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阶段测试初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
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①,望之如偃蹇②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③,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
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④,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迂缓:迂腐迟缓。
②惬赛:高耸,引申傲慢。
③针黹(zhǐ):针线活。
④昏聩僻谬:糊里糊涂,怪癖荒谬。
(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想同。
B.“适在枯水井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子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子的父亲,小孩子才平安无事。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五)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五)一、选择题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A.修葺(qì)无虞(yú)校对(jiào)心有灵犀(xī)B.选聘(pìng)契约(qì)震悚(shǒng)怏怏不乐(yāng)C.羸弱(léi)矜持(jīn)拖沓(tà)气冲斗牛(dǒu)D.愧怍(zuò)污秽(huì)亘古(gèn)酣然入梦(hān)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许多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B.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感的宣泄,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D.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广泛引起全社会关注。
(把“广泛”移到“全社会”后面)C.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把“有了”改成“得到了”)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即使不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
(把“即使”改成“如果”)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就失去了爱心。
②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
③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
④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⑤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022年江苏南京秦淮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四校联考)

2022年江苏南京秦淮区七下期中语文试卷(四校联考)1.默写。
(1) 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2) 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3)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4)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5) 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6)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7) ,对镜帖花黄。
(乐府民歌《木兰诗》)(8) 《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名言。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3.请为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语文课本,我们认识了为“两弹”事业(jū)躬尽瘁的邓稼先,为给民族寻求救济文化药方而目不窥.园的闻一多,也知道了懂得许多烦琐礼节一度让“我”憎恶.的阿长,忠厚老实却让作者感到愧(zuò)的老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个人的素质是可以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去尽量完善自己。
B.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乳制品店生意萧条,购买者浩浩荡荡....。
C.这番话说得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
D.尽管国际局势扑朔迷离....,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依然能泰然处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的道路不断地扩修,然而却没有真正改变道路拥堵的现状。
B.春节期间应注意将大功率的电器错开时间使用,避免不集中用电导致电线超负荷引发火灾。
C.每年暑假来临之际,江苏省美术馆都会精心策划开展生动多样、精彩有趣的“暑期,我们做客美术馆”系列活动。
D.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6.排比是一种常见修辞方法,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请仿照例句,再补写一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2021年部编版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卷

202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卷一、基础知识〔34分〕〔一〕选择题〔共6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奠基挚友鞠躬尽悴妇孺皆知B、元勋硕果锲而不舍慷慨淋漓C、深宵吩咐深恶痛绝锋芒毕露D、秩序校对沥尽心血心不在焉2、以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他都知道,所以大家叫他“百事通〞。
B.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C.做学术就应目不窥园而不能送故迎新。
D.科学家们对这些困难似乎不以为然。
〔二〕默写〔共8分;每空2分〕3、谁家玉笛暗飞声,。
4、,明月来相照。
5、马上相逢无纸笔,。
6、,惟解漫天作雪飞。
〔三〕、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2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
〔共4分,每空一分〕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①蒙乃始就学②乃悟前狼假寐9.翻译以下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3分〕〔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以下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中,孙权从强调学习的目的性来劝导吕蒙。
B.“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孙权现身说法,强调学习的成效。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交代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D.从全文来看,孙权是一位知人善任,善于劝导的君王。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8分〕夏翁,江阴巨族1。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学校总动员1.(4分)下面是序言的部分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你有没有为你的信仰不顾一切,哪怕是鞠躬尽cuì①?你有没有在前路迷máng②的情况下仍然坚定脚下的路?你有没有在反对声中誓死不改自己的志向?他们做到了!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际,面对风雨(A.飘B.漂)摇的中国,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在伤痕累累的中华大地上奔.波着,他们在唤醒中华民众的道路上舍生取义,他们挺着中国人的脊梁,身体力行地为后世青年诠释——信仰。
(1)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①鞠躬尽cuì②迷máng(2)加点字“奔”在文中正确的读音是A.bènB.bēn(3)填入材料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飘B.漂2.(8分)活动组打算为有志之士制作名片,请你一起参与设计。
时代人物名句时代风采南北朝花木兰①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唐朝王维②,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悠闲洒脱,宁静淡泊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③。
《晚春》争芳斗艳,尽展本色刘禹锡④,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宋朝周敦颐⑤,⑥。
《爱莲说》独立于世,洁身自好杨万里⑦,⑧。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放眼长远,攻坚克难3.(6分)(1)校广播站“传唱经典”节目的本期主题是“时代与青年”。
播音员准备在开场吟诵陆游的一首诗,你觉得下面诗词哪首更适合?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示儿子[宋]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③何以报明时?遗民①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②又一年。
【注释】①遗民:指在金占领地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汉族人民。
②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④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释】③汝曹:你们。
④事:侍奉。
(2)活动组准备在教学楼大厅的柱子上贴一副对联,上联用:“金石清卷,自强不息,展万里鸿鹄志。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积累·运用(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 镌.刻(juān)嫉.妒(jí)矗.立(chù)叱咤.风云(chà)B. 颓.唐(tuí)炫.耀(xuán)摒.弃(bìng)处.决如流(chǔ)C. 参.错(cēn)气氛.(fēn)对称.(chèn)栩栩.如生(xǔ)D. 占卜.(pǔ)颤.动(chàn)殷.勤(yīn)饶.有风味(rá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遴选抉择时辰相得益章B. 造型篝火恣情芳草如茵C. 感慨山崖斑澜相辅相成D. 坐落恬静懊悔红妆素裹3. 根据语境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溱潼会船的高潮在上午九时,湖面湖岸人山人海,千支竹篙,掀起溱湖水的轩然大...波.,千支鼓槌,敲出惊心动魄的声浪。
B. 强强上课时双手总是不能自已....,一直拿着东西在玩。
C. 故宫和凡尔赛宫都是封建帝王的皇宫,又都耗资巨大,但风格迥异,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异曲同工....的。
D. 人民商场重新开业后,由于商品种类齐全,各种档次都有,顾客仍像过去一样络绎..不绝..。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破阵子》—辛弃疾—南宋B. 《观刈麦》—白居易—唐代C.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D. 《木兰诗》—南朝民歌—《乐府诗集》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兰亭序》对后人的影响很大,被视为历代珍品,各朝各代都有人模仿。
B. 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和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解放的新纪元。
D.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可能举行文字改革。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轻飔(sī)縠纹(hú)皎洁(jiǎo)湮没(yān)B.堂倌(guān)窥伺(sì)盛馔(zhuàn)分娩(miǎn)C.煦暖(xù)蹇劣(liè)蜿蜒(wān)绮丽(qǐ)D.侍候(shì)北碚(bèi)冥顽(míng)轧轧(zhá)2.选出下面词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左顾右盼不胜其烦小心翼翼B.无可言喻优哉游哉局促不安C.三眼一板无济于事束手无策D.络绎不绝清澈如洗嗫手嗫脚3.解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A.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
轻盈:这里指动作轻快。
B.剽悍:敏捷而勇猛。
湮没:埋没。
C.风驰电掣:形容速度快,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束手无策:比喻没有办法。
D.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伫立:恭恭敬敬地站着。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A.在北方剧场,蒙古国艺术团来哈演出,热情的观众袖手旁观。
B.他想得很多,办事非常周全,真是匠心独运。
C.他们同学三年,关系一直很好,两人相敬如宾,互相尊重。
D.人生的航船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正视困难,敢与风浪搏击,就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5.请分析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4分)1.如毛的细雨无因的从天上洒落着。
()2.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
()3.可爱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4.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
()6.修改下面的病句。
(3分)(1)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2)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7.依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写句子。
(3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含答案)(满分100 时间60分钟)请把1—8小题答案填入下表一、积累与运用(共45分,选择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卓.越(zhuó) 气魄( pò) 镐头(găo) 深恶.痛绝(wù)B.选聘.(pìng) 筹.划(chóu) 挚痛(zhì) 兀.兀穷年(wù)C.哺育(fŭ)署.名(shǔ) 深邃.(suì) 气冲斗.牛(dǒu)D.涉.猎(shè) 迭.起(dié) 抹.杀(mě) 目不窥.园(kuī)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硕果祈祷污秽妇儒皆知B.督学默契徙劳至死不懈C.奠基耻辱怪诞慷慨淋漓D.狂斓喧闹田垄契而不舍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欲。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①互文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①互文②顶真③比喻④复沓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期阶段测试初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一).仿照下列字例书写(5分)(二).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脑髓.()潜.心贯注()深suì( ) 轮kuò( )二.古诗文积累(10分)1.山际见来烟,。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江山代有才人出,。
5.马上相逢无纸笔,。
6.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人,。
7.在《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道道关口的句子是:,。
三.阅读(4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列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使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孙权劝学》选自《》,作者。
(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但当涉猎..()③见往事..耳()④及.鲁肃过寻阳()3.文中画线部分暗含我们今天常说的哪个成语?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2分)4.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请针对文中某位人物的语言,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提示:可从说话的内容、语气、作用、所体现出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谈。
)(2分)5.吕蒙的变化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2分)(二)文言文课外阅读理解(5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民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唐纪》[注释] 哂(shěn ):微笑。
外户:此句是使动用法句式:使门向外开。
也就是不闭门的意思。
野宿:在郊外露宿。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轻.徭薄赋()○2自是.数年之后()2.唐太宗不同意用“重法”来“止盗”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3.为什么几年之后,大唐出现了良好的社会风尚?(2分)(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5分)直击心灵的一瞬悉尼艺术馆的大厅里飘浮着咖啡的香味,让你感受着艺术之外的日常和yōu闲,以及把辉煌的历史和庸常的世俗连接在一起的和谐。
我看到大厅一角聚集了奇形怪状的一堆人:一半是四五岁、六七岁的孩子,一半是他们的父母。
孩子们盘腿坐在五颜六色的海绵座垫上,父母们却在肥大的屁股下支一个简易小马扎,坐得别扭而且辛苦。
有人干脆放弃了座位,在外圈站着,双手拖臂,或者以手支颐,一样的bǐng息静气,满脸严肃。
在人群中央,是一副用木架支起的大幅画作,画的是热带丛林的影象:树、草、花、溪流、长颈鹿、斑马、鳄鱼、老虎……单线条勾勒的植物和动物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像是中学生对地理书插图的简单临摹。
站在画幅前的中年人却是典型的艺术家派头:秃脑袋、大肚腩,松松垮垮的圆领汗衫和夹克,左手的五指间夹了数十根彩色粉笔,一边眉飞色舞地对观众讲述着什么,一边交替使用指缝间的粉笔,为画布上的花草和斑马、老虎们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
稚气十足的画面顷刻间漂亮起来,生动起来:鲜花怒放,绿树成荫,长颈鹿仰脖吞食树叶,斑马在溪边低头喝水,老虎在草丛中警惕地盯住爬上岸来的鳄鱼……艺术家面前的小观众们开始兴奋,有孩子晃晃悠悠地站起来,也有孩子控制不住地尖叫,手指着画面摇摆身体,或者跺脚。
艺术家模样的人忽然抓起一块湿布,把他刚涂上的彩粉嚓嚓地抹个干净。
然后他扬着指缝间的粉笔,弯下腰,笑容可掬地对孩子们说了些什么,眉眼和语气中充满热望和诱惑。
我听不懂他的话,凭直觉知道他是在鼓励孩子们走上去为画面重新涂色。
于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
艺术家一迭声地称赞他:“好!很好!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当那个小男孩胖胖的母亲一步跨过去,小心挽起儿子的手,把他带到画幅面前时,我震惊地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是个看不见世界的盲童,他甚至不能独立走过座位到画布间的短短距离。
艺术家问他:“想给什么涂上颜色?盲童回答:花。
艺术家递给他一支红色的粉笔。
盲童摇头,不接,他要自己挑选颜色。
他的小手在艺术家手心中的一大堆粉笔中摸索,小心地选择,甚至一支支拿起来放在鼻子下面闻它们的味道。
最后他严肃地选中了其中一支,是黑色的。
他居然挑了一支黑色的!他在艺术家的帮助下,给画上的花朵涂上了黑色。
他被母亲引领着走回座位时,满脸洋yì着成功的喜悦,额头和鼻尖都闪耀着晶亮晶亮的光。
所有他的观众——艺术家、孩子们、家长们、围观的人们,无一例外地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举手的是一个智障女孩:双眼分得很开,嘴巴微微地张开着,走路的步态摇摇晃晃。
她选择了长颈鹿。
她一笔一笔认认真真为长颈鹿涂上了鲜亮的绿色。
也许绿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颜色给了他最喜欢的动物,多么开心!她放下粉笔,自己先为自己拍手,笑得口水都淌出来了。
那个聋哑孩子是比较聪明的一个,看他的眼睛就能明白他是有想法的小人儿。
他走到画架前,用手语跟艺术家进行了一番沟通,然后他选择褐色和浅黄色的笔为斑马穿上花衣。
斑马的花纹应该是黑白两色吧?奇怪,它穿上聋哑孩子为它设计的黄色时装,居然也很漂亮啊,而且神气得像活了一样,像要走下画布用舌头温顺地舔那孩子的手……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孩子走上去,给画上的动物们涂抹着奇怪的颜色:红红,黄黄,蓝蓝。
所有漂亮的颜色都是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是他们认为应该这样的。
所有的颜色又都被那个权威的艺术家所肯定,所鼓励,所赞许。
漫长时间里,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奇特的一幕,一直到目光模糊,鼻腔酸热。
离开他们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恍恍惚惚想到了很多个名词:福利、慈善、教育、素质、义务……最终盘jù不散的只有一个字:爱。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坐垫.()临摹.()跺.脚()盲.童()2.请拼音处填汉字。
(2分)yōu( )闲bǐng( )息洋yì( ) 盘jù( )3.你怎样理解文中的“父母们坐得别扭而且辛苦”“屏息静气,满脸严肃?”,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吗?请举一例,谈谈你的认识。
(3分)4.看到艺术家的绘画表演,孩子们都兴奋起来了,这说明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花草、动物等有怎样的感情?他们产生了什么欲望?(3分)5.你怎样理解“盲童没有接艺术家给他选的粉笔,而是自己小心地选择粉笔”?(3分)6.如何理解人们看了盲童给花朵涂了黑色都“满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艺术家、孩子们、家长们、围观的人们无一例外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3分)7.智障女孩是否也有丰富而美丽的内心世界呢?从哪些词语中表现出来的?(3分)8.聋哑孩子有辨识色彩的能力,而且他是“比较聪明的一个”,怎样理解他给斑马设计了“黄色时装”?(2分)9.作者在无意间看到了残疾孩子们绘画涂色表演的场面,深受感动,“直击”作者“心灵”的情感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4分)(四)课外阅读扩展(3分)1.《三国演义》中“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的人物是。
2.《红楼梦》中描写一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此人便是。
3.《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吴国谋士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
四.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一)综合实践(10分)假如:“五.一”放假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当你满心欢喜告诉母亲时,她却出于关心和担心不赞同你参加此项活动,你将如何说服母亲。
(100字以内)(二)作文(50分)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作文(1):失意时,那副坚实的肩膀曾给你依靠;窘境中,那道关切的目光曾给你帮助;成功时,那双真诚的手曾给你掌声……生活中,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人,或给你启发,或给你温暖,或给你欢笑,或给你勇气,让你警醒,让你落泪,让你难忘,让你感动?请以你熟悉的某个人为写作对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2):题目:不能没有你请你以你的某位家庭成员为写作对象,写一篇文章,写真事,诉真情,表达埋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深挚情感。
(注意:无论选择了以上哪一个文题,都请你注意,在写作中,要恰当地运用动作、神态、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在细节中表现人物。
作文要求:1.写真话、诉真情,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但不得超过稿纸的格数。
4.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代替。
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语文参考答案一.(一)略(二)suǐqián 深邃轮廓二. 1.竹中窥落日。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各领风骚数百年。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贤于材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三.(一)1、《资治通鉴》司马光2、①“邪”通“耶”,语气词。
②粗略地阅读。
③指历史。
④到了……时候。
3、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待)。
即使过去很短的时间,我们也应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去看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孙权:孙权的话以劝吕蒙学习为核心,首先一语破的,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身份。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吕蒙:由吕蒙的话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大。
5、学习对一个人的成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要肯学,永远不晚,关键要肯于付出、肯于努力。
对于有益的意见要善于接受,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二)、1、○1、减轻;○2、这。
2、赋繁役重,官民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3、皇帝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三)1、diàn móduòmáng2、悠屏溢踞3、父母们的行为和表情,表明他们关注自己孩子来参加这次绘画表演。
为了孩子,他们可以不计辛苦。
在生活中,我们的家长也常常不辞劳苦地送孩子们上各种特长班、课外班,风雨中等在门外,望子成龙心切等。
4、热爱大自然,有创作的欲望。
5、因为孩子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对花色的想象,有独立创作的欲望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