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拓展阅读(8篇含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3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chà) _ 异(yīn) _ 切(liǎo)______落(qiā)_ 指一算2.下列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4分)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走进芒芒人海,从你睁开蒙昧的眼睛的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生根、发芽,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桠,在你的心理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的绿荫。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憾,受到感动,不管是如闪电雷鸣般强烈,还是象微3①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
②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春望》)③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⑤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
(_______《过零丁洋》)⑥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____________》)⑦橘剩淮南则为橘,_________________。
《晏子使楚》4. 名著阅读(3分)蜚声中外的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该书的作者是。
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小说的主人公对的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5.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八年级某班最近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5分)【活动一】我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曾向长城管理机构捐赠了30个印有“不爱长城非好汉”字样的垃圾箱。
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为保护长城,某小组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外语段阅读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外语段阅读题(附答案)(一)小提琴的力量(21分)①那天中午,我驾车回到花园别墅。
刚刚进客厅门,我就听见楼上的卧室里有轻微的响声,那种响声我太熟悉了,是那把阿马提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有小偷!”我一个箭步冲上楼,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个大约12岁的少年正在那里抚摸我的小提琴。
那个少年头发蓬乱,脸庞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鼓鼓囊囊,里面好像塞了某些东西。
我一眼瞥见自己放在床头的一双新皮鞋失踪了,看来他是个小偷无疑。
我用结实的身躯堵住了少年逃跑的路,这时,我看见他的眼里充满了惶恐和绝望。
就那刹那间我突然想起了记忆中那块青色的墓碑,我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我问道:“你是拉姆先生的外甥鲁本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我听拉姆先生说他有一个住在乡下的外甥要来,一定你了,你和他长得真像啊!”②听见我的话,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接腔说:“我舅舅出门了吗?我想我还是先出去转转,待会儿再来看他吧。
”我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很喜欢拉小提琴吗?”“是的,但我很穷,买不起。
”少年回答。
“那我将这把小提琴送给你吧。
”我语气平缓地说。
少年似乎不相信小提琴是一位管家的,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临出客厅时,他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我在悉尼大剧院演出的巨幅彩照,于是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栗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我确信那位少年已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没有哪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③妻子回来后,我把将中午的遭遇告诉了她,然后问道:“你愿意再听我讲述一个故事吗?”妻子迷惑不解地点了点头。
“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我整天和一帮坏小子混在一起。
有天下午,我从一棵大树上翻身爬进一幢公寓的某户人家,因为我亲眼看见这户人家的主人驾车出去了,这对我来说,正是偷盗的好时机。
然而,当我潜入卧室时,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和我年纪相当的女孩半躺在床上,我一下子怔在那里。
那位女孩看见我,起先非常惊恐,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她微笑着问我:你是找五楼的劳德先生吗?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机械地点头。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第二单元课内、课外阅读训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藤野先生》中的两个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
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
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束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受了他的影响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拓展阅读(10篇含答案)苏教版

第二单元拓展阅读(一)孤独的老乡夏阳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
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
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
小吴不是这样。
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⑨“找老乡。
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
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
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
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
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
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
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
”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
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
苏教版八上第2单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习情况了解编写:刘志伟审阅:蒋丹华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9分)(1)蹊跷..(3)玛瑙...(2)祈祷(4)眷.恋(5)募.集(6)(yān)红(7)故弄(xuán)虚(8)乾坤..(9)贫瘠.2.名句回放(10分)(1)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
诗的尾联“,”,诗人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2)“,”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爱国诗人陆游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复汉唐强盛愿望的两句诗是“,。
”(4)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与南宋文学家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古诗赏析(6分)(一)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的画面,说说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你自选角度作一点赏析。
(2分)三、阅读理解(45分)(一)古文回读(33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诧.异()juàn念()匀称.()姹紫yān红()宁.可()广mào()měng懂()故弄玄.虚()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来要表达的意思。
)(4分)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①放映五天就票房过亿,实现了国产文艺片的卖座纪录。
②无论是在国内放映,还是在戛纳亮相,张艺谋回归文艺的这部力作都获得观众、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众多好评。
修改①:修改②:3.诗、文名句填空(8分)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②,家书抵万金。
(《春望》)③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⑤,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⑥,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⑦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⑧感时花溅泪,。
(《春望》)4.实践活动(8分)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①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
(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②习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放飞青春梦想,可有的同学说: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爸爸妈妈也帮我们安排好了一切,还用得着我们去辛辛苦苦地追求梦想吗?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同学,你打算如何劝说他(她)?(30字左右,注意语气委婉得体)(5分)二、阅读(72分)(一)阅读《春望》,完成5—6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练习题(有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第二单元 1 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向来人容易悲愁,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
而杨万里在《秋凉晚步》诗中却说:“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他发现了新意,感受到了秋天让人神清气爽的一面,而且,新生的小荷叶照样让人感到生机。
难能可贵。
轻松愉快地读,背过它。
4分钟。
秋凉晚步宋・杨万里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诗意: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
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炙手可热(注意“炙”不要写错,2分钟)拼音:zhìshǒu kěrè 释义:炙: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含贬义)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近义] �@赫一时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八面威风 [反义]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示例: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奥匈各国民党,所在蜂起,于是四十年控纵全欧气焰赫赫,炙手可热,飞鸟不落之梅特涅,其潭潭府策,付咸阳一炬。
自己造一个句子炙手可热: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多么独具匠心的思考,多么不同凡响的意识!在我们这个繁花似锦的现代世界里,有谁关注过耳根的清净呢?我喜欢文章里最美声音的阐释,“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
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更为我们对耳朵的伤害而不平!内容丰富,感受真切,自古及今,对比鲜明。
轻声朗诵,9分钟。
清净的耳根王开岭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拓展阅读(8篇含答案)苏教版

⼋年级语⽂上册第⼆单元拓展阅读(8篇含答案)苏教版(⼀)靠窗的位置张翔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急待地带着他的妻⼦约见我。
我们已经许多年没见⾯了,因此⼼情都颇为激动。
那天,我见到了他,他显得有些疲惫,显然是没有倒过时差来。
但是他的兴致却很⾼,嚷嚷着要好好逛逛。
于是,我们⼀群⼈就开始在城⾥东游西⾛。
累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挑个休息的地⽅坐着喝点⼉东西,然后,再继续逛。
我们看上去像⼀群贪婪的观光客,迫不急待地感受着这座⽆⽐熟悉的城市的景致。
朋友似乎显得更为急切,即便每次停下脚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只要有临窗的餐桌,他都忍不住抢先坐在靠窗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外⾯的风景。
恰巧那天,⼩侄⼦和我⼀同去逛。
每次他也抢着要靠窗坐着。
但朋友总不让他靠近窗户,俨然是个贪婪的⼤孩⼦。
下午,我们找了⼀家饭馆吃饭。
这⼀次,朋友还是抢先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可是我的⼩侄⼦忍不住了,闹腾着也要坐在靠窗的位置。
于是我就对朋友说:“你让他坐窗边吧。
”朋友眼中闪光⼀丝忧虑,说:“坐窗边多危险啊!”“没关系,这窗户这么厚,⽽且都是固定好的,怎么也不会掉下去的……”“可是……”朋友还要说话,他的妻⼦忽然笑了起来,指着他的脑门说:“笨蛋!这⾥是中国啊!你真是⼜犯糊涂了。
”“哦哦……”朋友也⼤笑起来,忍不住直拍⾃⼰的脑袋,⼀副恍然⼤悟的样⼦。
看着他们这样,我反⽽糊涂了。
我忍不住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啊?我怎么没听懂啊?”“他时差倒过来了,脑⼦⼜犯糊涂了。
”他的妻⼦⼀脸爱怜地看着他,笑着解释说:“你要知道,耶路撒冷经常有恐怖袭击,我们每天都诚惶诚恐地活着,就连每次吃饭都不愿意挑靠窗的餐桌,如果不得不坐在靠窗的餐桌时,他总是很⼤男⼈地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样的话,遇到恐怖袭击,可以把我挡住……”听到这⾥,我⼼⾥顿时涌起⼀股巨⼤的感动。
原来朋友每次抢着坐靠窗的位置,其实只是下意识地将安全留给我们,把危险留给⾃⼰。
此刻,朋友早把靠窗的位置让给⼩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靠窗的位置张翔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急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
我们已经许多年没见面了,因此心情都颇为激动。
那天,我见到了他,他显得有些疲惫,显然是没有倒过时差来。
但是他的兴致却很高,嚷嚷着要好好逛逛。
于是,我们一群人就开始在城里东游西走。
累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挑个休息的地方坐着喝点儿东西,然后,再继续逛。
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迫不急待地感受着这座无比熟悉的城市的景致。
朋友似乎显得更为急切,即便每次停下脚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只要有临窗的餐桌,他都忍不住抢先坐在靠窗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外面的风景。
恰巧那天,小侄子和我一同去逛。
每次他也抢着要靠窗坐着。
但朋友总不让他靠近窗户,俨然是个贪婪的大孩子。
下午,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吃饭。
这一次,朋友还是抢先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可是我的小侄子忍不住了,闹腾着也要坐在靠窗的位置。
于是我就对朋友说:“你让他坐窗边吧。
”朋友眼中闪光一丝忧虑,说:“坐窗边多危险啊!”“没关系,这窗户这么厚,而且都是固定好的,怎么也不会掉下去的……”“可是……”朋友还要说话,他的妻子忽然笑了起来,指着他的脑门说:“笨蛋!这里是中国啊!你真是又犯糊涂了。
”“哦哦……”朋友也大笑起来,忍不住直拍自己的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看着他们这样,我反而糊涂了。
我忍不住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啊?我怎么没听懂啊?”“他时差倒过来了,脑子又犯糊涂了。
”他的妻子一脸爱怜地看着他,笑着解释说:“你要知道,耶路撒冷经常有恐怖袭击,我们每天都诚惶诚恐地活着,就连每次吃饭都不愿意挑靠窗的餐桌,如果不得不坐在靠窗的餐桌时,他总是很大男人地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样的话,遇到恐怖袭击,可以把我挡住……”听到这里,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巨大的感动。
原来朋友每次抢着坐靠窗的位置,其实只是下意识地将安全留给我们,把危险留给自己。
此刻,朋友早把靠窗的位置让给小侄子了。
但他看上去还是有些不习惯,依旧不停地打量着小孩儿,眼中满是怜惜与疼爱。
显然,那个硝烟弥漫的异国早已经把朋友的心打磨得战战兢兢,而我却分明看见,在他这颗战战兢兢的心里,却装满着对亲人、对朋友勇敢而博大的爱意。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
朋友的“迫不及待”,暗示了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
“贪婪”一词是否存在感情色彩的不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在文中画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5.在构思上,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巧合与意外,使行文曲折有致。
试各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认为文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包利民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
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
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
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
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
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
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
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
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
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
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
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
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
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
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
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
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
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
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
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
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注】: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4分)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片断三: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4分)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4.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4分)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三)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分)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6分)⑴;⑵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⑶。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4分)⑴;⑵。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5分)(四)家之脉陈忠实(1)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
”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
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2)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
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
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3)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
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
”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
”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4)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