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龚自珍)原文

病梅馆记(龚自珍)原文病梅馆记(龚自珍)原文及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 )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 )梅者,斫(zhu )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 ul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注解注释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下。
3.邓尉:山名。
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6.欹(qī):倾斜7.固:本来8.明:公开9.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10.号:疾呼喊叫11.绳:名作动,约束12.斫(zhu ):砍削13.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14.鬻(y ):卖15.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
夭(yāo):使摧折(使弯曲)16.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17.稚枝:嫩枝18.重价:大价钱。
19.棕缚:棕绳的束缚20.遏( ):阻碍21.悉:全22.复:使恢复23.全:使得以保全24.诟(g u)厉:辱骂25.穷:穷尽26.以为:介词,把当做27.直:笔直的枝干(形做名)28.病:使成为病态29.智力:智慧和力量30.孤癖:特殊的嗜好31.泣:为哭泣32.纵:放开33.顺:使顺其自然34.暇:空闲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
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病梅馆记》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1《病梅馆记》词句注释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邓尉:山名。
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西溪:地名。
欹(qī):倾斜。
固也:本来如此。
固,本来。
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
明,公开。
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号,疾呼,喊叫。
绳:名作动,约束。
斫:砍削。
直:笔直的枝干。
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
夭:使……摧折(使……弯曲)。
病,使……成为病态。
蠢蠢:无知的样子。
智力:。
课文病梅馆记

课文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所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记载了苏轼在岳阳所建的“病梅馆”中的感悟和思考。
散文以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描述了他在岳阳患病时在病梅馆中的生活、心境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这段病榻之上的生活中,苏轼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匆匆,也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病梅馆记》充满了苏轼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领悟。
这篇散文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疾病和困境时的坚韧和豁达,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思考。
苏轼以独特的文学才华,通过《病梅馆记》这篇散文,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病梅馆记》原文及对照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及对照翻译《病梅馆记》原文及对照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
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本来嘛,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独特偏嗜的隐衷明白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培养横斜的侧枝,删掉繁密的,杀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阻抑它的生机,这样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者病残了。
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
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他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
病梅馆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
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q[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
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 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 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 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皆……)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皆……)⑵被动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取独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 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独
病梅馆记翻译及知识整理

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之邓尉,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那么无姿;以欹(qī)为美,正那么无景;以疏为美,密那么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注解注释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
2.龙蟠:龙蟠里,在今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
在今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6.欹〔qī):倾斜7.固:本来8.明:公开9.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10.号:疾呼喊叫11.绳:名作动,约束12.斫(zhuó):砍削13.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14.鬻(yù):卖15.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
夭(yāo):使……摧折〔使……弯曲〕16.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17.稚枝:嫩枝18.重价:大价钱。
19.棕缚:棕绳的束缚20.遏(è):阻碍21.悉:全22.复:使……恢复23.全:使……得以保全24.诟(gòu)厉:辱骂25.穷:穷尽26.以……为:介词,把……当做27.直:笔直的枝干(形做名)28.病:使……成为病态29.智力:智慧和力量30.孤癖:特殊的嗜好31.泣:为……哭泣32.纵:放开33.顺:使……顺其自然34.暇:空闲译文江宁的龙蟠里,的邓尉山,的西溪,都出产梅。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引言《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描述了袁枚因病隐居山间,欣赏梅花的心情和思考。
本文通过对《病梅馆记》的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高一语文学生更深入理解袁枚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内容摘要袁枚的《病梅馆记》是一篇以描写梅花为主线的散文。
文章以袁枚自述自己患病的经过为开端,接着描写了自己隐居山间的生活和欣赏梅花的情景。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袁枚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详细解读1. 描绘袁枚患病的情景文章开头,袁枚自述了自己患病的经过。
他描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医生的诊断,以及自己接受治疗的过程。
袁枚借此描写表达了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患病的痛苦和疲惫,为后文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做了铺垫。
2. 描写隐居山间的生活袁枚在患病后选择隐居山间,与外界隔绝,过起了清贫而宁静的生活。
他描述了自己身边的环境,如山间的松柏,溪水的潺潺流淌,以及自己利用文娱作为消遣的情况。
这一部分的描写展现了袁枚在病榻上克服困境,寻求心灵安慰和思考人生的决心。
3. 欣赏梅花的情景描写袁枚在散文中详细描写了自己欣赏梅花的情景。
他以梅花为中心,描述了梅花的开放、芬芳和坚韧,以及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花蕾的绽放过程。
通过梅花的描写,袁枚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4. 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对上述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病梅馆记》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袁枚通过自述患病和隐居山间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和芬芳,寄托了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另一方面,袁枚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令人心伤的事物的思考。
结束语《病梅馆记》是袁枚的一篇散文名篇,通过描绘梅花和自述患病背景,展示了袁枚对生命短暂和人生的思考。
相信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和分析,读者们对袁枚的《病梅馆记》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自己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有所启发。
《病梅馆记 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病梅馆记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8.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3)乃誓疗之,纵之,顺之()(4)甘受诟厉()9.以下列各组加点虚词在短语中的作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梅以曲为美梅之欹、之疏、之曲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C.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明告鬻梅者D.能以其智力为也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10.翻译。
(6分)(1)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通观全文,在下面的空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本文通篇有一个中心比喻形象梅。
作者以病梅比喻,以自然之梅比喻,而作者自己在文中则是以的形象出现,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痛心和谴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1.理解作者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
2.积累文言词语。
说明:
本文是一篇有着深邃思想的文言文。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首先要扫清文言文词句上的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从字字写梅、句句写梅的字里行间,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其实是句句写人,字字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深刻的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立场。
难点:(1)理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
(2)分清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
说明:
本文托物言志,寓意深刻。
因此指导学生领会作者
的用心良苦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作者以非常巧妙的比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学生比
较难以把握。
而且,本文中的梅花所蕴涵的“病态美”
的含义与一般意义上人们对梅花所蕴涵的感情完全不同。
因此,教学中特别要值得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以学过的《己亥杂诗》入手,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熟悉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动机。
交流课外查找的有关龚自珍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分析《己亥杂诗》的思想意义。
(表达对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希望。
)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熟悉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动机,这是把握本
文的前提条件。
解题梅花历来代表中国古代美好的意象。
本文却写“病梅”,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病”字。
简单回顾文
学史上关于梅花的象征意义。
揣摩“病”字中包含的作
者对梅花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梅花一般意义上的
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
以利
于对课文的理解。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1.朗读课文,正音。
2。
疏通课文,解决文字理解上的障碍。
个别朗诵,全体朗诵。
正音。
(欹qi,平声;鬻yu,去声)
字词解释:(1)使动用法(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扭曲;使┄┄病态。
纵之顺之;复之全之:使┄┄放纵;使┄┄顺畅;使┄┄恢复;使┄┄保全(2)“以”的用法诵读是感知文章的基础。
字词句的疏通则为对文章的理解扫清了文字障碍。
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提问:1。
“病梅”病在哪里?(欹疏曲)
2.“梅”为什么会得病?(文人画士品评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3。
如何得病(绳、夭、病、斫、删、锄、养、遏)4.“病”的程度如何?(江浙之梅皆病。
)5.作者对“病梅”的态度如何?(“誓疗之”;“必复之全之”;“辟馆以贮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根据问题划出相关字词句,并组织语句回答。
问题的设置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进一步把握课文提问:1。
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分析“病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比喻意义。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
(1。
病梅:比喻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人才。
文人画士:比喻封建顽固派。
鬻
梅者: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和奴才。
这一设置旨在帮助学
生挖掘文章的深沉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
体会本文写作手法,深刻领会本文主旨。
提问:。
1。
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并剖析包含的情感。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
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2。
作者的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见右)3。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思想的?(本文借梅喻人,托物言志)
学生思考交流。
(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
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
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
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
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
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本
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
重大的政治主题。
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更有助于
对主旨的理解。
拓展讨论1.作者用这种方法表达思想的原因。
(作
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
你是如何看待龚自珍的人才观的?学生自由讨论分析。
学生可联系实际在自己思考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回答,甚至展开辩论。
这是对本文的拓展延伸,开放的空间较大。
结束课文,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
有关字词句的整理。
3。
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巩固有关知识。
并能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思路点拨
本文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相应
的调整。
如可从“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入手,点明“物”和“志”的关系。
然后读课文,分析课文,结合
背景,思考本文作者托“梅”,抓住了“梅”的什么特点,言了什么“志”?或者,抓住题目中的“病”,以“得病”、“病因”、“治病”为线索进行分析讨论。
练习举隅:
1.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比较下面三首诗。
挑选其中一首,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2.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