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表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代码检索表职业病危害因素代码范围生产性粉尘FC1~FC14化学毒物金属及其化合物HX1~HX16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HX17~HX21 刺激性气体HX22~HX30 窒息性气体HX31~HX35 酸、碱HX36~HX40 有机溶剂HX41~HX53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HX54~HX65 酚、醇、醚类化合物HX66~HX73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HX74~HX82 油类、合成树脂HX83~HX93 农药及药物HX94~HX103 其他HX104~HX113 物理性因素WL1~WL9生物性因素SW1~SW5表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代码粉尘FC1 矽尘FC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FC3 石墨尘FC4 炭黑尘FC5 石棉尘FC6 滑石尘FC7 水泥尘(游离SiO2含量<10%)FC8 云母尘FC9 陶瓷尘FC10 铝尘(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FC11 电焊烟尘FC12 铸造粉尘FC13 棉尘FC14 其他粉尘代码化学毒物HX1 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HX2 汞及其化合物HX3 锰及其化合物HX4 镉及其化合物HX5 铍及其化合物HX6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HX7 钡及其化合物HX8 钒及其化合物HX9 铀及其化合物HX10 铬及其化合物HX11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HX12 四乙基铅HX13 羰基镍HX14 氧化锌HX15 有机锡HX16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除外)HX17 磷化锌HX18 磷化铝HX19 氰化钠、氰化钾HX20 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HX21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HX22 甲醛HX23 氮氧化合物HX24 碳酰氯(光气)HX25 二氧化硫HX26 氨气HX27 氯气HX28 硫酸二甲酯HX29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HX30 一甲胺HX31 硫化氢HX32 磷化氢(膦)HX33 一氧化碳HX34 砷化三氢(胂)HX35 氰化氢HX36 氟化氢HX37 硫酸HX38 硝酸HX39 盐酸HX40 氢氧化钠HX41 苯HX42 甲苯HX43 二甲苯HX44 正己烷HX45 汽油HX46 二硫化碳HX47 二氯乙烷HX48 三氯甲烷(氯仿)HX49 氯乙烯HX50 氯丙烯HX51 三氯乙烯HX52 氯丁二烯HX53 四氯化碳HX54 苯胺HX55 N-甲基苯胺HX56 N-异丙基苯胺HX57 对硝基苯胺HX58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HX59 二苯胺HX60 二甲基苯胺HX61 联苯胺HX62 硝基苯HX63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HX64 二硝基甲苯HX65 三硝基甲苯HX66 苯酚HX67 对苯二酚HX68 多氯酚(含五氯酚)HX69 硫氯酚HX70 甲醇HX71 乙醇HX72 醚类化合物HX73 氯甲醚HX74 多氯联苯HX75 氯化萘HX76 多氯萘HX77 醌HX78 蒽醌HX79 吖啶HX80 菲HX81 荧光素HX82 荧光增白剂HX83 油彩HX84 柴油HX85 煤油HX86 蒽油HX87 木酚油HX88 松节油HX89 润滑油HX90 焦油HX91 环氧树脂HX92 尿醛树脂HX93 酚醛树脂HX94 有机磷类农药HX95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HX96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HX97 杀虫脒HX98 溴甲烷HX99 六氯苯HX100 氯丙嗪HX101 氯噻嗪HX102 酚噻嗪HX103 异丙嗪HX104 聚氯乙烯HX105 丙烯酰胺HX106 丙烯腈HX107 肼类化合物(含肼)HX108 二甲基甲酰胺HX109 沥青HX110 焦炉逸散物HX111 肥皂添加剂HX112 合成清洁剂HX113 丙酮HX999 其他化学物代码物理因素WL1 高温WL2 噪声WL3 局部振动WL4 高气压WL5 低气压WL6 高湿WL7 紫外线WL8 激光WL9 电离辐射(α、β、γ、χ射线等,包括放射性物质可能产生的各种射线)代码生物性因素SW1 炭疽SW2 森林脑炎病毒SW3 布鲁式杆菌SW4 嗜热性放线菌SW5 寄生虫类:螨、羌、蚤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序号毒物名称CAS No. 英文名称MAC(mg/m3)PC-TWA (mg/m3)PC-STEL(mg/m3)1 N-甲基苯胺 100-61-8N-Methyl aniline — 2 52 N-异丙基苯胺 768-52-5N-Isopropylaniline —10 253 氨 7664-41-7 Ammonia —20 304 苯 71-43-2 Benzene — 6 105 苯胺 62-53-3 Aniline — 3 7.56 丙烯酰胺 79-06-1 Acrylamide —0.3 0.97 丙烯腈 107-13-1 Acrylonitrile — 1 28 对硝基苯胺 100-01-6p-Nitroaniline — 3 7.59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100-00-5/25567-67-3p-Nitrochlorobenzene/Dinitrochlorobenzene—0.6 1.81二苯胺 122-39-4 Diphenylamine —10 251 1 二甲基苯胺 121-69-7Dimethylanilne — 5 1012二硫化碳 75-15-0 Carbon disulfide — 5 101 3 二氯代乙炔 7572-29-4Dichloroacetylene 0.4 ——1 4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582-29-0/99-65-0/100-25-4Dinitrobenzene(all isomers) — 1 2.515二硝基(甲)苯25321-14-6Dinitrotoluene —0.2 0.61 6 二氧化(一)氮 10102-44-0Nitrogen dioxide — 5 101 7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584-84-9Toluene-2,4-diisocyanate(TDI)—0.1 0.218氟化氢 7664-39-3 Hydrogen fluoride 2 ——1 9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Fluorides(except HF), as F — 2 52 0 镉及其化合物 7440-43-9Cadmium and compounds —0.01 0.022 1 铬及其化合物 305-03-3Chromic and compounds 0.05 0.15 —22汞 7439-97-6 Mercury —0.02 0.0423碳酰氯 75-44-5 Phosgene —0.524黄磷 7723-14-0 Yellow phosphorus —0.05 0.125甲(基)肼 60-34-4 Methyl hydrazine 0.08 ——26甲醛 50-00-0 Formaldehyde 0.5 ——27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s —0.1 0.328肼;联氨302-01-2 Hydrazine —0.06 0.132 9 可溶性镍化物 7440-02-0Nickel soluble compounds —0.5 1.53 0 磷化氢;膦 7803-51-2Phosphine 0.3 ——31硫化氢 7783-06-4 Hydrogen sulfide 10 ——32硫酸二甲酯 77-78-1 Dimethyl sulfate —0.5 1.533氯化汞 7487-94-7 Mercuric chloride —0.025 0.02534氯化萘 90-13-1 Chlorinated naphthalene —0.5 1.535氯甲基醚 107-30-2 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 0.005 ——36氯;氯气 7782-50-5 Chlorine 1 ——3 7 氯乙烯;乙烯基氯 75-01-4Vinyl chloride —10 253 8 锰化合物(锰尘、锰烟) 7439-96-5Manganese and compounds —0.15 0.453 9 镍与难溶性镍化物7440-02-0Nichel and insolublecompounds— 1 2.54 0 铍及其化合物 7440-41-7Beryllium and compounds —0.0005 0.0014 1 偏二甲基肼 57-14-7Unsymmetricdimethylhydrazine—0.5 1.54 2 铅:尘 / 烟7439-92-1/7439-92-1Lead dust 0.05 ——Lead fume 0.03 ——4 3 氰化氢(按CN计)460-19-5Hydrogen cyanide,as CN 1 ——4 4 氰化物(按CN计)143-33-9Cyanides,as CN 1 ——4 5 三硝基甲苯 118-96-7Trinitrotoluene —0.2 0.54 6 砷化(三)氢;胂7784-42-1Arsine 0.03 ——4 7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7440-38-2Arenic and inorganiccompounds—0.01 0.024 8 石棉总尘/纤维 1332-21-4Asbestos —0.8 0.8f/ml1.5 1.5f/ml4 9 铊及其可溶化合物Thallium and solublecompounds—0.05 0.15 0 (四)羰基镍 13463-39-3Nickel carbonyl 0.002 ——5 1 锑及其化合物 7440-36-0Antimony and compounds —0.5 1.55 2 五氧化二钒烟尘7440-62-6Vanadium pentoside fume anddust—0.05 0.1553硝基苯 98-95-3 Nitrobenzene (skin) — 2 55 4 一氧化碳(非高原)630-08-0Carbon monoxide not in highaltitude area—20 30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标记高毒物品)一、粉尘类职业危害(包含以下种类的粉尘):1、硅尘2、煤尘3、石墨尘4、碳墨尘5、石棉尘6、滑石尘7、水泥尘8、云母尘9、陶瓷尘 10、铝尘 11、电焊烟尘 12、铸造粉尘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简称:放射类:X线、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线矿物、中子发生器、等的应用、开采、加工制造等接触作业。
常见职业病危害统计表

可立即昏迷,可致猝死。
磷及其 无机化
合物
1、慢性牙周炎、 牙本质病变(不包 职业性慢性 括龋齿) 磷中毒 2、下颌骨疾病 3、慢性肝炎 4、慢性肾炎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
体,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刺
激皮肤、黏膜。表现为流
泪、咽痛、呛咳、胸闷、气
氯 急,重者呼吸困难、咳白色
或粉红色泡沫痰、口唇青
紫、昏迷、窒息。可引起皮
磷酸酯,可出现与急性中毒
相同的神经系统损害。
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如下异常者:白细 胞计数低于 4.5×109/L; 血小板计数低于 8×1010/L; 红细胞计数男性低 于4×1012/L,女 职业性慢性 性低于 苯中毒、职 3.5×1012/L或血 业性苯所致 红蛋白定量男性低 白血病 于120g/L,女性低 于110g/L 2、造血系统疾病 如各种类型的贫 血、白细胞减少症 和粒细胞缺乏症、 血红蛋白病、血液 肿瘤以及凝血障碍 疾病等; 3、脾功能亢进
工业性氟病
1、地方性氟病 2、骨关节疾病
—
—
1、慢性肾小管-间
质性肾病
2、慢性阻塞性肺
职业性慢性 镉中毒
病 3、支气管哮喘 4、慢性间质性肺
病
量接触可出现蛋白尿及肾功 能损害。 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 进入人体。主要损害呼吸系 统,对皮肤黏膜有刺激腐蚀 作用。表现为头痛、头晕、 肼 乏力、恶心、呕吐、眼痛、 眼胀、咽痛、咳嗽,重者呼 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 痰。可引起皮炎。
致肺癌和恶性间皮瘤。
病
4、伴肺功能损害
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呼吸系
统的损害,作业工人在生产 石墨尘肺、
环境中长期接触不同种类的 炭黑尘肺、 1、活动性肺结核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照表

噪声聋、爆震聋。
职业性化学中毒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氯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汽油中毒、甲醛中毒、有机磷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冻伤。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照表常见职业病分类源自目录项目名称:编号:
分类
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棉尘病、刺激性化学物所致阻塞性肺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
职业性眼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
职业性传染病
炭疽。
职业性肿瘤
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金属烟热。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表

激光
WL4
高气压
WL9*
电离辐射(α、β、γ、χ射线等,
包括放射性物质可能产生的各种射线)
WL5
低气压
代码生Βιβλιοθήκη 性因素代码生物性因素
SW1
炭疽
SW4
嗜热性放线菌
SW2
森林脑炎病毒
SW5
寄生虫类:螨、羌、蚤
SW3
布鲁式杆菌
公司(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主题词:巡查记录
报送:董事长
拟稿:核稿:打印:
苯
HX97
杀虫脒
HX42
甲苯
HX98
溴甲烷
HX43
二甲苯
HX99
六氯苯
HX44
正己烷
HX100
氯丙嗪
HX45
汽油
HX101
氯噻嗪
HX46
二硫化碳
HX102
酚噻嗪
HX47
二氯乙烷
HX103
异丙嗪
HX48
三氯甲烷(氯仿)
HX104
聚氯乙烯
HX49*
氯乙烯
HX105*
丙烯酰胺
HX51
三氯乙烯
HX106*
丙烯腈
HX71
乙醇
HX16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除外)
HX72
醚类化合物
HX17
磷化锌
HX73*
氯甲醚
HX18
磷化铝
HX74
多氯联苯
HX19*
氰化钠、氰化钾
HX75*
氯化萘
HX20*
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
HX76
多氯萘
HX21*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别记录表

电光性皮炎、急性电光性眼炎
根据作用的系统不同可分为听觉系统(特异性)损害和听觉外系统(非特异性)损害。听觉系统危害: 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听觉外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大量吸入本品时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本品蒸气可引起眩晕、恶心、厌 食、欣快感和步态蹒跚,甚至出现意识丧失和木僵状态。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少数人有轻度中性白细胞减少,消化不良。
序号
制程别
主要存在地 点
工序
1
注塑
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
产生原因 射出机运行
存在 形态
-
2 抛光
3
射出
射出车间各 个生产线
其他粉尘 噪声
抛光机与注塑产品摩 擦
固态
抛光机运行
-
4
检验包膜
正庚烷、二甲基戊烷 、甲基己烷、二甲基 环戊烷、甲基环己烷
环保清洗剂AK120挥 发逸散
气态、液态
5
冲压车间 压形
6 清洗车间 清洗
、皮肤灼伤
接触可引起皮肤、粘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特异性炎症反应。早期症状一般较 轻,表现为咳嗽、气短、胸闷伴全身乏力,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的发生。
其他尘肺病
吸人大量高浓度的电焊烟尘,尤其是常在密闭容器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进行电焊作业可引起的以慢性 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的电焊工尘肺,其发病工龄一般在15~20年,病情发展也较缓慢。临床症状较轻
噪声聋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黏液分泌增加,阻留更多 粉尘,久之酿成肥大性病变;继而,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终造成萎缩性改变。体表长期接触粉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 尘还可导致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的发生。
职业危害因素一览表1

XXXXXXXXXXXX公司
职业危害因素一览表
一、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
化学有害因素:镍及其化合物、钴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炭黑粉尘、氟化氢、铝合金粉尘、甲烷、硫酸、过氧化氢、碳酸钠、氢氧化钠;
物理因素:高温、噪声。
二、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
三、各岗位劳动者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
四、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XXXXXXXXXXX公司(告知人)已将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各岗位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向从业人员进行了告知。
从业人员(被告知人)已熟知以上一、二、三、四项内容,接受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知识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告知人(盖章):XXXXXXXXX公司年月日被告知人(签字):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编码代码表

QT002
嗜热性放线菌
HX076
多氯萘
HX102
酚噻嗪
QT003
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
HX077
醌
HX103
异丙嗪
QT004
炭疽杆菌
HX078
蒽醌
HX104
聚氯乙烯
QT005
森林脑炎病毒
HX079
吖啶
HX105
丙烯酰胺
QT006
布氏杆菌
HX080
菲
HX106
丙烯腈
QT009
其他
附件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02)
附件6
职业病危害因素编码代码表
编码
职业危害因素名称
编码
职业危害因素名称
编码
职业危害因素名称
FC
粉尘
HX009
铀及其化合物
HX032
磷化氢(膦)
FC001
矽尘
HX010
铬及其化合物
HX033
一氧化碳
FC00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HX011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
HX034
砷化三氢(胂)
FC003
3000~30000以下
3000以下
附件9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
代码
类型
说 明
100
内资企业
110
国有企业
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120
集体企业
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1. 物理因素
- 噪声
- 振动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
- 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
- 电磁辐射(如电磁波、静电场、电磁场)
- 温度(如高温、低温)
- 湿度
- 气压
2. 化学因素
- 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农药)
- 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
- 有害粉尘(如石棉、矽尘、煤尘)
- 有害生物制剂
- 放射性物质
3. 生物因素
- 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
- 寄生虫
- 动物因素(如动物毛发、动物粪便)- 植物因素(如花粉、植物毒素)
4. 粉尘因素
- 无机粉尘(如矽尘、水泥尘)
- 金属粉尘(如铅尘、铬尘)
- 有机粉尘(如木尘、棉尘)
5. 放射性因素
- X射线
- γ射线
- α射线
- β射线
6. 职业性肢体因素
- 高处作业
- 潜水作业
- 爆破作业
- 物体打击
- 机械伤害
7. 心理因素
- 高强度工作
- 高度紧张
- 长期单调工作
- 夜班工作
- 急性暴露于创伤事件
8. 社会因素
- 工时过长
- 工作强度过高
- 工作压力过大
- 工作环境差
- 职业发展受限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各个因素都可能对职工的健
康造成危害,请在工作中重视相关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氯苯
HX79
多氯联苯
HX80
苯酚
HX81
对苯二酚
HX82
五氯酚及其钠盐
HX83
多氯酚(不含五氯酚)
HX84
硫氯酚
HX85
甲醇
HX86
乙醇
HX87
醚类化合物(不含氯甲醚)
HX88
氯甲醚
HX89
肼
HX90
甲基肼
HX91
偏二甲基肼
HX92
其它肼类化合物
HX93
丙烯腈
HX94
丙烯酰胺
HX95
二甲基甲酰胺
HX13
钒及其它钒化合物
HX14
铀及其化合物
HX15
铬及其化合物
HX16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
HX17
羰基镍
HX18
锑及其化合物
HX19
锡及其化合物
HX20
氢氧化钠
HX21
氧化锌
HX22
黄磷
HX23
磷化锌
HX24
磷化铝
HX25
磷化氢(膦)
HX26
其它磷化合物
HX27
氰化物(含氰化钠、氰化钾)
HX28
HX63
甲苯
HX64
二甲苯
HX65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HX66
苯胺
HX67
N-甲基苯胺
HX68
N-异丙基苯胺
HX69
二苯胺
HX70
二甲基苯胺
HX71
联苯胺
HX72
对硝基苯胺
HX73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HX74
硝基苯
HX75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HX76
二硝基(甲)苯
HX77
三硝基甲苯
HX116
酚醛树脂
HX117
对硫磷
HX118
敌百虫
HX119
敌敌畏
HX120
其他有机磷类农药(不含对硫磷、敌百虫、敌敌畏)
HX121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HX12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HX123
杀虫脒
HX124
溴甲烷(甲基溴)
HX125
氯丙嗪
HX126
氯噻嗪
HX127
酚噻嗪
HX128
异丙嗪
HX129
肥皂添加剂
FC14
森林脑炎病毒
SW2
布鲁式杆菌
SW3
嗜热性放线菌
SW4
化学毒物类:
因素名称
因素代码
因素名称
因素代码
HX1
铅
HX2
四乙基铅
HX3
其它铅化合物
HX4
汞
HX5
氯化汞
HX6
其它汞化合物
HX7
锰及其化合物
HX8
镉及其化合物
HX9
铍及其化合物
HX10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HX11
钡及其化合物
HX12
五氧化二钒
职业病危害因素表
物理因素类:
生产性粉尘:
因素名称
因素代码
因素名称
因素代码
高温
WL1
矽尘
FC1
噪声
WL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FC2
局部振动
WL3
石墨尘
FC3
高气压
WL4
炭黑尘
FC4
低气压
WL5
石棉尘
FC5
高湿
WL6
滑石尘
FC6
射频辐射(包括微波、高频电磁场、超高频辐射)
WL7
水泥尘(游离SiO2含量<10%)
HX96
氯化萘
HX97
多氯萘
HX98
醌
HX99
蒽醌
HX100
吖啶
HX101
菲
HX102
荧光素
HX103
荧光增白剂
HX104
油彩
HX105
柴油
HX106
煤油
HX107
蒽油
HX108
木酚油
HX109
松节油
HX110
润滑油
HX111
焦油
HX112
沥青
HX113
焦炉逸散物
HX114
环氧树脂
HX115
尿醛树脂
HX130
合成清洁剂
HX131
丙酮
HX132
二氯甲烷
HX133
过氧化氢
HX13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HX135
邻苯二甲酸酐
HX45
氯丙烯
HX46
三氯乙烯
HX47
氯丁二烯
HX48
聚氯乙烯
HX49
八氟异丁烯
HX50
四氯化碳
HX51
二氯代乙炔
HX52
环氧氯丙烷(1-氯-2,3-环氧丙烷)
HX53
二氧化硫
HX54
硫酸
HX55
硫化氢
HX56
二硫化碳
HX57
硫酸二甲酯
HX58
一氧化碳
HX59
甲醛
HX60
正己烷
HX61
汽油
HX62
苯
氰化氢
HX29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不含砷化氢)
HX30
砷化三氢(胂)
HX31
其它砷化合物
HX32
氟化氢
HX33
氟及其它氟化合物
HX34
二氧化氮
HX35
其它氮氧化合物
HX36
氨气
HX37
一甲胺
HX38
硝酸
HX39
氯气
HX40
碳酰氯(光气)
HX41
盐酸
HX42
二氯乙烷
HX43
三氯甲烷(氯仿)
HX44
氯乙烯
FC7
红外辐射、紫外辐射和激光
WL8
云母尘
FC8
电离辐射(由放射性物质或人造辐射设备产生的具有电离作用的各种射线,包括α、β、γ、χ射线等)
WL9
陶瓷尘
FC9
工频电场
WL10
铝尘(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
FC10
电焊烟尘
F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生物因素类:
铸造粉尘
FC12
因素名称
因素代码
棉尘
FC13
炭疽杆菌
SW1
其他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