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配筋简图
SATWE配筋简图

一、 SATWE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1321321Ast VTAst Asm Asm Asm As As As GAsv-----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 表示梁在Sb 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 取抗剪箍筋Asv 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 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 ,VT 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 ;(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satwe配筋说明

Φ10@200(面积393mm^2)足够,而不需要Φ12@180(面积为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PKPM梁箍筋结果详解:
例: SATWE中梁箍筋间距计算用100,计算值G0.8-0.7。
其中G表示箍筋,数值表示在100长的梁段内所需箍筋面积,前一个0.8表示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后一个0.7表示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
配筋时由于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因此对加密区箍筋计算结果0.8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配双肢箍0.8/2=40,可以选用圆八的钢筋,即加密区配φ8@100(注意还要满足构造配筋的要求见抗规6.3.3)。对非加密区箍筋计算结果0.7需要进行换算,如果配双肢箍间距200的话,0.7/100*200/2=0.7,应该选用圆10的钢筋,即非加密区配φ10@200。
satwe剪中墙配筋:
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那么单侧就是0.8/2=0.4cm^2,而一根8为0.503,已远大于0.4,所以Φ8@200足够,不必加大。
竖向:计算过程是:1000X200X0.3%=600mm^2,但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300mm^2.
SATWE剪力墙配筋结果查看总结

剪力墙配筋SATWE查看总结在参考了网上各位前辈网友的方法后,总结了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查看方法。
SATWE完成“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后,点击进入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现以一幢10层框剪结构为例,说明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三种方法,其中,结构抗震等级二级。
第一种方法:点击“图形文件输出”第2项“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见图”,如图1所示。
图1图2点开后,以一段L形剪力墙为例,如图2所示,现称该墙为L1墙。
此种方法SATWE将每段剪力墙看做单独的直线墙柱,直线墙段的上方(左方)纯数字表示直线段单侧端部暗柱的计算配筋量,比如,12和11,分别表示左侧竖向直线墙段单侧的暗柱计算配筋量,单位cm2,而直线墙段下方的以H开头的数字则表示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内的水平分布筋配筋值。
比如,此处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00mm,则此处的表示该墙身间距200mm内水平分布筋的面积为cm2,即为130mm2。
图3图3是此段墙的轴压比,可知,其轴压比>,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所以,其阴影部分配筋面积为:12*2+11=35 cm2=3500 mm2此处12*2的意思是:竖向的墙段总长为900mm(从轴线交点算起),此处900mm全长设为约束边缘构件,而12 cm2只是暗柱一段的配筋量,所以此竖向墙段的配筋总量为12*2,加上下面横向墙段的坐侧暗柱配筋量11 cm2,共计35 cm2。
本约束边缘构件水平墙段lc=*4500=675mm,ls=300mm,竖向墙段lt=800(全长)规范要求,二级抗震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配筋率不小于%,且不小于6A16,下面验算:配筋率验算:配筋率验算: =3500/(200*(1000+300))=%>%,且:6A16面积为1206mm2,所以,选配3500mm2合理。
注意:此种方法文本输出文件为WPJ*.OUT,详见PKPM SATWE 版用户手册P119,P126。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正确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 A T W E 计算结果正确配筋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或者%)。
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第十五项:一般可采用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二项的配筋文件(但要复核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里的边缘构件计算面积),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
SATWE剪力墙配筋结果查看总结

剪力墙配筋SATWE查看总结在参考了网上各位前辈网友的方法后,总结了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查看方法。
SATWE完成“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后,点击进入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现以一幢10层框剪结构为例,说明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三种方法,其中,结构抗震等级二级。
第一种方法:点击“图形文件输出”第2项“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见图”,如图1所示。
图 1图2点开后,以一段L形剪力墙为例,如图2所示,现称该墙为L1墙。
此种方法SATWE将每段剪力墙看做单独的直线墙柱,直线墙段的上方(左方)纯数字表示直线段单侧端部暗柱的计算配筋量,比如,12和11,分别表示左侧竖向直线墙段单侧的暗柱计算配筋量,单位cm2,而直线墙段下方的以H开头的数字则表示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内的水平分布筋配筋值。
比如,此处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00mm,则此处的H1.3表示该墙身间距200mm内水平分布筋的面积为1.3 cm2,即为130mm2。
图3图3是此段墙的轴压比,可知,其轴压比>0.3,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所以,其阴影部分配筋面积为:12*2+11=35 cm2=3500 mm2此处12*2的意思是:竖向的墙段总长为900mm(从轴线交点算起),此处900mm全长设为约束边缘构件,而12 cm2只是暗柱一段的配筋量,所以此竖向墙段的配筋总量为12*2,加上下面横向墙段的坐侧暗柱配筋量11 cm2,共计35 cm2。
本约束边缘构件水平墙段lc=0.15*4500=675mm,ls=300mm,竖向墙段lt=800(全长)规范要求,二级抗震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配筋率不小于 1.0%,且不小于6A16,下面验算:配筋率验算:配筋率验算:?=3500/(200*(1000+300))=1.35%>1.0%,且:6A16面积为1206mm2,所以,选配3500mm2合理。
注意:此种方法文本输出文件为WPJ*.OUT,详见PKPM SATWE V2.1版用户手册P119,P126。
SATWE剪力墙配筋结果查看总结

剪力墙配筋SATWE查看总结在参考了网上各位前辈网友的方法后,总结了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查看方法。
SATWE完成“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后,点击进入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现以一幢10层框剪结构为例,说明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三种方法,其中,结构抗震等级二级。
第一种方法:点击“图形文件输出”第2项“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见图”,如图1所示。
图 1图2点开后,以一段L形剪力墙为例,如图2所示,现称该墙为L1墙。
此种方法SATWE将每段剪力墙看做单独的直线墙柱,直线墙段的上方(左方)纯数字表示直线段单侧端部暗柱的计算配筋量,比如,12和11,分别表示左侧竖向直线墙段单侧的暗柱计算配筋量,单位cm2,而直线墙段下方的以H开头的数字则表示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内的水平分布筋配筋值。
比如,此处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00mm,则此处的H1.3表示该墙身间距200mm内水平分布筋的面积为1.3 cm2,即为130mm2。
图3图3是此段墙的轴压比,可知,其轴压比>0.3,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所以,其阴影部分配筋面积为:12*2+11=35 cm2=3500 mm2此处12*2的意思是:竖向的墙段总长为900mm(从轴线交点算起),此处900mm全长设为约束边缘构件,而12 cm2只是暗柱一段的配筋量,所以此竖向墙段的配筋总量为12*2,加上下面横向墙段的坐侧暗柱配筋量11 cm2,共计35 cm2。
本约束边缘构件水平墙段lc=0.15*4500=675mm,ls=300mm,竖向墙段lt=800(全长)规范要求,二级抗震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配筋率不小于 1.0%,且不小于6A16,下面验算:配筋率验算:配筋率验算:?=3500/(200*(1000+300))=1.35%>1.0%,且:6A16面积为1206mm2,所以,选配3500mm2合理。
注意:此种方法文本输出文件为WPJ*.OUT,详见PKPM SATWE V2.1版用户手册P119,P126。
SATWE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8页word文档

一、SATWE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v表示梁在Sb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取抗剪箍筋Asv与剪扭箍筋Astv的大值;Ast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VT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Uc)Asv Asy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PKPM手工配筋(根据SATWE配筋简图)

PKPM⼿⼯配筋(根据SATWE配筋简图)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SATWE梁的计算结果的含义:1、加密区和⾮加密区箍筋都是按⽤户输⼊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积配筋率要求控制。
若输⼊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如果⾮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换算;1)⽤户输⼊的箍筋间距信息在SATWE参数设置框中2)沿梁全长箍筋的⾯积配筋率要求,见《混规》11.3.9 梁端设置的第⼀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于50mm。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沿梁全长箍筋的⾯积配筋率ρsv应符合下列规定:3)如何进⾏换算?保持总的配箍率不变,当加密区间距为100,⾮加密区间距为200,则应对⾮加密区箍筋⾯积进⾏换算,假设换算前后⾯积分别为ASV1、ASV2,间距分别为S1、S2,则有:ASV1/ S1= ASV2/ S2.[即Asv/S保持不变,原因见《混规》-2010中式(4.3.2-2)]2、算例下⾯的梁为百盛⽶⼚第三层右边数过来第四根边梁。
该梁有关信息如下:截⾯参数 (m) B*H = 0.250*0.600保护层厚度 (mm) Cov = 30.0箍筋间距 (mm) SS = 100.0混凝⼟强度等级 RC = 30.0主筋强度 (N/mm2) FYI = 360.0箍筋强度 (N/mm2) FYJ = 210.0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F = 41、梁顶纵筋和梁底纵筋(bxh=250mmx600mm)1)配置原则:框架梁、次梁单侧纵筋不得多于两层,底筋根数不少于3根;同侧纵筋布置中,不同直径的钢筋,直径相差不⼤于2级;框架梁、次梁通长纵筋直径可⼩于⽀座短筋直径。
尽量使通长⾯筋(钢筋⾯积)不⼤于⽀座纵筋⾯积的60%,但不宜⼩于30%。
2)⼿⼯配置:梁⾯(右):AS=12cm2=1200 mm2, 实配4根HRB400级直径20(1257),保护层C=20,2x(20+8)+3x25+4x20=211<250, 放置⼀排,满⾜(见《混凝》P102和P115)梁底(左)(:AS=13cm2=1300mm2, 实配5根HRB400级直径20(1571),保护层C=20,2x(20+8)+4x25+5x20=256>250, 放置两排,上排2根,下排3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配筋简图含义
1Ast VTAst 3
Asd 2Asd 1Asd 3
Asu 2Asu 1Asu 0
Asv GAsv ------
Asu1、Asu2、Asu3——梁上部左端、跨中、右端配筋面积(cm 2)。
Asd1、Asd2、Asd3——梁下部左端、跨中、右端配筋面积(cm 2)。
Asv ——梁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 2)。
Asv0——梁非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 2)。
Ast 、Ast1——梁受扭纵筋面积和抗扭箍筋沿周边布置的单肢箍的面积,若Ast 和Ast1都为零,则不输出这一行(cm 2)。
G 、VT ——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柱配筋简图含义
Asc ——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控制(cm 2)。
Asx 、Asy ——分别为该柱B 边和H 边的单边配筋面积,包括两根角筋(cm 2)。
Asvj 、Asv 、Asv0——分别为柱节点域抗剪箍筋面积、加密区斜截面抗剪箍筋面积、非加密区斜截面抗剪箍筋面积,箍筋间距均在Sc 范围内。
其中:Asvj 取计算的Asvjx 和Asvjy 的大值,Asv 取计算的Asvx 和Asvy 的大值,Asv0 取计算的Asvx0和Asvy0的大值(cm 2
)。
Uc ——柱的轴压比。
G ——箍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