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1000字

合集下载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做个三心”;好老师初次拿到《好老师在这里》这套书时,印入眼帘的封面色彩清新淡雅,插图简单又不失内涵。

然而这第一好印象却没能吸引我足够的眼球去翻阅它。

总觉得简单的外在下必定藏着不简单的内容。

说不简单,无非是指一些条条框框的理论,枯燥又不具操作性。

可这样的书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才不会偏离航向。

于是,图书馆成了我最好的去处安静且清凉,总不知为读不懂而烦躁了。

找个好位置,气定神闲地开始阅读。

这一读,便把我带入书中而无法自拔”;。

它真是、细腻、深度,鲜活的例子层出不穷,每一个例子都配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每一个见解都不相同,却又感觉都是好老师应该具备的特质。

每读一篇,我的思潮总忍不住起伏:我和学生之间有过这样的互动吗?这位老师的做法我可以借鉴吗?我在教育创新上做过努力吗?......也许,好书就是这样,初读时是琐碎的,而再读时在脑海中留下便会是更多的精华。

一遍下来,发现书中有很多关于做好老师的建议和方法,在感觉自己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令我满腹困惑:难道做个好老师真有这么难吗?也许确实琐碎,也许会有更加简洁却也是更有深度的方法。

于是,第二次阅读便扬帆起航。

这一次为我带来的是全新的感受,思路更为开阔,渐渐地,也整理出了一些头绪。

以下便是我对这套书的整体收获。

一好老师要有一颗关爱的心记得启蒙老师是位慈祥的老妇人,有着很长的教龄,甚至我的父亲也曾是他的学生。

但凡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啧啧称赞的,为她的好态度,也为她的好脾气。

就像《好老师在这里》中所介绍到的所有老师一样,不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上也无微不至。

每当双休日,总有三五个学生被邀请至她家中,品尝她亲手做的菜肴和点心。

当她和学生促膝谈心,跟学生打成一片的画面被印进脑海的时候,想当一名小学教师的愿望也被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田,期待发芽长叶的那一天。

虽然,和学生谈心、跟学生打成一片并不是当好老师的全部,但却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寒假学校推荐老师们读一本好书,我拜读了林文虎的这本《好老师在这里》的教育名著。

应该说总体来说这本书是我们所有老师应该读的。

这本书没有华美的词藻,没有高谈阔论,有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个让我们能用心倾听的故事。

它触动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它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感动,一次次为本人的行为惭愧,真正让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

同时也是对我今后教学之路如何走的一个考虑。

该书讲了几位老师,一位是让人为之敬仰的——杜老师,他进展有效的体验课程教学,不照课本出牌。

他为了转化其中一个班上的“特别学生”而放弃研究所休学,延后进修。

一个是积极进取,不断改良教学的——美玲老师。

他的课真正遭到学生的喜欢。

另一位是能够传递“慧眼”,为了给学生铺平“将来的道路”,而不惜利用业余时间向本班每一个学生的往常老师写致谢信,用本人的积蓄为学生点亮前进的道路,而深受学生敬仰的——游老师。

这本书用最质朴的语言来讲述他们的事迹,让我收获颇丰。

我的知识层面决定了我的认识层面,但我能够毫不掩饰了说,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觉,这本书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教学,我们应该怎么样教学,关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让你的心灵洗涤,让你的目的更加明确。

就像有人所言:“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冰心、巴金的文章,必须窗明几净,香茗一杯;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静心凝神,细心咀嚼。

”我想加一句:读《好老师在这里》一书,不需正襟危坐,但须窗明几净,读后不会让你信手一番,它会让你爱不释手。

但必须脑有考虑,心有沟通,如此你才会有所得,有所悟。

它就像一泓泉水,清亮透明,但深不见底,只要你能深化;它就像一壶茗茶,各人品味,但各有不同,只要你细细咀嚼;它就像一盏航灯,假设隐假设现,但一直闪亮,只要你心中有信念……“孟子讲,人生有三大‘至乐’:一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二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关于好老师在这里的读后感

关于好老师在这里的读后感

关于好老师在这里的读后感关于好老师在这里的读后感台湾林文虎老师的《好老师在这里》一书,讲述了很多台湾优秀老师用真心教育学生的动人故事,他们的爱不声不响的表达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读后让我感到师爱无价。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好老师呢?书中告诉我们:好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要持之以恒,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教育不是你想带给孩子什么!而是你想带给自己什么!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这样冠冕堂皇的话我们好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也包括我自己。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有时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有时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

反而,有时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缺乏道的帮助,一个小小的表扬,却使他们更靠近我。

就像我们班经常不做作业,爱撒谎的李强,自从上次离家出走后,我格外关心他。

他爱看<三国演义>,但是他父母就是不允许他看,说什么功课也不会做,有时间还是多看些作文书。

尽管我和他母亲屡次沟通,跟他讲,孩子感兴趣的书,多读读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他母亲实在是固执,坚持自己的看法。

我看孩子可怜,就到图书馆为他借几本这方面的书,让他在中午或者自修课上看。

不要带回家让母亲发现。

一个小小的举动打动了他,自从这以后,我觉察他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也在小幅度提高,还一直要把他看到的故事讲给我听。

是的,老师的鼓励表扬确实让孩子喜欢你,也喜欢你教的学科。

但是,有时候想想,每天要批那么多作业,考卷,订正,还要在前一天备课,修改教案,制作PPT,写反思,能静下心来的时间真的很少,就是一个词:风风火火!有时搞得自己也很焦虑。

所以我倒觉得教语数\英主课的老师不适宜当班主任,反倒是副课老师,他们不要批改作业,不要受分数的困扰,有更多的时间去教育学生,而我们集中精力抓孩子的成绩,那该多好啊!。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做个三心”好老师初次拿到《好老师在这里》这套书时,印入眼帘的封面色彩清新淡雅,插图简单又不失内涵。

然而这第一好印象却没能吸引我足够的眼球去翻阅它。

总觉得简单的外在下必定藏着不简单的内容。

说不简单,无非是指一些条条框框的理论,枯燥又不具操作性。

可这样的书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才不会偏离航向。

于是,图书馆成了我最好的去处——安静且清凉,总不知为读不懂而烦躁了。

也许,好书就是这样,初读时是琐碎的,而再读时在脑海中留下便会是更多的精华。

一遍下来,发现书中有很多关于做好老师的建议和方法,在感觉自己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令我满腹困惑:难道做个好老师真有这么难吗?也许确实琐碎,也许会有更加简洁却也是更有深度的方法。

于是,第二次阅读便扬帆起航。

这一次为我带来的是全新的感受,思路更为开阔,渐渐地,也整理出了一些头绪。

以下便是我对这套书的整体收获。

一好老师要有一颗关爱的心记得启蒙老师是位慈祥的老妇人,有着很长的教龄,甚至我的父亲也曾是他的学生。

但凡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啧啧称赞的,为她的好态度,也为她的好脾气。

就像《好老师在这里》中所介绍到的所有老师一样,不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上也无微不至。

每当双休日,总有三五个学生被邀请至她家中,品尝她亲手做的菜肴和点心。

当她和学生促膝谈心,跟学生打成一片的画面被印进脑海的时候,想当一名小学教师的愿望也被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田,期待发芽长叶的那一天。

虽然,和学生谈心、跟学生打成一片并不是当好老师的全部,但却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这些都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最佳途径要知道,当个好老师,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学生,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对于老师老说都是宝贵的资源。

唯有打开彼此的心门,沟通才会更加畅通无阻。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启蒙老师为榜样,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快乐成长。

虽然我和她的师生关系只维持了两年,但她的言谈举止却影响了我一生。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二篇)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二篇)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贴心呵护静心等待我是一名老师,一名想当好老师,却苦于还没有找到好方法的老师;同时,我也是一名家长,一名想选好老师,却不清楚什么才是好老师的家长。

肩负着这两个重要角色的我,暑假里有幸拜读了林文虎老师著作的《好老师在这里》一书。

通常而言,教育书籍常常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然而本书中那一个个看似平常却发人深省的“真实又有营养”的故事;那一两句简洁而犀利的点评无不闪现着作者独特的批判和精辟的见解;那到处闪烁的真知灼见,都让我越来越有兴趣去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些还没有落入俗套的“好老师”。

一、敏锐发觉孩子情绪,贴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书中有这样一则关于美惠老师的故事:一个叫阿诚的孩子,因为妈妈无法如约为其过生日而产生不快以及怨恨的心理时,美惠老师竟然冒着大雨,顶着随时有山石崩落的危险买来生日蛋糕,和同学们一起为阿诚庆生。

在这个故事中,正是因为美惠老师用心捕捉到了阿诚的不同的表情,并进行细心观察与分析,最终使事情有了个最完美的结局。

当然,即使老师不这样做,阿诚过不了几天可能也会恢复情绪,但是这种感动肯定是会让孩子们一辈子铭记于心的。

是啊,一个班二三十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绝对不是简单的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

每个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乐,都需要老师细心贴近。

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懂得照顾所有孩子的情绪吗?举个我们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平时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高举着一张考了高分的英语试卷给你看时,你会怎么表扬他?一般我们都会说:“瞧,你肯定是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看来只要我们肯用功,没什么能难倒我们的是不是?”乍一听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确实是我们惯用的说辞,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学生中的确有那么几个,尽管很勤奋很用功,成绩还是上不去。

如果他们听见了老师上面的这一番话,心里难免觉得自己又笨又没出息,努力了还得不到好成绩,从而产生更加自卑的情绪。

看来,简简单单的赞扬,也是深谙大学问呢。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好老师在这里》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通过讲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好老师的形象。

这本书的作者以生动的笔法和深入的观察展现了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重要性,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好老师。

在故事中,好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他们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倾听者和朋友。

他们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

这样的好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其次,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育的力量。

好老师的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育,好老师能够改变学生的命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教育的力量不仅能够影响一个学生,还能够影响整个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另外,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好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学生的需求,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同时,好老师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比如学生的不理解、不合作以及家长的过度期望等。

但是,好老师始终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学生的生活。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反思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

我深深地被书中描述的好老师的形象所感动,也对自己作为学生的表现产生了思考。

我觉得作为学生,我们需要更加珍惜好老师的教育,努力学习并向他们学习,从而不仅仅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更要在品德和人格的培养上有所提升。

最后,我想说这本书给了我希望和信心。

它告诉我,只要有好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梦想都可以实现。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要珍惜那些真正为我们付出的好老师。

总之,《好老师在这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它让我明白了好老师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可贵。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对教育的追求和理想。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好老师在这里》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这本书讲述了一位优秀的教师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倾注,改变了学生们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教师是社会的智囊团,他们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导师。

优秀的教师具有高深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他们懂得如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好老师在这里》中,作者通过讲述教师一次次的感人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和调整教育方式的能力。

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的付出与努力。

他们用心去触动学生的灵魂,他们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与人相处。

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学生。

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协助一位学生成功申请到了心仪的大学。

这个学生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并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来支持他的大学梦想。

但这位教师不顾自己的困难和辛苦,帮助学生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甚至主动找到学校的负责人交涉。

最终,这位学生成功地获得了全额的奖学金,他实现了自己进入大学的梦想。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认识到了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老师,更是学生信任和向往的人。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深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有大爱和奉献的精神。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去读懂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引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耐心的指导,可以让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的伟大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是社会的明灯,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在教育事业中默默奉献,为学生的未来付出了许多。

因此,我们要尊重教师,感恩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好老师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影响力。

好老师在这里读书心得

好老师在这里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好老师在这里读书心得篇一: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佛堂三小王锦雷翻开林文虎先生的《好老师在这里》一书,一位位出色的好老师闪现在了我眼前,尽管他们各具特色,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教育的好方法。

书中介绍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他们虽然平凡、质朴,却用自己的智慧、生命、满腔的爱意为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着,为学生灼灼地燃烧着。

他们让小草长出了小草该有的风采,让杜鹃长出了杜鹃该有的风貌,让每个学生依自己的天性,活出像样的自己,不愧为"好老师"的称号。

他们是我的楷模,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我虽然不一定保证能让每个学生都长出自己该有的自信和风采,但至少不会"非得要小草也开出杜鹃不可;非得要在春天开花的杜鹃和梅花一样在冬天开花不可"。

在《好老师在这里》一书中,一则则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动,故事背后的事理引起我深深思考。

同样是做老师,方式方法截然不同,效果当然显而易见,而好老师就能找到这些好方法,虽然可能会经历种种困苦曲折,但最后的收获却是甜美的。

其实,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等待,学会"静"等花开。

在所有的故事中,我对发生在杜老师的书法课堂中的故事最感兴趣:杜老师的书法课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要对得起每一张纸,写诗涂鸦都可以。

写书法,不可以说话,说话的人自己站到后面去,想好了能不说话就回座,站多久自己决定。

""对得起每一张纸"是杜老师给孩子的自我要求,这通常能产生很精彩的成果,孩子的创作常常让人动容。

不过,有一节书法课,坐在最后的阿焜整节课都没有动笔,直挺挺地坐了整节课,收作品时,杜老师看到阿焜送来的空白纸张,问道:"怎么没写"阿焜很自然地回答道:"老师不是说要对得起每一张纸吗"老师点点头没说什么,收下了空白的宣纸。

第二个星期的书法课,杜老师偷偷地留心阿焜,发觉他还是一样安静地在座位上坐了一整节课,杜老师没有打扰他,一样任由他枯坐到下课,一样收下了他那空白的宣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1000字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1000字
目前,“阅读人生、智慧育人”读书活动已在各地各学校悄然兴起。

我购买了一本《好老师在这里》,它是台湾林文虎老师著作的,书中讲述了很多优秀老师用真心用情教育学生的动人故事:有为学生过生日、道歉的美惠老师;有善于观察学生和学生谈心的杜老师;有敢于向教材挑战,自编教材的美伶老师……他们对教育的用心,对学生的用情深深的打动了我。

其实他们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的教师,就是这些普通的老师使许许多多的孩子找到了他们的春天。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教育不是你想带给孩子什么!而是你想带给自己什么!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回想自己走过的的教学生涯,当我有时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势去严厉批评学生的时候,并没有让他们的心悦诚服。

相反,有时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一个小小的
表扬,却使他们容易接受。

比如,我班有个爱看小说的学生,不光平时看,有时上课也情不自禁的看起小说来。

有一次我正在讲课时,发现他又在看小说,这次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他的书给没收了,然后就一味的批评,而是给他一个温馨提示的眼神,待下课后再给他讲讲道理,并鼓励他利用中午或者自习课看,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上课认真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以前我时刻都想成为一名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好老师。

但是又总觉得“好老师”离自己很遥远,有的高不可攀。

1
读了《好老师在这里》这本书,从书中这些老师的教育故事里,让我觉得要做一名好老师并不是那么难,就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只要你用心,用情,用智慧,就能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与赏识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是的,
赏识可以改变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我非常佩服杜守正说的一句话:“书桌上有多乱,心就有多乱;心有多乱,教室就有多乱。

”的确是这样,凡事皆需用心,做小事需要,做大事更需要,做教育更更就需要了。

杜守正老师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他也是这样做的,他经常认真清理自己的书桌。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难道不应该像杜守正老师学一学?经常清理自己的书桌,同时清理清理自己的心。

真的,好老师在这里,好老师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你就是一位好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