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阴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玉米叶片与光合作用

玉米叶片与光合作用

资料6-1 玉米叶片与光合作用玉米叶片的特点之一,是叶肉具有与C4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相适应的结构。

因此,玉米属于高光效植物。

12cm 玉米叶片上表皮中约有气孔7500个,12cm 叶片下表皮约有气孔9000个。

在缺水的情况下,叶片卷缩,具有遮盖一些气孔,减少水损失的作用。

同时,叶片卷缩缩小了叶片暴露的面积,也减少了光能的获取。

所以,缺水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在10℃时,玉米的光合作用和植株发育都很缓慢,在30~33℃时,两者都达到最高峰。

光合作用受白天有光照时的叶片温度的控制,植株发育则受全天温度的控制。

当夜间温度较低时,植株的发育速度就较慢;当夜间温度较高时,则植株的发育速度就加快,甚至还缩短了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天数,从而降低了植株的干物质质量。

在田间试验中发现,夜间温度较高的籽粒的产量大大降低。

所以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

在白天叶片温度为30~33℃,夜间温度较低、较凉爽时,玉米出现最大的生长量;而这样的条件是干旱地区或高海拔地区的特征。

资料6-2 探究光合作用的主要历程(1900年前) 1648年范·海尔蒙特从柳树的生长得到启发: 水是植物生长的因子。

1676年Antonie V an Leeuwenhoek 、Schimper 、Meyer 等对叶绿体进行了研究。

1771年普利斯特莱等的试验表明CO2和阳光是植物生长的因子。

1804年德·索苏尔(Nicholas de Saussure )发现一棵生长着的植物所制造的全部物质,比它所吸收的2CO 多,2CO 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他们都认为氧气是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1842年梅耶(Robert Mayer )指出能量不灭定律: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毁灭,只能是形式上的变化。

绿色植物制造的食物是所有有机物质的源泉,也是所有生物能量的源泉。

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界贮存太阳能是必不可少的。

结论: 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时,需要四种因子--二氧化碳、水、阳光和叶绿素,同时产生了氧气。

低温阴雨寡照对植物生长结果的影响及措施

低温阴雨寡照对植物生长结果的影响及措施

低温阴雨寡照对植物生长结果的影响及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低温阴雨寡照是常见的恶劣天气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

玉米叶的形态与功能

玉米叶的形态与功能

玉米叶的形态与功能1.叶的形态特征(1)玉米叶的组成玉米完全叶由为叶鞘、叶片、叶舌、叶环(叶枕)四部分组成。

叶鞘包着节间,有保护茎秆和贮藏养分的作用。

叶片着生于叶鞘顶部的叶环之上,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中央纵贯一条主脉,主脉两侧平行分布着许多侧脉;叶片边缘带有波状皱纹。

玉米叶舌着生于叶鞘和叶片交接处,紧贴茎秆,有防止雨水、病菌、害虫侵入叶鞘内侧的作用。

玉米多数叶片正面有茸毛,只有基部第1~6片叶(早熟种少,晚熟种多)是光滑无毛的,这一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玉米叶位的参考。

如:5光6毛或6光7毛。

(2)玉米叶片数量着生在茎节上,互生排列。

一生中主茎出现的叶片数目因品种而不同,早熟品种通常为14~16片,中熟品种17~19片,晚熟品种20~24片。

(3)玉米叶片的解剖特征玉米叶片的横断面可分为表皮、叶肉及维管束。

叶子的上下表皮都布满气孔。

上表皮每平方厘米约有5600个气孔,下表皮约有8000个。

上表皮还有一些特殊的大型细胞,称运动细胞。

这些细胞壁薄,液泡很大,有控制叶面水分蒸腾的作用。

在表皮以为叶肉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

叶肉维管束有特别发达的维管束鞘。

维管束鞘细胞内含许多特殊化的叶绿体,这是C4作物的重要特征。

(4)各叶面积在植株上分布玉米一生主茎各节位叶面积的大小因品种而异。

但所有品种各叶面积在植株上分布都是中部最大。

一般果穗叶及其上下叶(棒三叶)叶片最长、最宽,叶面积最大,单叶干重最高。

这种叶面积分布有利于果穗干物质的积累。

2.叶的分组与功能玉米全株叶片可根据着生节位、特征和生理功能划分为四组:(1)基部叶组(根叶组)一般着生在地下稍许伸长的茎节上。

是从出苗至拔节期逐渐伸展形成的。

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根系生长。

(2)下部叶组(茎(雄)叶组)着生在地面以上的数个茎节上。

是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雌穗小花分化)伸展形成的。

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茎秆,其次满足雄穗生长发育的需要。

(3)中部叶组(穗叶组)着生在果穗节及其上下几个茎节上。

玉米植物避阴反应发生的机制

玉米植物避阴反应发生的机制

玉米植物避阴反应发生的机制
玉米植物避阴反应是指玉米植物在遭受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来调节其根、茎、叶和花等部位,以避免对弱光环境的影响。

玉米植物避阴反应的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结构性变化
玉米植物在遭受剥夺性光照的情况下,会产生表型上的结构调整,以便适应弱光环境。

具体而言,它会使根系和茎增厚,叶片减少,叶片角度变小,叶形变扁,叶色变浅,花萼变短,花色变浅,花器变大,以及花柱变长等。

这些改变有助于植物吸收周围更多的光照,并有效地减少水分的流失。

二、生理机制
玉米植物的避阴反应不仅表现在表型上,还体现在其生理功能上。

在遭受剥夺性光照的情况下,玉米植物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生理信号——“花青素”,刺激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帮助植物获得更多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流失。

此外,玉米植物还会通过增加氮素吸收和营养物质的合成来缓解遭受光照不足的情况。

三、生化机制
玉米植物在遭受剥夺性光照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以帮助植物适应弱光环境。

具体而言,它会通过催化一系列的酶反应,从而产生一些特殊的生物物质,如花青素,以及其他的抗氧化物质,从而有效地抵御外界的光照刺激,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综上所述,玉米植物避阴反应的机制主要包括结构性变化、生理机制和生化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玉米植物能够适应剥夺性光照的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光照和营养物质,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不同品种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密度效应研究

不同品种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密度效应研究

株/m 下 空秆 率为 0 中地 7 h , 7在 4种 密度 下 , 有一 均
图 2 不 同 密 度 下 春 玉 米 净 光 合 速 率
定 的 空 秆 .空 秆 率 在 密 度 6 0 75 0株/m2 最 大 为 h 下 35 % ; .7 中地 7 7在 4种密 度 下倒 伏 率 均不 高 , 倒伏 率
24 不 同密 度下 春玉 米 空秆 率和倒 伏率 .
羹 4 0 . 0 一
B 6 0 。 ‘ “ m
由表 3可 知 , 单 9 8在 密 度 为 4 0 郑 5 50 0株/m2 h 、
5 0 25 0株/m 和 6 0 h2 O0 0株/m2 空 秆率 为 0 h 下 .丹 玉 4 5在 密 度 5 0 0 2 5 0株/m 、0 0 0株/m2 6 o h 26 0 h 和 750
摘要 : 以郑 单 9 8 中地 7 , 玉 4 5共 3种 不 同类 型春 玉米 为试 验材 料 , 究 4种不 同密度 下春 玉 5, 7丹 0 研 米光合 生 理特 性与 产 量的 关 系。结果表 明 : 同密度对 产量 的影 响 差异 显著 , 同品种 对产 量的 影 不 不 响 差异 不 显著 , 同一 品种 不 同密度 下叶 面积 指数 和净 光合 速 率与 产量 呈正 相 关。本 试验 条件 下 , 丹
设计 , 密度 为 主处 理 , 品种 为副 处理 , 4个 主处 理 , 理 同一般生 产 田。 即
3 副处 理 。行长 5 6行 区 , 行距设 置见表 1 个 . m, 0 株 。
表 1 试 验 株 距行 距
14 数 据 分 析 .
采用 Mirsf E cl 0 3和 D S70 coo xe 0 t 2 P .5软 件 ( 新 复极 差法 ) 进行 统计 分析 。

玉米形态特征

玉米形态特征

玉米形态特征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除了作为主食之外,玉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本文将从玉米的形态特征入手,探讨和介绍玉米的不同外观特点。

我们从玉米的植株外观开始。

玉米是一种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植株通常高度在1.5米到3米之间。

玉米的根系发达,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片条状,簇生于茎上。

在生长过程中,玉米植株会逐渐形成穗,穗是玉米植株上的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茎的顶端。

玉米的穗由多行排列的玉米粒组成,每一行通常有8-16粒,外表呈圆锥形,整体呈长条状。

我们来看玉米的果实特征。

玉米的果实即玉米粒,是玉米植株的种子。

玉米粒通常呈椭圆形,外皮光滑,有各种颜色的变种,包括黄色、白色、蓝色等。

玉米粒的大小和形状会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而有所差异,但大多数玉米粒都呈椭圆形,稍微扁平。

玉米粒内部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主食来源之一。

玉米的叶片特征也相当显著。

玉米的叶片呈长条状,绿色,具有明显的纵条纹。

叶片边缘有锯齿状的边缘,叶脉清晰可见,整体呈现出清晰的纹理和结构。

玉米叶片的表面比较光滑,能够有效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养分和能量。

我们来看玉米的根系特征。

玉米的根系呈纺锤状,主根深入土壤,侧生根发达,帮助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

玉米的根系通常生长在土壤的表层和深层,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系统,有助于植株的稳固生长和吸收养分。

玉米的根系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多样的形态特征,包括植株外观、果实特征、叶片特征和根系特征等。

通过对玉米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玉米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为玉米的种植和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玉米这一重要作物的形态特征,增强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 年第 5 期
工作研究
DOI:10.16815/ki.11-5436/s.2017.14.064
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莹
(陕西省子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子洲 718499)
摘要 : 子洲县横跨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比较温和,沟壑纵横, 植技术,应该确保大豆可以在盛花期之前恢复光照度,并且之后
77
技术,2017,37(14):77.
用的产量。玉米收获之后,大豆需要对光合作用进行补偿。在生
育期后期,光和作用能力以及速率已经接近单做大豆。叶绿素 b
一、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的形态性状的影响 1、对大豆植株的影响
是阴生叶绿素,可以利用漫反射光中的大部分蓝紫光。 2、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的参与物质的影响
关键词 : 大豆;间套作栽培;遮阴时间;生育时期;产量;性状; 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叶片形态是大豆进行高光合作用的基础。如
形态
果玉米种植紧凑,遮阴比较严重,那么大豆的光合作用就被抑制。
张 莹 . 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J]. 农业工程 在玉米种植比较紧凑的情况下,大豆会通过自身调整提高光合作
在玉米的遮阴下,大豆能够接受到的光照会越来越少,就影响到了 大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1]。与只种大豆一种作物相比,大豆植株的 高度随着种植方式的不同而增加,茎重、叶片数、荚数、叶面积相
作进行套种,使得大豆的干物质明显降低,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不 够,大豆产生应急反应,使得自身的结构发生变化面积增大是大 豆为了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所进行的应急反应 [3]。大豆的形态和
所以比较适合种植大豆,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的遮阴对大豆形 使其可以接受充分的光照度,要注意的是遮阴的时间不要超过大

UV-B辐射对植物形态影响研究综述

UV-B辐射对植物形态影响研究综述

UV-B辐射对植物形态影响研究综述作者:董春阳来源:《种子科技》 2017年第5期摘要:植物形态方面的影响包括植物的株高、节间距及叶片等。

总结了国内UV-B辐射对植物形态方面的影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UV-B辐射;植物;形态近几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导致空气质量降低,破坏了臭氧层。

臭氧层被破坏,紫外辐射就会增加,而紫外辐射增加是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有关UV-B增强的生物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

很多研究机构从植物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UV-B胁迫实验,通过各种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UVB辐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根据生理学知识可知,UV-B辐射势必会影响植物的形态,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从而改变某些植物产品的质量,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存。

1UV-B辐射的定义及其对作物的影响UV-B是一种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辐射,属于对作物的有效辐射,其90%能被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所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就包含有UV-B。

如果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减少,UV-B 辐射会增强。

UV-B辐射的增强会对作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造成破坏,引起生物分子和生理生化过程方面的变化。

由于细胞中的许多组分(蛋白质的芳香族氨基酸、DNA、RNA和一些小分子)都能吸收UV-B辐射,进而引起结构功能发生诸多变化,植物形态也会得以改变[1]。

2UV-B辐射对植物形态的影响2.1对植物株高和节间距的影响张红霞[2]等人试采用人工增强UV-B辐射的方法,研究了蚕豆幼苗生长对不同强度UV-B辐射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对蚕豆幼苗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实验组蚕豆幼苗高度和对照组的蚕豆幼苗高度相比有明显降低,随辐射强度的加大矮化现象更明显。

根据植物生理知识,对照组幼苗株高降低,就会减少其对UV-B辐射的伤害,是植物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还有实验,比如郑有飞[1]对大豆和小麦进行了研究,发现增强UV-B辐射对大豆和小麦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也有植株矮化现象,但UV-B辐射对两种作物的作用结果抑制程度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大豆更易受紫外辐射的影响,说明每种植物生长机制多少会有些不同,所受到的同一种因素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并且实验发现小麦节间长在UV-B辐射增强影响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越往下节间缩短长度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8-15;修回日期:2009-06-201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SCX2-Y W-N-46-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 W -0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第一作者简介:王洋(1968-),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和黑土持续生产力研究1遮阴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王 洋1,齐晓宁1,邵金锋2,刘兆永1,李泽兴1(1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21吉林省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德惠 130300)摘 要: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遮阴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遮阴条件下玉米叶片长宽比增大,叶生物量比和叶质量分数增大,叶面积比增大,比叶面积增大,比叶质量减小;各生育期玉米叶片光合速率随遮阴程度的加重降低幅度加大,玉米开花期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大于大喇叭口期和灌浆中期;玉米叶片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总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 降低。

遮阴后叶绿素含量的增高,特别是叶绿素b 含量的增加是玉米对低光胁迫的一种生态适应。

图1,表2,参16。

关键词:遮阴;叶片形态;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玉米中图分类号:S513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68(2009)04-0450-04Effects of Shad ing at the Whole Growth S tage on the Leaf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WANG Yang 1,QI Xiao -ning 1,SHAO Jin -feng 2,LIU Zhao -yong 1,LI Ze -xing 1(11Northeast Institu te of Geogra p h y an d Agricultural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 gchun 130012,China;21Agricu 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Dehui County ,Dehui 130300,China)Abstract:The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hading at whole growth stage on th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leaves for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1T he results showed that shading in all growth stage increased length and width ratio of leaf,leaf mass ratio,leaf mass fraction,leaf area rati o and specific leaf area,but decreased specific leaf weight 1With the increase of shading degrees,photosynthetic rate of maize leaf at each growth stage were decreased,and the decrease of photosynthetic rate at anthesis was greater than that at booting and middle filling s tage 1Shading at the whole growth stage increased contents of chl a ,b and contents of chl a+b,but decreased chl a/b 1The increase of chlorophyll content after shading,especially chl b con ten t,was an ecolog ical adaptation to low ligh t stress 1Key words:shading;leaf morphology;photosynthetic rate;chlorophyll content;maize光是植物能量的来源,光照条件的改变可明显地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1-2]。

遮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的需光特性、遮光时期及时间长短、遮光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3-4]。

玉米是一种喜光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由于营养生长旺盛,就会出现行间荫蔽,光照减弱。

遮光会降低玉米产量,即使是短期遮光也可以降低生产能力[5]。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6]。

由于遮阴使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减少,引起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导致有机物积累减少并降低产量。

遮阴不仅影响光合器官的结构,而且影响其功能[7]。

生长在弱光下的植物叶片具有阴生叶的特性,其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与弱光条件相适应,如低光强下集光器官的大小增加,导致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 的比值下降[8-9]。

采用遮阳网设置不同遮阴梯度,进行全生育期遮阴处理,探讨不同遮阴程度对玉米光合器官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创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1 试材与方法试验于2006~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德惠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东经125b 33c 28d ,北纬44b 12c 21d )进行,该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414e ,年平均降水量520mm,无霜期138d 。

试验采用盆栽方式,试验用盆自制,为内径30cm 、壁厚017cm 的塑料管与厚017cm 的塑料板粘第25卷第4期2009年11月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SYSTE 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 ULTURE Vol 125,No 14Nov.,2009接而成,高40cm。

盆内装入珍珠岩和过50目筛并用水洗净的细砂与土壤按015B015B9(体积)充分混合组成的基质30kg,所用土壤为薄层黑土的耕层土壤,其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2619g/kg、全氮112g/kg、全磷1106g/kg、全钾16187g/kg、速效氮11818mg/kg、速效磷1810m g/kg、速效钾111mg/kg,土壤密度1112g/cm3,pH616。

试验设全生育期3个不同遮阴程度处理,A为不遮阴(CK)、B为30%遮阴、C为50%遮阴,每个处理2个品种(R=瑞秋,Z=郑单958),每个品种重复12盆。

每盆施入磷酸氢二铵718g、硫酸钾712g、尿素418g作基肥,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分别施入尿素418g、310g作追肥。

水分管理原则为装盆后第1次水浇透,以后保持湿润,即根据各盆的实际情况在早晨或晚上灌水,既要保持盆内土壤通透性好又要保持土壤湿润。

试验品种为吉林省秋实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瑞秋(平展形)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郑单958(耐密型)。

5月6日播种,5月20日出苗,6月21日拔节,7月22日开始抽雄。

在吐丝期测定单株叶面积;在玉米成熟期测定根、茎、叶、叶鞘、果穗等组分干质量,茎、叶在105e杀青30min后80e烘干至恒质量,其余各部分80e烘干至恒质量,称质量。

求出如下参数:叶生物量比(叶质量/植株总重),叶质量分数(叶质量/地上部分植株质量),叶面积比(总叶面积/植株总质量),比叶面积(总叶面积/总叶质量),比叶质量(总叶质量/总叶面积)。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7月6日、7月21日、8月6日、8月21日、9月5日)选择玉米植株上、中、下层3层的完全展开叶,在叶脉两侧用直径为1c m的打孔器取叶圆片,称取015g,放入80%的丙酮溶液中,在暗中提取24h,提取液用75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厂)分别在波长663nm、645nm处测定消光值,按陈毓荃方法计算叶绿素含量[10]。

光合速率测定:在7月15日、7月26日、8月31日上午9B00~10B00选择玉米植株上、中、下层的完全展开叶片应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

2结果与分析211不同遮阴程度对玉米叶片形态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遮阴后玉米叶片长宽比增大,其大小次序为30%遮阴>50%遮阴>CK,当遮阴到一定程度时(如50%遮阴)又会抑制玉米叶片伸长。

在相同的遮阴条件下,平展型玉米(瑞秋)叶片长宽比高于耐密型玉米(郑单958)。

遮阴处理与CK玉米叶生物量比和叶质量分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101),但遮阴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遮阴后玉米叶生物量比和叶质量分数显著提高,并随着遮阴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虽然遮阴降低了叶生物量,但遮阴降低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幅度更大。

遮阴处理后玉米叶面积比显著增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101)。

瑞秋30%遮阴和50%遮阴处理叶面积比分别比CK增加818c m2/g、1015cm2/g,而郑单95830%遮阴和50%遮阴处理叶面积比分别比C K增加717cm2/g、1416cm2/g,这表明玉米在遮阴严重时通过扩大叶面积来截获阳光。

表1不同遮阴程度对玉米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处理长宽比叶生物量比叶质量分数叶面积比cm2/g比叶面积c m2/g比叶质量mg/cm2AR7171BCbc01086Bb0111BCb1616Cc19612ABbc5123Aa AZ7134Cc01078Bb0109Cc1414Cc18613Bc5139Aa BR9114Aa01123Aa0114Aa2514ABab20811ABabc4193Aab BZ8116Bb01115Aa0112ABa2211Bb19318Bbc5121Aa CR8130Bb01125Aa0114Aa2711Aa22114ABab4186Aab CZ8108BCb01122Aa0113Aa2910Aa23618Aa4135Ab比叶面积表征了单位干质量的叶片面积,比叶面积越大的植物,单位干质量的叶片面积越大,叶片越薄。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遮阴的加重,玉米比叶面积增加,表明遮阴使玉米叶片变薄。

不同玉米品种间存在差异,CK和轻度遮阴处理瑞秋的比叶面积高于郑单958,而在重度遮阴处理时郑单958高于瑞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