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富营养化趋势与生态修复策略_柴召阳

合集下载

生态修复水体富营养化技术研究进展

生态修复水体富营养化技术研究进展
1.2 人工湿地净化 人工湿地净化主要是指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 泽地类似的地面,可以在这块湿地上人为的种植一些挺水 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再通过与他生态技术相结 合从而达到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不仅 成本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在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很多人都对此做了一些相关试验, 例如 2019 年王宠等人就抚顺社河的水体富营养化做了相 关的研究,他采用的植物是芦苇、扁干藨草、香蒲、针蔺,并 结合小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对轻度,中度以及高度三种浓度 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总 磷不管在哪种浓度下芦苇对于总磷的去除率都是最高的, 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去除率依次为 83.4%,70%,55%;对于 总氮的去除率效果最好的也是芦苇,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去 除率依次为 73%,65%,48.5%;而对于氨氮的去除率效果 最好的仍是芦苇,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去除率依次为 82.5%,63.5%,60%[4]。所以在此次实验中对修复水体富营 养化最好的植物是芦苇。 通过统计近 10 年有关人工湿地净化对水体富营养化 修复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来看从 2010 年到 2016 年人工 湿地净化技术研究的人数相对较多,发表的论文数也较 多,在 2016 年达到了个峰值。而从 2016 年到 2020 年之间
作者简介院王慧芳(1996-),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学生,研 究方向为植物-微生物生态修复;吕东蓬 (通讯作者) (1981-),男,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 方向为湿地生态修复。
属和石油烃的降解等各个方面。通过实验表明植物自身对 水体也有净化作用,但是当水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值,超 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使水 体达到标准。
(08):65-66. [7]李金中,李学菊.人工沉床技术在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

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2010年 1月January 2010 第27卷 第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Vo l 27 No 1 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陈克亮,王金坑,戴娟娟,颜 利(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摘 要:随着陆源排污和海上排污量的增加,致使海洋区域功能呈现退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文章从技术、政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针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规划与区划、监管机制、总量控制以及实施必要的海洋关闭制度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为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 键 词:海洋区域功能;恢复;对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大,随着陆源排污和海上排污量的逐年增加,我国海洋环境总体质量持续恶化,污染损害事件频繁发生[1],致使海洋区域功能逐渐退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海洋区域功能的修复与恢复不仅是地方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加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发展近海海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已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环境领域优先主题,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也被列为 实现国家目标 我国科技发展重中之重的重大专项,!国家 十一五海洋科技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也将海洋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列入重大专项中的重点研究内容[2-4]。

因此,建立健全恢复海洋区域功能的对策和措施可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 恢复区域功能的技术措施1 1 海洋生态修复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我国沿海地方海洋部门已经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洋生态恢复项目,如山东半岛实施了 底播增殖工程,辽宁、江苏和厦门沿海开展了滨海湿地恢复整治项目,福建实施治理海岛生态破坏的 封岛栽培工程,广东和浙江实施人工鱼礁工程,广西沿海开展了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海南省开展了人工恢复珊瑚礁试点等;在海洋生态恢复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都与沿海各地的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海洋污染治理、海洋灾害防治、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发展滨海旅游相结合,取得了综合效益。

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进展

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进展
• 武汉东湖的蓝藻水华肆虐多年,但自1985年起突然 消失后至今未见复发,认为鲢鳙鱼的大量放养是水 华消失的决定因素
• 水域面积较大的水体会成为许多蚊蝇等害虫的滋生 场所,在水中投放鲫鱼,可以摄食这些害虫的幼虫
生物操纵
• 由Shapiro提出的,即用调整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控 制水质,主要是调整鱼群结构,主要用于小而浅、相 对封闭的水域
水生动物
• 作用 • 分类 • 研究进展 • 生物操纵
研究进展
• 蚌类能滤食水中悬浮的藻类及有机碎屑;螺蛳主要 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 浮物质絮凝,促使水变清
• 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 的绿藻类物质,使水体的透明度增加。研究发现, 滤食性鱼类能抑制水华的鲢鳙生物量为40~50g/m2
• 张圣照等研究了太湖富营养化对水生高等植物及植被 恢复的影响,用盆栽试验、壮芽直播试验研究了水体 透明度对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并恢复和重 建了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群落
• 王国祥等采用群落镶嵌技术在重富营养化湖泊内成功 恢复了多种生态类型的水生植物,研究了在低透明度 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生植物的恢复过程、镶嵌群落对 富营养化湖泊氮素循环、水质改善以及生态系统结构 的影响。
• 缺点
耗时长 条件苛刻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影响
•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总磷>0.02ppm 叶绿素a>10g/L 透明度<2.0m 深水DO<10%饱和溶氧量
(USEPA评价标准)
•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水生植物
• 作用 • 分类 • 研究进展 • 人工浮岛 • 后续管理
研究进展
• 水生植物水花生、水浮萍、满江红、紫菜对雷氏衣藻 有克制作用;沉水植物金鱼藻、马来眼子菜和苦草对 栅藻、月牙藻等藻类都具有抑制作用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现状,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现状,

人工湿地法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基质、 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利用生态系统中基质—水生植 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水中可沉降固体、 胶体物质、BOD5、N、P、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 去除,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和改善,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力和较大活 性的营养盐控制的生态处理系统。
二、湖泊中的富营养化 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水华频繁暴发给人们 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供水安全,给人类健康造成了 威胁。
现有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包括污水分流、换水或稀释、深层排水、曝气或混合、挖 去底部沉积物和机械收草藻。
化学法包括深层曝气技术(将氧气充入湖泊底部,使其转变为还 原状态)和营养物钝化法(利用某种无机盐,使水中金属离子沉淀)。
水体的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巨 大的不良影响。治理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生 物修复技术,它的优势在于: 低投资、低能耗、处理过程与自然 生态系统有更大的相融性等。但在运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富营养化 水体的治理过程中, 我们应考虑到物种间的相互影响及生态安全 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高效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方法有生态 稳定塘、人工生态浮岛(浮床)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等,但我们应尽 早提出更为有效的治理方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三、水库中的富营养化 中国主要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的结果表明,水库富营养化程度 总体状况尚好,富营养水平以上的水库仅占调查水库数量的21.5%, 但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较为严重,如蘑菇水库、官厅水库、海龙 水库等,给城市供水安全带来严重危害,须引起高度重视。[3]
水库的富营养化治理与湖泊治理大同小异,包括了外源治理和 内源控制。

海洋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策略

海洋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策略

海洋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策略海洋,这颗蓝色星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

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的表现多种多样。

首先,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

一些传统的渔业品种数量大幅下降,甚至濒临灭绝,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海洋污染也是一大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的流入,以及塑料垃圾等固体废物的大量倾倒,使得海洋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例如,石油泄漏事故会在海面形成大面积的油膜,阻碍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海洋缺氧,对海洋生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再者,沿海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如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破坏了沿海湿地和红树林等重要的生态系统,削弱了它们抵御风暴潮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海洋温度升高和酸化等问题,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珊瑚白化现象就是海洋温度升高的一个显著后果,这使得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重创。

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渔业资源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渔民的生计和渔业经济的发展。

海洋污染导致海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提供旅游资源等的能力下降,也会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有效的恢复策略。

加强海洋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是首要任务。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过度捕捞、控制污染排放、规范沿海开发活动,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在这些保护区内,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和繁殖环境,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1 水体 富营养化
随着社会发展 进程 的加快 , 人类 生产 、 生活污水 排放 的 日益 增多 , 水体 的富营养化 问题也越来 越严 重。水体 富营养 化是 指 水体 中生物所需的氮 、 磷等无机营养物 质含量过 剩的现象 。氮 、 磷是导致 湖泊 、 水库 、 海湾等缓 流水体 富营养化 的主要原 因… 。 磷是藻类等的细胞 合成所必 需 的, 也是 构成核 酸 、 脂肪 、 白质 蛋 的重要成分 , 在能量代谢种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研 究发现 , 当 水体 中总磷浓度达到 0 0 g L时 , 环境 的生 态平衡 就会 被 . 2m / 水 破坏 J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 , 浮游藻类 大量繁殖 , 形成水
华。水面往往 因优 势 浮游 藻类颜 色 的不 同呈现 蓝 色 、 色 、 红 棕 色 、 白色等 。而在海 洋 中出现富 营养化现 象时则 多称 作赤 潮 乳 或红潮 J 。水体 富营养化会使水质受 到严重污染 。富营养 化的 水体 中, 藻类过量 繁殖引起 水质恶 化 、 湖泊退 化 , 重破 坏水 体 严 的生态环 境环 境 和 生态 平衡 , 威胁 水 生 生 物 的生 存 和人 类 健 康 。水体 富营 养 化 已经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影 响 因
体变得浑浊 , 明度降低 , 水体 的美学 价值大 打折 扣 , 透 使 降低 水 体的景观性。 同时 , 藻类 的 大量 繁殖 死 亡 , 会使 水 体 产 生霉 臭
味, 降低水质 的同时, 也会 影响水体周边 居民的工作生活。
2 2 破坏 水生 生态 .
富营养化的水体 中 , 由于大量 藻类植 物 对水体 的覆 盖 和对
pe e t r s n .Th ol to o l ms o t re to h c t n we e r v e d,t e e v r n n a ik r ic s e r m h e p lu in prb e fwae u r p i ai r e iwe o h n io me tlrs swe e d s u s d fo t e p r p c ie fh ma e lh,e o o c d v lpme t c l gc lp oe to e s e tv so u n h at c n mi e eo n ,e oo i a r tc in,a o to o n e me s r s we e p o s d nd c n r lc u tr a u e r r po e wih c n r l n h t rb d ’ e o e u nd e d g n usl a s t o to l g t e wae o yS x g no s a n o e o o d . i Ke y wor :wae u r p i ain;e vr n n a s u s o d;c n r l ds t re to h c to n io me tlis e ;l a o to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物修复方法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物修复方法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物修复方法研究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物修复方法,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生物修复方法,探讨其优势与局限性。

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修复方法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生物修复,治理方法,生态环境,水质改善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质,导致藻类暴发和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还威胁着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富集,导致藻类暴发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其主要成因包括农业、工业、城市污水排放和大气沉降等。

农业中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工业废水和污水的排放,都会导致富营养化问题的加剧。

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一方面,过度富营养会刺激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现象,影响水质和景观,甚至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另一方面,藻类死亡后会消耗水体中氧气,导致水体缺氧,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富含藻类和有机物,使得水质变差,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同时,富营养化还会增加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水资源管理的压力。

因此,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加强水体监测和管理,推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恢复,实现水体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生物修复方法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1.植物修复技术·水生植物修复水生植物如箭莎、藻类、水葱等具有吸收和积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特性。

将这些水生植物引入水体中,利用其生长代谢作用,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减缓富营养化过程。

海洋保护与海洋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策略

海洋保护与海洋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策略

海洋保护与海洋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策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海洋保护和海洋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海洋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得其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而人类活动的不当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制定综合的治理策略来保护海洋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一、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保护区是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手段之一。

应建立更多的海洋保护区,并加强其管理和保护力度。

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禁止捕捞、禁止污染、限制开发活动等。

同时,加强对海洋保护区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控制渔业捕捞量和方式过度渔业捕捞是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必须限制渔业捕捞的总量和方式。

建立渔业资源评估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捕捞额度,并采取技术措施,如限制捕捞季节、区域和网目尺寸,以避免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压力。

三、减少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减少污染源和改善海洋水质,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

此外,加强海洋监测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污染事件。

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和海洋生态修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对海洋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同时,积极鼓励公众的参与,如组织海洋清洁行动、培养生态志愿者等,以共同努力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

五、推动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

加大对海洋科研的投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科学认识和理解。

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海洋利用技术,例如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污染治理技术等。

综合治理海洋保护与海洋生态修复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通过系统性的综合治理策略,才能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吨 。
其 次 是 海 水 养 殖 这 一 自身 污 染 。 大 规 模 海 水 养 殖 使 大 片 海 面 被 围 栏 或 密 置 网 箱 ,水 面 被 超 负 荷 加 载 。 由
,一了
, 即从非 特定 地点 通过 径 流过程 汇人 受纳 水体 的污染 严 重 , 化 肥施 用量 与年 俱增 。 到 年 ,我国
低 旋 形 撅
。 卜赤潮 发生次数
累计发生面积

长 旋 令 、 阿 彩 酬
为刺激 近海 富 营养 化与 赤潮发 生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水 产 养殖 过程 中的残 饵 、 粪便 内所含 氮磷 等 营养物 质及 悬 浮 颗 粒 物 和 有 机 物 ,会 成 为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的 污 染 源 。 根 据托 瓦尔 的计 算 结 果 , 当 养 殖 及
结构 。
栽 培 大型 经济 海藻 , 产生 经济 效益
年 我 国沿 海 因 海 水 鱼 类 养 殖 而 排 人 海 洋 中 总 量 ,将 分 别 达 到
世 界 上每 年海 藻 总 产 量 按 鲜重 计 约 人 工栽 培海 藻 的面积 约 万公 顷 , 总产 值在
万吨 , 亿美 年 总产
近 岸 海 域 的 污 染 引 起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这 是 赤 潮 、 绿
一种很 好 的保健 品 , 相关 产业 正 崭露 头角 。 大 型海藻 中 , 紫 菜 是 目前 世 界 海 藻 栽 培 业 中 经 济 价 值 最 高 的一 种 。 其 中 ,江 苏 省 条 斑 紫 菜 产 业 年 总 产 值 有 培 面积 万公 顷左 右 , 年产 干 紫 菜 约 规 模 和产量 已占全 国条斑 紫菜 的 菜市场 上 的贸易 份额 达
生产 与 应用 。
大型 海藻 直接 吸收 氮磷 等 营养物质
等 发 现 ,在 高 浓 度 营 养 盐 供 给 条 件 下 ,大 型 海 藻 和 聚 生 蓝 藻 的存 在 使 其 他 浮 游 微 藻 生 物 量 降 至 原 来 的 。 霍 元 子等研 究发 现 , 浒苔 的 鲜组 织对 赤潮 微藻 米 氏凯 伦 藻 的 生 长 ,有 强 烈 克 生 效 应 。雷 光 英 等 研 究 发 现 ,龙 须 菜 对 赤 潮 异 弯 藻 和 海 洋 原 甲藻 的 生 长 均 产 生 抑 制 作 用 ,且 随 着 起 始 密 度 的 增 加 ,抑 制 作 用 增 强 。最 近 的 国 内 外 研 究 表 明 ,有 些 大 型 海 藻 分 泌 化 感 物 质 ,对 赤 潮 生
修 复 ,其 中 物 理 修 复 方 法 相 对 暂 时 、 不 稳 定 、治 标 不 治
本 化 学修 复是 通 过投 放化学 物 质改 善水 体质 量 , 费用 高且 易 造成 二 次 污染 实用 。 目前 国 内 外 公 认 , 大 型 海 藻 养 殖 是 改 善 海 洋 生 态
,乃 刀 火
目前生 物修 复 方 法 应 用较 多 ,
国情 研 究 囚 丁 冈
闪 。田

寄生虫 与病 毒 , 改善动 物 肉类 品质 及蛋 奶质 量等 。 海藻 肥 料具 有 营养全 面 含 六 十多种 活性 成 分 、 功 效独 特 、 天 然无公 害 等特 性 , 在 国外 已列 人有机 农产 品生 产 的 专用 肥 料 , 被称 为天然 、 高效 、 绿 色 的 第 四 代 肥 料 ,可 用 于谷 物 、 果品 、 蔬 菜 、花 卉 等 。 能 促 进 作 物 生 长 , 改 进 产 品 的 品 质 ,增 强 作 物 抗 旱 、 抗冻 、 抗病 能 力 。 目前 世 界 上 许 多 国 家 大 面 积 推 广 应 用 海 藻 肥 料 , 我 国也 将 大 规 模
海 藻 的 养 殖 , 作 用 日益 引 人 注 目 , 已获 国 内 外 专 家 高 度 重视 。 近 海 养 殖 大 型 海 藻 , 可 直 接 从 海 水 中 “拔 出 ”大 量 碳 、 氮 、 磷 等 营 养 物 质 ,并 产 生 可 观 的 经 济 效 益 。 我 国是 大型海 藻养 殖 大 国 , 充分 利用 大 型海 藻 的生态修 复作 用 ,乃 是 一 项 战 略 性 措 施 。
吨 , 比 年 增加
年河 流 人海 污 染 物 总 量
, 平均 每 年 增加


吨 。 若 河 流人 海 污染 物 量 继续 以 此 速 度 增 长 , 预 计
海 洋 富营养 化 的主要 污染 源是 工业 、 农 业 和生活 污 水等 陆地 污染 源 。 我 国面源 污染 一
年 我 国河流人 海 污染 物 总量 将达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已受 到 严 重 干 扰 , 生 态 系 统 之 正 常 结 构 功 能 可 能 已 经 或 正 在 改 变 , 短 期 内很 难 恢 复 。
量为 万 吨 , 占世 界年 产量 的 左 右 。其 中 , 海 带 和 紫 菜 是 我 国栽 培 规 模 最 大 的 两 种 大 型 海 藻 。 世
随着 我 国工农 业及 城市 化发 展 , 大量 陆源 污染 物 的输 人使 近海 富营 养化 程度 剧增 , 而 旺盛 的海 水养殖 作 业 亦 造 成 局 部 养 殖 海 区 严 重 的 富 营 养 化 与 酸 化 ,最 终使 得 海岸 带 海域 赤 潮 、 绿潮 、 水 母 等生 态 灾 害频 发 。
机磷 若按 其中 氮占
氧 化 率计 , 生物 可 利 用磷 为 兀, 氮占 , 氮占
吨 年 万吨 年 , 。
长江 输送 人海 的平 均溶解 态 无 机氮 的量为 国家 海洋 环境 监测 中心 提供 的
年 《中 国 海 洋 环 境
我 国海 洋 富营 养化 现 象 严 重
海 洋环境 富 营养化 来 源
质量 公报 》 显示 ,
余 来 自近 岸 养 殖 、 海 上航 运 、 海 上石 油 、 天 然气 开发 、 海 上倾 废 以及大 气沉 降等 。
以长 江为 例 , 长江 输送 入 海 的活性 磷 酸盐平 均 为 万 吨 年 ,平均浓度 巧一 毫克 升 ,颗粒态有
退 化 ,进 而 恢 复 主 要 生 境 功 能 。
各 类 生态 修复 技术 中 , 生物修 复 技术 特别是 大 型
伪 。 , · · ,
一一一一
声 一 一 一一尸 一 一 一


年份
面 ,
,
我国近年主要河流排污海
趋势
年 月 叶李
卷 期
国 情 研 究 冈八



于采取 网围精 养 、 高 密度放 养 , 并 大量 投 喂外源 性饵 料 , 养殖 动物 的排泄 物增 加 ,致 使水 体 中的氮 磷含 量 以
及 化 学 需 氧量 和 生 化需 氧 量 等 升 高 ,成
纪末 我 国海带 年产 干 品达 界第一 万 吨 ,海 带 产 量 已 成 为 世 世 纪 初 我 国 紫 菜 栽 培 产 量 超 过 日本 和 韩
国 ,
年 紫菜 产量 为
万吨
折合
亿张
,跃
居世 界第 一 。
海藻 绝 大多数 可供 食用 。 藻食 品

年 我 国 出 口各 类 海
万吨 ,换
万 吨 ,换 汇
以 上 , 出 口外 销 到 五 大 洲
海 藻 还 可 广 泛 应 用 于 饲 料 和 肥 料 生 产 。全 世 界 年
产 大约 万 吨海 藻粉饲 料添 加剂 , 挪 威大 约 万吨 。 丹 麦 、英 国 、法 国 、美 国 、加 拿 大 、冰 岛 、 日本 等 国 家 也 都 在 家 禽 饲 料 中 添 加 一 定 比例 的 海 藻 粉 。 我 国 刚 开 始 生 产
潮频 发 之主 要原 因 。 一 年 , 我 国全海 域 共发 生 赤潮 次 ,
元 以 上 ,栽 培 种 类 有 十 多 属 二 十 多 种 。 我 国是 海藻 栽培 大 国 , 大 型海 藻产 量一 直位 居 世 界第 一 , 。据 年 《中 国 海 洋 环 境 质
累计 面 积
公里
量公 报 》 , 我 国近岸 海 洋海 域 污 染 的总 体趋 势 依 然严 峻 在 赤 潮 高 发 的 东 海 海 域 ,严 重 的 污 染 海 域 主 要 集 中 于长 江 口 、 杭 州 湾 和 宁 波 近 岸 , 相 关 区域 的 赤 潮 灾 害 逐 年增加 。 赤 潮 事 件 增 加 造 成 海 洋 经 济 巨 大 损 失 ,有 些 年 份可 达 亿 元 以 上 。 进 一 步 ,赤 潮 产 生 的 毒 素 经 鱼 类 和 贝 类 累 积 ,危 及 人 类 健 康 与 生 命 。 赤潮 频发 还 预示着
千克 。 万吨 、 吨 、



年对海 水精 养 营养 负载 千克 、 磷 千克 、
吨鱼 时 , 排人 海 洋 环 境 的氮 磷
年份
负荷 量 分 别 为 氮
年我 国海水 养殖鱼 类 总产 量为
中国海域近年赤潮发生趋势
万 吨 , 则 排人 海 洋 中的氮磷 和
万吨 , 均比
总 量分 别应 为
年增 加 了 环境 的最佳 途径 之一 。 此 一举 可有 四得 。 一是 产生 巨大
亿 美 元 , 占全 球市 场 份 额 左 右 。 海藻是
左 右 出 口海 藻 食 品 添 加 剂 产 品 约
自 中 , 涉及 面积
年 以 来 ,我 国 黄 海 连 续 公里
年 暴发 绿潮 。 其 亿元 。此

亿 美 元 , 占全 球 市 场 份 额 的
年的 黄海 绿 潮灾 害持 续 长达 三 个 多月 , 最 大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化 肥用 量 已高达 利用 率 仅为
万 吨 ,超 过 世 界 总 用 量 的 左 右 。 此 外 , 我 国 仅 猪 、牛 、 鸡 三 大类
,
次、 拍 则 瞥 丈 卿 探 娜 建
产、
畜禽 粪便 的 年总排 放 量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