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全景图漫游算法研究

合集下载

全景图像拼接与漫游讲义林晓泽

全景图像拼接与漫游讲义林晓泽

加到100%。
100%
100%
左图
右图
0%
0%
阴影部分为重叠区域
线性融合
线性融合方法简单,但存在问题。
重影现象
解决办法
使用多段融合方法
多段融合
• 多段融合算法是一种多尺度、多分辨率的图像融合方 法。在不同尺度和空间分辨率上进行融合。
➢ 步骤1:建立图像的高斯金字塔 ➢ 步骤2:由高斯金字塔建立图像的拉普拉斯金字塔 ➢ 步骤3:对拉普拉斯金字塔的每层进行融合 ➢ 步骤4:组合融合后的拉普拉斯金字塔



多段融合
2.第0层减去图像A,得到 拉普拉斯金字塔第0层。
1
2
3
1.第1层放大一倍得到图像A 0
高斯金字塔
多段融合
取亮度大的点,保持轮廓
3
2
1
亮度取平均
0 拉普拉斯金字塔
多段融合
消除重影现象
线性融合
多段融合
全景图像漫游
• 虎溪虚拟校园系统(前台Flash+后台JSP) • 全景浏览 • 建筑物(单位,办事指南) • 导航(路线导航,新生导航) • 测距 • 鹰眼
• 相比三维建模,制作流程快,更真实,速度更快; • 现有的全景拼接软件:版权,部分需要手工设置。
全景图像拼接
➢ 全景图像拼接的定义: 全景图像拼接是一种将一组相互间有重叠部分的图
像序列进行空间匹配对准,经重采样合成后形成一幅 包含各图像序列信息的360°水平视角的、完整的、清 晰的新图像的技术 。
• Step 3:将所有内点代入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法解出H,如果 Step3中没有任何点改变,则进入Step4;否则进入Step3;

基于特征点的球面全景图快速生成算法

基于特征点的球面全景图快速生成算法
mac ig e tr on s t ahe e sa e s s h rc lp n r ma t c ig thn faue p it O c iv a e mls p eia a o a si hn .Ex ei n a e ut h w h t t e ag r h t p rme tlrs l s o t a h lo i m s t
中匾分类号 :TP 9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0 (0 2 3 0 7- 4 62 9 7 2 1 )0- 0 5 0
F s p rc l n r m a Ge e a i n Al o i a tS he ia Pa o a n r to g rt hm
a oi m t ov h p ei lpoet n t nfr t n o h e r t n po l l rh O sle te sh r a rjc o r somai fte d f mai rbe g t c i a o o o m,we po oe a meh d b sd o rp s to ae n
V0 .5 No3 1 3 .
S p2 1 e .0 2源自基于特征点 的球面全景 图快速生成算 法
李松 ,张钦 泉 ,吕卓 ,杨进华
( 长春理 T大学 摘 光电T程学院 ,长春 10 2 ) 3 0 2 要 :提 出一种基 于球 面投影模 型的全景图生成算法 ,对普通相机 获取 的序 列图像 ,实现 了球 面全景 图的无缝拼接。通
Ba e n e t r i t s d 0 F a u ePo n s
LI S n ,Z o g HANG n u n Qiq a ;LV h o,YANG ih a Zu J u n

全景漫游方案(web+手机)

全景漫游方案(web+手机)

全景漫游方案(web+手机)一、项目概况1.1 建设背景传统的博物馆大多没有网上展馆的功能,观众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亲自到博物馆,才能了解博物馆的内部环境、展品的摆放位置、和相关说明。

这样对博物馆的影响打了很大的折扣,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教育。

即使是现有的部分网上展馆系统,大部分是通过图片和文字来进行内容介绍,观众只能被动的接收,缺少互动性,因而观众的参与意愿较低。

本项目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套架构于WEB和手机端的的全景虚拟参观系统,可以让参观者用鼠标或手指滑动在博物馆中达到认识、学习、导览和体验的目的,改善传统博物馆的不足。

1.2 建设内容以超高清摄像设备全视角拍摄作品全貌。

与静态的二维平面图片不同,全景摄影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在仿真的3D环境之中观展。

透过指尖的触碰全方位重现场景全貌,更可动态地欣赏全景的全部或某一部分的细节,最大限度的主动化视角,从大特写到超广角,或远或近、或俯或仰,自主操控展示方式。

二、项目内容1) 为上海中心丝绸文化盛宴展览采集 2017 年馆内全年展览的 360°全景游览数据,并提供多套版本以供不同渠道的应用,具体版本要求如下:互联网应用:每张全景图像的分辨率为 21500×10750,为网站访问者提供在线展览的 360°全景游览。

移动终端应用:每张全景图像分辨率为 2048×2048,为微信公众平台等提供在线展览的 360°全景游览。

2)展览的全景游览具体功能实现作为实体展览的网络延伸,展览全景不仅需要通过多媒体应用版及管内留档版进行存留,还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呈现,为突破了传统互联网浏览局限,需满足通过移动终端的方式将展览全景呈现在观众面前,需项目承接方保证用户在访问过程中全方位的对全景进行游览,即水平360°和垂直 180°进行拖动操作,要求实现全方向平滑转动;提供两种拖动操作方式,即全景转动方向和鼠标拖动方向同向与反向,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实现放大、还原功能,可以对全景进行逐级放大,并且在放大后能够逐级还原到初始大小;需提供手动游览和自动游览两种浏览方式。

稳健的球面全景图全自动生成算法

稳健的球面全景图全自动生成算法

到 同一 平 面 上 拼 合 ; ) 图 像 映 射 到 同 一 个 模 2把 型 , 在柱 面 J球 面 上进 行参 数 调 整 和 拼合 . 持 如 、 手 相 机拍 摄 图像 的拼 接 一 般 用 8参 数 矩 阵 配准 , 们 一 我
曾经 用 8参 数 矩 阵 对 含 有 基 准 图像 的 多 幅 图像 进 一
LiYa i,) Xing Hui) nl a
” Dea t n fcmp t c n e h n o g Unv ri J ’ al 2 0 6 ) ( p rme t o o ue s e c ,S a d n ie s y, i h l r i t 5 0 1 ( tt yL b r tr it a e l y T c n l y,B ia g U i ri Sa e Ke a o ao yo V ru l ai eh o g f R t o eh n n v s y,B i n 1 0 8 ) e t e ig j 0 0 3
V o . 9.No. 1 11 1 No v.,2 7 00
稳健 的球 面 全景 图全 自动 生成 算 法
李艳丽 向 辉
济南 20 6) 50 1 北京 10 8 ) 0 0 3
”( 山东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 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
行拼 接 J但 8参 数 矩 阵冗 余 大 且 存 在 叠 加 误 差 ; , 一
Sei i zlk 等 J 出将 8参 数 矩 阵 降 为 4 参 数 矩 阵 来 s 提 一 一 减少 冗 余 度 , 4参 数 矩 阵 是 由焦 距 矩 阵和 指 数 形 式 的旋转矩 阵 构成 , 但仍 然存 在叠 加误 差 ; rwn等 J Bo

基于全景图像的虚拟漫游系统研究

基于全景图像的虚拟漫游系统研究
b t e n t et o i g e .Af rc mp ein o g t c i g i e e tp rp cie ve s o e s e e c n b b an d b e p o ew e h w ma s t o lt i e o f ma e s t h n ,d f rn e s e t i w t c n a e o t i e y r ・ r — i v f h
C eacm l hdb s gteR N A R n o a peC ness lgrh w i a ua n as r t np r t n a b co pi e yui A S C( ad m S m l o snu )a o t s n h i m, hl c clt gt nf ma o aa e el i r o i me r s
Re e r h o r u lNa i a i n S s e s d o Pa r m i ma e s a c n Vit a v g to y t m Ba e n no a c I g s
ZHAO .i ,XU n Yi1 . . Da
( . et f o ptr cec , otw s F r t n esy K mnn 5 24, hn ; 1 D p.o m ue ine S uh et oe r U i ri , u ig60 2 C ia C S sy v t 2 D p.o o p  ̄ c ne Y n a n e i ,K n n 5 0 1 C ia . e t f m u r i c , un nU v rt u mi 6 09 , h ) C Se i sy g n
成 图像拼 接后 , 过重投影算 法可以生成场景在不 同视 线方向上 的透视视 图, 通 让用户获得 身临其境的沉浸 感。 关键 词 : 虚拟 漫游;图像拼接 ; 特征 匹配 : 鲁棒 估计

基于图像变形的全景平滑漫游算法研究

基于图像变形的全景平滑漫游算法研究

基于图像变形的全景平滑漫游算法研究王松;朱正平;杨景玉;王阳萍【摘要】针对目前全景漫游系统在切换视点时产生跳跃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变形的平滑漫游算法。

首先采用 SIFT 特征提取方法对过渡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同时采用图像区域划分的方法对特征点进行筛选,建立特征点集的映射关系;然后,构造特征点集的 Delaunay 三角剖分,在三角剖分的基础上,计算对应三角形区域的仿射变换参数;最后,对图像进行插值和生成中间过渡图像。

实验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特征点集的自动对应,提高了全景漫游系统的交互性和沉浸感,算法实用、高效,对于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过渡图像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A practical,efficient smooth roaming algorithm based on image distortion for switching viewpoints in panoramic system is presented.The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by using SIFT method,the key points are filter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ividing the region,and the map relation of key point set is established.Then,the Delaunay triangulation of feature point se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affine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of corresponding region on the basis of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re evaluated.Finally,the intermediate images after interpolating the ima-ges are produced for smoothly switching.The experiments show the problems above have been well resolved.The method implements the automation corresponding relation of feature point set and enhances the interactive and immersion of panoramic system.The result shows the method is practical and highly efficient,and it has better adaptive for the images influenced by some uncer-tain factors.【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全景漫游;SIFT;Delaunay三角剖分;图像变形【作者】王松;朱正平;杨景玉;王阳萍【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全景图像的漫游技术由于在场景绘制的真实感和绘制速度上具有很大优势,逐渐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1-3].许多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国际会议,如ACM 的SIGGRAPH,IEEE 的CVPR 等,每年都发表与此相关的许多文章,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全景图的生成涉及一系列技术,其中基于图像配准与融合的图像拼接技术是全景图生成的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着全景图生成效果的好坏[4-5].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全景漫游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构造大范围的自由漫游虚拟实景空间.最早的虚拟实景空间系统是Quick Time VR,该系统以结点和链的形式将全景图像和虚拟对象进行组织,可以实现虚拟空间的漫游.但这种漫游不平滑,以跳跃的方式进行.Chen和Williams利用视图插值的方法,使得在不同视点处观察时能够保持视觉上的平滑过渡.但是这种插值方法需要知道场景的深度信息.张茂军等提出的纵平移图像平滑过渡技术是基于图像插值的方法计算中间图像,当图像差异较大时,仍存在沉浸感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图像变形的思路,提出了基于图像变形的平滑漫游方法,该方法建立在两幅图像相似性基础上,在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间构造特征映射关系,从而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1 全景平滑漫游研究现状全景漫游系统中,实现视点间平滑漫游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全光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相机进行标定,在采集图像的基础上对场景进行精细建模,从而实现视点间的平滑过渡;另一类是基于图像变形的方法,传统的图像变形方法通过在采集图像上标定特征点,手工建立对应关系,然后基于图像变形生成中间过渡图像,从而实现视点间的平滑漫游[6].1.1 基于全光函数的方法全光函数可以看作是对于可视世界的精确建模.它等价于可视世界的全息表示.全光函数最早由Adelson 和Bergen提出,定义如式(1)所示.其中:(Vx,Vy,Vz)是视点在空间中的位置;θ是φ俯仰角和方位角;Vz表示光线的方向;λ 是光的波长;t表示时间.这个函数定义为在某一位置、某一视角、某一波长以及某一时刻,通过摄像机中心的光线强度.一般来说全光函数的获取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的数据量远远地超出了当前计算机的处理能力.1.2 基于图像变形的方法采用视点插值和视图变形方法,是根据已知图像之间的对应点以及新视点的位置,计算出新的视图,从而使一幅数字图像光滑过渡到另一幅图像.这种方法是先对图像进行几何特征识别,从而提供图像中特征的几何形状转换以保证图像的几何特征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对色彩进行插值.其难点是已知图像与新视图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计算复杂.本文提出的算法思想基于图像变形的思想,对于自然景物图像很难提取到明确的几何特征,因此,在本文的算法中,没有对图像中的几何特征进行提取,而是提取特征点来建立两幅图像的特征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图像间的光滑漫游.2 基于图像变形的平滑漫游算法为了实现多视点间双向无间隙平滑漫游,在视点中心间建立双向空间链,并在采集部分中间过渡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图像变形技术和插值获得平滑的漫游过渡视觉效果.传统的图像变形方法通过在两幅图像上手工标定一些对应特征点来建立一个映射关系函数,然后通过把一幅图像的特征点逐渐移动到另一幅图像对应特征点的位置,再通过像素坐标和颜色插值来产生一系列过渡图像帧.传统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手工标定对应特征点,效率低,不能满足全景漫游系统制作的要求.本文提出的方法是,首先利用SIFT 特征点检测方法在2幅图像上分别检测特征点,得到2个特征点集;然后根据特征点在原始图像上的分块信息,建立特征点集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已建立的对应关系,利用传统的图像变形技术生成中间的过渡图像.算法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图1 算法流程Fig.1 Flow of algorithm2.1 特征点提取SIFT 算法基于图像特征尺度选择的思想,建立图像的多尺度空间,在不同尺度下检测到同一个特征点,确定特征点位置的同时确定其所在尺度,以达到尺度抗缩放的目的,剔出一些对比度较低的点以及边缘响应点,并提取旋转不变特征描述符以达到抗仿射变换的目的[7-9].该算法主要包含4个步骤:1)尺度空间极值检测,找出潜在的兴趣点;2)关键点定位,剔出不稳定点;3)确定特征点的方向;4)提取关键点描述符.2.2 基于图像区域信息建立特征点对应关系将图像划分为n×n的区域,计算落在每个区域中部分点集的重心,选取距重心最近的点为候选特征点.如果区域中特征点集为空,则选取图像子块的重心点作为虚拟特征点加入特征点集.最后,根据特征点集的分布,建立相邻图像的特征点映射关系.之所以将图像划分为块,原因在于特征点位置在图像上分布越均匀,图像配准的效果越平滑.2.3 Delaunay三角剖分Delaunay三角剖分的目的在于将图像平面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三角形区域,为后续的坐标变换做准备,以期达到尽可能好的变形效果[10-12].本文实现Delaunay 三角剖分算法是Bowyer-Watson算法,它是一种增进式的算法,算法过程如下:设P 是给定一个平面上的点集合P ={p1,p2,…,pn},它从P中每次选一点加入,接着搜寻目前的所有三角形中,哪一个三角形包含该点,然后对目前的三角化结果做调整来反应该点的加入.当P 中所有点都处理完成时,即完成P 的Delaunay三角剖分.在加入第一个点之前,此算法先初始化一个极大的三角形,让所有点落在其中,以此避免点被加入时没有三角形包含例外情况.通过Delaunay三角剖分得到特征点集的平面三角网,根据已建立的特征点集映射关系得到三角网的映射关系.2.4 图像插值和过渡图像生成原始图像到目标图像的映射通过逆向映射方法解决,即目标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是从原图像中采样得到的[13].采样时,为了使变化过程足够光滑,采用了双线性插值算法.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插值原理是待插值像素点分别于周围四个像素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做插值运算,得到的值即为插值像素点的颜色值.如图2所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有四个点Q11,Q12,Q21和Q22,它们组成了一个方形区域,点P为方形区域内部点,双线性插值算法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的,因此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计算区域内点P 的灰度值,利用式(2)得到.图2 双线性插值Fig.2 Bilinear interpolation区域内部点P 的颜色值为g(u,v),u 和v 分别表示点P 的坐标,a1,a2,a3,a44个参数待定.利用图中4点所对应的颜色值g(x1,y1),g(x1,y2),g (x2,y1)和g(x2,y2)可以计算出4个待定参数的值.参数a1,a2,a3,a4的计算式分别如式(3)、式(4)、式(5)和式(6)所示.3 基于图像变形的平滑漫游算法仿真使用Visual C++2008 语言在Win7 环境下基于OpenCV 2.4.6 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现.首先,选取过渡图像.过渡图像一般从相邻结点的路径图像中选取.第1步,使用SIFT 方法对两幅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由于自然图像细节繁杂,所以提取的特征点较多.因此,第2步,需要对特征点进行过滤.第3步,对图像平面进行Delaunay三角化,这样才能在前后图像和中间过渡图像建立映射关系.第4步,通过插值算法和映射关系生成中间过渡图像.从SUN 图像数据库中选取了测试图像进行测试,其中一组测试结果如下文所示.选用的参考图像如图3所示:第1步,提取特征点.标有全部特征点位置信息的图像如图4所示.第2步,筛选特征点.标有筛选后的特征点位置信息的图像如图5所示.图3 参考图像Fig.3 Reference images图4 标有全部特征点位置的图像Fig.4 Images labeled all key points图5 标有筛选后的特征点位置信息的图像Fig.5 Images labeled filtered keypoints第3步,Delaunay三角剖分.根据筛选后的特征点位置信息,对原始图像进行Delaunay三角化,运算结果如图6所示.第4步,图像插值和生成过渡图像.根据对原始图像Delaunay三角化的结果,建立平均网格.从而实现前一幅图像到后一幅图像的对应关系.根据预先设置的过渡帧数,在图像插值的基础上,生成的六帧过渡图像如图7所示.实验的硬件环境:CPU 为Intel(R)Core(TM)i3 M380,内存为4 Gbyte.软件环境是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08,使用的OpenCV 是2.4.6.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选取了视点间的两幅图像进行实验.在实际制作全景图的过程中这一步也需要手工设置.在选取中间图像之后,提取特征点、筛选特征点、Delaunay三角剖分和过渡图像的生成都是在无需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在生成过渡图像时,需要预先设置过渡图像的帧数.一般选择6~10帧即可.从图3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首先生成的过渡图像总体上与前一幅图像相似度较高,而最后生成的过渡图像与后一幅图像相似度较高.当将这些过渡图像逐帧显示时,就可以看到从前一幅图像光滑过渡到后一幅图像的视觉效果.算法对视点间的图像没有强制性要求,即使选择的图像质量不高,也能得到较为光滑的过渡图像.图6 Delaunay三角化后的图像Fig.6 Images of delaunay triangulation图7 生成的过渡图像Fig.7 Generated intermediate images4 结论由于自然图像结构复杂,层次丰富,细节性信息多,所以自然图像的平滑过渡是一个较难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基于图像变形的平滑漫游算法通过在两幅图像上提取特征点,从而挖掘图像深层次的细节信息,给后续的中间过渡图像的生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算法中考虑了图像的空间分布,保证特征点在图像平面分布均匀,从而也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和轮廓信息,因此也避免了较大形变的产生.在生成过渡图像的过程中,引入了双线性插值算法,这也有效地保留了自然图像的原始信息和颜色信息.通过对实验结果观察、比较得出,本文提出的算法执行效率较高,能够适应全景漫游系统的实时制作性要求.另外,实验结果也能表明,该算法适用于自然图像,尤其是那些几何特征不明显,而图像细节又丰富的情形.【相关文献】[1]刘建成,崔杜武.基于全景图的多视点虚拟空间漫游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4,30(1):153-154.[2]陈立栋,徐玮,包卫东,等.一种全景图像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29(3):517-519.[3]Tsai V J D,Chang C T.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ing from Google street view panoramas[J].Image Processing,IET,2013,7(3):229-239.[4]陈辉,龙爱群,彭玉华.由未标定手持相机拍摄的图片构造全景图[J].计算机学报,2009,32(2):329-335.[5]刘静怡,张剑清.多视点全景图与平滑漫游的研究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35(12):187-191.[6]曾涛,戴余良,程刚,等.非跳跃式全景漫游算法及在X3D 下的实现[J].系统仿真技术,2008,20(4):268-271.[7]Lowe D G.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04,60(2):91-110.[8]Jiang M Q,Liao Q W,Hong J X,et al.A sift-based method for image mosaic[C]//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Engineering.Chengdu:IEEE Press,2010,6:423-427.[9]Wang W,Hong J,Tang Y P.Image matching for geomorphic measurement basedon SIFT and RANSAC methods[C]//Proc.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Wuhan:IEEE Press,2008,2:317-320.[10]Zhang G M.An automatic method for image mosaic based on feature matching[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Wuhan:IEEE Press,2011:3934-3937.[11]Chen R J,Gotsman C.Localizing the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nd its parallelimplementation[C]//2012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Voronoi Diagram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ew Brunswick:IEEE Press,2012:24-31.[12]Bhatt B parative study of triangulation based and feature based image morphing[J].Signal&Image Process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2(4):235-243.[13]刘然,朱庆生,张小云,等.一种用于视图合成的空洞填充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8):3145-3148.。

利用四元数实现三维地球场景的漫游

利用四元数实现三维地球场景的漫游

文章编号 &""!?E%%&a"%
文献标识码 H
!"#$#%"& "’ () *$+#, -$&./0$12 3/%&4 56$#2+&%"&
7,$&4 8$& (KDLC/C*C, 3M .,3N-8O7/48+ 64/,D4,L 8DP Q8C*-8+ R,L3*-4,L R,L,8-47 , SH6, 9,/T/DN &""&"&)
单位四元数 1 是模为 & 的四元数, 即:
! ! ! !
( @# @$ @% >& 因此, 四元数 ! 单位化的表达式为: ! 1& & ! !! ! ! ! ( @# @$ @%
!
!
!
!
%
基于四元数旋转的原理
单位四元数表示 %A 空 间 中 的 一 个 方 位 , 可视化单位四元
基金项目: 国家 EY%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基于国产 2/D*Z 的多源信息融合与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编号: !""%HH&[!FF" )
<= <= <= <= /
L*OD40 QSM?C1WC4O0 , QSM?,-WC4O0 ; 6 6 高程的极值
由 &9? 数据建立网格采用按行构网的方式,在南极和北 极,极点按逆时针方向与下一行的每个网格点相连构成三角 网, 在南北两极以外的部分, 每一行的网格点与其下一行相同 列的点相连生成 IN,L 模型,最终生成的面片相 互 连 接 形 成 球 面。 球面的纹理映射要比平面复杂, 纹理图像一般采用 R?; 格 式, 该文利用仿射变换技术将球面的纹理映射函数解析的表达 出来, 则这时可将参数空间和纹理空间等同起来, 而纹理映射 就等价于参数曲面自身定义 的 映 射 。 对 于 半 径 为 ’ 的 地 球 来 表示, 通过: 说, 其参数方程可由 (= )

基于球面全景图的虚拟场景实时漫游系统

基于球面全景图的虚拟场景实时漫游系统
tion of a spherical panorama and image rotation,and camera zooming can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changing the camera’S f ield of
view.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rendering demand.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projection process carefully and uses look—up ta—
Key words:spher ical panorama;image re—projection;real—time render ing;look—up table;incremental computing
0 引 言
随着 基 于 图像 绘 制 在 虚 拟 现 实领 域 和 地 理信 息 系统 的发展 ,全景图像得 到了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 ,例 如地 图导航 中的街景 地 图 _l 就 是使 用 全景 图像 的典 型应 用 。基 于 全景 图 的虚 拟 场 景 漫 游是 指 根据 用 户 的交 互 使用 全 景 图生 成 具 有 一 定 视 域 大 小 和不 同视 线 方 向 的新 视 图[3 J。Chen等 在 设 计 QuickTime VR 系 统 时提 出 了基 于扫 描 线 相 关 性 的 柱 面 全 景 图 的重 投影 方 法 。Szeliski等 提 出基 于纹 理 映射 ,通 过调 用 DirectX 函数 对 全 景 图 像 进 行 GPU加 速 绘 制 的方法 。韦群等 提 出了一种基于重投影 的立方体
计 算 机 与 现 代 化 JISUANJI YU XIANDAIHU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第7卷第13期(2011年5月)球面全景图漫游算法研究
赵毅力
(西南林业大学计科系,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基于几何绘制技术的不足。

而且能给出更丰富的图像显示。

基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球面全景图的漫游算法。

通过重投影球面全景图的可视部分到视平面上,可以生成虚拟场景在不同视线方向上的透视视图。

针对直接使用重投影不能满足实时绘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查找表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球面全景图;实时绘制;重投影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3-3112-02
Spherical Panorama Navigation Algorithm Research
ZHAO Yi-li (Dept.of Computer Science,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The image 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 technique not only supplies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geometry based rendering techniques,but also creates more realistic images.This paper presents and realizes a new spherical panorama navigation algorithm.Different perspective views of the virtual scene can be obtained by re-projecting visible portion of the panorama onto the view plane.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rendering demand,lookup table is used to accelerate panorama rendering.
Key words:spherical panorama;real-time rendering;re-projection
1概述
在基于图像绘制的虚拟现实领域中,可以使用全景图来生成具有一定视域大小、不同视线方向的视图。

所谓全景图是指从三维空间中某一个固定视点对场景进行观察而得到对场景的一种紧凑表示。

在生成场景的全景图以后,可以通过重投影来生成场景在不同视域和视线方向下的透视视图,这个过程称为全景图的绘制。

一个场景的全景图按投影方式可以分为柱面全景图、球面全景图和立方体全景图三种,每一种全景图都有自己的投影模型。

并不是每一种全景图都是对场景的完全表示,除了柱面全景图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视域的限制以外,球面全景图和立方体全景图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任意的自由度。

可以使用传统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或者是基于图像的方法来进行全景图的绘制。

Chen [1]提出了基于扫描线相关性的柱面全景图的实时绘制算法。

为了得到对场景的完全采样,可以使用球面全景图或立方体全景图。

Szeliski [2]提出了使用纹理映射的方法,通过调用DirectX 函数来进行球面全景图的绘制。

Greene 在[3]中提出了使用环境映射进行立方体全景图绘制的方法。

论文对球面全景图的漫游算法进行了研究。

关于全景图的合成已经有很多可以参考文献[4-6]。

由于直接使用重投影进行全景图的绘制并不能满足实时的要求:对于一个分辨率为400x300的视平面来说,绘制的速度只有每秒5帧左右,而虚拟现实系统要求绘制的速度在每秒15帧以上。

为了达到实时绘制的目的,提出使用查找表的优化方法对绘制进行加速。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球面全景图的漫游
2.1球面展开
由于球面本身并不是一个可展曲面,为了能够以一幅图像存储场景的球面全景图,可以采用参数化球面投影模型。

从球面到视平面的重投影是一个非线性的图像变形过程,这样的变换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1)映射球面上的可视部分到视平面上;2)显示视平面。

视平面坐标(x,y,z)到球面全景图坐标(μ,ν)的重投影公式为:
(1)
其中r 为球面的半径。

2.2相机运动模拟
对球面全景图进行漫游需要模拟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相机在三维空间中具有三个旋转自由度:绕x 轴的旋转,旋转角度为pitch ;绕y 轴的旋转,旋转角度为yaw ;以及绕z 轴的旋转,旋转角度为roll 。

绕x 轴和y 轴的旋转可以通过重投影来完成,绕z 轴收稿日期:2011-03-25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YP20);西南林业大学面上基金项目(200616M )
作者简介:赵毅力(1978-),男,云南昆明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图像处理。

E-mail:eduf@ Tel:+86-551-56909635690964ISSN 1009-3044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Vol.7,No.13,May 2011,pp.3112-31133112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第7卷第13期(2011年5月)的旋转可以通过图像旋转来完成。

在当前系统的实现中没有考虑绕z 轴的旋转。

相机在三维空间中还存在变焦运动,改变相机的焦距等价于改变相机的视域。

定义相机的焦距为f ,相机的水平视域为hfov ,视平面的宽度为w ,则有:
f=w/(2arctan(hfov)/2)
(2)
2.3重投影从球面到视平面的重投影算法为:1)根据水平和垂直旋转角度计算复合旋转矩阵;由公式(2)计算视点到视平面的距离;2)计算视平面上每一个象素经过旋转和变焦后的三维坐标:使用公式(1)计算球面全景图上对应象素的坐标;3)使用双线性插值对球面全景图进行重新采样;4)重复步骤2)-3),直到视平面上的所有象素均被处理完毕;5)显示视平面,完成新视图的绘制。

3绘制加速
直接使用球面全景图到视平面的重投影算法并不能满足实时的要求:对于一个分辨率为的视平面来说,绘制的速度只有每秒5帧左右,而虚拟现实系统要求绘制的速度在每秒15帧以上,因此需要对球面全景图到视平面的重投影算法进行优化。

通过对重投影算法进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计算球面全景图上对应的象素坐标时涉及到两次反正切函数和一次平方根函数的计算。

这两部分是影响算法运行效率的因素之一。

可以把平方根函数和反正切函数的函数值事先计算好并存储在线性表中,而在实际计算平方根函数和反正切函数时只需要进行线性表的查找操作,这样的优化策略称为查找表计算。

图1(a)为昆明世博园的一幅球面全景图,图1(b)为采用重投影算法绘制的透视视图。

图1球面全景图的漫游
4结论
论文对球面全景图到视平面的重投影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由于直接使用球面全景图到视平面的重投影算法不能满足实时绘制的要求,所以论文在对重投影算法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查找表的加速策略。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将算法放到GPU 中进行实现,以进一步提高绘制效率。

参考文献:
[1]Chen S.QuickTime VR -an image-based approach to virtual environment navigation:Computer Graphics (SIGGRAPH'95),1995[C].Los Angeles:[s.n.],1995:29-38.
[2]Szeliski R,Shum H.Creating full view panoramic image mosaic and texture-mapped models:Computer Graphics (SIGGRAPH 97'),1997
[C].New York[s.n.],1997:251-258.
[3]Greene N.Environment Mapp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of World Projections[J].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1986,6(11):21-29.
[4]崔汉国,陈军,曹茂春.柱面全景图像拼合及漫游算法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16(1):23-25.
[5]邹北骥,阮鹏,向遥等.一种精确匹配的全景图自动拼接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8):60-63.
[6]王娟,师军.一种柱面全景图像自动拼接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8,25(7):213-215.3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