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产品包装操作规程

产品包装操作规程

产品包装操作规程一、概述产品包装是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形象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运作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统一和规范产品包装操作流程,确保产品包装质量和效益,制定本产品包装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产品包装工作。

二、包装材料准备1. 确定包装材料种类和规格,根据产品性质和尺寸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

2. 检查包装材料的完好性和数量,及时补充不足或者严重损坏的包装材料。

3. 接收质检部门提供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包装材料并进行验收,确保包装材料符合要求。

三、包装设备准备1. 检查包装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完好、灵活可靠,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2. 检查包装设备所需的电源和电气线路,确保能够正常供电和使用。

3. 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如刀具、包装机械的配件等。

四、包装操作流程1. 委派包装操作人员,确保包装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包装工艺流程,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 在指定的包装操作区域进行包装操作,确保操作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并且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3. 按照产品包装要求,将产品放置在包装材料内,并合理调整材料的紧密度和保护性。

4. 操作包装设备,如封口机、打包机等,确保操作正确、稳定和安全。

5. 检查包装质量和效果,如封口是否完整、外观是否整洁等,确保符合要求。

6. 完成产品包装后,将包装箱适当堆放,避免损坏和混乱。

五、包装质量控制1. 产品包装前进行自检,并有专人进行抽检,确保产品包装质量符合要求。

2. 严格遵守产品包装的标准操作规程,杜绝包装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

3. 产品包装过程中,如发现包装材料、设备等有质量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更换。

4. 针对常见包装不良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提高包装质量。

六、清洁与安全1. 包装操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卫生与整洁,定期清理包装废料和杂物,减少安全隐患。

2. 包装工作中应注意用电安全,确保包装设备周围的电源线路和电气设施正常运行,避免电器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定纸盒检验操作规程,规范标签的质量检查。

范围:适用于纸盒的质量检查。

责任:质量部、生产部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内容:1、检验用具:玻璃尺、剪刀、分析天平。

2、取样方法:按包装材料通用取样规程取样。

3、检查3.1性状:目视检查质量应均一、表面清洁、无污迹、字迹清晰,分色均匀、色泽与标准样一致、无花斑花点、无伤痕等使用上的缺陷粘贴处无脱胶现象,装订边吻合牢固。

材质:用剪刀剪取纸箱,共分五层,内外两层为牛皮纸,中间三层为一层黄板纸及二层瓦楞纸。

3.2规格:透明玻璃尺尺量:(水丸内盒)60mm×37mm×37mm ;(水丸套盒)290mm×76mm×63mm;(口服液盒)260 mm×103mm×20mm。

3.3逐条核对印刷内容:商标、品名、批准文号、包装规格、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处方、功能主治、注意、贮藏,单位名称等内容字迹清晰,符合规定要求。

4、分析结果判定14。

1全部项目检验合格,为合格品。

4.2单项检验项目不合格,须要复检,复检不合格示为不合格品。

2目的:制定复合铝袋检验操作规程,规范标签的质量检查. 范围:适用于复合铝袋的质量检查. 责任:质量部、生产部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内容:1、验用具:放大镜、卷尺、游标卡尺2、取样方法:依照包装材料通用取样规程取样.3、检查3.1性状:本品为复合铝袋,其肉眼观看表面,无污迹、字迹清晰、分色均匀、无花斑花点.3。

2外观其肉眼看表面及袋内面清洁,无污迹,字迹清晰,分色均匀,色泽与标准样一致,无花斑、花点.3.3逐条核对印刷内容:与标准内容一致应符合规定要求。

3。

4用卷尺测量袋的大小规格应符合名规格规定的尺寸要求及对材料厚度规定。

3.5手撕拉有较大强度及韧性. 4、分析结果判定4.1全部项目检验合格为合格品.4。

2单项检验不合格,须要复检,复检不合格示为不合格品.3目的:明确口服液瓶质量标准,确定质量、生产、采供质控依据。

包装操作规程

包装操作规程

包装操作规程一、概述包装是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保护商品,还能提升商品形象和品质。

为确保包装操作规范、高效、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包装材料准备1.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确认包装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保证足够供应。

3. 对包装材料进行合理的存放和管理,确保其干燥、无损坏。

三、包装操作流程1. 检查商品- 检查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无缺陷和损坏。

- 根据商品特性,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和材料。

2. 清洁包装区域- 清理包装区域,保持干净整洁。

- 排除杂物和灰尘等影响包装质量的因素。

3. 预先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包装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良好。

- 检查包装机械设备是否安全可靠,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 包装操作- 进行商品包装前,检查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 按照包装要求和规格,进行包装操作。

- 注意包装速度和效率,保证包装质量的同时提高包装效率。

5. 包装检验- 对包装后的商品进行检验,确保包装质量无误。

-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牢固,有无破损或污染。

- 对外观、尺寸、重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

6. 包装封闭- 根据包装方式和要求,进行包装封闭操作。

- 使用适当的封尾方式,保证包装的密封性能。

四、包装质量控制1. 监控包装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封口、标识等,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2. 设立包装质量检查岗位,定期抽检包装商品并进行必要记录。

3. 对包装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包装质量的意识和要求。

五、包装设备维护1. 定期对包装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保持设备干净,避免灰尘和杂质对包装过程造成污染和损坏。

六、包装废弃物处理1. 进行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和分拣,保持环境整洁。

2. 根据包装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再利用或安全处理等。

七、包装操作事故应急处理1. 对包装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事故进行评估和分析。

001 内包装材料检验操作规程

001  内包装材料检验操作规程

SOP/QC(03)001-01 内包装材料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类别:操作规程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目的:制定药品内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依据:《内包装材料质量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药品内包装材料的检验。

责任:质量控制科主任及检验员对本规程执行负责。

质量保证科主任及监控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质量管理部经理负领导责任。

正文:公司药品用内包装材料种类主要包括:药品包装用铝箔、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内)。

所有内包装材料应先检测微生物限度,再做其它项目的检验。

1内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检验:1.1内包材微生物限度检验供试液的制备:药品包装用铝箔、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内)供试液的制备:取试样内层面面积约为20 cm2,将无菌棉签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擦拭方法按示1所示:示1 示2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擦拭方法按示2所示。

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共擦抹5个位置合计100 cm2。

每支棉签抹完后立即剪断,投入盛有30ml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已灭菌的锥形瓶中。

全部棉签投入瓶中后,将瓶迅速摇晃1min,即得供试液。

1.2内包装材料的需氧菌、霉菌、酵母菌检查:1.2.1供试品的检査1)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2)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3)阴性对照试验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査。

1.2.2试验前的准备:1)无菌室无菌程度应符合规定;见《沉降菌监测规程》、《悬浮粒子监测规程》、浮游菌监测规程》。

2)供试品及所有已灭菌的平皿、试管、吸管、量筒、培养基等移至传递窗内并打开紫外灯。

包装制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包装制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包装制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各类产品包装日益重要。

包装不仅仅是保护产品的外层,更是与消费者进行最直接接触的部分。

因此,包装制品的质量检验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包装制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以确保所有产品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质量合格,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检验范围包装制品质量检验涵盖了各类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和包装装饰等方面。

其中,包装材料包括纸箱、塑料袋、木箱、纸质包装纸等;包装容器包括瓶子、罐子、盒子等;包装装饰包括标签、吊牌、包装带等。

三、检验项目1. 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耐压性、耐撕裂性等。

2. 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能:检验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3. 包装容器的密封性能:测试包装容器的密封情况。

4. 包装容器的负荷能力:检验容器是否能承受预定的重量。

5. 包装装饰的印刷质量:检查标签、吊牌等的印刷效果是否清晰、准确。

6. 包装装饰的粘性和固定性:检验包装带、胶水等的粘附力是否符合要求。

7. 包装材料和装饰的耐候性:测试是否能经受住日晒、雨淋等恶劣环境。

四、检验方法1. 物理性能的检验: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如拉力机、压力计等,对包装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2. 安全性能的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3. 密封性能的检验:将待测容器充满水或气体,观察其是否出现泄漏。

4. 负荷能力的检验:将预定重量的物品放入容器中,观察是否能承受住。

5. 印刷质量的检验:通过目视检查或使用光学仪器,评估印刷质量的精准度和清晰度。

6. 粘性和固定性的检验: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对胶水、包装带等进行粘附力测试。

7. 耐候性的检验:将包装材料放置在恶劣的环境中,观察其是否会出现褪色、脆化等现象。

五、检验报告和处理1. 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

2. 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可以选择返工、更换材料等方式。

包装材料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包装材料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1、H的:规范包装材料验收操作。

2、范畴:包装材料。

3、责任:QA检查员、仓管员。

4、程序
4.1包装材料进厂后,治理员按订单或送货单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以及目测材料的
包装外观,是否受潮、破旧、标签是否完好。

不合格品应予拒收。

4.2一切正常后,将放置包装材料的托板拉到包装材料区相应的位置,在其前摆放黄色
待验脾,填写请验单和货位卡。

4.3将请验单交质量保证部,质保部取样员按规定取样并帖好口色取样标签。

4.4收到质保部的检验证书后,依照其合格与否贴标识,QA人员给每件合格的包装材料
贴上绿色合格证,不合格的包装材料贴上红色不合格证。

4.5将检验合格后的包装材料前的黃色待验脾换成绿色合格脾。

并做好总帐、分类帐记
录。

4.6不合格的包装材料移置不合格品库,并要做好货位卡、登记台帐。

4.7待验的标签、讲明书必须放到专用的待验品柜里。

合格的标签、讲明书要放到专用
合格柜里,不合格的要放到专用的不合格柜里,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申请表,交与质保部以待销毁。

4.8印有同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的验收,合格品、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与标签、
讲明书处理程序相同。

4.9其余包装材料检验不合格后及时通知采购人员,以待处理。

GMP质量体系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规程

GMP质量体系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规程

GMP质量体系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规程GMP质量体系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建立的一套符合药品生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确保生产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在GMP质量体系中,对于包装材料的质量监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下面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介绍GMP质量体系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规程。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药品包装的各种材料,包括玻璃瓶、铝塑包装、纸盒、药品袋等。

包装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药品的保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其进行质量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药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包装材料质量监控规程,明确包装材料质量监控的目的、范围、内容和责任。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包装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药品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选择有资质和能力提供高质量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并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

供应商应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定期进行质量监控。

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的制定。

药品企业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标准应包括有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机械性能、外观和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制定材料的使用限制和处理方法。

3.包装材料的验收。

药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验收流程,对进货的包装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物理化学性质检验、机械性能测试等项目。

对于不合格的包装材料,药品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追究供应商责任、退回或重新选择材料等。

4.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

药品企业应对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评估等。

此外,还需要对包装材料的质量进行追溯和记录,确保其可追溯和可追踪。

5.包装材料的贮存和保管。

药品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包装材料贮存和保管规程,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不受损。

规程应包括贮存条件、防潮防尘防虫等措施,以及贮存记录和定期检查等要求。

6.包装材料的变更管理。

药品企业应建立包装材料变更管理制度,对包装材料的变更进行评估和审核。

SOPQM01302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SOPQM01302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包装材料质量监控操作规程,监督包装材料的接收,贮存和发放。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包装材料在接收、贮存、发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3.职责质管部人员、仓管员对本操作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来料接收检查:QA负责包材的接收、贮存、发放全过程质量监控。

4.1.1 依据订货合同检查包材是否为企业定点采购供货单位。

4.1.2 检查供应商是否有符合药用包装的书面证明及《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认证证书》,是否与定点采购档案资料相符。

4.1.3 不符合药用的包装材料应至少符合食品包装材料标准。

4.1.4 进口的包材必须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授权的药包材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并具有《进口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方可使用。

4.1.5 外包装标识应符合要求。

毒性中药外包装应有毒性中药标志。

4.1.6 有取样标识,取样操作符合“包装材料取样操作规程”。

4.2 贮存检查:4.2.1 检查库房、环境、设施是否符合所贮包材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照明)。

4.2.2 包材的外包装应清洁、分区存放,状态标识符合规定要求。

4.2.3 物料码放整齐,置于垫仓板上。

4.2.4 不合格品应专区存放,状态标识要醒目,应及时办理退货手续,或销毁处理,并有记录。

4.3 发放检查:4.3.1 凭质量受权人审核批准的“物料审核放行单”发放。

4.3.2 包材的发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包材发放记录应完整、准确、真实。

5.培训5.1 培训部门:质管部。

5.2 培训对象:质管部人员、仓管员。

(以下内容空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建立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称内包装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对内包装材料的质量监控要进行严格管理。

2. 范围:
用前不用进行处理就可直接用于包装的内包材。

3. 职责:
仓库保管员、质量管理科现场质检员。

4. 内容:
4.1 来料接收检查:
◆检查包材供货商是否为企业定点采购供货单位,否则拒收。

◆检查首次进货的包材是否有检验合格证,是否与定点采购档案资料相符。

◆有仓库保管员的初检记录。

包材外包装完好,清洁。

用前不用进行处理就可直接用于包装的内包材,使用前若已破损,应及时处理或退货,并做好记录,要附有退货单。

◆外包装标记内容要齐全:品名、规格、数量、产地、供货厂家、出厂日期等。

◆取样时要按“取样管理规程”执行。

取样后把剩余品密封,尽量减少污染。

◆凡使用前不能清洁的包材,应在与生产级别相适应的取样车中取样。

取样车定期清洁,且清洁要符合要求,经质量管理科QA的检查后,发放清洁合格证。

4.2 贮存检查
◆检查贮存库房、环境、设施是否符合包材的贮存要求(如温湿度、通风、照明)。

◆外包装清洁好后,不同类型的包材要分区存放,状态应符合规定要求:
黄色代表待验绿色代表合格红色代表不合格。

◆物料码放整齐,置于垫托板上。

◆不合格品的状态标记要醒目,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办好退货手续,退货后要有记录和退货单。

◆用前不能再清洁的内包材应按规定定期检查卫生学情况,检查合格后才可发放,状态标记上要有复检日期。

4.3 发放检查
◆有质量管理科检验合格的报告单后才可发放,不合格或没有报告单的内包材不得发放。

◆用前不能处理的包材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放。

◆内包材发放记录完整、正确、真实。

5.文件变更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