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97-02千古文章意为高,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要意。
作文审题立意失误,一着不慎,遗恨终身。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来考场作文常见的题型。
它提供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的作文,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功能主要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的;限制性在于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不得脱离原材料。
它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提炼话题的能力。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可多角度立意,但观点不能脱离材料;有“三自”要求: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的关键。
审题时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
在此以2006高考全国卷和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卷作文题为例,来谈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原则【原题再现】(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卷)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本题为漫画式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阅读三幅漫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教师小结: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 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 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关键词提炼法
1.找出关键句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
2.提炼出关键词
1,概括中心法(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 法;)
2,由果溯因法(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 3,关键词提炼法(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
概括中心法
• 三步走: • 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 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第一种方法:概括中心法
五、精心布局
若写成记叙文,可采用“纵式结构”(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和“横式结构”(即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材料,分
别叙述,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 若写成议沦文,可按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的模式,或稍作调整去写作。
若写成说明文,可采用“特征式结构”(即是什么、怎么 样、对象特征)和“顺序式特征”(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
1.坚持贯彻高考语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宗旨和全面育人的价值导向。 2.考查文体稳中有变,侧重于议论文写作,兼备对应用型写作的考查。 3.新高考卷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力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 分析现象。 4.2023新课标I、II卷沿用简明清晰的命题风格,引语式材料作文,不在审题方面设置难 度,利用具体语境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本文的主要形 象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 “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 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 “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善于听从别 人的意见”等立意及命题了。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二轮总复习)
作文,不可丢失的阵地!
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1、给出简短而有深意的材料。 2、或者附加完整题目、不完整题目。 3、规定文体为议论文或记叙文。 4、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 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核心含意)作文。 6、包括文字材料和漫画材料两种。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的错误
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材料的本质,而是被局部所迷 惑,没有理解材料所反映现象的前因后果,或者没有抓住 材料的关键词句,或者没有挖掘材料的象征意义,而是断 章取义,乃至揪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不放。 ②把握不住材料的侧重点,甚至完全脱离材料的限制,不 符合材料的含意,另起炉灶,泛泛而谈。 ③立意不够明朗清晰,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或者面 面俱到,或者在表述上前后不一。
寓言型材料--联系实际法
分析材料,可以说是蝴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丽,因而 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想法,结果害了自己。故事之后的分析有 两个要点提示:一是“更重要的是现在”,即现在是最美好 的;一是“欲望不加控制就会害人害己”。 本文的立意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会控制欲望 2、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美丽 3、做事过犹不及 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往往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 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现实 生活,挖掘材料内在的涵义。
审题立意建议
①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对于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引用时,要将为己所用的部分恰到 好处地引入,甚至点到为止,像蜻蜓点水一样。既然要求根据 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立意的根据来确定主旨,不能置材 料与不顾,那种完全抛弃材料、只字不提、另写一套的做法要 绝对禁止! ②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整体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确定主旨,由此及彼,写出自 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不能对材料死缠烂打,大篇幅对 材料进行解释说明或发表感想。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全国卷ⅰ、卷ⅱ的作文题提出来的一种说法,指由命题者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让考生阅读后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理解、感悟,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写作。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讲究审题;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
这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更有利于学生临场发挥,展示才华,但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加大了。
很多同学在审题立意上会出现失误,导致作文跑题、偏题,出现这种情况,高考总分肯定高不了。
因此,审题立意的准确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来谈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种常见方法:一、由果析因法事物是联系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所以阅读材料后从原因切入立意,是一种把握材料主旨的有效方法。
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我来谈谈如何运用由果析因法。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在这则材料中,蜗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也没做,死在野草丛中。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一方面是因为它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它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东游泰山和南下爬到长江边,对它来说目标都太遥远,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蜗牛放弃了远大目标后感到“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
由于它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最终一事无成。
这就是材料的寓意,也是材料的主旨。
从蜗牛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确立如下立意:⑴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不能好高骛远;⑵目标明确后要勇于拼搏,永不放弃;⑶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⑷心动不如行动。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的作文。
一、新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联系和区别1.新材料作文它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限文体;传统的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新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的观点展开。
二、新材料作文所供材料的分类1.内容(1)事实材料: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类;(2)观点材料:名人言论,格言警句,精短诗歌类;(3)比喻材料:带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故事类;(4)寓意材料: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类。
2.形式:文字型、图画型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常用方法1.关键词句法例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抓住“下一个”,可立之意为: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等。
2.多向立意法例2.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
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1)从螃蟹角度看:①没有正确方向,就很难达到目标。
②没有正确的方法,“横着爬”是很难实现理想的。
③没有正确的态度,不自究自查原因,一味责怪别人指导错误,无济于事。
(2)从青蛙角度看:①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
②指导别人要具体,要耐心。
3.因果探究法例3.“啃老族”指这样一些人,由于找不到工作,或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1、供料题意作文的要求与话题作文的要求 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给出“话题”。过去的话 题作文以“话题”为范围,现在的作文以“材 料”为范围。 2、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 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所以试题要求一开始就 提出“全面理解材料”。 3、在试题要求中,特地提出“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其含意作文”的要求。考生的作文在材 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范 围(内容或含意)之外就偏离题意。
“俯冲”、熟练地 有力量有技巧就能 成功地抓住了小羊 成功
2、乌鸦
羡慕、模仿、拼命 练习、“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被抓
3、牧 羊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 忘乎所以、自不量 叫什么的鸟 力是非常可笑的 人 4、孩子 摸、它也很可爱啊
5、羊
无
(三)抓关键(抓材料中的关键词、 关键句,比如议论句、开头句、结 尾句、对话句、结语句等)
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
放性。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四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三不”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意:找角度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角度 都能立意成文。事实上,从应考的实际来讲,还是要 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 的角度来立意为好。
新材料作文 的审题立意 09李
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题意作文或后
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
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
立意、文体、标题 ”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分析: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热情款待 十分 找关键词、 找关键词 关键句(热情款待/十分 满意/盛情相让 还嫌接待不周/又送上 盛情相让/还嫌接待不周 满意 盛情相让 还嫌接待不周 又送上 了一大碗/客人盛情难却 客人盛情难却, 了一大碗 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下 再来一碗吧/客人只好婉言谢绝 去/再来一碗吧 客人只好婉言谢绝, 再来一碗吧 客人只好婉言谢绝, 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立意(过犹不及,把握分寸) 立意(过犹不及,把握分寸) 立意
2.人物(三个工人) 人物(三个工人) 人物 —事件(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回答) 事件(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回答) 事件 —结果(普通的砌砖工人与有名的建筑师) 结果( 结果 普通的砌砖工人与有名的建筑师) —原因(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不同) 原因( 原因 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不同) ——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充满热 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 立意 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 爱,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有 所成) 所成)
证 思 考
单 则 材 料
(一)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 身超群的剑术, 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 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 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 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父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 “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父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 师父答道: 十年。 少年嫌太长,就说: 师父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 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 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 师父说: 大概要三十年。 少年大吃一惊: 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 而要三十年呢? 师父不答。少年又说: 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 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 师父说: 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 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素材(教师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三、材料分析审题步骤:1、整体阅读,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事件的意义、道理、寓意,提取角度。
2、分层次〔分面画〕阅读,搜索可提取的角度;3、总结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提取角度。
4、分组分类进行对比、类比,提取角度。
5、转化、解密,化含蓄为具体,提取角度;6、寻因求果关系,追根溯源,提取角度。
四、材料作文提取角度的原那么:1、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我们写作划定X围,话题作文必须要从材料中提取,我们一定先用以上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多角度提取话题,避免盲目抓住一个角度就作文。
2、选择几个角度后进行比较,选定一个最正确角度〔材料作文提取的是最正确中心〕为话题进行写作;3、选择的角度切入点要小、新颖,但要考虑所写作文的立意要深刻、要有普遍意义;4、话题的材料是为作文提取角度服务的,除议论文外,材料只是引子,提取角度后可不必再用,切忌就事论事,更不能变成对原材料的改写、扩写、补写;5、选好角度后,要结合自己实际,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想象作文等〕,确立中心,再进行写作。
五、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抓对象。
弄清对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抓真相。
材料以“面〞为内容,分析材料要看“面〞,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面〞。
从理性追问层面而言,“面〞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触发思考的符号。
3、抓倾向。
所给材料并非纯客观的,藏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倾向是可以体察到的。
4、抓关键词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原则与方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做到“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 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所谓“三性”: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 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 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 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 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 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尽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 可说。
所谓立意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 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 己的意念和情趣等。
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 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 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 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 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1.故事类材料:
根 寓意材料——童话、寓言、神话、传说 据 内 2. 观点类材料:名人言论,格言警句,精 容 短诗歌
多用发散思维
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 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 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从材料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寻找与立意相关的人或事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
选择最佳角度
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 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众多的 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适合于你的那一个。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④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⑤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 的可爱一面。 ①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 ②“东施效颦”未尝不
可。 ③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
⑥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 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 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 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鸦”,而不是“老鹰”。 乌鸦:乌鸦学老鹰抓小羊→羡慕→被牧羊人抓住 “知人难,知己更难”, “正确认识自己”。 牧羊人:“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要确定好人生的位置”,“人贵有自知之明”
带 有 象 征 意 义 的 哲 理 故 事
2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 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 所蕴涵的哲理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 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找对象 对象1:蜗牛 对象2:老鹰 立 意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 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 材料类型 带 有 象 征 意 义 的 哲 理 故 事
技巧运用
找对象 立 意 材料类型
对象1:游客
1.爱有时也是伤害——可以谈家庭教 育。2.人类的无知——谈人类对于自 然的认识。3.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 然:人类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保护什么, 或者残害什么。4.好心亦会办坏事。
对象2:侦察龟 做好本职工作,尤其领导,不能带好 “头”,将祸患无穷。 对象3:小海龟 犯经验主义错误,不懂得事情已经起了 变化。盲从,不懂甄别。 对象4:老鹰 勇于坚持,不轻易放弃。善于把握时机。
例题解说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学到的审题方法确定最佳立意。
一只老鹰从山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 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 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 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 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毛缠住,无论怎样 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 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课堂演练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 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 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 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 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 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 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 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内因)
例题解说
为了准确地理解材料的意义点,还可以运用以果溯因法(因果 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 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理解意义点, 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 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 含义有: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所以, 要正确认识自己。(或:人要有自知之明) 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 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 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 出新意。
二者结合
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 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 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 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
技巧名片二
寻词句:即寻找关键词句法 立 意:关键词句1,关键词句2,…… 最佳立意:一般为中心关键词句 补充说明: 最好的适用材料类型:观点类材料(言论类、格 言警句、精短诗歌) 材料特点:理 性 言论 诗歌
1.抓关键语句法。
所谓的关键语句是指: ①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 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③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 ④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等等。
例题解说
(对象)角度 关键词或关键句 意义点
乌鸦
羡慕→乌鸦学老鹰抓 小羊→被牧羊人抓住
1.知人难,知己更难 2.正确认识自己
牧羊人
1.要考虑自身的条件,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 确定好人生的位置 叫什么的鸟 ” 2.人贵有自己之明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 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 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 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①从老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②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 然失败。 ③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
3.事实类材料:新闻事实、社会现象
比喻材料——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故事
材 料 类 型
根 据 形 式
1.单则材料:一个故事,一句名言 2.多则材料:几则材料,几句名言
技巧纵览
审题立意的三个小技巧
技巧一:找对象
技巧二:寻词句
技巧三:觅因缘
技巧解读
技巧名片一
找对象:即找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或事物 立 意:对象一,对象二,对象三…… 最佳立意:一般为主要对象
小孩:“它也很可爱啊!” 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
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 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 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 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 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 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 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据材料可概括为: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 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 “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造成蜗牛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立志(目标)不切实际 Nhomakorabea好高骛远。
2.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 己的生命价值。
3 .寓言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应该吸取怎样 的教训?
所谓“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 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 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 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 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 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 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 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 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抓关键句:“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 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 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参考立意 ①要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②让失去变得可爱。 ③与其抱残守缺,不如彻底放弃。 ④抛掉包袱,轻装上阵。
技巧名片三
觅姻缘:即由果溯因法 立 意: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原因1,原因2,……
最佳立意:一般为主要原因
小孩
“它也很可爱啊!”
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 (人要有敢于模仿尝试的勇气)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 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 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 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 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 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