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程序

合集下载

重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重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重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本文档旨在明确重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的报告和处置流程,以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报告流程1. 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发生后,负责检验、监管药物安全的单位、个人(以下简称报告机构)应立即获知,并确保事件的准确记录。

2. 报告机构应及时启动事件调查程序,以确定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范围,并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

3. 报告机构应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及时向相关部门、上级机构以及药品监管部门报告事件。

4. 报告时,应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药品名称、批号、剂型、规格、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的描述、可能的原因等。

5. 报告机构应与药品监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提供事件的进展情况,并接受指导和支持。

6. 报告机构应按照要求,保留相关的证据、记录和样品,并配合药品监管部门进行相关调查。

处置流程1. 药品监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将分析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保有效的处置措施得以采取。

2. 根据事件的严重性,药品监管部门将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暂停或撤销药品的批准许可。

- 发布药品安全警示、警告或公告。

- 要求生产商进行药品召回。

- 进行跟踪调查,包括现场检查等。

- 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评估。

3. 药品监管部门将根据事件的评估结果,对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监管措施,如罚款、暂停执业资格等。

4. 药品监管部门将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定期向公众发布事件的处理结果和药品使用的相关信息,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以上是重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的基本步骤,为保障公众健康和药品安全,请各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并积极配合相关流程的执行。

注: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合法合规。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响的应急预案
处理法度
(一)应急预案
1、医生在为患者用药时,必须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及过敏史。

2、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响,特别是使用特殊药物如用化疗
药等。

4、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5、患者一旦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响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护士立即陈述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
长及药剂科。

6、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需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

7、作好护理记录。

8、作好病人及家属的抚慰工作,需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9、需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二)法度
做好平安防备发明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响时立即停止所给药物陈述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药剂科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需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作好病人及家属的抚慰工作需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害事件报告处置流程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定义和重要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使用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或事件,包括药物的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误用等。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潜在风险,也可能对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监管产生影响,因此它们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报告。

2. 药害事件的定义和危害药害事件是指由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引发的严重或重大不良后果,包括患者死亡、严重伤残、危及生命等。

药害事件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需要严肃处理和深入调查。

第二部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流程1. 不良反应/事件的识别和确认医务人员、患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后,应立即予以记录并进行初步评估。

如果认为该反应/事件有可能与药物使用有关,应尽快将其报告给相关部门。

2. 报告的途径和要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在线系统等途径进行。

相关部门应提供详细的报告要求和格式,包括不良反应/事件的描述、患者信息、药物信息等。

3. 报告的时限和紧急情况处理根据药品监管的要求,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事件有不同的报告时限。

对于紧急情况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应立即进行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4.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初步评估相关部门收到报告后,会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以及对患者情况和药物使用进行分析。

如果认为有必要,还可以向专家组请教。

5.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相关部门会对不良反应/事件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对相同或相似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发现可能的规律和风险点。

同时,也会与药品生产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进行信息共享。

6. 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跟进相关部门会把不良反应/事件的评估结果反馈给报告人和相关方面,包括对药品的禁用、警示信息的更新等。

同时,还会进行后续跟进,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三部分:药害事件的处置流程1. 药害事件的立案和启动调查当药害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会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预案及程序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生化反应。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一套完备的应急预案和程序来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下是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预案及程序的一个建议:一、应急预案1.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管理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信息的流程和反馈机制。

2.建立专门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的及时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和分级:根据不同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4.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使用的药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

5.完善患者教育和知情同意制度: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理解,明确知情同意的内容和要求。

二、应急程序1.药品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记录:医务人员在患者使用药物后需要密切观察其身体反应,并及时记录。

2.及时报告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发现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药品生产企业报告,确保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隔离和治疗: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隔离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护其生命安全和健康。

4.信息收集和分析: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形成数据统计和报告,为相应的决策提供依据。

5.风险评估和预警: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的风险。

6.总结和改进措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和水平。

以上是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预案及程序的一个简要介绍,不同的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既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也保障药品的质量和效果。

药物过敏反应和处理流程图

药物过敏反应和处理流程图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 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 腹痛与腹泻等
其中以呼吸道阻塞症状和皮肤过敏症状最早出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急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酌减,症
状如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 至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 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克刹米或山梗 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进行 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用药: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化 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50ml静脉滴注.其他根 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 物. 〔5心跳骤停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行人工 呼吸
药物不良反应案例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病例 患者,女,25岁,因肺部感染接受静脉滴 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5滴 /分,10分钟后患者自诉胃部不适,四肢麻木感, 恶心无呕吐,面色苍白,冷汗.立即停止输液,给 予吸氧,平卧位,测量血压60/30mmHg,脉搏48 次/分,呼吸24 次/分.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ADR> 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
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WHO国际药 物监测合作中心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 医嘱处理.
二、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 好记录.
三、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 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完整版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完整版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完整版1、在发现用药错误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报告医生。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

4、及时报告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

5、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二、处理流程停止使用药物报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治疗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应急预案1.严格遵守药品适应症,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报告,遵循医嘱处理。

2.对于一般过敏反应,如情况好转,可继续观察并记录。

3.如果患者在注射或输注时出现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如果出现休克,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报告。

7.如果患者家属有异议,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流程停止使用药物,报告医生并遵循医嘱处理;进行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抢救过程;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报告;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应急预案1.发现用药错误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向医生报告。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

4.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5.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二、处理流程停止使用药物;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报告;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注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学部、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流程
保留药物送检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一、
1、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口服者清除胃内容物。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4 、及时报告药学部、护理部。

5 、保留输液器和药物送药学部。

6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
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流程报告医生更换液体和输液器立即停止用药遵医嘱给药
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
送检.。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医生在为患者用药时,必须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及过敏史。

2、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特别是使用特
殊药物如用化疗药等。

4、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5、患者一旦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护士立即报告主管医生、
科主任、护士长及药剂科。

6、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

7、作好护理记录。

8 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圭寸存药物。

9、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二)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i发现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一立即停止所给药物一"报告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药剂科一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一必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一做好护理记录一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一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
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程序
一、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监测工作管理办法》和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

二、建全组织、明确职责,成立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

三、如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立即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如发生普通的不良反应,由信息员填写不良反应报表,按规定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后上报程序:
1、信息员接到不良反应通知后,应立即告之本科室主任,并及时赶赴现场访问患者。

2、如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上报。

如本科室信息员不在,接到通知的本院任何人员都有责任立即通知不良反应管理小组,不超过0.5个工作日。

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程序:
1、信息员接到不良反应通知后,应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和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赶赴现场访问患者。

2、医生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救治患者,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

3、为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要为临床科室尽所能的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4、信息员与临床医生共同讨论病例,填写不良反应报表,并分析作出小结。

5、一般性质的不良反应报表每季度最后一天交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表应随时上交,不得延误。

六、针对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对本院药品进行相应调整,并反馈给临床科室,达到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