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控制网测量记录2(1)
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

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经规划、测绘部门20105年11月26日现场测绘放控制桩如下:上列控制基点共计个,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作为施工测量控制基准,请使用单位使用前进行复核。
控制点移交后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妥善保管及管理,本地块一切分包队伍如使用控制点必须经总承包单位统一指挥。
移交后建设单位不再无偿提供控制点,如需增加或重新施放控制点,建设单位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有偿服务,费用由申请方承担。
交点方:负责人:接点方::负责人:监理方::负责人:年月日水产地块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经规划、测绘部门2015年11月26日现场测绘放坐标、高程控制桩,其中坐标控制桩3个,高程控制桩2个。
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作为施工测量控制基准,请使用单位使用前进行复核。
控制点移交后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妥善保管及管理,本地块一切分包队伍如使用控制点必须经总承包单位统一指挥。
移交后建设单位不再无偿提供控制点,如需增加或重新施放控制点,建设单位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有偿服务,费用由申请方承担。
后附:控制桩测量报告交点方:负责人:接点方:负责人:监理方:负责人:年月日水产地块地界红线桩点移交记录经规划、测绘部门2015年11月19日现场测绘放地界红线桩点1-10号点。
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作为地界控制及场地围合使用,请使用单位使用前进行复核。
红线桩点移交后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妥善保管及管理,本地块一切分包队伍如使用该点必须经总承包单位统一指挥。
移交后建设单位不再无偿提供红线桩点,如需增加或重新施放该点,建设单位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有偿服务,费用由申请方承担。
后附:水产地块出让宗地平面界址点示意图及成果表交点方:负责人:接点方:负责人:监理方:负责人:年月日。
工程控制网测量记录

工程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复测人 施测人复测控制点坐标施测部位围墙中心线仪器型号:R-422NM 全站仪 证书编号:JDCH20113186仪器型号 计量编号室外温度18C — 31C 施测日期2013.07.05引测控制点 坐标 引测点(1-1): X=4107647.235 , Y=482833.922 后视点(1-2): X=4107593.530 , Y=483071.918引测水准点 标高石楼东卫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工程名称说明: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基准点 1-1,1-2点采用坐标投点法对设计院给定的 6个围墙中工程编号JDJE-TJ-001心线控制桩点坐标进行复测。
坐标A 1A 2A 3A 4A 5 A 6X4107561.177 4107505.180 4107517.034 4107442.936 4107475.890 4107605.982 Y482778.476482790.376482846.133482861.882483016.921482989.263工程控制网测量记录工程名称石楼东卫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工程编号JDJE-TJ-001施测部位围墙中心线仪器型号仪器型号:电子经纬仪计量编号证书编号:JH13S-9795(1)号室外温度18C—31 C施测日期2013.07.05引测控制点1-1 点(X=4107647.235 , Y=482833.922 )坐标2-2 点(X=4107593.530 , Y=483071.918 )引测水准点标高说明:根据图纸给定的控制桩1-1、2-2坐标点,将电子经纬仪分别架于1-1、2-2坐标点,分别后视2-2、1-1坐标点,采用坐标投点法,转动电子经纬仪测定角a、B,对E点进行复核;同理可对F点进行复核。
假定EF为零度,顺时针转动电子经纬仪,即可检验围墙中心线控制点间实测角度与计算角度符合性。
复测意见角度/ FEA/ FEB/ FEC/ FED闭合角度计算角度a45°07' 30"160 °08' 26"205 °32' 39"270°00' 01"360°00' 00"实测角度b45 °07' 29"160 °08' 24"205 °32' 40"207°00' 03"360°00' 00"a-b1"2"-1"-2"工程负责人测量负责人复测人施测人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1 -三、测量时间及围 ..................................................................... - 3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 3 -1、参加复测人员................................................................... - 3 -2、仪器设备 ........................................................................ - 4 -五、外业数据采集 ..................................................................... - 4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 4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 4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 6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 6 -六、业处理及分析 ..................................................................... - 6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 7 -2、观测文件 ........................................................................ - 7 -3、基线解算 ....................................................................... - 10 -4、基线检查 ....................................................................... - 22 -5、平差后坐标 .................................................................... - 23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25 -七、成果精度说明 .................................................................... - 27 -1、基线处理 ........................................................................... - 27 -2、自由网平差 ........................................................................ - 28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28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28 -八、复测结论.......................................................................... - 28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21)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22)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32)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35)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是省至登封高速公路段,本标段位于市宁陵县境,起讫里程为K19+500~K30+260,全长为10.760公里。
4.5施工记录

4.5.2.2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1.隐检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隐蔽工程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直埋于地下或结构中,暗敷设于沟槽、管井、不进入吊顶内的给 水、排水、雨水、采暖、
消防管道和相关设备,以及有防水要求的套管:检查管材、管件、阀 门、设备的材质与型号、安装位置、标高、坡度;防水套管的定位及 尺寸;管道连接做法及质量;附件使用,支架固定,以及是否已按照 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完成强度严密性、冲洗等试验。
4.5.2.3 建筑电气工程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1.建筑电气工程隐检内容
建筑电气丁程隐检内容主要包括:
(1)埋于结构内的各种电线导管:检查导管的品种、规格、位置、弯 扁度、弯曲半径、连接、跨接地线、防腐、管盒固定、管口处理、敷 设情况、保护层、需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等。 (2)利用结构钢筋做的避雷引下线:检查轴线位置、钢筋数量、规格、 搭接长度、焊接质量、接地极、避雷网、均压环等连接点的焊接情况。 (3)等电位及均压环暗埋:检查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安装位置、 连接办法、连接质量、保护层厚度等。 (4)接地极装置埋设:检查接地极的位置、间距、数量、材质、埋深、 接地极的连接方法、连接质量、防腐情况等。 (5)金属门窗、幕墙及避雷引下线的连接:检查连接材料的品种、规 格、连接位置和数量、连接方法和质量等。
(7)钢结构焊缝隐检记录。钢结构焊缝隐检记录中隐检依据、主要材料 名称及规格/型号应准确,尤其对设计变更、洽商等容易遗漏的资料 应填写完全。隐检内容应填写规范,隐检各项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要表 述清楚,必须符合各种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意见应明确,复查结论 表述清楚。 钢结构焊缝隐检记录样式及填写范例见表4-53.
工程控制基础实验1

电 子 科 技 大 学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项目名称:二阶系统时频域分析实验一. 实验目的通过二阶系统的时频域分析验证课程讲授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扩大学生视野,掌握基本的频域图解方法和时域系统校正方法。
1. 了解和掌握典型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及Ⅰ型二阶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标准式。
2. 研究Ⅰ型二阶闭环系统的结构参数--无阻尼振荡频率ωn 、阻尼比ξ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3. 掌握欠阻尼Ⅰ型二阶闭环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性能指标Mp 、tp 、ts 的计算。
4. 观察和分析Ⅰ型二阶闭环系统在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的瞬态响应曲线,及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性能指标Mp 、tp 值,并与理论计算值作比对。
5. 了解和掌握Ⅰ型二阶开环系统中的对数幅频特性)(ωL 和相频特性)(ωϕ,实频特性)Re(ω 和虚频特性)Im(ω的计算。
6. 了解和掌握欠阻尼Ⅰ型二阶闭环系统中的自然频率n ω、阻尼比ξ对开环参数幅值穿越频率c ω和相位裕度γ的影响,及幅值穿越频率c ω和相位裕度γ的计算。
7. 研究表征系统稳定程度的相位裕度γ和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系统的影响。
8. 了解和掌握Ⅰ型二阶开环系统对数幅频曲线、相频曲线、和幅相曲线的构造及绘制方法二. 实验原理及装置图1-1是典型Ⅰ型二阶单位反馈闭环系统。
图1-1 典型Ⅰ型二阶单位反馈闭环系统Ⅰ型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Ts s T K s G i Ⅰ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标准式:2222)(1)()(nn ns s s G s G s ωξωωφ++=+= 自然频率(无阻尼振荡频率):TT Ki =n ω 阻尼比:KT T 21i =ξ有二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如图1-2所示。
它由积分环节(A2单元)和惯性环节(A3单元)的构成,其积分时间常数T i =R 1*C 1=1秒,惯性时间常数 T =R 2*C 2=0.1秒。
控制网测量记录表

误差值(cm)
机位编号
△X
△Y
△H
26
测量:李观水记录:卢中华
控制网测量记录表
工程名称
国电电力雷州东里49.5MW风电场D标段风机及箱变基础工程
施工单位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
广东天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测量说明
机位编号
X
Y
H
放样值(cm)
27
2296018.274
436716.851
△Y
△H
07
测量:李观水记录:卢中华
控制网测量记录表
工程名称
国电电力雷州东里49.5MW风电场D标段风机及箱变基础工程
施工单位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
广东天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测量说明
机位编号
X
Y
H
放样值(cm)
08
2301936.271
436029.504
复测值(cm)
机位编号
X
Y
H
08
2301936.370
复测值(cm)
机位编号
X
Y
H
21
2297857.133
436558.535
误差值(cm)
机位编号
△X
△Y
△H
21
测量:李观水记录:卢中华
控制网测量记录表
工程名称
国电电力雷州东里49.5MW风电场D标段风机及箱变基础工程
施工单位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
广东天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测量说明
机位编号
X
Y
H
放样值(cm)
施工单位
控制测量-GNSS静态

2.2.埋石
(1)建造觇标或观测墩 点位选定后,要把它固定在地面上,需要埋设带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便长期 保存。觇标或观测墩建造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技术规定的要求。
(2)标识埋设 标石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保证其稳固和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则下,视所在地区 和控制点的等级不同,埋设的标石可有所差异。 埋石工作结束后,要到所在 地的三、GPS测量
3.1 基本要求
B、C、D、E级GPS网观测的基本要求:.
3.2.作业要求
(1)架设天线时要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定向线应指向磁北,定向误差不得大于5°。 (2)认真检查仪器、天线、电源连接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观测。 (3)开机后应输入测站编号(或代码)、天线高 等测站信息。 (4)在每时段的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1 mm。 (5)观测手簿必须在观测现场填写,严禁事后补记和涂改编造数据。 (6)定时检查接收机各种信息,在手簿中记录需填写的信息,特殊情况在备注栏中注明。 (7)认真操作仪器,严防碰动仪器、天线和遮挡卫星信号。 (8)雷雨季节观测时,仪器、天线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关闭接收机并卸下天线。 (9)一时段观测中不应进行一下操作: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 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
GNSS测量以其观测简便、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观测处理自动化、可获取 三维坐标、全天候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地测量领域。GNSS用于控制网的建立, 通常采用静态观测模式,并执行GB/T28588 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 准站网技术规范》和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3.GNSS网设计
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包括:1)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2)要有足够的点位密度;3)要有统一的规格; 4)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先整体、后局部。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XXX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XX路(XX北路)北起XXX大街,南至XX北路,道路全长约 1.39km,宽42m。
XXX路北起黄堂东路,南至XXX大街,道路全长约0.43km,宽20m。
XX路(XX路)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约0.15km,宽38m。
XXX路(XX 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大道,道路全长约1.24km,宽16m。
纵三路(XXX 路)北起XXX路,南至XX路,全长约1.92km,宽16m。
纵一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8km,宽16m。
XXX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7km,宽16m。
工程范围沿线相交道路主要有:XXX大街、XXX路、XXX路、XXX路(XX 街)、XXX路(XXX路)、XX路、XX大道(XX大街)、XX路、XX路(XX 路)、XX路(XX街)、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
1、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南起XX北路,经现状XX路、跨越XX河,北至XXX大街,设计起点桩号为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XX K1+390.110,全长 1390.110m。
全线共设 3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 R1=2100m、R2=1000m、R3=20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50km/h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2、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路,经XX路、XX东路、XX路、XX路、XX大道、XX路、XXX路,XXXX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XX K1+940.210,全长1940.210m。
全线共设6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50m、R2=R3=R4=400m、R5=300m、R6=5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