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 文言知识整理课件
五人墓碑记_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8)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3
一词多义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动词,拿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动词,激发)
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动词,发动)
发其志士之悲哉 (动词,抒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 (名词,头发)
4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名词,品行)
行 其辱人贱行
9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介 词 结 构 后 置 句
10
判断句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①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伸义,敛赀财以 送其行。 译:我们社中品行成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为 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
之悲哉? 译:怎能使英雄豪杰折服,在墓前扼腕叹
息,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③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也用以说明生死的重大意义,即使一个普
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考察,查究 今义:压住 (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2
(5)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比较 今义:看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两个词,行,品行;为,成为。
形容词作名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五人墓碑记课件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其所为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6.翻译。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精选ppt
3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昌等
相继被杀。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
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
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
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
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
问2:你怎样理解苏州民众的“哭声”?
面对阉党势力强大,苏州民众为周顺昌送行哭泣落泪, 是公开的支持、声援,足见他们的勇气,一种英雄气概。
精选ppt
8
(四)、第4段
问1:五人受刑时,作者有个细节描写,这样起什么作 用?
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 上,颜色不少变。
写出了五义士临难不苟,从容自若的神情,使读者如 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突出就义时刻这个细节,意在突 出五人疾恶如仇的思想品质,表现舍生就义的视死如归的 英雄本色,歌颂五人高尚的人格尊严。
(二)、第2段
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
独五人之皦皦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疾病而死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五人墓碑记 一词多义(课堂PPT)

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主人客人都忘记回去
发书视之
翻开兆书一看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调派去驻守渔阳,停驻在大泽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吴郡贤能的士大夫向掌权的人请愿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想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
凭我卑微的出身,担任太子侍从的职务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的时候它会发芽生长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我们社里那些人品作为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敛赀财以送其行 募集钱财送他起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赵王畏秦,欲毋行
赵王怕秦国,想不去。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
斯固百世之遇也
这实在是一百代才能遇到的
固
乃辞谢固请
(秦王)于是(向蔺相如)道歉,坚决请他不要这么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整理

五人墓碑记张溥一.古今词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今义:行动。
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古义:头颅。
今义:领导。
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古义:胸怀大志,情绪激昂。
今义:大方。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古义:,私党,亲信。
今义:指属于个人的。
5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很,极。
二.词类活用1去今之墓.而葬焉(名作动修墓)2其疾病..而死(名作动患病)3缇骑按剑而前.(名作动走上前)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作动用木匣子装)5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用法使……屈使……折服)6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近处和远处)7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奴隶那样)三.实词虚词以旌.其所为(表扬)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申告)(查办)、素.不闻诗书之训(向来)之: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取消句子独立性)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前一个“之”:的后一个“之”:代词)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结构助词的)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结构助词的)为之声义(代词)佯狂不知所之者(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以旌其所为(连词,表目的,来)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借……的身份)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相当于“而”,表修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因为)而:缇骑按剑而前(表修饰)抶而仆之(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表承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表转折)四.文言句式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2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安……哉?”古汉语中表示反问的常用句式)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动句)4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判断句)5斯固百世之遇也。
(判断句)6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知识梳理PPT共30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பைடு நூலகம்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知识梳理30页PPT

16、业余生活要——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知识梳理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五人墓碑记》上课用课件(共三课时)

整体感知
阅读思考:
1、五人墓中埋葬的是哪五位义士?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 4、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五义士
颜佩韦 杨念如 马杰 沈扬 周文元
身份
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匹夫
为何而死?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 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
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 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
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 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 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 在墓者也。
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 久,他用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 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 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 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 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 气扬扬,呼中丞之名 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 少变。有贤士大夫发 五十金,买五人之头 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 人也。
然而,当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 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 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 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 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 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 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 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 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
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明末有许多文学社,复社集合许多小社而
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号召,著
名的爱国文人顾炎武、文震孟等都是社内中 坚,苏州一带的文人入盟最多。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所读书必手抄,抄 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 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课堂PPT

-4-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 (2)独五人之皦皦(“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资财,钱财) (4)颜色不少变(“少”同“稍”) (5)亦曷故哉(“曷”同“何”,什么)
-5-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5-
五人墓碑记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
之:取独 易:改变
而:定语后置句引导词 志:志节
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 四海:全国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而:转折连词。 于:在。编伍:指平民百姓。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于)
素:平时。
闻:听闻 训:教诲。
激昂大义:即“激昂于大义”
-13-
五人墓碑记
然五人之当刑也, 之:取独
当:受、临
意 气 扬 扬 , 呼 中 丞 意气扬扬:意志气概昂然
之名而詈之;谈笑
而:表顺承,然后 詈:骂。
以 死 。 断 头 置 城 上 ,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颜色不少变。 有贤
置:放,“置”后省了介词“于”。 颜色:面容,脸色。
士 大 夫 发 五 十 金 , 少:同“稍”,稍微,略微。
之:取独。
皦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指名声显赫。 -9-
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 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 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 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公之 逮所由使也。
之:取独。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五人之脰而之,卒于尸合。 终于 (《五人墓碑记》)
卒
项燕为楚,数有功,爱士卒, 士兵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卒于二年 卒岁穷年
死 结束,终了
SUCCESS
THANK YOU
2019/7/4
有贤士大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11 不复敢有诛治 诛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2 激昂大义
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 13 荣于身后 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
14 尽其天年。 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介词结构后置句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 人。
• 3、按诛五人 •按: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 靠等。
4 颜色不少变 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
指由物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 产生的印象。 5 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今看。 6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脑袋。今某些集团领导人
( 二)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 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 用。译时可省去。 例:1、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周公被逮”是主谓短语, 作“当”的宾语) 2、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死”是主谓短 语,作全句主语)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周公被逮” 是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谓语是“在”。“周公被逮 在……望”又是主谓短语作“记”的宾语。) 4、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吾郡发愤 一击”是主谓短语作介词“以”的宾语) 5、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圣人出”是主谓短语,作 “待”的宾语) 6、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匹夫有重 于社稷”是主谓短语,作“明”的宾语。)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它,代石碑,介词宾语)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2.用作助词。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
中心词(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 译。
例: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立石于其墓之门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则今之高爵显位
•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
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 8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 远近的百姓。
9、 抶而仆之 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10、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10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同一类人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
徒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空,徒然
而安陵以五十之地存者,徒以有 仅仅
先生业。《唐雎不辱使命》
去今之墓而葬焉
表并列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表目的
而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缙绅而不易其志者
表承接 表转折
缇骑按剑而前
表修饰
其疾病而死
表因果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程度副词 很
学不可以已
停止 完毕 动词
已 始为篱,已为墙 已而 然后 连词
日过午已昏
已经 副词
可以已大风
治疗
1、而又有剪发杜门
表并列
而 2、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表并列
3、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表承接
激于义而死\容于远近 被
于
请于当道\请于朝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向 在
有重于社稷
对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表目的
以旌其所为
的
哀斯墓之徒其石也而为之记 取独;代“墓碑”
本节作业
一、文 言 虚 词
〔之〕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事、物。代人多是第三 人称,译为他(他们)、它((他它们们,)代五。人作,宾宾语语或)
兼语,不作主语。例:
(他,代周顺昌,宾语)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他,代缇骑,宾语)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它义,代五人之脰,宾语)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
见发矢十其中八九。 发射,射出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起用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征发,派遣
(《陈涉世家》)
怀怒不发,休祲降于天。 发作,爆发 (《唐雎不辱使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显现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开放
通假 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
之中 “有”同“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同“资”,资财,钱财。读zī
3、颜色不少变。
“少”通“稍”
3、亦曷故哉 “曷”通“何”
古今异义
•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 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表目的
以大中丞抚吴
凭借
以
厉声以呵
表修饰
匿于溷藩以免
表因果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拿,把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因为
由是观之
助词
则今之高爵显位
的
佯狂不知所之也 动,到,往
视五人之死
明死生之大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的
之
凡四方之士
的
斯固百世之遇也。
匹夫之有重
于社稷也。
老于户牖之下
取独
人皆得以隶使之
代词
豪杰之流
那
志士之悲哉
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宾语前置
1、 谁为哀者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ຫໍສະໝຸດ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字提
省略句
1 断头置 城上(于) 2 投缳 道路( 于 ) 3激昂 大义(于) 4 扼腕 墓道 ( 5亦以 明死生于之大) (之)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整治,治理。
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台阶。
除 诛乱除害。 《史记》 清除,去掉。
7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 1、人皆得以隶养之 •4、为之声义
隶,名词作状语,当作 •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
奴隶那样。
•5、缇骑按剑而前
• 2、去今墓而葬之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墓:名词用作动词, 修墓。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 为魏之私人
• 3、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
生病。
判断句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于义而死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正义所激发 2、不能容于远近 被远近人的收留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以“被”表被动 4、 激昂(于)大义 被大义所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