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解析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07章习题解答

1. 何谓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点估计就是总体参数不清楚时,用一个特定的值,即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但估计的参数为数轴上某一点。
区间估计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来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是多少,能指出总体未知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点估计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点是点估计总以误差的存在为前提,且不能提供正确估计的概率。
区间估计的优点是用概率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缺点是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估计值。
2以方差的区间估计为例说明区间估计的原理根据χ2分布:总体方差的.95或.99置信区间为: 即总体参数(方差)落入上述区间的概率为1-α,其值为95%或99%3.总体平均数估计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总体方法为点估计好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又分为:(1) 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故依据正态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2)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 分布,依据T 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3)当总体非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只有在n 大于30时渐近T 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渐近T 分布,依据T 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
4总体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应根据何种分布计算?应根据Fisher 的Z 分布进行计算5.解依据样本分布理论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正态其标准误为: 其置信区间为:该科成绩的真实分数有95%的可能性在78.55----83.45之间。
6.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形,故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T 分布 其标准误为: 用df=99差T 值表,然后用直线内插法求得t α/2=1.987其置信区间为: 该学区教学成绩的平均值有95%的可能在78.61---81.39之间。
7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计算标准误 ()()222212221σσσχnS S n X X n =-=-=-∑()()22/121222/2111)(ααχσχ----<<-n n S n S n 25.1165===n x σσ45.8355.7825.1*96.18125.1*96.1812/2/<<+<<-∙+<<∙-μμσμσαα所以:即x x Z X Z X 7.09971==-=n s x n σ39.8161.787.0*987.1807.0*987.1802/2<<+<<-+<<-μμσμσαα即:x x t X t X 789.1208===n x σσ506.3171789.1*96.117121±=±=±-x z x σα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所以总体平均数Λ在167.493―――174.506之间,作出这种判断的时候犯错误的比率是5%。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统计图表(略)第三章集中量数4、平均数约为36.14;中位数约为36.635、总平均数为91.726、平均联想速度为5.27、平均增加率约为11%;10年后的毕业人数约有3180人8、次数分布表的平均数约为177.6;中位数约为177.5;原始数据的平均数约为176.7第四章差异量数5、标准差约为1.37;平均数约为1.196、标准差为26.3;四分位差为16.037、5cm组的差异比10cm组的离散程度大8、各班成绩的总标准差是6.039、次数分布表的标准差约为11.82;第一四分位为42.89;第三四分位为58.41;四分位差为7.76第五章相关关系5、应该用肯德尔W系数。
6、r=0.8;r R=0.79;这份资料只有10对数据,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是有30对以上数据,因此这份资料适用等级相关更合适。
7、这两列变量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7。
8、上表中成绩与性别有很强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3。
9、r b=0.069小于0.2.成绩A与成绩B的相关很小,成绩A与成绩B的变化几乎没有关系。
10、测验成绩与教师评定之间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7。
11、9名被试的等级评定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8。
12、肯德尔一致性叙述为0.31。
第六章概率分布4、抽得男生的概率是0.355、出现相同点数的概率是0.1676、抽一黑球与一白球的概率是0.24;两次皆是白球与黑球的概率分别是0.36和0.167、抽一张K的概率是4/54=0.074;抽一张梅花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红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黑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不是J、Q、K的黑桃的概率是10/54=0.1858、两个正面,两个反面的概率p=6/16=0.375;四个正面的概率p=1/16=0.0625;三个反面的概率p=4/16=0.25;四个正面或三个反面的概率p=0.3125;连续掷两次无一正面的概率p=0.18759、二项分布的平均数是5,标准差是210、(1)Z≥1.5,P=0.5-0.43=0.07(2)Z≤1.5,P=0.5-0.43=0.07(3)-1.5≤Z≤1.5,p=0.43+0.43=0.86(4)p=0.78,Z=0.77,Y=0.30(5)p=0.23,Z=0.61,Y=0.33(6)1.85≤Z≤2.10,p=0.482—0.467=0.01511、(1)P=0.35,Z=1.04(2)P=0.05,Z=0.13(3)P=0.15,Z=-0.39(4)P=0.077,Z=-0.19(5)P=0.406,Z=-1.3212、(1)P=0.36,Z=-1.08(2)P=0.12,Z=0.31(3)P=0.125,Z=-0.32(4)P=0.082,Z=-0.21(5)P=0.229,Z=0.6113、各等级人数为23,136,341,341,136,2314、T分数为:73.3、68.5、64.8、60.8、57、53.3、48.5、46.4、38.2、29.515、三次6点向上的概率为0.054,三次以上6点向上的概率为0.06316、回答对33道题才能说是真会不是猜测17、答对5至10到题的概率是0.002,无法确定答对题数的平均数18、说对了5个才能说看清了而不是猜对的19、答对5题的概率是0.015;至少答对8题的概率为0.1220、至少10人被录取的概率为0.1821、(1)t0.05=2.060,t0.01=2.784(2)t0.05=2.021,t0.01=2.704(3)t0.05=2.048,t0.01=2.76322、(1)χ20.05=43.8,χ20.0,1=50.9(2)χ20.05=7.43,χ20.0,1=10.923、(1)F0.05=2.31,F0.01=3.03(2)F0.05=6.18,F0.01=12.5324、Z值为3,大于Z的概率是0.0013525、大于该平均数以上的概率为0.0826、χ2以上的概率为0.1;χ2以下的概率为0.927、χ2是20.16,小于该χ2值以下概率是0.8628、χ2值是12.32,大于这个χ2值的概率是0.2129、χ2值是15.92,大于这个χ2值的概率是0.0730、两方差之比比小于F0.05第七章参数估计5、该科测验的真实分数在78.55—83.45之间,估计正确的概率为95%,错误概率为5%。
温忠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温忠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1、如果平面a和平面β有公共点A,则这两个平面就相交()[单选题] *A、经过点A的一个平面B、经过点A的一个平面(正确答案)C、点AD、无法确定2、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边长分别是方程x2-14x+48=0的两个根,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是()[单选题] *A、6B、10(正确答案)C、8D、23、14、在等腰中,如果的长是的2倍,且三角形周长为40,那么的长是()[单选题] * A.10B.16 (正确答案)C.10D.16或2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3)的相反数是3B.-(+3)的相反数是3C.-(-8)的相反数是-8(正确答案)C.-(+八分之一)的相反数是85、39.若(x﹣3)(2x+1)=2x2+ax﹣3,则a的值为()[单选题] * A.﹣7B.﹣5(正确答案)C.5D.76、49.若(x+2)(x﹣3)=7,(x+2)2+(x﹣3)2的值为()[单选题] * A.11B.15C.39(正确答案)D.537、2、在轴上的点的纵坐标是()[单选题] *A.正数B.负数C.零(正确答案)D.实数8、方程(x+3)(x-2)=0的根是()[单选题] *A.x=-3B.x=2C.x1=3,x2=-2D.x1=-3x2=2(正确答案)9、抛物线y2=-8x的焦点坐标为()[单选题] *A、(-2,0)(正确答案)B、(-2,1)C、(0,-2)D、(0,2)10、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m,m+9)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若点B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单选题] *A.﹣11<m<﹣4B.﹣7<m<﹣4(正确答案)C.m<﹣7D.m>﹣411、37.若x2+2(m﹣1)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单选题] * A.±8(正确答案)B.﹣3或5C.﹣3D.512、19.如图,共有线段()[单选题] *A.3条B.4条C.5条D.6条(正确答案)13、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单选题] *A、f(x)=3x(正确答案)B、f(x)=4xC、f(x)= +2x-1D、f(x)=14、已知10?=5,则100?的值为( ) [单选题] *A. 25(正确答案)B. 50C. 250D. 50015、10. 已知方程组的解为,则、对应的值分别为()[单选题] *A、1,2B、1,5C、5,1(正确答案)D、2,416、?方程x2?+2X-3=0的根是(? ? ? ??)[单选题] *A、X1=-3, X2=1(正确答案)B、X1=3 ,X2=-1C、X1=3, X2=1D. X1=-3, X2=-117、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允许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单选题]*A、125B、126C、60(正确答案)D、12018、42.已知m、n均为正整数,且2m+3n=5,则4m?8n=()[单选题] * A.16B.25C.32(正确答案)D.6419、在0°~360°范围中,与645°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285°(正确答案)-75°295°75°20、函数式?的化简结果是()[单选题] *A.sinα-cosαB.±(sinα-cosα)(正确答案)C.sinα·cosαD.cosα-sinα21、37、已知A(3,﹣2),B(1,0),把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其中点A、B分别对应点C、D,若C(5,x),D(y,0),则x+y的值是()[单选题] *A.﹣1B.0C.1(正确答案)D.222、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单选题] *A. (x+y)(y+x)B. (x+y)(y-x)(正确答案)C. (x+y)(-y-x)D. (-x+y)(y-x)23、花粉的质量很小,一粒某种植物花粉的质量约为000037毫克,已知1克=1000毫克,那么000037毫克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单选题] *A. 7×10??克B. 7×10??克C. 37×10??克D. 7×10??克(正确答案)24、48、如图,△ABC≌△AED,连接BE.若∠ABC=15°,∠D=135°,∠EAC=24°,则∠BEA的度数为()[单选题] *A.54°B.63°(正确答案)C.64°D.68°25、15.一次社会调查中,某小组了解到某种品牌的薯片包装上注明净含量为,则下列同类产品中净含量不符合标准的是()[单选题] *A 56gB .60gC.64gD.68g(正确答案)26、14.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以-1,并保持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单选题]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正确答案)C.关于原点对称D.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27、? 转化成角度为()[单选题] *A. 150°B. 120°(正确答案)C. 270°D. 90°28、已知二次函数f(x)=2x2-x+2,那么f(-2)的值为()。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二章习题解答

5.统计全班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然后制作一个双列次数分布表。 ××班学生“身高”和“体重”双列次数分布表
体重/kg身高/cm40-45-55-60-65-70-75--80Yf185-180-175-170-165-160155-Xf 6. 7. (略)
• 表2-2 反应时的累积次数分布表
• 分组区间次数向上累加次数向下累加次数f实际累加次数相对累加次数实际累 加次数相对累加次数 1125.1651.0010.021251640.9820.03137.510630.97120.181506530.82180. 27162.511470.73290.4417516360.56450.69187.59200.3154.0832004110. 17580.89212.5470.11620.95225130.05630.97237.5220.03631.00合计65
• 图形直观形状不同。 绘图(略)
3.圆形图适合哪种资料?自选数据绘制图形图。
• 圆形图又称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 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
• 绘图(略)
• 4.答:(1)求全距:R=Xmax-Xmin=242.2-116.7=125.5
• (2)确定组数和组距:N=65代入公式K=1.87(N-1)2/5,得K=9.8,理论组数为 10,组距为12.5,由于理论分组不能包括116.7,因此组数定为11,组类型不同。条形图用来描述称名数据或计数数据,而直方图主要 用来描述分组的连续数据;②表示的数据多少的方式不同。条形图用直条的长 短或高低表示数据的多少和大小,而直方图用面积表示数据的多少和大小。直 方图的总面积与总次数相等。③坐标轴上的标尺分点意义不同。条形图的一个 坐标轴是分类轴,而直方图的一个坐标轴上表示的是另一个刻度值。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邵志芳)课后习题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邵志芳)课后习题答案(注意!本答案是热心研友所作答案,其中很可能会有错误之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指正)第一章1.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分支。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统计学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分支。
其任务是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提供分析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统计分析工具。
2.总体是共同具有某种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测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统计量是样本上的数字特征;参数是总体上的数字特征。
在进行统计推断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相应的总体参数。
3.(1)随机现象(2)随机现象(3)确定现象(4)随机现象(5)确定现象(6)随机现象(7)随机现象(8)确定现象(9)随机现象(10)随机现象第二章11间断型比率量表2连续型比率量表3间断型比率量表4间断型比率量表5间断型称名量表6间断型比率量表7间断型顺序量表8间断型比率量表9间断型顺序量表10间断型顺序量表11间断型比率量表12间断型顺序量表13间断型顺序量表14间断型称名量表15连续型比率量表2不同的数据水平一般不能够相互转化3.4.5图略第三章1(1)84(2)89(3)420(4)观察数据加上、减去或者乘以一个数,等于其算术平均数加上、减去或者乘以这个数。
2(1)Md=13.5 (2)Md=123 S^=6.8 S=2.6084 32405 CV=10% CV=9.2% 可见男生成绩的差异大。
第四章1概率就是某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先验定义和后验定义。
先验概率就是无须试验就能得到的概率的大小,后验概率则是必须经过大量试验才能得到的概率大小。
2(1)0.077 (2)0.25 (3)0.5 (4)0.25 (5)0.1923 (1)0.0625 (2)0.0625(3)0.25 (4)0.00394 (1)0.008 (2)0.128第三章:3题方差为8.5 标准差为2.924题离差平方和为3159(这两道题用的是公式3.2.4c )第五章1 (1)1 (2)0.866 (3)0.04692 (1)0.38493 (2)0.30598 (3)0.41924(4)0.89726 (5)0.66141 (6)0.781933 理论上讲应有34人,占全班的68。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答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答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答案【篇一: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07章习题解答】点估计就是总体参数不清楚时,用一个特定的值,即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但估计的参数为数轴上某一点。
区间估计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来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是多少,能指出总体未知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点估计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点是点估计总以误差的存在为前提,且不能提供正确估计的概率。
区间估计的优点是用概率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缺点是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估计值。
2以方差的区间估计为例说明区间估计的原理3.总体平均数估计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总体方法为点估计好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又分为:(1)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故依据正态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2)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依据t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3)当总体非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只有在n大于30时渐近t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渐近t分布,依据t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
4总体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应根据何种分布计算?应根据fisher的z分布进行计算5.解依据样本分布理论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正态5其标准误为: ?x1.25 nx?z?/2??xx?z?/2??x即81?1.96*1.2581?1.96*1.25所以:78.5583.45该科成绩的真实分数有95%的可能性在78.55----83.45之间。
x?t??xx?t?/2?x其置信区间为:即:80?1.987*0.780?1.987*0.778.6181.39该学区教学成绩的平均值有95%的可能在78.61---81.39之间。
7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8计算标准误 ?x1.789 n20x?z1x?171?1.96*1.789?171?3.506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所以总体平均数?在167.493―――174.506之间,作出这种判断的时候犯错误的比率是5%。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常用统计参数)【圣才出品】

第2章 常用统计参数1.某班学生的心理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l0分,学生总数为43人。
根据这些信息,无法计算出的统计量有( )。
A .差异系数B .分数总和C .中数D .方差【答案】C【解析】中数计算方法:①首先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dn M n =12n ,式中:dn M n 表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 表示数列数据个数。
②然后再求数列中位于dn M n 位置上的那个数Mdn 。
题中没有具体数据序列,因此无法计算得到中数。
2.已知一组数据为2,5,13,10,8,21,则它们的中位数为( )。
A .8B .9C .10D .不存在【答案】B【解析】中位数又称中数,符号记为Mdn ,计算方法:①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dn M n =12n +,式中,nMdn 表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 表示数列数据个数。
②求数列中位于dn M n 位置上的那个数Mdn 。
由题可知,数据排序后为:2,5,8,10,13,21。
因为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其中数为第(6+1)/2=3.5个数,即Mdn 应在8、10之间,因此答案为9。
3.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1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那么该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 A .65分B .70分C .75分D .68分【答案】B【解析】此题为加权平均数的变形,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由公式可知,75=10852030X ⨯+⨯,X=70。
4.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求平均增长率或对心理物理学中的等距与等比量表实验的数据处理,应当使用的统计量是( )。
A .算术平均数B .加权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方差或标准差【答案】C【解析】几何平均数的应用:①心理物理学中等距与等比量表实验的数据处理;②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平均增长率的计算。
5.如果把某班所有学生的分数都减少5分,则该班成绩的均值和方差会如何变化?()A.均值变小,方差不变B.均值不变,方差变小C.均值方差同时变小D.均值变小,方差变大【答案】A【解析】由方差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或减一个相同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方差等于原方差;由平均数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常数c。
1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课后答案(张厚粲 徐建平著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1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
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1名词概念(1 )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 )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 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
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
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
心理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
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且旨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难以准确测量。
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
因此,在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
心理与教育统计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的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经顺利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c. 为学习心理与教育测量和评价打下基础。
3.先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答: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要用何种统计方法去分析,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
只有做到对数据分析正确,才能对统计方法做出正确地选用。
选用统计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首先,要分析一下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即所或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
(2)其次,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
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
(3)第三,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4•什么叫随机变量?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否属于随机变量?答:(1 )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 )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属于随机变量。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科学研究中因观测人员、观测工具、观测条件的变化而具有随机变化的现象。
在心理和教育科学领域,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也具有一定随机性质。
观测数据的这种特点,称为变异性。
即便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观测同一事物,只要是进行多次,那么获得的数据就不会完全相同。
随着测量工具的完善和精确,数据的这种随机性变化就更明显。
例如,人们对同一年级或同一年龄儿童甚至对同一个人进行同一学科的学业测试,或对同一个心理特点进行评量、观察多次,得到的数据绝不会全然相同,这些数据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造成数据变异的原因,出自观测过程中一些偶然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称随机因素。
随机因素使测量产生的误差称作随机误差。
由于这种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得在相同条件下观测的结果常常不止一个,并且事前无法确定,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称这类现象为随机现象。
在教育和心理科学的各类研究中,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内在的种种心理现象,不仅由客观上一些偶然因素会引起测量误差,由实验者和被试主观上一些不可控制的偶然因素也会造成测量误差,这些偶然因素十分复杂,因而造成的随机误差就更大,也就是使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具有更明显的变异性。
5。
怎样理解总体、样本与个体。
答:根据其各自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表示。
大圆表示研究对象的全体,也就是总体;大圆中的小圆表示其中一个样本,大圆中所有的点代表的是样本。
6统计量与参数之间有何区别和关系。
答:(1)参数是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样本的特征值称作统计量。
(2)区别:O参数是从总体中计算得到的量数,代表总体特征,一个常数。
统计量是从一个样本中计算得到的量数,它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是一个变量,随样本的变化而变化。
②参数常用希腊字母表示,样本统计量用英文字母表示。
(3)联系:1参数通常是通过样本特征值来预测得到,7答案略8、下述一些数据,哪些是测量数据?哪些是计数数据?其数值意味什么?(1)17.0 千克(2)89.85 厘米(3)199.2 秒(4)17 人(5)25 本(6)93.5 分答:上面的数据中测量数据有:(1)17.0千克(2)89.85厘米(3)199.2秒(6)93.5分计数数据有:(4)17人(5)25本。
(2)17.0千克、89.85厘米、199.2秒、93.5分,这些数据是借助一定的重量、长度、时间或一定的测量标准而获得数据,分别代表事物的重量、长度、时间或者分数。
9符号代表的意义(课本20页)分别代表(1)总体平均数,期望值(2)样本平均数(3)总体之间的相关系数(4)样本间的相关系数(5)总体标准差(6)样本标准差(7)总体间的回归系数(8)有限个体数目的总体【张书中的表示,课本19页】(9)样本容量,样本大小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二章答案1、统计分组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进行统计分组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1)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面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时,有时需要先做初步的分类,分类或分组一定是要选择与被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关的特性为依据,才能确保分类或分组的正确。
在心理与教育学研究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对分组的正确进行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业成绩研究中按学科性质分类,在整理智力测验结果时,按言语智力、操作智力和总的智力分数分类等。
(2 )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组时,所依据的特性称为分组或分类的标志。
整理数据时,分组标志要明确并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前后一致。
这就是说,关于被研究现象本质特性的概念要明确,不能既是这个又是那个。
另外,所依据的标志必须能将全部数据包括进去,不能有遗漏,也不能中途改变。
2、直条图或叫条形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
详见课本45页。
3、圆形图或叫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多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编制次数分布表(5)编制累积次数分布表、、忽略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章答案本答案由L老师整理。
但由于本人时间及精力的限制,答案可能不是很准确,欢迎加入到QC群资料:17019532,欢迎一起讨论。
1、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要注意什么问题:3.对于下列数据,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趋势其代表性更好?并计算它们的值。
(1)4 5 6 6 7 29 (2)3 4 5 7 5 (3)2 3 5 6 7 8 9答:(1)中数6,因为题目中有极端数据,不适合用算术平均数(2)众数5(3)算术平均数5.714求下列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中数。
分组f分组f65~135~3460~430~2155~625~1650~820~1145~1615~940~2410~7)答:以上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为中数约为5求下列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答:以上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约为91.726三个不同被试对某词的联想速度如下表,求平均联想速度先求出每个被试的联想速度:被试A的联想速度X为:13/2被试B的联想速度X2为:13/3被试C的联想速度X3为:13/2.5将数据代入公式3.7得平均联想速度为5.27下面是某校几年来毕业生的人数,问平均增加率是多少?并估计10年后的毕业人数有多少?答:(1 )平均增加率约为11%10(2) 10年后的毕业人数约有 1120* (1 + 11% =3180人8计算第二章习题4中次数分布表资料的平均数、中数及原始数据的平均数答:次数分布表资料的平均数约为 177.6,次数分布表的中数约为 177.5,原始数据的平均数约为1767。
第四章1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离中趋势?答:( 1)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全距、四分位差、百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
差异量数就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也称离散量数(measures of dispersion )。
(2 )度量离中趋势的必要性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 要全面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 了解特殊情况。
这些特殊性常表现为数据的变异性。
出它们的分布情形。
为了全面反映数据的总体情况, 使用差异量数。
4应用标准分数求不同质的数据总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应用标准分数求不同质的数据总和时应注意这些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次数分布应该是正态 的。
因为标准分是线形变化,不改变原分布的形态,只有原分布是正态时, 才是正态的。
5计算下列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差11.0 13.0 10.0 9.0 11.5 12.2 13.1 9.7 10.5解:把数据代入公式 4.10得s=1.37 把数据代入公式 4.5得AD=1.19 答:标准差约为1.37,平均差约为1.19。
6计算第二章习题 4所列次数人布表的标准差、四分位差答:标准差为26.3,四分位差为16.687今有一画线实验, 标准线分别为5cm 及10cm,实验结果5cm 组的误差平均数为 1.3cm ,标 准差为0.7,10cm 组的误差平均数为 4.3cm ,标准差为1.2cm ,请问用什么方法比较其离散 程度的大小?并具体比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