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希望能帮到大家!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夺:舅夺母志(改变)4、祚:门衰祚(zu)薄(福分)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10、寻:寻蒙国恩(不久)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12、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1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14、听:听臣微志(准许)二、通假字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三、一词多义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四、词类活用1、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2、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名,远的地方)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五、古今异义的词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义:到。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诸子喻山川》一.通假字1.心不地则物不用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地痞(“地痞”同“滔滔”。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二.古今异义1.未成一篑(古义:差,今义:将来。

)2.虽覆一篑(古义:即便,今义:固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没有,今义:不建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不加选择,今义:不选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势,今义:年长的人。

)6.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古义:气度,今义:经历、心里。

)7.下无伏怨之患(古义:臣民,今义:下边。

)8.上下交朴(古义:都返朴归真,今义:交往、朴实。

)9.以道为舍(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古义:拒绝,今义:告别。

)11.明主不厌人(古义:厌弃,今义:厌烦。

)12.何取于水也(古义:获得,今义:录取。

)13.盈科尔后进(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以后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抵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若是,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古义:名誉,感情;今义:见闻,实质。

)17.游于贤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义:游学,今义:游乐。

)18.容光必照焉(古义:小空隙,今义:容纳、光明。

)19.不盈科不可以(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

)20.不可以章不达(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义:利导,今义:尖利。

)22.故几于道(古义:靠近,今义:几乎。

)23.与善仁(古义:交友,今义:和。

)24.夫唯不争(古义:正,今义:惟独。

)25.故无尤(古义:过错,今义:特别。

)26.以其无以易之(古义:取代,今义:简单。

)27.水因地而制流(古义:依据,今义:因为。

)28.故兵无常势(古义:固定的,今义:常常。

)三.一词多义1.于(1)仲尼亟称于水(对)(2)何取于水也(从)(3)游于贤人之门者难为言(在)(4)故几于道(与)(5)天下莫纤弱于水(比)2.而(1)盈科尔后(表承接,就)(2)可立而待也(表修,着)(3)而攻者莫之能(表折,但是)(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折,却)3.之(1)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的状况”)(2)游于贤人之者言(的)(3)流水之物也(用在主之,撤消句子的独立性)(4)是之取(前置的志)4.(1)苟无本(是)(2)故于海者水(被)(3)江海因此能百谷王者(成)5.善(1)上善若水(好的行模范)(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擅长)6.(1)知者(活的思)(2)善(行)7.下(1)以其善下之(⋯⋯下游)(2)水之形避高而下(低)8.(1)明主不人(厌弃)(2)士不学(倦)四.词类活用( 一 ) 名活用作:1.知者(感觉快)2.仁者寿(美意延年)3.善(掌握机)4.江海因此能百谷王者(成王)5.以其善下之(⋯⋯下游)( 二 ) 名活用作状:1.不舍日夜(从早到晚)2.七、八月之雨集(在七八月)( 三 ) 意用法:1.君子耻之(以⋯⋯耻)2.孔子登山而小(得⋯⋯小)( 四 ) 活用作名:1.知者(活的思)2.故声情(名誉)3.善(行)4.兵因而制(取的策略)( 五 )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盈科尔后进(注满)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擅长利导)( 六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故能成其富(富裕和浩大的胸襟)2.仁者静(安静的处世态度)3.日月有明(光芒的形象)4.上善若水(好的行为模范)5.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短处)五.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三册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三册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三册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三册高中语文课本(老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三册《离骚》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2、谇:謇(jin)朝谇(su)而夕替(谏争)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7、遥诼:谣诼(zhu)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8、偭:偭(mi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10、溘:宁溘(k)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二、通假字1、错:偭(mi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邑:忳(tn)郁邑余侘(ch)傺(ch)兮(通悒,忧愁苦闷)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1、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谣诼(zhu)谓余以善淫(擅长)3、以为:制芰(j)荷以为衣兮(用……做)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惟,只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四、词类活用1、鞿羁: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名作动,约束)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五、古今异义的词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古义:荒唐。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一词多义(1)“绝”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彌勒(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2)“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记(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4)“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二)文言虚词1. “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于”(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4)是亦走也(5)非我也,兵也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3.省略句(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7) (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4.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精选6篇)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精选6篇)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精选6篇)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1)字音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未定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帝喾(kù)靡(mǐ)不毕见举类迩(ěr)濯(zhuó)淖(nào)蝉蜕(tuì)皭(jiào)然滓(zǐ)既绌(chù)商于(wū)屈匄(gài)餔(bū)其糟温蠖(hu ò)啜(chuò)其醨(lí)汶汶(méiméi)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在学习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课文的时候应该将重点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文言文更深一步的学习。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文言句式:1、判断句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2、被动句为天下笑者,何也?3、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4、省略句(1) 省略主语(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百越之君)委命下吏(2) 省略宾语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3) 省略介词聚之(于)咸阳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5)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今:没有)(7)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他)并且…. 今:表示因果关系)(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尚今:道路,道德)3.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吾师道也(动词,学习)(2)“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3)“于”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而耻学于师(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不拘于时(被,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4)“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呢,表示反诘语气)(5)“从”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6)“所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三)实词1、通假字:(读本字音)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合纵)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通“又”)威震四海(通震,震慑)始皇既没(通殁,死)2、古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今:指划船的工具)(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今:获胜,获得)(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②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③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④动词的使动用法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流血漂橹(漂,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⑤形容词作名词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⑥形容词作动词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⑦形容词使动用法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削弱)以愚黔首(愚:使……愚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⑧形容词作动词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语文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一、全文通读《语文高中必修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文言文知识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整理,为大家提供一份文言文知识点的梳理,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二、文言文常见句式1.假设句假设句是一种表达条件假设的句子。

它由“若”、“如”、“虽”、“即”等词语引导,句子结构比较简单,要注意表达的条件是否合理。

例如:“若夫日出而极目,云收而山现,则百蛮朝服而朝发矣。

”2.并列句并列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并列而成的句子。

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也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并列词,如“而”、“乃”等。

例如:“夫诗者,志之所之也,言之所始也。

”3.倒装句倒装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它把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过来,这种句式多用于修辞手法和句子结构的安排上。

例如:“此间乐,不思量,自难忘。

”4.比喻句比喻句是指用一种事物来象征、比喻另一种事物的句子。

比喻句虽然说的是一件事,但是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常常用于修辞手法和形式表达上。

例如:“窈窕之章,俊秀多奇。

”三、文言文常见词汇1.《语文高中必修三》中常见的词语和短语:气魄、才情、遥远、泥沙俱下、承载、渐入佳境、首屈一指、北上广等。

2.名词的分类:名词主要有人名、地名、物名、义名四类,其中人名和地名属于专有名词,物名和义名是普通名词。

3.动词的分类:动词主要有实义动词、虚义动词两种,实义动词表示实际的动作和状态,虚义动词则表示形式上的动作。

4.形容词的分类:形容词主要有基本形容词和派生形容词两种,基本形容词通常表示事物的特征和质量,而派生形容词则是在基本形容词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四、文言文常用词汇解释1.志:意向、志向。

如:“夫诗者,志之所之也,言之所始也。

”2.凝重:庄严、严重。

如:“由是观之,凝重而为之,则罔极物。

”3.澹泊:淡泊、不追求名利。

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澹泊之心,盪漾于江湖。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

《蜀道难》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所守或匪亲。

“匪”,同“非”,不是。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地崩山摧壮士死。

壮士,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危:危乎高哉。

高。

危如累卵。

危险。

正襟危坐。

正,端正。

上屋骑危。

屋脊。

去: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离。

阳虎去齐走。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词结构后置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雄飞雌从绕林间。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六、重要虚词。

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译为“比”。

开国何茫然。

何:多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什么。

《杜甫诗三首》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

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古义:远离故乡;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语千载琵琶作胡语。

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

话,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

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告诉,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字音字形第一单元氓蚩蚩愆期垝垣筮咎言桑葚陨落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靡室夙兴夜寐咥言笑晏晏矛戟姝城隅踟蹰娈彤管说怿女美归荑洵美苗裔孟陬庚寅揆肇事飞扬跋扈辟芷搴阰之木弃秽骐骥申椒蕙茝窘步尧舜险隘惮殃踵齌怒謇謇箜篌公姥怀忿槌床伶俜葳蕤蹑玳瑁明月珰磐石拊掌便言窈窕否泰许和踯躅青骢马赍钱赏赉拔擢迢迢皎皎纤纤机杼譬如子衿呦呦掇吐哺羁鸟暧暧樊笼阡陌笨拙相形见绌咄咄怪事第二单元瀛洲天姥山横财蛮横横祸横肉剡溪木屐訇然渌水殷岩泉殷红殷切惊层巅澹澹霓虹鸾鸟悸动转徙悲悯浸湿悲怆荻花管弦捻熟稔幽咽下咽咽喉船舫钿头银篦红绡呕哑喧闹浣女渚惘然衰鬓骤雨凝噎暮霭纶巾樯橹酹鞍马荠麦豆蔻黍离堆砌沏茶罗衾船棹舞榭歌台欸乃元稹一幢房子灯影幢幢贬谪神妪罗襦阑珊嗟叹溽暑玉簟第三单元长歌当哭菲薄踌躇芳菲桀骜租赁黯然噩梦喋血尸骸辗转碾米攒射攒钱抹杀拐弯抹角抹布杀戮戳穿浸渍不恤干练面面相觑不惮惩创创伤点缀辍学啜泣拾掇椽子掾吏潭柘寺盗跖平仄廿房檩扫帚敷衍坍塌朔风上溯凛冽毁家纾难歆羡关卡憨厚蹊跷官邸肮脏偌大分泌自诩寥落寥落长歌当哭妄自菲薄立仆造化沉勇惩创浸渍桀骜不驯喋血殒身不恤落寞歆羡第四单元嗜好编纂时日曷丧万姓胪欢妇孺怪癖蓬蒿汲取勾结勾当恬淡饯别客栈罄露禅让轩冕作揖辑录缉拿解剖愤世嫉俗熠熠发光哀悼显赫睿智第五单元弊端敝帚自珍大放厥词一蹶不振噘嘴巴猖獗草芥丛冢荒谬未雨绸缪窈然懈怠伶人勖勉仇雠逸豫衣襟彭蠡钟磬聆听桴硿硿栖鹘磔磔咳嗽鹳鹤窾坎镗鞳噌吰臆断罅隙无射钟第六单元渗漉修葺垣墙栏楯偃仰冥然兀坐异爨犬吠扃牖长号象笏先妣阖门门扉殆姊姊蓼洲旌皦皦湮没逮捕丁卯赀财缇骑抶溷藩傫然詈骂脰缙绅矫揉造作逡巡佯狂谥号自缢猝发扼腕社稷冏卿二、文学常识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2.命名:《诗经》中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305篇作品。

故又名《诗三百》或《诗》。

3.构成《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雅颂是从音乐得名。

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

风的意思就是声调。

《诗经》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

全部风诗产生的地域不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

雅是正的意思。

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

雅分为大难、小雅。

有105篇。

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有40篇。

4.《诗经》中的诗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

多重章叠唱。

常运用双声叠字等。

5.《周礼》中有六义之说,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把表现手法归为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离骚:1.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离骚:《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1.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复作》,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与木兰诗、秦父吟并称“乐府三绝”。

这首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了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它在诗中的作用是创造哀怨缠绵氛围。

《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辑。

古代诗词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

没有题目,句首做题目。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陶渊明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

东晋时期诗人,开创了田园派。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3.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著作是(文心雕龙),作者是南朝的(梁•刘勰)。

宣扬观世音灵验的故事专集,有东晋谢敷的《观世音应验记》4: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5.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又称为‘诗仙’。

诗歌风格豪迈飘逸。

《李太白全集》(诗集)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巅峰。

韩愈赞誉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6.苏洵:北宋文学家,字明允。

三苏:苏辙,苏洵,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佑集》。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

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派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8.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主张“文”“道”并重。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醉翁亭记》《秋声赋》。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杜撰《新五代史》。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对三苏、曾巩、王安石均有提拔。

9.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临川先生文集》11.《二十四史》是清乾隆年间,把从史记、汉书到明史这24部史书定为“正史”。

欧阳修《新唐书》也在其中。

12.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是宋代郭贸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13.“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其中王勃成就最高《滕王阁序》。

14.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其作品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圣”、首创既是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16.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代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诗歌合为事而作”17.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

主要作品《八声甘州》《雨霖铃》。

有《乐章集》传世。

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18.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李煜在位15 年,苟安享乐,南唐亡后被俘,宋封作违令侯。

1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古代最重要女诗人作家,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20.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

《稼轩长短句》。

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豪放派词风,开阔了词的表现范围。

21.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选自《全唐文》。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2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

项脊轩志1.选自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震川文集》,项脊轩是书斋名,“志”是记的意思。

本文通过记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思想感情。

2.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震川文集》(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他推崇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病梅馆记1.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字璱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本文写作方法是托物言志,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人才观”,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

登泰山记:1.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

作者姚鼐,清代人,他与方苞、刘大櫆等同属桐城派作家,该流派作家主张文学兼具义理和考据,词章之长,在文论和写作方面都有一定成就。

现当代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他的主要作品如下。

(1)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2)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3)诗歌:《自题小像》、《赠画师》、《无题》(运交华盖欲何求)、《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4)杂文集16部。

①《热风》;②《坟》;③《华盖集》;④《华盖集续编》(1926);⑤《而已集》⑥《介亭杂文二集》等(5)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如下。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②《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6)学术著作有:《摩罗力诗说》、《文化偏至论》、《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三、通假字:第1、2单元于嗟鸠兮:于-吁,叹息声犹可说也:说—脱,脱身隰则有泮:泮-畔,边岸与子同泽,泽—襗,内衣说怿女美:说-悦,高兴爱而不见:爱-薆,隐藏自牧归荑:归-馈,赠来吾道夫先路也:道-导,向导、引导终老不复取:取-娶箱帘六七十:帘-奁,盛物之器蒲苇纫如丝:纫-韧,柔软而结实契阔谈 : -宴列缺霹雳:列-裂,分裂摧藏马悲哀:藏-脏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鎞,钗一尊还酹江月:尊-樽《六国论》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资财,钱财。

亦曷故哉:曷,通“何”,什么。

《登泰山记》须臾成五采:采,同“彩”,彩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