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北省毛概经典复习资料必过技巧

合集下载

毛概复习提纲(带答案)

毛概复习提纲(带答案)

毛概复习提纲第一章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含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第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含?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章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什么民主四、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们民群众是创造者的原理系统的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章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二、为什么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

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第四章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

二、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毛概复习资料

毛概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一、题型:1.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判断正误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4.教材阅读理解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5.简答题:1小题,共10分6.材料分析题:1小题,共10分二、复习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01.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0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04.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05.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06.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0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0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0.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11.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12.如何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民族的梦想有机结合起来?——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3.党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曾经所犯的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14.“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2014河北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重点

2014河北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重点

1、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绝对的观点和相对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4、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

”这首诗说明了( )1A.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B.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7、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变化性 D.广延性8、物质的运动是( )。

A.暂时的B.绝对的C.时动时静的D.不可把握的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绝对的观点和相对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人民群众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革命的批判的观点11、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014河北省毛概复习资料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2014河北省毛概复习资料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E.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18、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19、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C )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20、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
A.“三个有利于”标准 B.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C. 生产力标准 D.社会是不是稳定,经济是不是发展
36、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3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A、王稼祥 B、刘少奇
C、朱德 D、毛泽东
27、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是( ACE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各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 C.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4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4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2014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考试技巧与口诀

2014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考试技巧与口诀
正确答案:C
47、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4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49、“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3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A
9、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毛概复习(1-8章)

毛概复习(1-8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8,P17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含义及关系?P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4、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实事求是?P34①“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②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③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62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66-67①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②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毛概复习资料(解析题,论述题,简答题)

毛概复习资料(解析题,论述题,简答题)

辨析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正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专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起点低,它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极端落后的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又比较短。

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逾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能逾越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

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

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更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3、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错误。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占用或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有效产出的对比关系。

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是一个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是劳动成果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或者说是有效的产出。

上述命题只表述了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而忽略了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因而是不完全的。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毛概复习要点

毛概复习要点

毛概复习要点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3.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如何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主观主义坚持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与基本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
A.“三个有利于”标准
B.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C. 生产力标准
D.社会是不是稳定,经济是不是发展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3、按劳分配的含义包括( ABCE )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E.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4、“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BCD )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 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联邦制
B、民族自决
C、民族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
6、国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 A )
A.注重质的提高
B.注重比例适当
C.注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注重资产效益
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BCDE )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两府”
D.“台湾独立”
E.“外国插手”
8、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9、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 )
A、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10、一国两制的内涵是( C )
A.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C.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主义制度
D.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大陆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矛盾
1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联邦制
B、民族自决
C、民族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
1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D )
A.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B.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E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5、、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全国的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
C、良好的群众基础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领导的正确
1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D )
A.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B.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7、按劳分配的含义包括( ABCE )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E.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18、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 A )
A.共同富裕
B. 走社会主义道路
C.共产党领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坚持“二为”方向( ABDE )
A.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因为社会主义文化应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
C.指为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服务的方向
D.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
E.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所在
22、非公有制经济是( 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BCD )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 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24、在新民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
A 、无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E 、地主阶级
25、中国关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E )
A.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B.以和平与发展为共同目标,确立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
C.以尊重国家主权利益和本国人民选择权利为人同的国际政治民主原则
D.以和平、稳定、公正、合理作为国际新秩序运转机制的基本要求
E.依靠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提供保障机制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