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查流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操作规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操作规程
1、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提前预约,预约时向受检者说明注意事项并登记患者地址、电话。
2、记录1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
3、用75%酒精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
4、将电极牢固贴粘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或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5、连接导联线记录盒,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短。
6、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
7、24小时后,从病人身上按顺序取下电池、拆卸记录盒,擦净受检者身上的导电糊。
8、将记录盒连接电脑USB结头,打开软件,输入病人信息,分析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12导联动态心电简易操作步骤

12导联动态心电简易操作步骤1、打开记录仪盒盖,将SD卡金属面朝下插入卡座。
上1节7号碱性电池并盖上盒盖。
打开分析软件,单击“记录仪”。
在“常规选项”中输入病人信息,按“传送”。
2、给病人处理皮肤,贴心电电极。
在给检测者佩带好记录仪后详细嘱咐检测者在记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记录仪记录满24小时后,取出SD卡,将其金属面朝下插入USB读卡器。
打开分析软件,单击“接收”后,单击“开始接收”。
待数据接收完后单击“病例”,选中所选病例按“调出病例”。
4、单击“分析”,选择一个QRS波形清晰,幅度大,干扰少的通道做为分析主通道,在左侧通道显示栏内点击相同的通道,然后在该页面的左上角99个QRS波中,选择其中一个形态清晰的QRS波,调整好该波形上的各个检测点,按“开始分析”。
5、单击“概况”,对电脑分析的病人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如有需要也可在此页面修改病人信息。
注意:修改完以后必须按“更改病人资料”否则电脑不会保存已修改的信息。
6、单击“模板”,在“室早”选项页面中系统将该病例中所检测到的室早按照形态不同分为若干个模板,故分析室早时应对每个模板逐个分析。
双击某一模板进入编辑界面,见下图:在该编辑页面中用户只需移动鼠标逐个选择查看每个QRS波,上方显示当前选中波形的8秒钟心电缩略图,上下两空心圆点对应的为选中波形,如8秒钟心电图的缩略图不够清晰,对事件判断有困难则可双击该QRS波,进入该QRS波的心电图页面。
如发现某个QRS波误判可进行修改编辑。
修改编辑有四种方法:A、选中要编辑的QRS波,点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相应的类型进行单个修改。
B、选中要编辑的QRS波,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将该形态QRS波定义为XXX”,可将该模板中与当前选中QRS波形态相同的所有QRS波进行批量修改。
C、点击界面右侧“正常”、“干扰”、“室上早”、“室早”、“起搏”、“删除”等类型按钮,通过鼠标点击左侧QRS波,鼠标点到哪里,就改到哪里。
心电图的流程

心电图的流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来诊断心脏疾病的检查方法。
它是通过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然后将这些变化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
心电图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三个部分。
准备工作。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解开上衣,脱下胸部的金属饰品,以免干扰心电图的记录。
2. 仪器准备,检查人员需要准备好心电图仪器,确保仪器正常运转,电极粘贴完好,纸张加载正确。
操作步骤。
1. 安置电极,检查人员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不会松动或脱落。
2. 记录数据,启动心电图仪器,开始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数据。
在记录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以免影响记录结果。
3. 结束记录,记录一定时间后,停止仪器记录,取下电极,保存记录结果。
结果解读。
1. 波形分析,将记录的心电图结果进行波形分析,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间距和幅度,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
2. 心率测算,根据心电图上R波的出现间隔,计算心率,判断心率是否正常。
3. 病态波形分析,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
4. 结果解释,根据波形分析和心率测算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心电图结果进行解释,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心电图的流程就是这样,通过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心电图的检查流程,对心脏健康有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康如来动态心电图操作流程

康如来动态心电图操作流程
安装:
登记信息,核对,收检查单及发票
打开电脑上动态心电图软件
录入信息,“添加病员”
安装电池,连接电脑与记录盒
“终端设置”,核对病人信息,选“心电记录”,“确定”“终端查询”,再次确认信息
取下电池,安电极片,安电池
查看记录盒心电图波形,助佩戴
交待注意事项
取下:
检查是否记录,取下记录盒
连接电脑与记录盒
“终端查询”,“数据下载”,显示“已下载到本地”
取下电池,充电,消毒记录盒
打报告:
输入姓名查询双击下载,双击打开报告打印注:双面打印,先奇数页,后偶数页,注意顺序。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1. 凭医生开据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申请单进行检查;
2. 门诊(住院)病人一律先交费,动态室预约;(门诊病人在门诊收
费处缴费;住院病人在相应科室记账,不设电话预约);
3. 检查前一天洗澡(检查当日不可洗澡),并换宽松对襟上衣前来佩
戴机器;特别要求:男同志请勿穿系皮带裤子;女同志请勿佩戴文胸,请勿穿系皮带裤子;
4. 检查当天可进食早餐。
5. 必须按预约的日期前来检查,延误须另行预约检查时间
6. 凭预约单按先后顺序排队
7. 带机请关闭手机及远离其他有干扰的电子仪器(如电脑、电视、冰箱、变电站、微波炉等),否则将严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8. 按要求带好机器,避免碰撞记录盒、暴力拉扯导联线,如有人为破坏,须照价赔偿;
9. 检查次日必须按规定时间前来拆卸机器,以免影响下一批病人正常
检查
10. 严禁自行拆机,否则信息丢失,后果自负
11. 按规定时间来领取报告
12. 带机时须听从医师指导,非做检查者一律不得擅自进入检查室。
心功能科动态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

心功能科动态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第一篇:心功能科动态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心功能科动态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一、操作规程1.有临床医师选择或心电图医师建议有适应症的患者,详细填写监测申请书。
2.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前,停用与心脏有关的药物24小时(除外对药物疗效进行的监测)。
3.首先记录一份常规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
4.患者进入动态心电图室,稍作休息,情绪稳定后,嘱患者解开上衣,暴露前胸,用纱布擦去黏贴电极处皮肤上的油脂,刮除胸毛。
5.选用优质电极片黏贴在胸部固定位置上,将导线正确的连接在电极上,然后用胶布加以固定。
6.记录器装好电池,校正时间,检查无误后,开始记录。
7.填写生活日记,由患者本人或护理人员完成。
8.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及保护记录器的方法,即可离开检查室。
9.监测24小时之后,取下记录器,输入回放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10.检查分析记录中出现的所有事件,对其错误进行修改删除。
11.筛选打印的数据、图表、心电图,必须准确、清晰记录阵发性心律失常,要有头有尾,写明各种异常心律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发生时间,有无症状,ST-T异常改变的时间、持续时间及有无伴发症状。
12.工作完毕后,关闭电源,将报告及时送到病房,并做好资料的保存及管理。
二、注意事项1.患者检查前一日应洗澡或用温水将胸部擦洗干净,更换棉质内衣,勿穿化纤衣服,检查前停用与心脏有关的药物24小时或注明用药情况。
2.患者佩戴记录器以后,不宜做剧烈活动,以免肌电干扰产生伪差,影响心电波形的准确性。
3.发生机器故障,导线脱离时,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时排除故障,记录器应防水、防震动,远离电场、磁场。
第二篇: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通常称为Holter,是以研发者美国物理学家NormanJHolter的名字命名的。
从1933年开始,经过Holter坚持不懈的研制,动态心电图于1961年投入到临床。
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m,DCG)的通用名词还有长时间心电图(10ng-termlectrocardiogram)、长时间活动心电图(ambulatorylong-termelectrocardiogram)等。
心电图操作规程

心电图操作规程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匡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正确的心电图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图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准备设备:检查前需要确保心电图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极粘贴齐全,电极片表面清洁。
1.3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解开上衣,暴露胸部,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说笑或者挪移。
二、导联准备2.1 电极粘贴位置:根据医生的要求,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特定位置,确保电极与皮肤密切贴合。
2.2 电极导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方式(标准12导联、3导联等),确保导联连接正确,信号传输畅通。
2.3 导联检查:在粘贴完电极后,医生需要检查各个导联的信号是否正常,确保没有杂音或者干扰。
三、记录数据3.1 开始记录: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医生可以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 观察波形: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子细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是否有异常或者不规则的信号浮现。
3.3 确认记录:记录完数据后,医生需要确认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没有漏测或者错误的情况发生。
四、保存数据4.1 数据存储:在记录完数据后,医生需要将心电图数据保存在电脑或者打印出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使用。
4.2 数据传输:如果需要将数据传输给其他医生或者科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医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3 数据保密: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规,确保心电图数据的保密性,不得随意泄露患者信息。
五、清理工作5.1 电极清理:在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医生需要将电极片从患者身上取下,清洁电极片表面,以备下次使用。
5.2 设备关机:关闭心电图仪器,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浪费电能或者损坏设备。
5.3 整理记录:将记录好的心电图数据整理好,存档或者归档,以备日后查阅或者比对。
心电图操作规程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匡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操作的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院号等信息,确保操作的患者正确无误。
2. 了解患者病史: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基本病史,包括心脏疾病、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便在分析心电图时有更准确的参考。
3. 准备设备:确保心电图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和导联线是否完好,电极是否清洁。
4.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需要解开上身的衣物,保持身体放松,不要说话和挪移。
三、操作步骤1. 安装导联:将心电图仪器与导联线连接,根据标准导联法将导联贴在患者身上。
普通常用的导联有12导联和5导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
2. 准备记录:打开心电图仪器,选择适当的记录速度和增益,普通常用的记录速度为25mm/s,增益为10mm/mV。
3. 开始记录:让患者保持肃静,不要说话和挪移,开始记录心电图。
记录时间普通为10秒至数分钟不等,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结束记录:记录完毕后,住手记录,关闭心电图仪器,将导联从患者身上取下。
5. 心电图分析:将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观察心电波形、心率、心律、ST 段和T波等指标,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判断。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心电图操作知识和技能,了解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 操作环境应保持肃静、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心电图的准确性。
3. 患者在进行心电图记录时应保持肃静,不要说话和挪移,以免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导联的贴附位置是否正确,导联线是否连接稳固,以确保记录的心电图信号清晰可靠。
5. 心电图记录完毕后,及时进行分析和诊断,及时向医生汇报结果,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疗。
五、总结心电图操作规程是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保证心电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