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王小学蔬菜种植校本课程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
计的优质案例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
简介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小学生提供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种植蔬菜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教学内容
1. 蔬菜种子的选择与播种
2. 土壤的处理和管理
3. 灌溉和养护
4. 观察和记录蔬菜生长的过程
教学活动安排
1. 选择适合小学生种植的蔬菜种子,并在校园内的指定区域进行播种
2. 学生分组进行土壤处理和管理,研究如何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学生轮流进行灌溉和养护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4. 学生观察和记录蔬菜生长的过程,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种植成果和观察记录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蔬菜种植过程的理解和收获
结语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学到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次优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种植蔬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种植蔬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明白种植蔬菜的过程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种植蔬菜的技能,如准备土壤、播种、浇水、施肥等。
3. 学生能够培养耐心和责任感,了解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讲解种植蔬菜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2.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准备土壤、播种、浇水、施肥等。
3.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种植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对于个人责任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方法:通过讲解和实例展示,使学生理解种植蔬菜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2. 实践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自动手种植蔬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讨论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体验和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种植蔬菜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种植蔬菜的基本过程和技巧,包括准备土壤、播种、浇水、施肥等。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准备土壤、播种、浇水、施肥等。
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种植。
4. 讨论与反思: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体验和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尝试种植一种蔬菜,并记录种植过程和结果。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结果评价:查看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种植技能和记录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种植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六、教学资源1. 种植蔬菜的短片。
2. 种植蔬菜的工具和种子。
3. 学生的实践操作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
小学综合实践《蔬菜种植》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3 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 布拉格方程是 X射线衍射分析的理论依据 。X射线衍
射分析主要是物相分析 ,物相分析包括物相定性分析和定 量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是根据晶体对 X射线的 衍射特征 ,即衍射线的方向及强度来鉴定结晶物质物相的 一种方法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 体结构 ,当 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 ,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 X 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其特征 X射线衍 射图谱不会因为其他物质混聚而产生变化 ,这就是 X射线 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 [4 - 5 ] 。测出的待分析物质的衍射 花样与制备各种标准物质的衍射花样做对照 ,便可确定试 样的物相 。而物相定量分析 ,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 衍射花样的强度 ,再计算出每一物相所占的百分比含量 。X 射线衍射定量分析不仅能确定物质的相 ,而且能得到物相 的含量 。
劳厄首先利用晶体作为天然光栅观测到了 X射线的衍 射现象 ,他将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 X射线穿过铅板上的小孔 照射到单晶片上 ,在晶体后的感光片上形成了按一定规则分 布的许多亮斑 ,这些亮斑称为劳厄斑 (图 1) 。
图 1 劳厄实验装置示意
F ig. 1 Laue exper im en ta l appara tus
X射线衍射法是指用 X射线入射到纤维晶体时 ,纤维 晶胞的每个原子均散射 X射线 ,当这些散射线满足相干波 的条件时就会产生衍射 ,衍射强度并随试样旋转角度变化 而变化 ,通过对变化的曲线拟合和理论计算 ,就可得到试样 的微纤丝角 。X射线衍射仪配有计算机 ,可以随时观察衍 射强度曲线 ,如果调整扫描时间和衍射角度 ,可得到完整平 滑的衍射强度曲线和相关的曲线参数 ,并能把测量数据及 时地保存 。测得的微纤丝角数值是很多个细胞的平均值 , 并具有代表性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蔬菜种植》的精品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蔬菜种植》的精品教
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动手种植蔬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内容
1. 讲解蔬菜种植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指导学生实地种植蔬菜。
3. 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种植经验。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与激发
以学生们平常喜爱的蔬菜为例,引导学生们思考蔬菜是如何从种子长成我们可以食用的形态。
激发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
2. 知识讲解
讲解蔬菜种植的基本流程,包括选种、播种、管护、收获等步骤,指出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3. 实地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进行蔬菜种植。
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种植的全过程中来,体验亲手种植蔬菜的乐趣。
4. 反思与总结
种植结束后,学生们自我反思和总结种植经验,分享种植蔬菜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实践操作,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总结,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所思所感,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保证教学效果。
在本次《蔬菜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成长的快乐。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设计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
2. 学生能理解蔬菜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3. 学生能掌握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蔬菜种植的整个过程,包括选种、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和收获。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植物生长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蔬菜种植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2.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蔬菜种植,培养耐心、细心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体会劳动的喜悦,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培养勤劳务实的品质,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实践性、探究性和参与性为主要特点,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蔬菜种植活动,分解课程目标为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蔬菜种植基础知识:包括蔬菜的分类、生长周期、对环境条件的需求等,对应教材第一章“蔬菜种植基础”。
- 蔬菜种类及特点- 蔬菜的生长周期与种植季节2. 土壤准备与改良:学习土壤的类型、结构,掌握土壤改良的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土壤与肥料”。
- 土壤的结构与性质- 土壤改良技术3. 播种与育苗:学习不同蔬菜的播种方法和育苗技巧,对应教材第三章“播种与育苗”。
- 播种时间与方式- 育苗技术与管理4. 蔬菜管理与护理:掌握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管理与护理方法,包括施肥、浇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对应教材第四章“蔬菜管理与护理”。
- 施肥原则与技术-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5. 收获与储藏:了解蔬菜的最佳收获时期和储藏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蔬菜收获与储藏”。
小学蔬菜种植校本课程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xx坊子区xx堡街道xx小学编者 xx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校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构想,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并辅助于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入研究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中,指出要坚持xx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社会中,学生出身社会后缺乏实践能力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思考,学生实践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阶段,尤其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1年,我校以xx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针对xx的孩子在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认识局限性和动手能力不足,从学生每天要吃的蔬菜的种植入手,提出开设《蔬菜种植》校本课程,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地头,让学生了解蔬菜及其种植的相关知识,体验种植的过程和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在快乐中探究xx,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指导思想《蔬菜种植》校本课程以xx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
xx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中“教学做合一”是对xx“从做中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种植蔬菜》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案设计

《种植蔬菜》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
案设计
种植蔬菜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案设计
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激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兴趣
活动安排
1. 观察蔬菜种子观察蔬菜种子
- 学生观察不同蔬菜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观察
结果。
2. 准备种植工具准备种植工具
- 学生研究种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土壤、水壶、小铲子等,并准备好。
3. 播种播种
- 学生分组进行播种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蔬菜进行播种,并记录下播种的过程。
4. 浇水和养护浇水和养护
- 学生每天轮流负责浇水和养护自己所种植的蔬菜,培养责任感和细心。
5. 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
- 学生每周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变化和成长的感受。
6. 丰收和分享丰收和分享
- 当蔬菜长成后,学生一起收获,并分享他们种植蔬菜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效果评估
-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 蔬菜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
- 学生对蔬菜种植活动的反馈和总结
注意事项
- 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种植工具
- 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蔬菜种类,拓宽视野和饮食惯。
校本课程教案:蔬菜种植

校本课程教案:蔬菜种植种植蔬菜作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懂得种植蔬菜作物的重要性。
2.了解蔬菜作物的生长性和特点,掌握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
3.培养学生动手种植蔬菜作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蔬菜作物的生长性和特点,研究种植常见的蔬菜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白菜、菠菜、香菜。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实地考察一、启发与引导: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蔬菜作物的来源,学生回答后,老师带领学生去参观附近的菜市场,识别各种蔬菜作物,并请菜摊主介绍这些蔬菜作物的种植方法。
二、认识蔬菜作物:学生通过参观菜市场,识别各种蔬菜作物,并了解它们的种植方法。
三、认识几种常用的农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农具,出示农具并让学生说出农具名称和各自的作用。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辣椒的特点一、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辣椒的概述和栽培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品种类型:根据口味、形状、熟性等将辣椒分为不同类型,包括甜味椒、辣味椒、圆椒、尖椒、早熟和晚熟椒。
三、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征:与番茄比较,讲授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特征。
2.生育周期:讲授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着重讲授结果对生长和生理活动的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讲授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营养的要求,与番茄对比讲授,强调其不同点。
四、扩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辣椒对环境的要求与番茄的不同之处。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种植蔬菜作物一、教师示范种植蔬菜作物的方法和管理要点。
二、学生动手种植蔬菜作物,并注意管理要点。
三、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
四、教师小结。
本次作业包括三个问题:1.比较番茄和辣椒的生长发育性;2.辣椒相对于番茄对光照和温度有何特殊要求;3.辣椒有哪些类型。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生长速度、根系发育、叶片形态、花朵和果实的数量和大小等方面。
比较后可以得出结论:辣椒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根系发育更加健壮;叶片形态和花朵和果实的数量和大小也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逄王小学编者朱莉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校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构想,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并辅助于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入研究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中,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社会中,学生出身社会后缺乏实践能力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思考,学生实践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阶段,尤其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1年,我校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针对城市的孩子在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认识局限性和动手能力不足,从学生每天要吃的蔬菜的种植入手,提出开设《蔬菜种植》校本课程,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地头,让学生了解蔬菜及其种植的相关知识,体验种植的过程和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在快乐中探究奥秘,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指导思想《蔬菜种植》校本课程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中“教学做合一”是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离开了“做”这个中心,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就无从掌握知识。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做”,即动手实践的作用,将教学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系统结合,让教学做合一,让学生从做中学。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源于生活,以学生每天要吃的蔬菜的种植为主题,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地头,让学生在蔬菜种植的学习和亲身实践中获取真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蔬菜种植》校本课程将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总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勤于探索、动脑动手,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获取知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启迪科学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奥秘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和交流中启迪科学精神,学会思考,并初步开始探究。
4、促进综合发展,在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对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综合素质。
5、推进合作学习,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中,学生分工合作,互帮互助,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程结构和实施《蔬菜种植》校本课程以蔬菜种植为主题,包括课堂教学、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活动三个模块,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蔬菜和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蔬菜的种子和播种、蔬菜的定植与管理、蔬菜的收获、蔬菜栽培制度和二十四节气、蔬菜的分类、蔬菜的营养与保健、现代蔬菜栽培技术等,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和种植实践,并设计实践安排表、我的发现记录问题卡和种植日志,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种植历程。
此外,还根据课程实际,精心设计综合拓展活动,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与学生身边的文化生活实际相联系,积极有效地倡导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勤于探索、动脑动手、善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法,鼓励和促进合作学习,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三个相互联系的模块来进行课程的实施。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我校五年级开设的《蔬菜种植》校本课程每周都有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安排。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采用传授、问题解决、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侧重于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建构知识,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认识蔬菜并了解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蔬菜的种子和播种、蔬菜的定植与管理、蔬菜的收获等蔬菜种植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了解蔬菜栽培制度和二十四节气等知识进行菜园的种植规划,深入了解蔬菜的分类、蔬菜的营养与保健的知识,最后展示了现代蔬菜栽培技术,并将蔬菜种植返回到生活中,探索家庭和阳台种菜的相关知识。
2、种植实践种植实践是《蔬菜种植》校本课程的核心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我们将学生带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自己的“责任田”中进行实践和探究,每一个学生都亲身体验从整地做畦、施基肥、播种、定植、施肥、浇水、松土、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所有种植环节,并把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带回家里与家人共同分享。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实践安排表、我的发现问题卡和种植日志,学生每周通过对其的填写并结合绘画、摄影等多种形式来积累材料,记录自己的种植历程。
与此同时,还将蔬菜种植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尝试在家中阳台上用花盆种植蔬菜。
3、综合拓展在课堂教学和种植实践的基础上,课程小组成员在各实践班组织开展了系列拓展活动,有“我的菜园我做主”、“蔬菜种植手抄报”、“蔬菜种植交流会”、“我的菜园规划”、“我的种植展示”、“蔬菜种植收获节”。
“我的菜园我做主”让学生认领自己的“责任田”,做菜地的主人,对菜地负责,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菜园实践历程;“蔬菜种植手抄报”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或展示自己的菜地、或展示自己种植的蔬菜,总之,让学生对自己的种植活动进行展示;“蔬菜种植交流会”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种植中成功的经验和发现的技巧,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与他人展开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的菜园规划”让学生在了解蔬菜栽培制度和二十四节气等知识的基础上选择种植蔬菜的品种,安排栽培茬次,进行菜地蔬菜的布局,开展菜园规划活动。
“我的种植展示”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运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的幻灯片制作技术,结合自己积累和记录的素材和材料,并适当查找相关知识,用PPT展示自己种植的蔬菜。
特别是“蔬菜种植收获节”,通过“大手牵小手”菜园开放、种植活动征文、菜园手抄报、菜园绘画、开心摄影、优秀种植小组评比和综合展示等,让学生在其中综合运用课堂和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在活动中进行巩固和拓展,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是相互联系、同步开展和进行的,课堂教学是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活动开展的基础,种植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的验证和体验,综合拓展是对课堂教学和种植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和巩固拓展。
通过课堂教学、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三个模块开展《蔬菜种植》校本课程的实施,将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将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实践、合作、反思、探究,让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在在劳动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在快乐中探究奥秘,在实践中获取真知。
此外,《蔬菜种植》课程的教学还可以与学校其他学科相结合,实现课程间的整合。
如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将种植日志的写作和语文的作文相联系,增加学生的体验性知识;与数学学科结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如播种数量、定植间距、蔬菜分配中;与美术、计算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到菜地中写生,开展摄影和电脑绘画、种植博客、幻灯片展示等活动;与科学教学相结合,观察蔬菜种子和蔬菜的生长过程。
五、课程管理和保障措施《蔬菜种植》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学校开辟菜园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
课程由学校教研处总体负责,组建《蔬菜种植》课程小组,专门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设有专门的课程教师和菜园管理员,并聘有专业菜农帮助管理菜园和进行实践指导。
学校对《蔬菜种植》课程的研发和实施给予全力支持,不仅由教研处总体负责,其他部门也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并给予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实施和建设,还制定了“《蔬菜种植》课程工作职责”,规范任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和菜园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并将课程作为校本备课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全力支持课程小组教师外出学习和申报各类课题和项目,不断丰富《蔬菜种植》校本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和效果。
此外,学校定期以问卷、座谈等方式开展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进行评价,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丰富课程资源,改善课程教学和组织。
六、蔬菜种植时间表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将蔬菜分成:(1)喜热型不经霜打如:西红柿、茄子、青椒、甘薯、花生、四季豆、毛豆、各种菜豆、西瓜、南瓜、黄瓜、葫芦、苦瓜、丝瓜、甜瓜、苋菜、空心菜、玉米、芋头、芝麻、向日葵、空心菜等.(2)喜寒型不耐热,幼苗时需要凉爽的天气,成熟时霜寒可以增进风味。
如:大白菜、白萝卜、芥菜、甘蓝、卷心菜、花菜、花椰菜、芜箐、土豆、生菜、莴苣、胡萝卜、芹菜、甜菜、菠菜、芹菜、香菜、小白菜、上海青、洋葱、葱、韭菜等。
(3)耐寒型可以在地里过冬如:蚕豆、豌豆、油菜、芦笋、荠菜。
大致的来说,喜热型蔬菜,要在春季解霜,天气转暖,气温稳定后栽种。
长得比较慢的喜热型蔬菜,要早一些栽种,有的可能要不等解霜先在温室里育苗,以保证能有足够长的时间成熟。
至于长得快的喜热型蔬菜,如空心菜、苋菜等,则可以从春季一直种到夏末初秋。
喜寒型的蔬菜,在没有霜的地区,秋季和冬季都可以种;有霜的地区,要在夏末初秋种,以保证在降霜前成熟。
在寒冷的地区,春季也可以栽种,不过需要先在温室里育苗,再移栽到户外。
成熟得快的喜寒型蔬菜,如樱桃小萝卜、小白菜、上海青、生菜,不管方北方,春季都可以栽种。
耐寒型的蔬菜,幼苗期间非常耐寒,但需要温暖的天气才能长大成熟。
所以一般在初霜前一些时候栽种,使其长出幼苗来过冬。
在寒冷的冬天,幼苗并不会冻死,但几乎停止生长,等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后,继续生长。
蔬菜种植时间开春:荠菜长出,荠菜开花,水仙花开。
北方可以在地里种耐寒型蔬菜:蚕豆、豌豆、油菜、芦笋、辣根、荠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