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审计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

绩效审计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2019-08-30由于绩效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常⼴泛,相关研究中对政府采购和专项资⾦绩效审计所采⽤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
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常⽤的⽅法有“3E”评价法、平衡记分卡法和项⽬程序法。
“3E”评价法是美国会计总署率先提出来的,该⽅法是基于绩效审计内涵的考虑⽽提出“3E”指标,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指标,成为分析绩效最好的出发点。
随后,也有⼈在“3E”的基础上,提出加⼊公平性和环境性指标,形成“4E”或“5E”审计。
平衡记分卡法是为企业设计开发的⼀种绩效测评⽅法,其基本思想是建⽴企业的战略⽬标,分析结果的驱动因素,把企业的抽象战略转变为具体可执⾏的⽬标,找出影响系统整体⼯作的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
项⽬程序法是通过对项⽬运⾏过程进⾏分析,发现影响项⽬运⾏的各种因素,把项⽬运⾏的流程分为⼏个阶段,然后有侧重点地从“3E”⽬标⾓度对促使投⼊向结果转化的有关因素进⾏分析,并设置评价指标形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从⽬前审计实践来看,业已构建的相关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在设置⽅⾯还不够完整,评价指标体系各有侧重,尚未形成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是评价指标缺乏统⼀性,如绩效审计的内容是“3E”或“4E”还是“5E”,其差别主要在于对公平性和环境性的处理上,审计对象的不同造成评价指标体系内容选择的不同。
⼆是评价指标的设计缺乏综合全⾯考虑,如评价过程中缺乏对经费投⼊决策环节的审计评价,审计评价的内容偏重于对财务⽀出相关部门的绩效评价,⽽忽略了对决策部门、业务执⾏部门、监督检查部门的评价。
三是评价指标结构不够合理,如定量和定性指标⽐例不合理,定性评价指标的数量明显不⾜;“3E”指标之间⽐例不合理,反映经济性和效率性的指标为多数,对效果性的评价指标数量偏少;⼈⼒和物⼒资源的配⽐不合理,注重对资⾦使⽤的评价,忽略对管理⼈员和实物资产进⾏评价。
装备购置费属于国家财政⽤于军事领域的专项资⾦的范畴,与装备采购活动紧密相连。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的指
导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吉政办发[2014]31号
【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8.07
【实施日期】2014.08.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
(吉政办发〔2014〕3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会议精神,建立导向明确、指标科学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准确把握建立发展成果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关于建立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促进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围绕落实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战略,坚持运用改
革的思维、市场的思维、转型的思维、着实的思维,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切实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强化对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推动实现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
二、科学设定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体系
要本着重点突出、符合。
吉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审计厅•【公布日期】2019.09.05•【字号】吉审发〔2019〕83号•【施行日期】2019.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吉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吉审发〔2019〕83号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现将《吉林省审计厅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吉林省审计厅2019年9月5日吉林省审计厅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按照《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吉政公组〔2019〕1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我省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特制定本分工方案。
一、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全省审计中心工作以及公众关注关切,以强化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完善平台建设等方面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工作任务,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要求,提升我厅工作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简称五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协同推进“放管服”和“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政务公开实效,促进我厅政务公开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工作原则(一)公开透明、坚持常态。
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全面推进“五公开”。
制定出台的涉及公共利益的相关政策文件,全面公开、精准解读,使政策更加阳光透明。
以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政策落地见效,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二)严格依法,全面真实。
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0.07.03•【字号】吉财绩〔2020〕529号•【施行日期】2020.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财绩〔2020〕529号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白城市,扶余市、龙井市、抚松县、梅河口市、东辽县、公主岭市财政局:为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吉发〔2019〕10号),统筹推进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加快市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程,我们制定了《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吉林省财政厅2020年7月3日附件: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吉发〔2019〕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按照《关于建立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吉财绩〔2020〕321号)要求,为做好省市县联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工作任务以下工作任务须2020年底前完成,属“规定动作”,因市县工作进展情况不同,部分工作已开展的可不再重复开展。
(一)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方面。
结合各市县财政内部职责分工,梳理制定适合本市县特点的预算绩效管理内部职责分工或工作规程。
以2022年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目标,制定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细化时间表、路线图。
(二)制度建设方面。
夯实制度基础,制定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绩效评价办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
(三)项目支出全过程绩效管理。
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GU Bing;WANG Ri-jun【摘要】根据吉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将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从机制健全、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并以吉林省ZL县为例,对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7页(P48-54)【关键词】精准扶贫;跟踪审计;绩效审计;一体化;指标体系【作者】GU Bing;WANG Ri-j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9精准扶贫是党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通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吉林省通过开展“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和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等扶贫措施,帮助数十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7年吉林省累计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3亿元,8个国家级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5.2亿元。
但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扶贫机制不健全、扶贫政策落实不彻底和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不当等。
因此为了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对其落实情况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审计措施。
精准扶贫工作审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审计部门。
而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的核心方式,是一个国家政府审计机制健全的重要标志。
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传统的政府审计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和资金的正确使用,而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一体化的审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现状综述寇永红(2014)等认为我国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强化绩效审计意识、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与其他几种审计相结合、开展绩效审计监督和评价、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提高它的利用水平等[1]。
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吉财绩〔2019〕406号

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吉财绩〔2019〕406号省级各预算部门(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吉发〔2019〕10号),积极推进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2019—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2019—2020年)吉林省财政厅2019年5月23日附件: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2019—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吉发〔2019〕10号),积极推进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到2020年底省级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形成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闭环机制。
一、目标任务(一)实施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
将政府及各部门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
健全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
加快推进部门和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
(二)实施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
推进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四本预算”衔接,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
吉林省审计厅关于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2020年第2号公告
吉林省审计厅关于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正文:----------------------------------------------------------------------------------------------------------------------------------------------------吉林省审计厅关于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2020年第2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和审计署工作安排,2020年第一季度我厅组织开展了政府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一主、六双”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对2019年第四季度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
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11市县营商环境优化审计情况白城市、白山市等11市县政府能够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政策要求,成立推进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修订本级政府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目录清单和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并在政府网站公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一)3县将应由政府部门承担的中介服务费、专家评审费转嫁给企业承担2019年,大安市等3县将应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土地评估费、环评费、节能评审费等费用转嫁给企业承担。
其中: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将土地评估费转嫁给企业承担,涉及44户企业31.01万元;通榆县生态环保局等4部门将节能评审费、水土保持费等费用转嫁给企业承担,金额311.7万元;洮南市和大安市环保局将环评项目的专家评审费转嫁给企业承担,其中,洮南市97个项目、大安市50个项目。
(二)3市县涉企保证金性质资金清理不到位截至2020年3月,白城市等3市县未按相关规定及时清理涉企保证金性质资金3项20.5万元。
其中:白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收取的新建建筑热计量保证金6万元、洮南市应急局(原市安监局)收取的烟花爆竹风险抵押金4万元、大安市自然资源局收取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10.5万元。
浅谈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下简称“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为了提高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审计需求的重要体现。
各级审计机关持续开展的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财经秩序、促进政策落实、政令畅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就当前基层审计实践情况看,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政策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关键词: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应用探讨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为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更高满足高质量发展大局的需求,政策跟踪审计工作需不断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审计“督察员”、经济运行“安全员”和促进改革“催化剂”的作用。
一、政策跟踪审计工作现状及问题从目前的政策跟踪审计实践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无论是思想认识、人力资源上,还是政策水平、方式方法上,都不能完全适应。
经常面临审计目标不明确、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定位不清晰、审计质量不高、审计评价不统一、审计独立性不明显等风险。
(一)审计能力与总体要求存在差距。
政策跟踪审计宏观性强,涉及面广,要求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国家审计无论在审计规范体系与评价体系方面,还是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审计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往审计,更多应用的是法律、法规、财务、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不同的审计单位,不同的审计目标,由相对应的审计科室来完成,但是政策跟踪审计是要掌握一揽子政策,是综合性的,审计范围涉及项目可研、项目方案设计、项目融资、项目质量、环保审计、土地利用等方方面面,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事实是复合型审计人员很稀缺,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之前的审计理念上,宏观经济知识面比较窄,政策管理水平不够高,政策敏感度不够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不够强,预见和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能力不足,不能尽快适应政策跟踪审计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政策跟踪审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中共吉林省审计厅机关委员会关于向厅驻村扶贫干部学习的通知
中共吉林省审计厅机关委员会关于向厅驻村扶贫干部学习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9.09.30•【字号】吉审党委发〔2019〕8号•【施行日期】2019.09.30•【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吉林省审计厅机关委员会关于向厅驻村扶贫干部学习的通知吉审党委发〔2019〕8号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自2015年起,厅党组先后选派李洪新、刘春雨、王晓龙、杨方进、范玉金、雷永富6名同志,赴洮南市安定镇新兴村、福顺镇春华村开展驻村扶贫帮扶工作。
四年来,6名驻村扶贫干部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和工作使命,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克服困难扎根一线,以出色的业绩诠释了审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扶贫工作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受到了扶贫地区党组织和当地群众高度认可。
在他们身上既体现了忠诚担当、敬业奉献、助困为民、务实求为的工作精神,又展现出新时代审计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经厅机关党委研究决定,号召全厅同志向厅驻村扶贫干部学习,恪守忠诚为党的政治品格,秉持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培塑解难帮困的为民情怀,坚持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各项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一是坚持胸怀大局敢于担当,进一步恪守忠诚为党的政治品格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更是政治机关。
全厅审计干部要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始终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转化为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忠诚担当的政治本色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定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二是坚持勤勉精业公而忘私,进一步秉持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全厅审计干部要更加明晰职责,更加勤勉敬业,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精准扶贫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
精准扶贫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作者:王石喻平来源:《财政监督》 2021年第2期王石喻平【摘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绩效审计工作发挥监察作用得以保障。
通过绩效审计的有效开展,能够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监督保障扶贫资金的管理与分配,从而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尽管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却仍然面临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阻碍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文根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项目特点为构建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一、引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经历从“粗放”到“精准”的转变。
精准扶贫工作旨在因地制宜的对不同发展水平下的贫困地区与贫苦家庭进行精确的帮扶与管理。
为了确保精准扶贫项目的顺利进行,应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保障作用。
通过绩效审计人员对精准扶贫项目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出具审计报告并发表审计意见。
近年来,绩效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审计原则也由“3E”扩充到了“5E”,提出了环境性和公平性的要求,顺应了保护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然而,现阶段的财政资金审计工作与绩效审计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
本文基于“5E”原则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理论的设想下,该指标体系能够助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确保扶贫工作有效落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扶贫开发项目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以及扶贫项目的落实。
一方面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精准扶贫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精准扶贫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在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实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绩效审计的理念.对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精准扶贫项目能否得以有效落实需要绩效审计进行监督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顾兵,王日俊摘要:根据吉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将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从机制健全、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并以吉林省ZL 县为例,对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精准扶贫;跟踪审计;绩效审计;一体化;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9)04-0048-07DOI :10.13877/22-1284.2019.07.009收稿日期:2019-04-05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研究”(JJ-KH20180458SK )作者简介:顾兵,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审计研究;王日俊,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研究。
(吉林吉林132012)学精准扶贫是党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通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吉林省通过开展“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和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等扶贫措施,帮助数十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7年吉林省累计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3亿元,8个国家级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5.2亿元。
但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扶贫机制不健全、扶贫政策落实不彻底和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不当等。
因此为了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对其落实情况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审计措施。
精准扶贫工作审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审计部门。
而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的核心方式,是一个国家政府审计机制健全的重要标志。
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传统的政府审计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和资金的正确使用,而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一体化的审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现状综述寇永红(2014)等认为我国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强化绩效审计意识、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与其他几种审计相结合、开展绩效审计监督和评价、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提高它的利用水平等[1]。
熊建华(2014)等将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对政府投资项顾兵,王日俊: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进行审计研究,强调了绩效审计视野下的跟踪审计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指标,对政策实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进行深层次的监督和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效果。
[2]王善平(2011)等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从经济、社会、生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其中经济绩效包括:个人收入增加、集体收入增加、税利贡献等三个指标;社会绩效包括:减贫效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四个指标;生态绩效包括:土地利用、植被保护、节能推广等三个指标。
[3]彭磊(2013)根据平衡计分卡理念构建了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并利用贵州省扶贫审计工作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于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高波(2016)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综合绩效审计提出了基于人本导向的审计模型,包括了人力资本维度、物力资本维度、组织资本维度和关系资本维度四个方面,该模型的构建遵循了科学性的审计原则,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重要性和相关性等一系列实证检验,对于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5]李苗(2017)等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扶贫资金绩效评价递阶层次指标体系,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递阶指标进行赋权。
该指标全面、详细,体系科学、完整,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审计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6]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研究大多较为分散,表现为审计对象的分散和审计方法的分散。
绝大多数是采用绩效审计的方法研究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及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的研究。
本文考虑到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层级,包括了扶贫机制、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等多个方面,而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也要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展开,于是采用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的审计方法,在设立机制健全、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四个方面评价的基础上,对各个对象详尽列示不同的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二、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将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群众舆论等多样化的审计主体,采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和不断创新的审计模式,对扶贫机制的健全情况、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扶贫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管理部门及人员和审计人员自身等,进行扶贫项目从立项、预算、拨付资金到贫困群众意见反馈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根据吉林省扶贫审计工作的现状,将传统的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理念和平衡计分卡理念相结合,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为机制健全程度、政策落实程度、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管理情况四个大方面,如图1所示:图1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1.扶贫机制健全程度扶贫机制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完善健全的扶贫机制能够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所以扶贫机制的健全程度是考察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扶贫机制健全程度的考察可采用跟踪2019年第4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审计的方式,从信息管理、监督考核等各种机制的建立开始全程跟踪,体现了事前和事中审计的全方位审计原则,同时也为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的审计打下基础。
2.扶贫政策落实程度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其涉及到扶贫项目管理、贫困人口相关指标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与绩效审计的“3E ”特征最为接近。
本文在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方面的指标评价体系。
从扶贫政策的建立、实施到反馈的全过程实行跟踪审计,保证获取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最后的绩效审计提供有效依据。
3.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精准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精准扶贫的“助推剂”,因此其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是精准扶贫落实情况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扶贫资金从立项、预算到拨付,经过了多个部门和多名扶贫工作人员,这其中必然存在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问题,所以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扶贫资金的审计必须采用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深入到扶贫工作项目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考察,该项指标也能够从侧面反映扶贫机制和扶贫政策的合理性及落实情况。
(二)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在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具体的评价指标总结如表2所示。
三、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模型前文已建立了一个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构建一个完整的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的层次赋值文明及指标体系见表1,表2。
(一)建立递阶层次模型按层次分析方法,本文将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与绩效一体化审计分成四个因素——机制健全程度、政策落实程度、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管理情况,同时把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按照支配关系进行相应的分组。
(二)构建每个指标层的判断矩阵,进行外部专家调查每个专家采用Saaty1∼9标度法,逐层对每个指标层各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将重要性程度按照1至9赋值。
例如,第t 个专家对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层:机制健全程度(A 1)、政策落实程度(A 2)、资金使用情况(A 3)、资金管理情况(A 4)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并对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从而得到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A ,A =(aij )n ×n ,其中a ij 为专家评定的两两比较判断值,不难得出A 为正反矩阵。
类似地对每个一级指标层下的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层下的三级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层的判断矩阵。
表1层次分析法重要性赋值说明表相对重要程度135792、4、6、8定义同等重要略为重要相当重要明显重要绝对重要介于相邻的两种重要程度之间解释目标i 和j 同样重要目标i 比j 略为重要目标i 比j 重要目标i 比j 明显重要目标i 比j 绝对重要四、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以吉林省ZL 县为例(一)吉林省ZL 县的基本概况ZL 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县面积4737平顾兵,王日俊:吉林省精准扶贫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表2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精准扶贫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A1机制健全程度A2政策落实程度A3资金使用情况A4资金管理情况二级指标B11信息管理机制完善程度B12监督考核机制完善程度B13组织保障机制健全程度B21管理效益B22社会效益B23经济效益B24生态效益B31扶贫资金分配情况B32公共资金使用情况B33资金重点投向情况B41贫困对象参与程度B42资金信息公开程度三级指标C111扶贫信息平台完善程度C112扶贫对象信息披露程度C113扶贫项目全过程的公开程度C121党内及政府机关内部监督程度C122群众及舆论监督程度C123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程度C131各管理部门协商机制的完善程度C132政府、行业和社会扶贫的结合程度C133组织领导分工明确程度C211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C212年度内扶贫项目计划完成情况C213违规违纪情况C221贫困人口减少率C222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率C23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C232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C233贫困人口就业增长率C241土地利用增长率C242植被保护增长率C243节能推广情况C311因素法的贯彻程度C312绩效奖励的重视程度C313补贴方式的多样性C321扶贫教育资金投入情况C322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情况C323扶贫医疗卫生建设资金投入情况C331向贫困县的倾斜程度C332向贫困村的倾斜程度C333向贫困户的倾斜程度C411资金知情程度C412资金决策参与程度C413资金监督程度C421公开的全面程度C422公开的细化程度C423公开的及时性C424公开的便利程度2019年第4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300万亩、耕地面积260万亩、草原面积239万亩、林地面积51万亩,人口28.5万,县辖10个乡镇、131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