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社会工作运用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社会工作运用的工作方法和模式社会工作是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的专业领域。
在社会工作中,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对待不同的情况和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社区工作、个案工作和组织工作三个方面介绍社会工作运用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一、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常见方法,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促进社区的参与和自治来改善社区的福利。
社区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社区调研: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了解社区的特点、问题和需求。
通过走访、观察和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为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提供基础。
2. 社区参与: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合作,鼓励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并发挥积极作用。
这可以通过组织社区会议、工作坊和座谈会等活动来实现,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社区干预: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合作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可能包括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培训社区居民技能等。
通过社区干预,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社区解决问题、改善福利。
二、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另一种常见方法,其重点是通过与个体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
个案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社会工作者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需求、问题和资源。
通过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工作计划,确定合适的干预策略。
2. 干预: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与个体合作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可能包括提供咨询、心理支持、行为训练等服务,以帮助个体克服困难、改变不良行为。
3. 跟进:社会工作者与个体建立持续的工作关系,并定期跟进工作进展。
通过观察和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调整干预策略,确保个体的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
三、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其目标是通过组织和管理社会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组织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组织评估:社会工作者对社会服务机构进行评估,了解其运行情况、问题和需求。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Biblioteka 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特征:开放性。
理论假设的核心包括: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三种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做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强调: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得、改变的规律;2以学习做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技巧
治疗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和间接治疗技巧
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
危机发展分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家庭治疗模式中运用最广、影响最大)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其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期、发展期、收缩期、解组期)。
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信息加工过程、信仰系统、自我表述、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系统化、计划性的服务和干预。
这种服务模式的核心是基于个体的需求和问题,通过与个体的互动来解决问题、提升生活品质和促进其发展。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的几个特点:
一、个体化服务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把服务的重点放在了具体的个体上,因此服务对象是独特的,每一个个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个体的互动,从多个角度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二、透明化服务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的重点是围绕着个体展开的,因此其有效的服务需要与受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告知个体服务的内容、方式、成效和费用等方面的信息。
三、协作化服务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是采用协作式的方法进行服务的。
这需要社会工作者与其他相关的服务机构协作,以形成服务的整体。
例如,社会工作者可能需要向公共部门寻求资源和支持,或者合作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服务项目。
四、关注全人服务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不仅仅是解决个体的问题,而是通过创造健康、友善的环境来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
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重视个体的家庭、社区和文化特征,设计出适合个体的服务计划,以提高服务的成效。
总之,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的重点是以个体为中心,定制化服务方案,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因此,服务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doc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doc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分别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由于涉及内容较多,今天就先简单了解一下个案社会工作吧。
一、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
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①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特点
2、个体有悲伤经历 3、存在损失、危险和羞辱 4、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危机的特点
5、事情的发生是预料之外的 6、日常工作遭到破坏 7、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8、紧张持续事件过长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 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情 感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7
6.执行和总结
在实现初级目标后,工作员应当帮助当事人做总结,包括当 事人对危机的看法;得到的经验教训;如何防止类似危机的进一 步发生;个人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当事人对工作员的看法 和意见;等等。
28
基本步骤
确定 问题
给予 支持
制定 计划
迅速做 出危险 性判断
锁定 问题
执行和 总结
1、确定问题 工作员宜采取开放式的问题,了解当事人所处的情境 ,并了解当事人近期的生活状况。
可供判断的信息有三个来源,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即当事人 是否在陈述自己的问题时表露出采取破坏行为的念头;当事人表 现出非语言信息,即当事人从眼神、语气、表情等肢体语言中表 露出的意图;当事人以往的经历。
21
3.给予支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获得当 事人的信任
支持当事人,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 否成功处理危机。
5、制定计划 确定危机的成因后,工作员便要和当事人一起寻找解 决当前危机的方法。
7、执行和总结 工作员鼓励并帮助当事人去落实应对危机的计划,确 保当事人按计划行动。
解决危机。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 恢复期。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状态。
2
练习
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失业后, 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极度低落, 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模式个案工作模式是指在社会工作领域,针对个别人的特殊需求和问题,采用一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这种服务方式以个人为中心,通过与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应用场景、实施步骤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定义个案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通过建立密切关系和有效沟通,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方式。
这种服务方式注重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情感支持,强调客户自主权和参与度。
二、特点1. 以个人为中心:个案工作模式将客户置于服务的核心地位,注重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2. 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密切关系:建立起社会工作者与客户之间亲密而信任的关系。
4. 情感支持:在提供物质帮助之外,还注重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5. 自主权和参与度:强调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自主权和参与度,鼓励客户积极参与决策。
三、应用场景个案工作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1. 个人需求复杂、多元化,需要定制化服务的场合。
2. 社会问题复杂、难以解决,需要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并提供全面帮助的场合。
3. 客户需要情感支持和关怀的场合。
四、实施步骤1. 建立联系:社会工作者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并了解客户基本情况。
2. 评估需求:社会工作者通过面谈、问卷等方式详细了解客户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3. 实施服务:根据服务计划,为客户提供物质帮助和情感支持,并监督服务效果。
4. 调整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服务计划进行调整,并及时反馈给客户。
5. 结束服务:当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无法继续提供有效帮助时,结束服务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
五、总结个案工作模式是一种注重个性化服务、建立密切关系和情感支持的服务方式。
它适用于个人需求复杂、社会问题难以解决、客户需要情感支持和关怀等场合。
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建立联系、评估需求、实施服务、调整计划和结束服务,确保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
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
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①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
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社会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活动,旨在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所采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论,它涵盖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职业特点。
在社会工作领域,不同的模式可以应对不同的问题和需求,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法。
首先,社会工作模式包括了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关注个体的问题和需求,通过个别辅导、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方式,帮助个人解决心理、家庭、职业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在个案工作模式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技能,能够与个体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帮助其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其次,社会工作模式还包括了家庭工作模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至关重要。
家庭工作模式注重于家庭系统的干预和支持,通过家庭访谈、家庭治疗、亲子教育等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解决家庭内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家庭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家庭工作模式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家庭治疗和家庭系统理论知识,能够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助他们解决家庭问题,重建健康的家庭氛围。
此外,社会工作模式还包括了社区工作模式。
社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社区工作模式注重于社区资源的整合和社区建设,通过社区调查、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方式,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社区的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社区工作模式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社区调查和社区组织能力,能够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协助他们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所采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论,它涵盖了个案工作、家庭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多种模式。
不同的模式可以应对不同的问题和需求,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学习中的认知因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两类: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危机发展分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技巧
治疗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和间接治疗技巧
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特征:开放性。
理论假设的核心包括: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三种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做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强调: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得、改变的规律;2以学习做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