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第17课《公输》自主学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公输》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2.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
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公输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公输学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课前预习案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犀.()兕.()鲋.()鱼文梓.()楩.()楠守圉.()短hè()鱼biē()鼋tuó()敝yú()糠zāo()三、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请.献十金( ) (2)荆之地方..五千里( )(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2.一词多义公输盘不说( ) 见公输盘( )说见请说之( ) 胡不见我于王(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然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不可谓知类( )类为与此同类( )为楚造云梯之械( )子墨子闻之( )之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课中探究案一、朗读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题目:1. 课文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_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回答)2.墨子拜见公输盘后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述其中缘故。
3.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4.墨子的什么言行表现了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后拓展案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公输盘不说( )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公输盘诎(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三、读“‘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至“公输盘服。
”完成文后的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公输盘不说.( ) 请说.之( ) 北方有侮.臣者( )2.解释加点的字词a.夫子何命焉.为________b.愿借子杀之.________c.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d.子墨子起,再.拜________e.不可谓仁.________f.不可谓知.类________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公输》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败: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课前阅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解决生字生词。
三、人物语言的机智美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3、朗读课文时,仔细体味下面几个句子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4、不是。一个人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课后反思: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1、对应的双方是: 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学案学案新人教版

第17课公输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文经常使用的实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点。
2.了解墨子及主其非攻张。
3.体会墨子精湛的劝说艺术。
4.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琢磨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材助读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要紧的高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进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进展时期,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进展时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进展时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创建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是先秦墨家高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门生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式进行论政,逻辑周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奇中的能工巧匠。
此刻,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开山祖师,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但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很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此刻还用)和其他攻城武器,是一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另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绩。
鲁班对人类的奉献能够说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预习案一、填空题1.《公输》选自《》。
墨子名,相传为时期国人,是学派的开创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在本文中就有明显表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17课《公输》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公输《墨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2. 能通过小组合作,知晓墨子止楚攻宋的过程,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提高古文自我阅读能力。
2.难点: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学法指导1. 能自主搜集材料,借助工具书、注释和相关资料自主朗读课文,和文本、作者对话,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2. 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媒体合作,质疑问难,对话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写法;3.能反复朗读与吟诵,在朗读中揣摩,在吟诵中玩味,通过“读、诵、悟、品”培养文言语感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问题导引亲爱的同学,我们将要开始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散文单元,选编的都是先秦诸子散文。
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散文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第三单元的学习你仍记忆犹新吧。
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一篇语录体散文,语录体就是一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人以上的对话的辑录。
能否抓住人物的对话,能否体会墨子高超劝说艺术,进而把握这篇散文主题,这一切,相信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等方式,你一定会收获不菲。
自主学习资料整合墨子墨家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鲁人,一说宋人,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一般认为是墨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现存五十三篇。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在政治上他们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爱”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这一点特征在墨家是十分突出的。
孟子虽然也反对军旅征伐之事,但他不会奔走于两国之间,直接阻止即将爆发的战争,像文中的墨子及其弟子誓死保卫宋国的举动在《孟子》(包括整个儒家学派)那里是看不到的。
设问导学1.你能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吗?①公输bān(盘)②楚yǐng(郢)③文xuān(轩)敝yú(舆)④守yù(圉)之器⑤禽gǔ(滑)厘⑥鱼鳖tuó(鼋)yuán(鼍)2.你能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吗?公输盘不说“说”通“悦”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公输盘诎“诎”通“屈”3. 你能口头翻译课文内容吗?要求:小组对子间互相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人教初中语文九下《17公输》word教案 (2)

《公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能准确的翻读课文第二部分。
2.通过默读课文,能准确的翻读课文第三部分。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准确的翻读课文第二部分。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准确的翻读课文第三部分。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公输》这篇古文!(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解
(三)当堂训练
1、一词多义:
子墨子闻之说公输盘不说
愿藉子杀之请说之之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臣之弟子
臣以王吏之攻宋
子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说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
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见胡不见我于王
子墨子见王
于是见公输盘
虽虽然
虽杀臣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起于鲁()
⑵愿借子杀之()
⑶吾义固不杀人()()
⑷请说之()
⑸胡不已乎()
⑹胡不见我于王()
⑺以牒为械()
⑻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⑼吾知所以距子矣()
⑽虽杀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句子翻译。
2、熟读课文。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公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

公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X,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讨论法。
4.练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板书:“公输’).(解说:连续提问,唤起学生对有关战争信息的回忆和思考,转而引导学生思维在奔课文主题,诱发学习兴趣。
)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
一边播放X读磁带,一边挂出提前准备好的上面有下列语句的小黑板。
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意(句后括号中的内容供参考)。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于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
(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
)予合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
”(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公输盘曰:“诺。
”(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2)引导学生进行一番探讨之后,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公输》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政治主X,以及墨家思想的集成──《墨子》。
2、了解课文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积累文言词语,能够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通过对人物形象描写的分析与鉴赏,理解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理想,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的人文情怀。
感受《公输》语言的简洁,论辩的精妙。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能够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墨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政治主X,以及墨家思想的集成──《墨子》。
2、了解课文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积累文言词语,能够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大家对于成语“班门弄斧”都很熟悉吧,谁能解释一下?班,鲁班,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
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
从“班门弄斧”这个成语中我们只了解到他是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
他还有哪些经历?又有怎样的性格呢?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公输》,我们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二、简介《墨子》这部书及墨子这个人。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政治主X是:兼爱(无差别的爱,一视某某地爱所有人)、非攻(反对非正义战争)、尚贤、节用。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谈到墨家学派,我们自然会想到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么除了墨家学派,你还会想到哪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还有孟子、荀子,分别著有《论语》《孟子》《荀子》一书。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代表作品:《道德经》、《压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代表作品:《韩非子》。
现代我们把这一时期写作的文章称为先秦诸子散文,既是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X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输》自主学案
《公输》是记述墨子劝止楚国攻宋的事。
文章宣扬了墨家“非攻”的主张。
这一主张,在战国时代,反对大国侵略小国,是有正义性的。
文章还进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够止楚攻宋,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同时也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
关于作者:
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
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脱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
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
大约在公元前444年,楚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
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学习课文。
高声朗读课文,做到速度适当,停顿合理,不丢字、不错字。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正音、注释。
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
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
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墨子依据公输盘怎样的性格特点,采取什么方法从道理上取胜公输盘的?
第一段主要写: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到郢都去见公输,要用道理说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绍了矛盾的双方,两个主要人物都出场了,而且通过一个“闻”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不辞劳苦的品质。
这样写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气氛,设下了伏笔。
3、文中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攻宋。
请找出相应的词,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墨子为天下排危解难的迫切心情。
“闻之”、“起”、“行十日十夜”、“见”
4、墨子见到公输盘,故意先说了什么?公输盘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他不知不觉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这句话向公输盘发起进攻,一口气数落了公输盘?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却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
墨子到了楚国以后第二回合的战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狈不堪。
但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为初斗失败而放弃攻宋的野心。
他表面上承认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却
采取以退为守的手法,轻轻地把话题一转,以公输盘已“为云梯”,说明他攻宋的借口。
这一转,作者别具匠心,把楚王虚伪,狡猾,贪婪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为下一场更激烈的斗争,揭示了新的矛盾冲突。
这就使墨子进入更加艰苦曲折的第三个回合的战斗。
6、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的三个回合的斗争,表现了什么思想?
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深入探求:
1、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
2、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
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
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
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
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
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
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积累:
辨析加红词在句中的词义
┍子墨子闻之(先生,老师)
子┝愿借子杀之(您)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孩子)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见┝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遍鹊见蔡桓公。
(进见)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到)
于┝胡不见我于王?(向)
┕何有于我哉?(对,对于)
┍愿借子杀之。
(侮臣者)
之┝宋何罪之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荆之地,方五千里。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