材、钢坯等临海工程用材。

近年,将重点引进铜铝复合材料、铜合金管带板材、电线电缆、电极材料、电子器件、家电器件、铜漆包线、不锈钢系列产品、铸造锻件、高冰镍等特种镍合金、镍氢电池、铜镍合金等产业链项目。

2014年,金川项目将实现产值超100亿元、盛隆冶金实现产值超500亿元、金源镍业实现产值超20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销售收入达400亿元。

三、装备制造重点发展集装箱、港口机械、大型钢结构、汽车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中一重工、中冶实久等一批装备制造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并逐年扩大规模,武钢建工钢结构等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到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防政办发[2011]67号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防政办发[2011]67号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正文:----------------------------------------------------------------------------------------------------------------------------------------------------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防政办发〔2011〕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防城港市生态功能区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防城港市生态功能区划防城港市区划是在我市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类型。

对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北部湾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功能区划的范围包括防城港市陆域与近岸海域。

陆域总面积6222km2,包括两区一市一县,分别是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和上思县。

一、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区划依据(一)区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主导功能原则。

生态功能确定以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为主,次要功能服从主要功能。

在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域,坚持生态调节功能优先的原则,优先定位生态调节功能。

3.区域相关性原则。

在区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同区域保障生态安全作用的差别,从区域、流域的层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态功能类型。

4.协调性原则。

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现实生态功能,保持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一致、注重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功能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情况介绍时间:2011-07-12 16:18来源:未知作者:lj 点击: 574 次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94.99 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37.80 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 21.39 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4.99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21.39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东兴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4.06平方公里、上思县钢铁辅助产业园规划面积12.84平方公里。

(一)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渔万岛南部,北至中华路,南至港区9号路,西至铁路1号调车场,东至港区1号路。

规划总面积3.49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8-2025年,主要布局粮油精深加工、生物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及粮油加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园区规划期末产值1000亿元左右。

目前已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49平方公里。

园区进驻主要企业总计15家,包括大海粮油、嘉里粮油、岳泰饲料、惠禹饲料蛋白、益海大豆蛋白、新宏光仓储、中外运仓储、自治区储备粮防城港直属库、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中转库等项目。

企业项目总投资23.22亿元,年产值180亿元。

产业园功能定位及目标:立足于大港口,集粮油糖生产加工、产品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亚州最大的粮油糖产业综合体。

2012年产值达350亿元;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

(二)防城港钢铁产业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是企沙工业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用地面积(含道路、安置点等)8.8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9平方公里。

产业园功能定位:依托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为主要方向,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有色金属加工及其它配套或关联产业,成为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工业园区。

目前,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已入园和正在洽谈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1086亿元。

其中:①已建成投产项目1个,即防城港火电厂,规划建设规模为装机容量4×60万千瓦机组,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2008年产值16亿元,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②已签订合同确定入园项目主要是钢铁项目;③招商洽谈项目16个,主要是钢铁项目上下游配套。

该20个产业项目建设正常投产后,估算年产值999亿元,利税161亿元。

产业园发展目标:第一期,到2010-2012年,钢铁年产规模1000万吨初步建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陆续建成,按试产期生产负荷40%估算,园区年产值500亿元,利税70亿元;第二期,到2015年,钢铁规模1000万吨及其配套产业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

(三)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防城港市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位于港口区公车镇北州路以东、企沙一级路以西以南,总面积15.6平方公里。

产业园功能定位:依托防城港大港口和钢铁基地,充分利用利用西南各省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布局大西南地区的矿山设备、特种设备等制造业,发展成为以机械制造、矿山及特种设备制造、磷化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园。

通过布局大西南地区的矿山设备、特种设备及出口和机械制造以及磷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成为大西南制造产业基地,形成一个年产值达500亿元,利税60亿元的特色“飞地经济”产业园区。

目前,入园产业项目共77个,总投资85.7亿元,估算年产值294亿元,利税32.7亿元。

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24个,总投资32.5亿元,2008年产值51亿元,其中磷化工产业2008年产值22亿元,出口额21亿元,占全国磷酸出口总额的50%以上;在建项目19个,总投资20.9亿元,估算年产值91.6亿元;已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32.4亿元,估算年产值133亿元。

产业园发展目标:以新天地磷化工业园为基础,形成一个集研发、加工、生产、物流为一体,年产值达150亿元,产品出口额占全国80%以上的全球最大的磷化产业基地。

利用西南各省市广阔市场,形成一个以机械制造、矿山及特种设备制造为主的,年产值达350亿元的特色“飞地经济”产业园区。

2012年产值达150亿元;2015年产值达300亿元。

(四)上思县钢铁辅助产业园上思县地处十万大山北面,矿产和土地等资源相当丰富。

为了充分发挥优势,把上思县工业区建设成既为防城港钢铁项目提供优质石灰石等原料辅助基地,又能承接钢铁下游项目落户的产业基地。

园区主要功能定位为利用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稳步发展制糖产业,壮大林产产业,集聚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将集中区建成防城港市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为防城港千万吨钢铁项目提供配套的建材基地。

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约116亿元,利税12亿元。

(五)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位于防城城区东部,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8?2025年,规划期末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利税22亿元。

产业园功能定位:利用园区独特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布局钢铁和能源等大型工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以及仓储物流等产业为主,发展成为承接东盟冶金、化工、建材、矿产、石油气等产品的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区。

目前园区共有工业企业15家,总投资额10.8亿元,年产值15.1亿元。

产业园发展目标:利用园区的综合优势以及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区深入构建的机遇,发展东盟特色资源加工业,到2025年末,形成总产值200亿元、利税22亿元的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园区。

(六)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物流产业园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物流产业园位于防城港东兴市,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49平方公里,其中: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4.18平方公里、东兴新边民互市贸易园规划面积0.51平方公里、东兴国际物流园规划面积0.8平方公里。

东兴新边民互市贸易区一期已规划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委托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正在修编总平面布置规划方案;东兴国际物流园总体规划委托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中;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

截止2009年5月,“一区二园”新引进项目4个,项目估算总投资35.91亿元。

其中已入园开始建设的是东兴新边民互市贸易区项目,总投资19.32亿元;已签约项目为东兴旅游产品展示中心、东兴二桥验货场建设项目,总投资分别为0.2亿元和1.39亿元;正在洽谈的东兴国际物流园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

园区发展目标定位为2012年园区产值达到60亿元;2015年园区产值达到80亿元。

投资环境交通位置:东兴江平工业园位于中越边境贸易重镇、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东兴市的东部,距离东兴市区13公里,距大西南出海枢纽港——防城港25公里,距离南宁飞机场167公里,距离北海机场159公里,处于大西南出海通道终端港口和出边大通道终端口岸的中间地带。

从陆路走,往西10分钟车程便可抵达东兴口岸出边,进入越南最大的经济区——芒街市,再行180公里,可达越南广宁省首府下龙市,如行程206公里,可抵达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市;往东20分钟,可抵达防城港, 90分钟车程可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从海路走,距越南万家港7海里,距越南下龙港70海里,距越南第二大港口海防港150海里。

工业园拥有的快捷、便利的水陆路联运条件:北临防(城港)东(兴)一级公路,沿防东一级公路往东25公里与钦(州)防(城港)高速和南防铁路相接,连通国家定位的“西南出海大通道”,高速公路直达广西和云、贵、川、渝、粤、港、澳、闽、浙等主要地区和城市,铁路运输经南线与南昆、内昆、汀桂、黔桂、黎湛、黎钦、株柳等线路相连,陆路交通快捷。

海运方面,除有防城港作为可依托的大港口外,集中区周边还有潭吉港、京岛港、竹山港与之配套,海运条件便利。

同时,规划中的防东铁路横穿江平镇,位于集中区北面,这条铁路建成后,集中区的交通条件会更加优越。

产业环境:广西北部湾的开放开发正逐渐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纳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总体战略规划,向成为中国区域开放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迈进。

国家有关部门已提出要在东兴设立进出口资源加工区,国际贸易大通道、大型边贸中心和跨境特区等五大对外开放形式,并将东兴纳入新一轮沿边开放方案。

广西已将江平工业园作为重点工业园区,纳入北部湾工业规划,投入巨资扶持。

根据自治区和防城港市统一部署,今年4月江平工业园举行了开园暨企业开工仪式,广西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防城港市四家班子领导和国内外30多家企业到场参加仪式。

园区全面开发建设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

欢迎国内外投资者审时度势、把控机遇,抢站未来国际区域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热点要地。

配套设施:供电:江平工业园紧邻江平110KV变电站,两回110KV输电线路连接华南电网,供电安全、经济、可靠。

供水:江平水厂至氵万尾金滩的供水主管贯穿工业园。

江平水厂扩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竣工后,日供水能力将达到5万吨,用水更有保障。

通关环境:东兴是国家一类口岸,实施大通关试点,形成了通关通检快捷、程序井然、结算方便的“一站式”查验机制。

班轮服务:与工业园相距25公里的防城港,目前外贸集箱航班每周超20班,平均每天3班,已形成了以东南亚和东北亚近洋干线为核心,欧美、中东运洋中转支线为重点的航线优势物色,内外留航线通畅。

空港:工业园距南宁国际机场167公里,距北海机场159公里,车程约90公钟,商务往来十分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