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范文5篇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范文5篇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的伟大科学家,他的这种精神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邓稼先》读后感这几天,我读了课本中的《邓稼先》。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受极深。
《邓稼先》是一位与邓稼先有50多年朋友深情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写的。
这篇文章通过把邓稼先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所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受极深。
这篇文章共有六个部分,读完第一、二部分我知道了邓稼先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两弹元勋,3、4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与邓稼先研究核武器时没有核武器专家的援助,五六部分写出邓稼先的敬业以及他逝世后作者写给他夫人的几句话。
篇二:《邓稼先》读后感小时侯,我曾经在书本上读到过邓稼先,那时我只是了解到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而今天当我再一次阅读到这一篇由杨振宁写的《邓稼先》时,使我更深的了解了邓稼先的伟大,了解了他那高尚的品格,他那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伟大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在今天预习了《邓稼先》这篇即将学习的课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时刻被邓稼先的伟大人格感动着。
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研究出原子弹和氢弹,不求功名利禄,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工作了十多年。
最终成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把他一生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他为了祖国抛弃了个人荣誉和家庭幸福。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祖国他什么都可以抛弃包括他的生命。
我们学习《邓稼先》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纯洁的爱国主义精神!篇三: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今天,我学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文章。
1985年7月,邓稼先被诊断为癌症。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5篇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5篇《邓稼先》读后感这几天,我读了课本中的《邓稼先》。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受极深。
《邓稼先》是一位与邓稼先有50多年朋友深情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写的。
这篇文章通过把邓稼先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所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受极深。
这篇文章共有六个部分,读完第一、二部分我知道了邓稼先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两弹元勋,3、4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与邓稼先研究核武器时没有核武器专家的援助,五六部分写出邓稼先的敬业以及他逝世后作者写给他夫人的几句话。
篇二:《邓稼先》读后感小时侯,我曾经在书本上读到过邓稼先,那时我只是了解到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而今天当我再一次阅读到这一篇由杨振宁写的《邓稼先》时,使我更深的了解了邓稼先的伟大,了解了他那高尚的品格,他那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伟大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在今天预习了《邓稼先》这篇即将学习的课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时刻被邓稼先的伟大人格感动着。
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研究出原子弹和氢弹,不求功名利禄,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工作了十多年。
最终成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把他一生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他为了祖国抛弃了个人荣誉和家庭幸福。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祖国他什么都可以抛弃包括他的生命。
我们学习《邓稼先》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纯洁的爱国主义精神!篇三: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今天,我学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文章。
1985年7月,邓稼先被诊断为癌症。
三个月后,国庆节到了,邓稼先和警卫员悄悄离开了医院。
他回忆了以前的事:在他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八年后,他用上了这些知识研究核武器。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范文5篇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有感范文5篇一、邓稼先:开启我国核梦之门读完《“两弹元勋”邓稼先》,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邓稼先先生的伟大魄力。
他是中国核科技领域不可磨灭的传奇,更是中国核科技发展史上不朽的英雄。
他1956年发展出国内第一台原子氢弹,为我国军事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1964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使我国空间技术由无到有,标志着我国进入新的科技领域;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四号”卫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实践应用的技术道路,逐步实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化;1977年,他发射的“芯片”卫星,是我国最早的微型卫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而最重要的是,邓稼先曾带领专家团队研制出两颗原子弹,使我国从核武器受害者变为主宰者,让我们的民族得以获得应有的尊严,也为20世纪的全球战略格局注入了新的动能,开启了我国核梦之门。
看到邓稼先先生的伟大壮举,我们不仅要感谢他为我国几十年来的科技发展,更要把他伟大的精神作为我们今天学习、工作、创新的精神源泉,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立足当下,为未来添砖加瓦。
二、追随邓稼先,开创科技新篇章《“两弹元勋”邓稼先》让我佩服邓稼先先生的伟大精神。
他以敞亮的心胸和强烈的信念,勇于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不怕犹豫,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他的每一个新发明都是一次探索,一次突破,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进步,使我们更加相信,惟有顽强的毅力才能改变命运,开创科技新篇章!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先生一切优秀品质,拥有和他一样的永不言弃,勇于探究意志,拥抱挑战,实现梦想的胆识与毅力,自强不息,不断发展;拥有和他一样的壮志凌云,实践见证,创新突破的豪情与灵感;拥有和他一样的责任心,勇于承担重任,牺牲私情,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精神。
三、激励自我,践行邓稼先精神读完《“两弹元勋”邓稼先》,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邓稼先先生的伟大魄力,更感受到其不可磨灭的精神。
他凭借着勤奋拼搏的精神,埋头刻苦,把我国的科研事业一步一步推向高峰。
他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探索未知,敢于不断创新;他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勇于承担重任,而不是当事务变得艰难时就回避;他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珍视时间,经常总结,勇于正视失败,勇于承担责任。
邓稼先读书心得感想(精选24篇)

邓稼先读书心得感想(精选24篇)邓稼先读书心得感想篇1邓稼先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的“两弹”之父。
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并可以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不久后,钱三强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国家需要放个“爆竹”让你去做,怎么样啊?”他义无反顾地同意了。
后来,他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做各种实验,终于发明了原子弹、氢弹,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个天文学家,我很佩服邓稼先爷爷的学习精神,我一定要像他一样刻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好各种知识来回报祖国。
邓稼先读书心得感想篇2他在接到要做出“大炮仗”的时侯,便知道要制造原子弹,要长期出差在外,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他便开始专心致志的投入了原子弹的制作中。
苏联答应给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但是对方却撕毁了协议,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现在邓稼先只好一边读书,一边授课。
他非常刻苦,有时他备课备到四点多,在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
在那些日子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一天到晚晕乎乎的,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
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
由于当时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所以只要有一小点错误就要用手摇计算机摇上九次,以便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伴随着一声巨响,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
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宣告:中国人被欺凌的时代结束了!之后,邓稼先等人又取得了氢弹试爆成功。
我想,这一定是邓稼先和其他工作人员刻苦研究和团结奋斗的成果。
邓稼先那为了祖国富强而呕心沥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邓稼先英雄事迹感悟7篇

邓稼先英雄事迹感悟7篇邓稼先英雄事迹感悟【篇1】漫漫历史长路,华夏民族孕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
中国,因他们而崛起,也因他们而鼎盛。
在我脑海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一生报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这是因为,这学期语文教材上的第一篇课文就是《邓稼先》,紧跟着,老师又让我们观看了电影《邓稼先》,电影叙述了邓稼先在接受国家命令后,带领一群研究人员秘密为中国自主研发原子弹与氢弹,一直奋战在祖国一线,最后因辐射患癌不治身亡。
可以说,邓稼先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事业,奉献给了祖国!我仍记得那样的一幕:在一次原子弹试爆失败之后,必须得有人去到爆炸现场寻找事故原因,在无人愿意的情况下,邓稼先作为领头人挺身而出,穿上了保护服,踏上了茫茫戈壁滩,广阔无垠的沙漠中,邓稼先迈着坚定用力的步伐,一步步走向爆炸中心。
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四周的植被早已不复存在,就是飞过的鸟儿也不敢降落。
远方,只有邓稼先一人的背影,他到达了爆炸中心,迅速找到了核弹头,他双手轻轻捧起弹头,细细观察,找到了失败原因。
然而,就在接触核弹的一瞬,大剂量的核辐射让邓稼先的身体颤抖起来,脚步也变得慌乱无力。
我相信,在他踏上戈壁滩的一刻,他心中已然明了,这定然是一趟不归的旅程,但尽管如此,他依然挺身而出,由此可见他的英勇与无畏,谁都知道,核弹的伤害极大,但邓稼先仍愿赴汤蹈火,努力找出失败原因,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以及爱国情怀,可见一斑,后来,谁也没有想到,在科研成功之后,邓稼先与家人的团聚,竟是永别。
这种一生的孤独与寂寞,换作任何一个人,都是难以接受的。
邓稼先为国奉献的一生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未来如何,他的成就终会被人民铭记在心,他的精神也将永存。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以邓稼先先生为榜样,勤奋学习,努力钻研,取得优异的成绩,长大后为社会、为祖国效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稼先英雄事迹感悟【篇2】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
《邓稼先》读后感(精选15篇)

《邓稼先》读后感《邓稼先》读后感(精选15篇)《邓稼先》读后感篇1小时侯,我曾经在书本上读到过邓稼先,那时我只是了解到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而今天当我再一次阅读到这一篇由杨振宁写的《邓稼先》时,使我更深的了解了邓稼先的伟大,了解了他那高尚的品格,他那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伟大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在今天预习了《邓稼先》这篇即将学习的课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时刻被邓稼先的伟大人格感动着。
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研究出原子弹和氢弹,不求功名利禄,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工作了十多年。
最终成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把他一生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他为了祖国抛弃了个人荣誉和家庭幸福。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祖国他什么都可以抛弃——包括他的生命。
我们学习《邓稼先》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纯洁的爱国主义精神!《邓稼先》读后感篇2不平凡的心,是一颗感恩的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生命来报答她,尽自己的所能保卫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怀揣感恩的心,一起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贡献吧!不平凡的心,是一颗不轻言放弃的心。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是啊,如果在半路轻言放弃,怎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有时,正因为个人的坚持,才使一件事得以圆满。
也许,只有锲而不舍,才可以金石可镂吧!让我们怀惴不轻言放弃的心,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不懈努力吧!不平凡的心,是一颗永远不自傲的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他一味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顾浮夸失实,到头来只是事事落空而已。
人不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
在收获的季节,会得到止不住的眼泪。
让我们怀揣永不自傲的心,像邓稼先一样默默为祖国奉献吧!一平凡的心,是一颗永远无私奉献的心。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的人间”,这首歌曾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邓稼先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邓稼先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邓稼先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七篇邓稼先,安徽怀宁县人,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
然而,他的伟大事迹却鲜为人知。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邓稼先先进事迹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邓稼先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篇1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
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
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
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心得[精选3篇]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心得[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2ba7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2.png)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心得[精选3篇]【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心得第1篇】当旭日将你叫醒,睁开眼看见的,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小城,晨风混着鲜花的芳香沐浴着你,留下幸福的味道,你可曾想过,这一切是谁为我们创造出来的?是科学家、是人民解放军,是医护人员,是许许多多平凡的奉献者。
观看完影片《邓稼先》,我的心中不免又对邓稼先多了几分敬意。
邓稼先竟然有如此魄力,能说服工宣队和军宣队停下来对物理学家的批判,致力于新的工作。
邓稼先又居然有过那么屈辱的历史,那样的一位国防重臣竟被那样不公平的对待,我们为他感到惋惜。
影片中的杨振宁和邓稼先两位旗鼓相当的.物理学家,却有截然不同的际遇。
两位同窗十几年,处境却是天壤之别。
一位学有所成,留在美国就业,生活优越,访华时由周总理亲自接待u而另一位志愿报效祖国,甘愿隐姓埋名默默付出。
影片中有两个片段使我久久难忘——邓稼先取了行李就要走了,他深情地望着妻子,恨不得记下她每一刹那的音容笑貌。
而他的妻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明白他的丈夫将要投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邓稼先毅然走了。
这不正像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强袭之下,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国”的情怀吗?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他们义无反顾、默默付出,他们挺身而出,俨然如当年邓稼先一样。
那坚定的目光汇聚成一轮红日,爬上天空,照亮那迷茫的前方。
可当他们奋不顾身地战斗在一线,那后方的小家又由谁来照顾?丈夫,妻子,还是上了年纪的父母?一如邓稼先背后孤独无助却又倔强的许鹿希,为了背后的小家流尽汗水,那凝聚着信任和劳累的汗水,连同孩子啼哭声,重重打在他们的心坎上。
可他们和邓稼先一样肩负重任,不能退缩啊u这就是邓稼先的写照,这也是当前众志成城的医护人员的写照。
如一轮红日,在坚定不移地前进,没有彷徨,也没有退缩。
【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心得第2篇】我曾经读过詹天佑的故事、我曾经读过钱学森的故事、我曾经读过李四光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被这些爱国科学家的赤子情怀深深打动。
今天,我又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我再一次地被深深地震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生产二区党支部刘恒
“老邓,这是我的底线,你听听这盖革计数器,辐射不小了,你不能再靠近了。
”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几近哽咽,“让年轻人们都撤出来吧,我得进去。
”邓稼先坚定地走向前方……观众们噙着泪水观看。
话剧《国魂》主要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任新民、于敏、孙家栋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们投身“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为主线,再现他们以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创造出“两弹一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人间奇迹,用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实现了国防科研事业的战略性突破的艰难过程,再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邓稼先的行动,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正是他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行动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
邓稼先坚守奉献,践行了入党誓言……他带领科学家们在艰苦复杂条件下为铸国之重器不懈奋斗。
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科学家们,对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和家国情怀作出了深刻诠释。
邓稼先有一颗爱国之心。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
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邓稼先取得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
1950年10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带着满脑子的原子知识和给父亲的两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更为伟大的是:邓稼先还将他的爱国之情,转化为他的报国之行。
邓稼先爱岗敬业,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求精神。
1959年6月,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们,遇到了苏联公开违约,撤走专家的大麻烦。
中央决定自己动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设计的负责人。
在遇到了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学时,邓稼先在数学家周光召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他一肩扛下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担,告别了城市的璀璨灯火,隐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着最粗最苦的重活,浑然忘记自己曾有过家喻户晓的辉煌。
也是他,带领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团队,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
正因为他有这种执着精神,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邓稼先舍小家,为大家。
为了研究两弹,他竟然放弃和妻儿团聚的美好日子,毅然坚守在大漠戈壁,忍受寂寞。
30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和妻子相聚一次,他是常人,却又是伟人,他做出了
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事--成功了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这也正是对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回报。
“两弹一星”精神,将作为我们新一代的精神食粮。
新时代,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学习、悟透老一辈科技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再添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