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资料

合集下载

钢筋配筋表中钢筋支数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钢筋配筋表中钢筋支数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钢筋配筋表中钢筋支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钢筋配筋表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表格,用来确定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类型、直径、长度以及数量。

钢筋支数则是指在钢筋配筋表中所列出的每种钢筋的数量。

通过合理确定钢筋支数,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其抗压、抗弯能力,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钢筋配筋表的作用,包括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解释钢筋支数的含义与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计算钢筋支数。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三章节,并探讨相关主题。

第四章节将进一步扩展这些讨论并提供更多深入分析。

最后,文章将给出一个总结并阐明本文的核心观点。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关于钢筋配筋表中钢筋支数概念方面完整而清晰的说明和解释。

通过对钢筋支数的概述,读者将能够理解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计算钢筋支数。

这将有助于读者增加对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正文:2.1 钢筋配筋表的作用钢筋配筋表是在施工中进行钢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它展示了混凝土构件所需的钢筋种类、规格和数量。

通过对配筋表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一种钢筋的支数,以保证混凝土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2 钢筋支数的含义与重要性钢筋支数指的是在一个特定构件或结构中所需要使用的某种规格的钢筋条数。

负责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计划的人员需要根据预设设计参数和要求来确定钢筋支数。

正确计算钢筋支数对于确保施工质量、提高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非常重要。

2.3 钢筋支数计算方法在进行钢筋支数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结构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或结构设计文件中规定的荷载、安全系数、抗震需求等参数,确定所需的钢筋种类及其相应规格。

- 钢筋间距限制:根据相关规范或标准,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或《建筑设计规范》,确定每种钢筋的最小间距和最大间距要求。

- 拉力、压力计算: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计算出钢筋所受到的拉力和压力,从而确定各种规格钢筋所需支数的大小。

SATWE配筋简图

SATWE配筋简图

一、 SATWE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1321321Ast VTAst Asm Asm Asm As As As GAsv-----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 表示梁在Sb 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 取抗剪箍筋Asv 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 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 ,VT 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 ;(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梁柱配筋图完全解释

梁柱配筋图完全解释

(2)注写方法
• 截面注写法 • 列表法 • 详图表法
①截面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 所有的柱子编号,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 中选择一个截面,并将此截面在原位放 大,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轴线定位和 配筋具体数值
图名表示这张配 筋图表达的是第 6层到第11层柱
子的配筋图
特别注意: 只画竖向构件(柱、墙)√
柱子为框 架柱编号
为2
定位b边 尺寸与轴 线关系
150 450
柱子尺寸 b=650mm h=600mm
定位h边 尺寸与轴 线关系
所有纵筋位置 见断面图
角部纵筋 4φ22
b边中部纵筋 5φ22
所有纵筋(角 部、b边中部、 hh边边中中部部)纵一筋
共242φφ222
150 450
纵筋直径只有1种,全部纵筋注写在集中标注; 钢筋位置在断面图中按照实际布置画出; b边和h边不再用文字标注
不画水平构件(梁轴、网板)× 定位竖向构件
竖向构件 钢筋混凝土墙
竖向构件 柱
KZ1一共9个 其中一个放大
画断面图
KZ3只有1个 放大画断面图
LZ1一共2个 其中一个放大
画断面图
KZ2一共2个 其中一个放大
画断面图
柱上边缘距离轴 线450mm
柱子为框 架柱编号
为1
轴线定位: 轴线通过柱 子宽度中间
03G101-1P37图集规定
钢筋的做法
B型边、角柱 顶部纵筋构造
A型边、角柱 顶部纵筋构造
钢筋的做法
D、E型边、角 柱顶部纵筋构造
C型边、角柱 顶部纵筋构造
03G101-1P38图集规定
钢筋的做法
变截面纵筋弯锚构造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

要点二
楼板跨度
楼板的跨度是指楼板两对边之间的距离,根据跨度的不同 ,楼板的厚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向板跨度在 2.5-3.0m之间,双向板跨度在3.0-4.0m之间。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要求
钢筋直径
根据楼板的跨度和荷载的不同,钢筋的直径 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向板的主筋直径 在8-12mm之间,双向板的主筋直径在1016mm之间。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 图
目录
CONTENTS
• 单向板配筋图解 • 双向板配筋图解 • 配筋计算方法 •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要求 • 实际工程中的单向、双向板配筋示例
01 单向板配筋图解
板顶筋
总结词
板顶筋是单向板中位于板顶面的钢筋,主要承受板顶面的负弯矩。
详细描述
板顶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如直径为8-12mm的钢筋,以节约成本。在 单向板中,板顶筋通常垂直于长跨方向布置,以承受负弯矩产生的拉力。
板底筋
总结词
板底筋是单向板中位于板底面的钢筋,主要承受板底面的正 弯矩。
详细描述
板底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筋,如直径为12-18mm的钢筋 ,以提高承载能力。在单向板中,板底筋通常垂直于短跨方 向布置,以承受正弯矩产生的压力。
悬挑板配筋
总结词
悬挑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单向板,其配筋方式与普通单向板有所不同。
大跨度结构的单向、双向板配筋
总结词:特殊设计
详细描述:大跨度结构的楼板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变形,因此需要进行特殊设计。单向板和双向板 的配筋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配置,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极限状态设计法根据结构的两个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 别计算出板所需的钢筋面积。该方法考虑了 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板。

梁柱配筋图完全解释

梁柱配筋图完全解释
双面牛腿
钢筋的做法
单面牛腿
钢筋的做法
变截面柱配 筋变化
谢谢!
箍筋类型
箍筋配筋
b边中部 钢筋为 5 φ22
h边中部 钢筋为 4 φ 20
150
角部钢筋 为4 φ22
箍筋类型为4×4
加密区箍筋为 φ10@100
非加密区箍筋为 φ10@200
150
钢筋直径大于一种,分 别注写角筋、b边中部 钢筋、h边中部钢筋
箍筋类型
箍筋配筋
改造截面法
• 截面法: 优点:钢筋用截面图表达出来,感性认知好 缺点:需要画多个标准层平面图 同一个平面图上两个类型的柱子距离太近时, 容易发生截面碰撞 适用范围:柱子类型少的结构
梁柱配筋图完全解释
柱混凝土强度
• 结构层高表中说明
柱子箍筋
箍筋类型2
箍筋类型1
隔一拉一
纵筋
角部纵筋
h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边中部纵筋
h
b
h边中部纵筋
h
b
柱配筋图
• 1、断面详图法 • 2、平面整体表示法03G101-1
1、断面详图法
(1) 模板图 (2) 配筋图 (3) 钢筋表
(1) 模板图





















钢筋的做法
底 层 柱 箍 筋 加 密 区 距 离 可 修 改
中 间 层 柱 箍 筋 加 密 区 距 离 可 修 改
钢筋的做法
圆 柱 箍 筋 : 螺 旋 箍 及 圆 箍
钢筋的做法

SATWE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8页word文档

SATWE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8页word文档

一、SATWE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v表示梁在Sb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取抗剪箍筋Asv与剪扭箍筋Astv的大值;Ast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VT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Uc)Asv Asy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盈建科配筋信息

盈建科配筋信息

三、配筋简图配筋简图用图形方式显示构件的配筋结果,图形名称是WPJ*.DWY。

如果是钢构件,则显示钢构件的应力验算结果。

右侧对话框功能说明:(1)构件信息构件信息菜单是通用操作菜单,用来查看某个构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几何信息、材料信息、内力信息、设计结果等。

该菜单在多种简图中都提供,方便设计人员查看。

构件信息文本文件的格式如下所示:图3.2.12 构件信息文本中的几何信息图3.2.13 构件信息文本中的标准内力信息图3.2.14 构件信息文本中的设计信息图3.2.15 构件信息文本中的荷载组合信息图3.2.16 构件信息文本中的各组合内力信息(2)配筋率查询可以查询各类构件主筋、箍筋(分布筋)配筋率,软件自动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序,双击表格可定位该构件在平面图中的位置,按住shift键选择起止行可以高亮显示该范围的构件。

图3.2.17 配筋率查询对话框(3)墙柱轮廓该按钮用来查询墙柱配筋时的外轮廓,当配筋时选择考虑端柱或翼缘墙时,可通过该功能来查看实际配筋时的墙柱轮廓。

图3.2.18 组合墙轮廓查询(4)墙稳定验算用来查看墙稳定验算结果,分单墙肢和整体稳定验算两方面,并可查看整体稳定验算时的墙轮廓。

整体稳定验算时,可考虑边框柱。

图3.2.19 墙稳定验算(5)显示取大用来查看多塔自动分塔计算时,哪些构件分塔设计结果较大,并以紫色显示。

该按钮在选择了包络设计、多塔取大、少墙框架取大参数后可用。

显示无对应:用来显示未找到对应关系的构件。

(6)围区统计对于位移比、层刚度、各层抗剪承载力、各层框架柱承担的剪力、柱墙及短肢墙承担的倾覆力矩的比例等结构整体指标的计算,以前都是由软件自动统计输出,统计依据的模型只能是全楼模型。

配筋简图及各种三维图中增加围区统计菜单,用来人工选择全楼模型中的某一部分进行这些整体指标的统计,从而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工程得到更合理的统计结果。

用来统计用户交互围区内的整体指标结果,如统计错层、开大洞等分块刚性板模型的位移比、剪切刚度、受剪承载力、倾覆弯矩等,在三维图下可统计多楼层指标。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

一、 SATWE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1321321Ast VTAst Asm Asm Asm As As As GAsv-----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 表示梁在Sb 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 取抗剪箍筋Asv 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 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 ,VT 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 ;(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SATWE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1321321Ast VTAst Asm Asm Asm As As As GAsv-----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 表示梁在Sb 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 取抗剪箍筋Asv 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 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 ,VT 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 ;(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柱配筋说明:(1)柱全截面的配筋面积为:As=2*(Asx+Asy) - 4*As_corner;(2)柱的箍筋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加密区内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控制;(3)柱的体积配箍率是按双肢箍形式计算的,当柱为构造配筋时,按构造要求的体积配箍率计算的箍筋也是按双肢箍形式给出的。

1.2.2 异形混凝土柱当选择单偏压计算时,程序把截面上的整体内力分配到各柱肢上,对各柱肢按单偏压、拉配筋计算,每个柱肢输出两个数:Asw和Asvw,其中:Asw表示该柱肢单边的配筋面积(cm2),Asvw表示该墙分布筋间距Sw范围内的分布筋面积(cm2)。

当选择双偏压时,程序按整截面进行配筋计算,每根柱的主筋输出两个数,标注在一条引出线的上下(Asz/Asf),其中Asz表示异形柱固定钢筋位置的配筋面积,即位于直线柱肢角部的配筋面积之和(cm2),Asf表示附加钢筋的配筋面积,即除Asz之外的钢筋面积(cm2)。

1.2.3 钢柱柱一侧标注:R1R2R3其中:R1表示钢柱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柱X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柱Y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N/An+Mx/(Gx*Wnx)+My/(Gy*Wny)F2=N/(Fx*A)+Bmx*My/(Gx*Wx (1-0.8 N/Nex))+Bty*My/(Fby*Wy)F3=N/(Fy*A)+Bmy*My/(Gy*Wy (1-0.8 N/Nex))+Btx*Mx/(Fbx*Wx)1.2.4 钢管混凝土柱在柱中心标注一个数:R1其中:R1表示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力设计值与其抗力的比值N/Nu。

1.3. 支撑1.3.1 混凝土支撑Asx —Asy 支撑X、Y边单边配筋面积Gasv 支撑箍筋面积其中:Asx,Asy,Asv的解释同柱,支撑配筋的看法,是:把支撑向Z方向投影,即可得到如柱图一样的截面形式。

1.3.2 钢支撑R1-R2-R3其中:R1表示钢支撑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支撑X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支撑Y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N/AnF2=N/(Fx A ATx)F3=N/(Fy A ATy)1.4. 混凝土剪力墙1.4.1 墙-柱Asw 墙-柱一端暗柱配筋面积HAshw 墙-柱水平分部筋面积其中:Asw表示墙柱一端的暗柱配筋总面积(cm2),如按柱配筋,Asw为按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Aswh为水平分布筋间距Swh范围内水平分布筋面积(cm2)。

1.4.2 墙-梁Asw (洞口)墙-梁单边配筋面积HAshw (洞口)墙-梁箍筋面积其中:Asw表示墙-梁一边的主筋面积(cm2),墙-梁按对称配筋计算;Aswh表示墙-梁的箍筋面积,是梁箍筋间距Sb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需特别说明的是:2001年3月以后版本的SATWE软件中,墙-梁除砼强度与剪力墙一致外,其它参数(如主筋强度、箍筋强度、墙-梁的箍筋间距等)均与框架梁一致。

二、2001年4月版SATWE的主要改进2.1结构周期、地震力计算结果输出文件WZQ.OUT2.1.1各振型的振动方向正在修订的《高规》为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对扭转振动周期和平动振动周期的比值给出了明确规定。

SATWE软件参考ETABS的方法,给出了如何判断一个周期是扭转振动周期还是平动振动周期的方法。

输出信息如下:3-Dimensional Vibration Period (Seconds)a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in X, Y Direction and TorsionMode No Period Angle Movement Torsion其中:Mode No ——为周期序号Period ——为周期值,单位(秒)Angle ——振动角度,单位(度)Movement ——平动振动系数Torsion ——扭转振动系数对于一个振动周期来说,若扭振动系数等于1,则说明该周期为纯扭转振动周期。

若平动振动系数等于1,则说明该周期为纯平动振动周期,其振动方向为Angle,若Angle=0度,则为X方向的平动,若Angle=90度,则为Y方向的平动,否则,为沿Angle角度的空间振动。

若扭振动系数和平动振动系数都不等于1,则该周期为扭转振动和平动振动混合周期。

2.1.2 地震作用效应最大的方向在SATWE软件的参数定义菜单中有一个参数:“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Angle”,该参数为地震力、风力作用方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的夹角。

当需进行多方向侧向力核算时,可改变此参数,则程序以该方向为新的X轴进行坐标变换,这时计算的X向地震力和风荷载是沿Angle角度方向的,Y向地震力和风荷载是垂直于Angle角度方向的。

对于复杂结构,难以直观地判断出哪个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最大,而工程设计中又应该沿该方向(或垂直于该方向)作用水平力进行设计校核。

新版SATWE程序增加了地震作用效应最大的方向计算功能,输出信息如下,其中Angle的单位为度。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Responce of Earthquake is MaximumAngle = (Degree)2.1.3 主振型判断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但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SATWE程序中给出了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算功能,输出信息如下:Bese-Shear Force of each Vibration Mode in X Direction-------------------------------------------------------Mode No Force Ratio(%)其中:Mode No ——为振型序号Force ——为该振型的基底剪力Ratio ——为该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基底剪力的百分比。

通过参数Ratio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X方向或Y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以及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

2.1.4 振型数取值合理性判断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尤其对于多塔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很难确定应该取多少个振型计算其地震力,若计算振型数给少了,有些地震力计算不出来,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安全,而计算振型数给的太多,计算量增加很多,影响计算效率。

SATWE软件参考ETABS的方法,引进了振型有效质量概念,根据用户给定的计算振型数nMode,计算出X方向和Y方向的振型有效质量Cmass-x和Cmass-y,通过Cmass-x和Cmass-y的大小来判断所给定的nMode是否已足够。

输出信息如下: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mass in X directiona: Cmass-x =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mass in Y directiona: Cmass-y = (%)其中程序给出的Cmass-x和Cmass-y为百分数,Cmass-x和Cmass-y越大,表明对计算地震力有贡献的质量越多,未计算出来的地震力越少。

从理论上讲,Cmass-x和Cmass-y应达到100%,才不至于丢失地震力,但实际计算中无法达到100%的理论值,计算经验表明,若Cmass-x或Cmass-y小于80%,则说明用户给定的计算振型数不够,应增加计算振型数。

2.1.5各层地震剪力输出为了便于设计人员更深入地把握设计方案,在WZQ.OUT文件中增加了结构各层地震剪力输出功能。

输出信息如下:Shear Force of the Building (CQC) 或(SRSS)-------------------------------------------------------Floor Tower Fx Vx Mx(kN) (kN) (kN-m)其中:Floor ——为层号Tower ——为塔号Fx ——为该层该塔的地震力,若不考虑扭转耦连,则为SRSS法计算结果,若考虑扭转耦连,则为CQC法计算结果Vx ——为该层该塔的地震剪力Mx ——为该层该塔的地震倾覆弯矩2.2模拟施工荷载计算由于恒载的特殊性,在2001年4月以前版本的SATWE软件中有“一次性加载”和“模拟施工加载”计算恒载作用效应的功能,其中“模拟施工加载”方式较好地模拟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逐层加载,逐层找平的过程(详见SATWE说明书8.1.6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