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关系_以宁波月湖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
(完整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建筑整治分类图
分类1:保护修缮类
问题1:主体破坏严重 对策:落架重修 建筑结构:不改变主体结构
问题2:局部结构性构建残损 对策:揭顶修缮,替换构件、墩接等方式 建筑结构:不改变主体结构
孙家巷18号
大桥街34号
孙家巷12号
孙家巷12号
大桥街34号
大桥街34号
大桥街17号
大桥街17号问题3:主体结构较 Nhomakorabea,屋顶破损 对策:翻新屋顶,做防水等处理 建筑结构:不改变主体结构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 特色街巷格局
(1)明清时期城墙范围内传统街巷 (2)民国时期拆墙建路形成的街巷 (3)近代形成的方格网街巷格局 (4)与历史水系相关的街巷格局
• 历史城区历史水系
传统竹筒屋居住建筑肌理 花园别墅居住建筑肌理
沙面地区建筑肌理
工业码头仓库建筑肌理
风格各异的传统建筑类型
鼓楼公园路
1994年影像图
2011年影像图
风貌改造类历史文化街区
郁家巷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灵应庙 李氏宗祠 盛氏花厅 杨坊旧居 陈鱼门故居
类别
类型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坛庙宗祠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坛庙宗祠
古建筑
宅第民居
古建筑
宅第民居
古建筑
宅第民居
表4-2 郁家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信息汇总表
各地 商帮
钱庄 老板
学者
码头工人 手工艺人 卖艺者
民 国
苍 霞
商人 别苑
革
日命 商业仓储 本 志
人士
民 国 至 抗 战
工人学生
太 平 汀 洲
城市设计的定位与思考

\\192.168.32.88\景观资料库建设\7-分类素材\建筑规划素材城市设计的定位与思考刘力:胡先生是清华大学原建筑学院院长和建筑设计院院长,他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接任几位老先生做建筑学院领导,且把建筑学院从文革之后一个过渡阶段,带到一个实力非常强大、在国内有影响,而且在能够向国外高国际水准看齐的发展阶段,在清华建筑学院的发展历程中,胡先生起到非常重要推动作用,在清华大学导师里面是实力派代表。
非常幸运的是胡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从我上大学第一堂课《建筑初步》就是胡先生给我上的。
到4年级做的酒店设计也是胡先生带我,毕业设计也是他带我,最后我是胡先生第一个研究生,留校之后在胡先生所在的第一研究教研组工作了三年。
所以说我在建筑设计方面所有的学习成就可以说和胡先生的教导分不开。
今天请胡先生给我们五合员工做一个学术方面的讲座。
大家欢迎。
(热烈鼓掌)胡绍学:各位早上好。
最近这些年我们学院在办公意识生态环境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同时我们以前几年做了城市一些干道总体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做得比较多,所以今天讲城市设计的体会。
城市设计很重要,从我接触以后,感觉建筑整个业务领域一下子拓宽了很多。
过去城市设计总是规划院、规划局搞,后来老百姓有好多意见,说这个城市弄得不好。
其实并不是每个建筑都是十分差。
但是有缺陷。
北京规划局、中科院看了他们搞的,都是画框框概念图。
路线图,突出颜色,就完了。
这和我们原来的说的城市设计本意有差别,大家知道,城市设计没有一个确切概念!我们国家现在从无序的城市规划到正式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中间最关键的就是城市设计。
比如说,现在所谓城市设计开始开发这条街,或者这个区开发,开发商首先问多大容积率,建筑高度多少?管理方一拍脑袋,规定这个地块容积率多少,什么用地性质,建筑高度是多少,这些数字怎么来的?有无科学依据?有没有美学基础?都没有,就是欠缺。
往往就是规划得不好,建完以后,所有开发商都依据这些数据,建筑高度60米,一律建到60米,100米,就全部做到100米,争取最大容积率,这是天经地义的。
宁波现今地名现状及特点介绍

宁波现今地名现状及特点介绍【宁波现今地名现状及特点介绍】【引言】1. 宁波,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它拥有丰富的地名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索的话题。
2. 本文将从宁波地名的历史背景、现今的地名现状及其特点入手,展示宁波地名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
【历史背景】3. 在探讨宁波地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
宁波作为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城市,其地名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4. 宁波地名的多样性反映了历史沧桑和文化演变的过程。
它融合了汉族、渔民、商贾等不同文化群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地名体系。
【现今地名现状】5. 在宁波现今的地名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历史悠久的地名仍然保留着许多特点,如鼓楼、天一阁等。
6. 另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新的地名也不断涌现。
东钱湖新城、海曙软件园等地名显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地名特点】7. 宁波地名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了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宁波地名往往具有含义丰富、隐喻深刻的特点,如镇海区的灵山景区、奉化区的太姥山景区等。
8. 宁波地名往往与水有着紧密的关系。
宁波地处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海资源,很多地名中都包含了与水相关的词汇,如江北区的江北河、北仑区的北仑港等。
【个人观点和理解】9. 作为一个宁波本地人,我对宁波地名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自豪感。
10. 宁波地名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反映了宁波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也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变迁。
11. 通过对宁波地名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提高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对宁波的认同感。
【总结】12. 宁波地名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体现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
13.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宁波发展历程、探索宁波文化的窗口。
14. 通过对宁波地名的认识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宁波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提高我们对宁波的认知和理解。
甬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宋韵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天工|2023年第14期[摘 要]宁波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宋韵文化遗存俯拾皆是,通过对甬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宋韵文化进行分析,探寻建筑遗产中宋韵文化传承的路径,并进行反思,从而为当地的“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添砖加瓦。
[关键词]宋韵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4-001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石家豪,屠振宇,徐皓旸,等.甬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宋韵文化传承路径研究[J].天工,2023(14):12-14.石家豪 屠振宇 徐皓旸 陈跃文 管斌君*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甬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宋韵文化传承路径研究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10876013)。
作者简介:石家豪(2001—),男,汉族,河北廊坊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屠振宇(2000—),男,汉族,浙江海盐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徐皓旸(1999—),男,汉族,浙江湖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陈跃文(1999—),男,汉族,安徽颍上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通讯作者:管斌君(1976—),男,汉族,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一、引言2021年8月31日召开的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系统开展宋韵文化研究传承和南宋文化品牌塑造,从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和宗教等方面,展现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文化气象。
二、甬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宋韵文化内涵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反映和延续着城市文脉。
宁波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宁波十大著名景点介绍宁波,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著名景点。
在这里,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宁波十大著名景点的独特魅力吧。
一、天一阁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籍善本,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二、鼓楼鼓楼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始建于唐代,是宁波城市的历史象征。
鼓楼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是游客领略宁波古韵的好去处。
三、保国寺保国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始建于梁朝,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保国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四、东钱湖东钱湖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是宁波著名的旅游胜地。
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四周山峦环抱,风景如画。
游客可以在这里游览湖光山色,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溪口古镇溪口古镇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
这里的古建筑、民俗风情和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六、雪窦山雪窦山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是佛教名山。
山上有众多的佛教寺庙,如雪窦寺、千丈岩等,是朝圣者和游客的好去处。
七、月湖公园月湖公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是一座以月湖为中心的风景名胜区。
公园内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八、天封塔天封塔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始建于唐代,是宁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塔身高耸,雄伟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九、宁波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是一座展示宁波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是了解宁波文化的好去处。
十、九龙湖九龙湖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湖泊。
湖水晶莹剔透,四周山峦苍翠,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以上就是宁波十大著名景点的介绍,它们各具特色,丰富了宁波的旅游资源。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宁波的美丽风光。
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妨走进这些景点,亲身感受宁波的魅力吧!。
宁波古代公共园林“文人化”历史变迁与造园研究——以宁波月湖公园为例

21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2自古以来,繁荣又丰富的江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宁波作为明清之际浙东的学术摇篮,以其典型的历史地域文化,展现出一个港口城市乃至江南水乡精致婉约的园林体系。
而公共园林作为宁波园林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宁波古代公共园林历史变迁与造园特点,本文以宁波月湖公园为例,将其发展特征、造园手法和文人园林造园思想相联系,提出宁波古代公共园林“文人化”的观点。
1 宁波公共园林的形成发展与特点1.1 宁波园林总体发展概述宁波一带园林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1],战国时期句章城的建立标志着宁波园林的起源。
春秋时期勾践在绍兴一带筑城并建立囿、台,隋唐开始,伴随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宁波的“造园运动”也随之开展。
唐宋时期大量水利工程的开展也对日后宁波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后,宁波一带的造园运动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但在清末受国际局势动荡、五口通商口岸开辟的影响,大量的园林遭到了损毁,从而走向衰败。
1.2 宁波公共园林的特点及其代表园林宁波作为港口城市,位于入海江畔,受流水侵蚀、海水倒灌等影响较为严重。
因此,宁波公共园林的发展初期依赖水利工程的建设[2],这也为之后形成以湖为中心的园林布局打下基础。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文思想的变化,宁波公共园林种类也逐渐多样化。
其中,在两宋时期走向兴盛的文人园林,其风格占造园主流,对宁波两宋时期的公共园林及其他各个类型的园林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3]。
摘要 月湖公园景区作为宁波极具标志性的公共园林,从唐宋年间留存至今并不断发展自身的园林特点。
其中由于宋代崇文抑武的历史背景,文人园林在此时兴起并对当时的月湖园林特点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章将对其发展演变及总体布局、理水等造园特色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古籍等文献资料,对园林进行想象平面复原。
通过对园林中所蕴含的历史、社会、文化、造园及情感等一系列人文价值的研究,展现其园林文人化的特色,进一步发掘宁波月湖公园特点与文人园林特点的相似性,提出并论证宁波古代公共园林文人化的观点。
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

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历史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它们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变迁,承载了无数故事与记忆,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的重要媒介。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城市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历史城市景观的价值历史城市景观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
每一座古建筑、每一片历史街区,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科技水平等。
这些遗产让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过去,感受历史的厚重。
此外,历史城市景观还具有美学价值。
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装饰,都为城市增添了艺术美感。
古朴的街巷、幽静的园林,都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于其中。
这些景观的美学价值,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二、面临的挑战然而,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并非易事。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历史城市景观面临着拆迁、重建的威胁。
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许多旧城区被夷平,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设施。
另一方面,许多历史城市景观由于年久失修,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风雨侵蚀、人为破坏,使得许多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采。
三、保护措施与建议为了保护历史城市景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保护法规,明确各类历史城市景观的产权归属,规范开发、利用行为。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儆效尤。
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历史城市景观进行修缮与保护。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共同参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注重对修缮工程的质量监管,确保修复后的景观能够恢复其原有的风貌。
最后,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历史城市景观保护的认识。
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等活动,普及历史城市景观的知识,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历史遗迹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风貌的保护;而在城市的形象塑造中,更需要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兼具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特色。
本文将分析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的关系,探讨历史遗迹如何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历史遗迹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它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时代记忆。
保护历史遗迹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和传承。
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可以是古代建筑、古老街区、文物古迹等,它们作为城市的历史见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遗迹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要加强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历史遗迹与城市的融合,使得历史遗迹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城市的风貌增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历史遗迹是城市的独特标志和文化符号,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城市的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如何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特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发展的脉络中,使得历史遗迹成为城市的景观和特色,为城市的形象注入独特的文化气息。
同时,要注重历史遗迹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统一,确保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影响历史遗迹的风貌和特色。
三、建设和保护并重,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共赢城市建设与历史遗迹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城市建设中兼顾历史遗迹的保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宸 (1988-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
1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第
期
城市的特色可以较为模糊地划分为两方面的表 现形式:一种是基于城市现代化发展所需要营造的 特色, 这一类城市特色大多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未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另一种则是由于城市 自滥觞之后不断发展所形成既定特色,这种特色不 仅在城市的物质空间上得到体现,还在城市市民的 风俗与举止习惯中得到体现。在一些情况下,两者 之间产生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城市的发展进 程以及形态。月湖、三江口是历史留给宁波的地域 特色。
多的文化活动, 对于一些表面化的改造来说, 一座城 市所期待的内涵, 尤其是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内涵, 绝 不是靠像模像样的模仿来提升的。同样特质甚至是 完全相同的物质空间,表现出来的不同特色与居住 在其中的人们以及其中所发生的各种文化活动有着 直接的关系,有时候我们觉得在营造城市新特色的 过程中适度保留原有的空间特色,那就是对历史的 一种尊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当我们进行这样的改造时,已经改变了当地原 有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的支持因素有两点: 它 所发生的空间以及行使它的人。两者缺一不可,因 此有时在规划改造时,就算保留了所有的空间要素 也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地延续街区的历史文脉,问题 就在于街区内的居民并没有适量回迁。这样的情况 发生与否就决定了这一街区的改造是空间改造还是 人文兼容的创造。 改造反思: 在月湖东岸之后, 人们或许不想继续 看到宁波最后的老城成为商业化的模板。当我们思 考自己的家乡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城市名片时,那 点带有可识别性的特色往往更能激起市民们自豪的 情绪。对于宁波的市民来说,月湖西岸与天一阁并 不仅仅是老城记忆的最后载体,每当谈起宁波的文 化是如何的独一无二时,他们也能够自豪地指着这 里述说当地人的风俗与习惯,以及那些在遗迹中所 反映的先人成就。在这里,市民们都能够感受到强 烈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这就是宁波城市传统特色 的魅力。而我们的港口、 我们的高楼大厦、 我们的金 融体系……永远也无法产生这样的凝聚力。或许这 就是两种城市特色的本质区别吧。 我们期待也相信, 这张古老而珍贵的名片, 会传承发展、 绚丽发光。
一、 城市特色
(一) 诠释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就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 人文、 环境、 科技、 文化、 教育、 卫生等一系列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经济、 文化、 教育、 科技、 卫生方面上。其 中的一些特色能够作为城市吸引人口相对集聚与投 资的有利因素,而另一些特色就将成为城市发展过 程中的薄弱环节,这些特色就将被排除在城市发展 的战略考虑中。因此对于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 是城市的有利特色而非不利特色。 (二) 城市功能与城市特色 城市的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座城市 发展的战略重点, 通过城市功能定位的确立, 一座城 市最为显著的特色也就开始逐渐形成了。随着主要 功能的不断完善, 城市的特色也就能够被不断强化。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这些主要的功能定位往往是与
(责任编辑 梁一群)
三、 空间与人文的博弈
物质空间作为载体,很显然地承载了城市中诸
136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第
期
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关系
——以宁波月湖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
陈
宸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宁波月湖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改造的陈述, 阐述笔者眼中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 的关系, 以及城市特色营造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以及在发生矛盾时所应持有的倾向性。 [关键词]两种城市特色; 宁波月湖; 规划改造; 保护 [中图分类号] K92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 2011) ( 06-0134-03
十分妥善的分类和管理,因此对街区环境产生了一 定影响, 也是规划的难点之一。 这一次出台的规划期望在一定程度上突出街区 内文保单位的地位,从而在空间上形成更为明确的 层次。结果是为了道路的更加通畅与便捷,依然有 相当一部分原有的房屋将被拆除或改造。在空间肌 理上得到大部分的延续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此次实 施规划改造的单位在实施郁家巷历史风貌区改造时 依然引入了大量的商业,并且采取了部分保留原有 图底关系的做法。这是一次局部成功的案例,但商 业化和区块西北的居民住宅楼对照古今共融的区界 轮廓显得有些很不协调, 而月湖地块、 莲桥街的开发, 同样有这种不尽人意的感觉。 此外,原有居民的回迁率期望值始终被当作一 个敏感的数字,在任何有关规划改造的资料上都并 未提及。对该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否,原住民的回迁 将是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但这一标准在现实中很难 实现。 (三) 月湖西岸与宁波文化 作为曾经的浙东文化辉煌的印证,月湖在文化 上的贡献不可小觑。然而除了这些有着重大历史意 义的部分之外, 这里还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宁波风俗。 对于宁波人来说, 中秋佳节是农历八月十六, 当天享 用的也不是风靡长三角的苏式月饼,而是特制的莲 蓉月饼;宁波人在立夏当天需要烹制大量的茶叶蛋 为孩子们进行挤蛋游戏,当晚全家需要使用丰盛的 糯米饭与油焖长笋;宁波人在冬至需要烹制香甜的 番薯年糕汤, 并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尽管宁波在大部分的习俗上与长三角的吴方言 区其他城市类似, 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区域内、 甚至是 国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风俗习惯。这些独特的风俗 无法在物质空间上得到直接的体现,但是月湖西岸 却为这样的风俗提供了一处良好的载体, 在这里, 甚 至是本市的市民都能够看到较为完整的宁波风俗展 现, 而这样的舞台很可能在改造后逐渐消失。 此外,进入过月湖西岸历史风貌区的人们会发 现,居住在其中的老年人所使用的语言与城市其他 地方普遍使用的 “新宁波话” 有着些许差异。这些人 所使用的正是在逐渐消失的宁波老话,对于本地方 言的保护并未被多数市民所重视。现今对于未成年 人所普及的国语教育将使方言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
收稿日期: 2011-08-14 作者简介: 陈
信息时代的需求相匹配的。 以宁波城市为例, 2020 年前的总体规划中所 在 确立的城市六大功能是: 国际商贸、 运输物流、 金融 结算、 科技创新、 聚才与教、 宜居宜业。这些功能表 示了宁波在区域内甚至是大华东地区范围内的城市 性质与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宁波城市吸引 力构成的重要部分,另加信息化智慧城市的建设框 架, 为城市特色的营造奠定了基础。 (三) 城市历史与城市特色 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历史发展所 造就的城市特色成了区别各个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 现代建筑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使得城市的建筑风貌大 同小异,交通以及交流方式的便捷性导致了大部分 人口规模相近的城市在公共空间上也存在着相似的 特征,因此城市的历史风貌对于城市的识别性起着 重要的作用。
135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第
期
而老话所面临的灭绝危机就更为紧迫,在现今的宁 波城内, 使用老话交流的人群已经为数不多, 大多是 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尚且保留 了宁波至少是自开埠以来的语言习惯,然而后继无 人的局面已经使宁波老话及其风俗的消退成为定局。 (四) 对于规划改造的一些思考 这次的月湖西岸规划改造无疑又是一次两类城 市特色间的冲突, 有些人认为, 相对于被改造成城市 绿地的月湖东岸历史风貌区来说,月湖西岸无疑是 幸运的,大部分的原有建筑将被保留。月湖东岸的 结局在于市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由市民 投票决定了这一街区几乎被彻底地抹平,仅仅保留 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历史风貌区整体风貌 保护的忽视。 在月湖西岸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风貌区的整体 风貌保护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建筑的保留在一 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街区的空间特质。在物质空间 上所作的延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由于在城市 最为中心的区域内进行开发,势必引入一定数量的 商业与休闲功能从而保证开发商的盈利,这种功能 布局的改变就将改变原有街区的用地结构,从而直 接影响在街区内文化传承的方式。 原有的街区对外渗透性相对较差,街区内空间 的私密性较强, 在引入商业休闲旅游方面的功能后, 这种渗透性较弱的街区模式将被改变。原先由这种 弱渗透性导致的街区的活力不足能够得到改善。有 部分媒体认为此举拯救了处于衰落边缘的街区,原 本年久失修以及破败不堪的建筑将得到重生,而新 功能的引入也为街区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了提升城 市的品味, 营造历史痕迹的空间, 原有的街区以及其 中的生活模式都很有可能不再存在。但是一座城市 真正的城市品味取决于生活于其中的市民以及它所 积淀的历史, 在商业化的利用中, 城市的品味只会变 得越发单调, 而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 城市商业化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这可以想出一个大概。 笔者还想提出一个观点是宁波老外滩极力模仿上 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 它的元素集中在酒吧、 奢侈品商 店、 装修精美的餐馆, 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白天沉寂、 夜晚狂热, 这种现代模式不能成为惟一的改造模式。
二、 宁波月湖历史文化风貌区
(一) 历史沿革 宁波城内日月二湖的由来无法考证, 在舒亶 《西 湖记》 中有记述: “是湖本末, 图志所不载, 其经始之 人与岁月, 皆莫得而考。 同样在他的 ” 《西湖引水记》 中记述: “按州图经, 鄞县南二里有小湖, 唐贞观中, 令王君照修也, 盖今俗里所谓细湖头者, 乃其故处焉。 湖废久矣, 独其西隅尚存, 今所谓西湖是矣。 说明此 ” 时月湖东侧近城隍庙一带的日湖已被久久废弃。推 测最初二湖开挖是由于宁波城区泄水容易而蓄水难, 为防遭遇旱灾而在城内挖湖蓄水。 二湖一带曾一度成为宁波城内的文化中心,最 为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即位于月湖西岸,而市 内最高学府——县学则位于东侧日湖附近。在二湖 湖心以及湖边也均建有不同寺庙,除了众乐亭与白 龙王庙被拆除外,其他寺庙现今均获多获少留有遗 迹。 现在月湖为二湖中仅存的一湖,作为宁波城市 中心区内最大的休闲性公园被保留, 在一定程度上, 先前蓄水抗旱的功能已经被极度淡化,月湖附近最 重要的两片历史风貌区中,月湖东岸作为城市绿地 的改造已经完成,月湖西岸作为宁波中心城区内最 后一片古老街区也将面临被 “休闲商业化” 的命运。 (二) 月湖西岸改造规划 月湖西岸在改造规划实施之前已经引入了湖景 大酒店,但是由于道路宽度与机动车通行之间突出 矛盾,导致了沿湖道路的交通状况恶化。在所谓的 延续历史文脉的问题上,规划的实施单位一直在强 调始终以居住为主, 引入文化、 商业、 商务和旅游的 功能,因为该街区原有的功能即是以大量的居住为 主, 带有少量的沿街个体商业, 但是这些商业未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