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已经2020年12月4日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主任马晓伟2020年12月31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二章用人单位的职责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档案资料名录

(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 件;
(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 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 料;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 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 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 与更换等记录;
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 (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 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 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 程。
2
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十)隐瞒、伪造、篡改、 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 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
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卫健委 5 号令):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 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 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 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 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 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 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 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健康出现损害需要进行职 业病诊断、鉴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 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 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放 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资料。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 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四)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 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的。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档案资料名录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 范 》( 安 监 总 厅 安 健 〔2013〕171 号)要求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 职业卫生档案内容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
——规范申报与职业健康检查前提 才能做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 才能够依据检测评价结果合理安排职业健康体检(具 体见GBZ188-2014标准),譬如:
岗位噪声8小时等效A声级<80分贝,员工不做噪声体检
80分贝<岗位8小时等效A声级≤ 85分贝,2年一次噪声体 检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
为用人单位做好职业
病防治和职业病危害
果、健康影响等状况
做出的综合评价。
申报等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种类 •场所/岗位 •危害程度 •检测结果
•工程防护 •个体防护 •管理体系 •应急措施 •落实情况
•告知 •培训 •健康
•问题 •整改 •完善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
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
——法律强制要求与形势所迫
是《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强制要求;
是保护劳动者最基本的人权——生命健康权的 要求; 当前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异常严峻的形势所迫 (中国目前正处于职业病的高发期和矛盾凸显 期,接害人数多,职业病发病多),职业病已 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职业病的间接经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6 倍);
定期检测 •职 业 病危害 因 素定期 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 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 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 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 所进行的检测。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 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 总厅安健〔2015〕16号)
职业病危害检测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岗位8小时等效A声级> 85分贝,每年一次噪声体检
化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种类

化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种类因为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中间体与产品都是有毒物质,加之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辅助物料,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等,也均可能是有毒物质,因此作业人员在化工生产中大多会接触到毒物;同时许多作业都会接触到粉尘;噪声对工人的影响也很大。
化学工业中的几种主要化工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1)有毒气体酸、碱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例如:纯碱工业生产中可产生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等有毒有害气体;化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氨、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氟化氢、磷化氢等;染料、涂料、有机合成溶剂助剂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
例如,染料生产的原料(苯等)多从煤焦油提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苯、硫化氢、氮氧化等;化学农药生产过程中在原料、中间体及成品中存在的各种化学毒物及其这些毒物例如在其生产过程中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毒物有三氯化磷、三氯乙醛、氯、氮氧化物、三磷化氢、氯化氢、光气、硫化氢等。
某县13家工厂的化学物品种类繁杂,通过检测对其中的混苯、硫化氢、氨气、氯气、甲醛及氯乙烯进行了卫生监测,共计检测76点次,合格17点次,合格率仅为22.4%。
这说明我国很多化工厂对有毒气体的处理不到位。
(2)粉尘在化工生产中,许多作业都会接触到粉尘,例如:化工机械制造的选型,电焊、研磨,树脂、染料的干燥、包装与储运等;以及上述讲座中提到的化学矿山生产中的凿岩、爆破、运输、选矿等作业;橡胶加工中炭黑、滑石粉的使用,以及其他操作如粉碎、拌和等生产中,都会有粉尘飞散到空气中。
粉尘包括很多种,有无机粉尘、有机粉尘、还有混合粉尘。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
(3)噪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机械摩擦等产生的噪声叫工业噪声。
它一般分为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三类。
在化工系统中,橡胶工业的密炼机、炼胶机,染料工业的冷冻机,化肥工业的造气炉,农药生产中的灌装机等等都能产生噪声。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基本规范

日常检测适合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 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 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 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 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 进行采样。
10
• 检测点设置 1、一般原则
※必须是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必须有劳动者;
※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2、尘毒点设置 а应选择代表性车间(场所)、工种。在劳动者
有代表的或经常活动的作业在点设点;
11
b 不同的尘毒危害因素应分别设检测点; c 检测点必须包括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长
的作业点,并应作为重点检测点;
• 检测所用的仪器应进行正常的维护,并要求定期 校准和进行期间核查,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记录。 对于非正常设备及时维修,维修期间不得用于检 测。
7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 现场卫生学调查
↓ 确定检测项目和内容
↓ 约定检测时间
↓ 采样人员和仪器准备
↓ 现场检测采样
↓ 样品流传
8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续 报告结果及评价
2.5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 每10米设备1个采样点。
2.6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午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
样点。
22
3、采样 时段的选择 3.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
为因素的影响。 3.2 空气中有害物质随季节发生变化的作业场所,
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 采样季节。 3.3 在工作周内,应义士空气 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3.4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 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工作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管理体制: 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 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三、工作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 a、有毒物,如铅、汞、氯、一氧化碳、苯等 b、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 如高温、低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X射线)、非电离辐 射(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等 生物因素 如一些传染性病细菌 ————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将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里。 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及其毒性。高分子化合物范围极广,包括塑料、合成纤 维、合成橡胶、黏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主要来自三方面: 生产基本化和原料、单体过程中产生的毒物, 生产中的助剂, 树脂、氟塑料在加工、受热时产生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某些化合物质的远期作用值得重视,如临床资料 证实氯乙烯可致接触作业者发生肝血管肉瘤, 丙烯腈对动物有致癌作 用,氯乙烯、丙烯腈、氯丁二烯、苯乙烯都是致突变物质,对人类遗 传物质DNA具有损伤作用。 如氯乙烯,主要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氯乙烯急性毒性的靶器官为中 枢神经系统,慢性毒气的靶器官为肝脏。氯乙烯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宿松县安全教育培训中心 祝爱荣
本次和大家一起研讨学习的主要内容 • 职业卫生的概念 • 职业卫生的现状 • 工作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 职业病 • 职业病的防治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分级案例

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分级案例1 基本情况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工作岗位,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采样分析,其主要化学毒物包括甲苯、环己烷、环己酮、氨等。
其中,甲岗位氨(C TWA )为 8.54mg/m 3,甲苯(C TWA )为 3.28mg/m 3,环己烷(C TWA )为 0.96mg/m 3,环己酮(C TWA )为 1.20mg/m 3;乙岗位甲苯(C TWA )为 26.26mg/m 3,环己烷(C TWA )为 10.62mg/m 3,环己酮(CTWA )为40.50mg/m 3。
甲、乙工作岗位劳动者工作均以仪器操作、巡检为主。
以这两个岗位为对象进行化学物作业分级。
2 计算(旧标准)2.1 化学物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 D )的取值毒物危害等级评估按照 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执行,依据化学物各项指标对职业病危害影响作用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数,计算各项指标加权分值的总和确定毒物危害指数(THI),根据 THI 判定危害程度级别,确定其权重数(W D ),见表 1。
2.2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职业接触限值比值(TWAPC C B TWA-=)计算本工作场所,甲岗位各化学物职业接触限值比值计算结果,见表 2。
2本工作场所,乙岗位各化学物职业接触限值比值计算结果,见表 3。
C.2.3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W L )甲乙两个岗位劳动者作业活动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以简单操作、巡检为主,这些作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均为Ⅰ级,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取劳动强度的权重数(W L )为1。
C.2.4分级指数 G(G= W D × W B × W L )计算及分级甲乙两个岗位,分组指数计算及分级结果评估,见表 4。
表 4 甲、乙岗位化学毒物风险等级3 计算(新标准)3.1 化学物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 D )的取值毒物危害等级评估按照 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执行,依据化学物各项指标对职业病危害影响作用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数,计算各项指标加权分值的总和确定毒物危害指数(THI),根据 THI判定危害程度级别,确定其权重数(W D ),见表 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

污水处理池
有毒化学物质
盐酸、硫化氢
污水处理池
锅炉房
有毒化学物质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锅炉
粉尘
煤尘(呼尘)
煤仓上煤时
物理因素
噪声、高温
锅炉房风机
变配电站
物理因素
工频电场
变频电室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
评价单元
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存在部或岗位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生产车间
有毒化学物质
环氧氯丙烷、盐酸、己二酸(总尘)
电加热釜、综合反应釜、混料区、操作室
物理因素
噪声、高温
电加热釜、缩合反应釜、操作室
表面施胶剂生产车间
物理因素
高温
熔化釜、乳化反应釜
仓库
有毒化学物质
环氧氯丙烷、盐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通风设施,防尘口罩
紫外线
电光性眼炎/皮炎
焊工面罩,工作服
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中毒
通风设施
噪声
噪声聋
隔音罩,耳塞
江苏和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
下列工作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称主要危害因素焊工
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紫外线、氮氧化合物
圆盘锯切割
噪声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主要职业病防护措施
电焊烟尘
电焊工尘肺
通风设施,防尘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