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3)尺规作图-精练精析(2)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性质——尺规作图2一.选择题(共9小题)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的依据是()A.边边边B.边角边C.角边角D.角角边2.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A.延长线段AB到C,使AB=BC B.延长射线ABC.过点A作AB∥CD∥EF D.作∠AOB的平分线OC3.下列语句()正确.A.射线比直线短一半B.延长AB到CC.两点间的线叫做线段D.经过三点A,B,C不一定能画出直线来4.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 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AB=2AC.A.1 B.2 C.3 D.45.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图形全等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2x,y+1),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为()A.y=x B.y=﹣2x﹣1 C.y=2x﹣1 D.y=1﹣2x7.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和点D,作直线CD,在CD上取两点P、M,连接PA、PB、MA、MB,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PA=MA B.MA=PE C.PE=BE D.PA=PB8.如图,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画图:(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相交于点C.(3)作射线OC.则判断△OMC≌△ONC的依据是()A.SAS B.SSS C.ASA D.AAS9.如图,七年级(下)教材第4页给出了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一种方法,能说明AB∥DE的条件是()A.∠CAB=∠FDE B.∠ACB=∠DFE C.∠ABC=∠DEF D.∠BCD=∠EFG二.填空题(共6小题)10.∠AOB如图所示,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OB的平分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_________11.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点B、C.按下列步骤作图: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则四点A、B、C、D可组成的图形是_________ .12.如图,是格点(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三角形,请在图中画出与全等的一个格点三角形.1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14.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____ 个.15.如图,网格中有△ABC和点D,请你找出另外两点E、F,在图中画出△DEF,使△ABC≌△DEF,且顶点A、B、C分别与D、E、F对应.三.解答题(共6小题)16.如图,△ABC中,AB=AC,∠A=36°,称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为黄金等腰三角形.请完成以下操作:(画图不要求使用圆规,以下问题所指的等腰三角形个数均不包括△ABC)(1)在图1中画1条线段,使图中有2个等腰三角形,并直接写出这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分别是_________ 度和_________ 度;(2)在图2中画2条线段,使图中有4个等腰三角形;(3)继续按以上操作发现:在△ABC中画n条线段,则图中有_________ 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有_________ 个黄金等腰三角形.17.如图,Rt△ABC的直角边BC=8,AC=6(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l,垂足为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2)连结D、C两点,求CD的长度.18.如图①,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这时DE为折痕,△CBE 为等腰三角形;再继续将纸片沿△CBE的对称轴EF折叠,这时得到了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其中一个是原直角三角形的内接矩形,另一个是拼合成的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我们称这样两个矩形为“叠加矩形”.(1)如图②,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能折叠成“叠加矩形”吗?如果能,请在图②中画出折痕;(2)如图③,在正方形网格中,以给定的BC为一边,画出一个斜三角形ABC,使其顶点A 在格点上,且△ABC折成的“叠加矩形”为正方形;(3)若一个三角形所折成的“叠加矩形”为正方形,那么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19.如图,在△ABC中,AB=AC,AD⊥BC,AE∥BC.(1)作∠ADC的平分线DF,与AE交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D=2,求DF的长.20.如图,已知矩形OABC的A点在x轴上,C点在y轴上,OC=6,OA=10.(1)在BC边上求作一点E,使OE=OA;(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2)求出点E的坐标.21.如图,在△ABC中,BC=AC,且CD∥AB,设△ABC的外心为O.(1)用尺规作出△ABC的外接圆O.(不写作法,保留痕迹)(2)在(1)中,连接OC,并证明OC是AB的中垂线;(3)直线CD与⊙O有何位置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图形的性质——尺规作图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的依据是()A.边边边B边角边C角边角D.角角边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通过分析作图的步骤,发现△OCD与△O′C′D′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于是利用边边边,判定△OCD≌△O′C′D′,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A′O′B′=∠AOB.解答:解:作图的步骤: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②作射线O′B′,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C′;③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④过点D′作射线O′A′.所以∠A′O′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在△O′C′D′与△OCD中,,∴△O′C′D′≌△OCD(SSS),∴∠A′O′B′=∠AOB,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边边边.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不但考查了学生对作图方法的掌握,也是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方法的考查.2.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A.延长线段AB到C,使AB=BC B.延长射线ABC.过点A作AB∥CD∥EF D.作∠AOB的平分线OC考点: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分析:根据基本作图的方法,逐项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应为:延长线段AB到C,BC=AB,故本选项错误;B、射线本身是无限延伸的,不能延长,故本选项错误;C、过点A作只能作CD或EF的平行线,CD不一定平行于EF,故本选项错误;D、作∠AOB的平分线OC,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形中延长线、平行线、角平分线的画法,是基本题型,特别是A选项,应该是作出的等于原来的,顺序不能颠倒.3.下列语句()正确.A.射线比直线短一半B.延长AB到CC.两点间的线叫做线段D.经过三点A,B,C不一定能画出直线来考点: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有关知识,对每个选项注意判断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直线和射线都没有长短,所以射线比直线短一半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延长AB到C,正确的说法是延长线段AB到C,故本选项错误;C、两点间的线叫做线段,不符合线段的定义,故本选项错误;D、若三点A,B,C在一条直线上,则经过三点A,B,C能画出直线来;若三点A,B,C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经过三点A,B,C不能画出直线来.所以说经过三点A,B,C不一定能画出直线来,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 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AB=2AC.A. 1 B.2 C.3 D.4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做法可得①正确,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得∠ADC=60°,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逆定理可得③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④正确.解答:解:①AD是∠BAC的平分线,说法正确;②∵∠C=90°,∠B=30°,∴∠CAB=60°,∵AD平分∠CAB,∴∠DAB=30°,∴∠ADC=30°+30°=60°,因此∠ADC=60°正确;③∵∠DAB=30°,∠B=3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③说法正确,④∵∠C=90°,∠B=30°,∴AB=2AC,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做法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C度数是解题关键.5.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图形全等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 AS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D′=OD,C′D′=CD,所以运用的是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作为依据.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D′=OD,C′D′=CD,在△OCD与△O′C′D′中,∴△OCD≌△O′C′D′(SSS),∴∠A′O′B′=∠AO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相关知识,其理论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定理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从作法中找已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判定方法.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2x,y+1),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为()A.y=x B.y=﹣2x﹣1 C.y=2x﹣1 D.y=1﹣2x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第二象限点的坐标特点,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出:P点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P的坐标为(2x,y+1),∴2x=﹣(y+1),∴y=﹣2x﹣1.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得出P点位置是解题关键.7.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和点D,作直线CD,在CD上取两点P、M,连接PA、PB、MA、MB,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PA=MA B.MA=PE C.PE=BE D.P A=PB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作图的过程可知P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问题的选项.解答:解:由题意可知:P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PA=P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及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线段.8.如图,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画图:(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相交于点C.(3)作射线OC.则判断△OMC≌△ONC的依据是()A.SAS B.SSS C.ASA D.A AS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解答.解答:解: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知,OM=ON,CM=CN,又∵OC是公共边,∴△OMC≌△ONC的根据是“SS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悉角平分线的作法,找出相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七年级(下)教材第4页给出了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一种方法,能说明AB∥DE的条件是()A.∠CAB=∠FDE B.∠ACB=∠DFE C.∠ABC=∠DEF D.∠BCD=∠EFG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CAB=∠FDE可以说明AB∥DE.解答:解: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实际就是画∠CAB=∠FDE,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平行线的方法,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二.填空题(共6小题)10.∠AOB如图所示,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OB的平分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参见解答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只要在OB上取C,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圆,交OA于点D,连接CD,再分别以大于CD为半径,C,D,为圆心画圆,两圆相交于P,D,连接OP,则OP即为∠AOB 的平分线.解答:解:作法如下:(1)在OB上取C,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圆,交OA于点D,连接CD;(2)再分别以大于CD为半径,C,D,为圆心画圆,两圆相交于P,D,连接OP,则OP即为∠AOB的平分线.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圆的性质作等角的方法,需同学们熟练掌握.11.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点B、C.按下列步骤作图: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则四点A、B、C、D可组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两弧有两个交点,连接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四点A、B、C、D可组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找到D点位置.12.如图,是格点(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三角形,请在图中画出与全等的一个格点三角形.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本题答案不唯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点B所以在的纵坐标找一点,作BC 的平行线,且长度相等,然后再作AB的平行线且长度相等,最后连接,构成三角形.解答: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网格画图的能力.1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考点:作图—基本作图.专题:网格型.分析:由题意可知应根据小正方形的格数及勾股定理作图,只要在直线找点A,B,D,P使其连接起来构成平行四边形即可.解答:解:作图如下:(1)连接PA,假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AP==,AB==;(2)找点D,使得AP=BD,AP∥BD,连接DP,即可.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利用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相等作图.14.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4 个.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能画4个,分别是:以D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以E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两点(DE上下各一个),分别于D,E连接后,可得到两个三角形.以D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以E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两点(DE上下各一个),分别于D,E连接后,可得到两个三角形.因此最多能画出4个解答:解:如图,可以作出这样的三角形4个.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基本作图来做三角形的能力.15.如图,网格中有△ABC和点D,请你找出另外两点E、F,在图中画出△DEF,使△ABC≌△DEF,且顶点A、B、C分别与D、E、F对应.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若是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互为全等三角形,根据此可画出图.解答:解:从图上可看出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所以△DEF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边对应相等,以及在表格中如何画出全等的三角形.三.解答题(共6小题)16.如图,△ABC中,AB=AC,∠A=36°,称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为黄金等腰三角形.请完成以下操作:(画图不要求使用圆规,以下问题所指的等腰三角形个数均不包括△ABC)(1)在图1中画1条线段,使图中有2个等腰三角形,并直接写出这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分别是108 度和36 度;(2)在图2中画2条线段,使图中有4个等腰三角形;(3)继续按以上操作发现:在△ABC中画n条线段,则图中有2n 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有n 个黄金等腰三角形.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黄金分割.专题:作图题;探究型.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A的度数,进而得出这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2)利用(1)种思路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3)利用当1条直线可得到2个等腰三角形;当2条直线可得到4个等腰三角形;当3条直线可得到6个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出规律求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1所示:∵AB=AC,∠A=36°,∴当AE=BE,则∠A=∠ABE=36°,则∠AEB=108°,则∠EBC=36°,∴这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分别是108度和36度;故答案为:108,36;(2)如图2所示:(3)如图3所示:当1条直线可得到2个等腰三角形;当2条直线可得到4个等腰三角形;当3条直线可得到6个等腰三角形;…∴在△ABC中画n条线段,则图中有2n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有n个黄金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2n,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作图与设计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分割图形的规律是解题关键.17.如图,Rt△ABC的直角边BC=8,AC=6(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l,垂足为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2)连结D、C两点,求CD的长度.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答案即可;(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进而得出CD即可.解答:解;(1)如图.直线DE即为所求作的图形.(2)连接C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C=90°,∴AD=B D=CD,∵AC=6,BC=8,∴AB=10,∴CD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CD=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Rt△ABC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是解题关键.18.如图①,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这时DE为折痕,△CBE 为等腰三角形;再继续将纸片沿△CBE的对称轴EF折叠,这时得到了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其中一个是原直角三角形的内接矩形,另一个是拼合成的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我们称这样两个矩形为“叠加矩形”.(1)如图②,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能折叠成“叠加矩形”吗?如果能,请在图②中画出折痕;(2)如图③,在正方形网格中,以给定的BC为一边,画出一个斜三角形ABC,使其顶点A 在格点上,且△ABC折成的“叠加矩形”为正方形;(3)若一个三角形所折成的“叠加矩形”为正方形,那么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新定义;开放型.分析:(1)应先在三角形的格点中找一个矩形,折叠即可;(2)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底边及底边上高的一半可得所求三角形的底边与高相等;(3)由(2)可得相应结论.解答:解:(1);(2);(3)由(2)可得,若一个三角形所折成的“叠加矩形”为正方形,那么三角形的一边长与该边上的高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相应矩形的边长等于所给三角形的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一半的关系.19.如图,在△ABC中,AB=AC,AD⊥BC,AE∥BC.(1)作∠ADC的平分线DF,与AE交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D=2,求DF的长.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DF即可;(2)首先得出∠DAF=90°,即可得出∠ADF=45°,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DF就是所求作;(2)∵AD⊥BC,AE∥BC,∴∠DAF=90°,又∵DF平分∠ADC,∴∠ADF=45°,∴AD=A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做法是解题关键.20.如图,已知矩形OABC的A点在x轴上,C点在y轴上,OC=6,OA=10.(1)在BC边上求作一点E,使OE=OA;(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2)求出点E的坐标.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分析:(1)利用EO=AO,以O为圆心AO为半径画弧得出E即可;(2)首先过点E作EF⊥OA,垂足为F,得出B点坐标,进而求出FO的长,即可得出E点坐标.解答:解:(1)如图所示:E点即为所求;(2)过点E作EF⊥OA,垂足为F.∵矩形OABC中OC=6,OA=10,∴B点坐标为(10,6).∴E F=6.又∵OE=OA,∴OF==8.∴点E的坐标为(8,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得出B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1.(如图,在△ABC中,BC=AC,且CD∥AB,设△ABC的外心为O.(1)用尺规作出△ABC的外接圆O.(不写作法,保留痕迹)(2)在(1)中,连接OC,并证明OC是AB的中垂线;(3)直线CD与⊙O有何位置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考点:作图—复杂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1)首先作出三角形两边的中垂线进而得出圆心求出△ABC的外接圆O;(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即可;(3)利用切线的判定方法求出∠OCG=90°,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2)方法一:连接BO、CO、OA,∵OB=OA,AC=BC,∴OC是AB的中垂线;方法二:在⊙O中,∵AC=BC,∴=,∴∠BOC=∠AOC,∵OB=OA,1 ∴OC是AB的中垂线;(3)直线CD与⊙O相切,证明:∵CD∥AB,CO是AB的垂线,∴∠OCG=90°,∴直线CD与⊙O相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外接圆的作法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
2020中考数学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CAD=∠BAD的依据是( )A.SSSB.SASC.ASAD.AAS2.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下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3.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CD,以下四个作图中,作法错误的是( )4.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A. B.4 C.2 D.55.如图,在△ABC中,∠C=90°,∠B=3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交BC于点D,CD=3,则BC的长为( )A.6B.6C.9D.3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①OA=OD;②AD⊥EF;③当∠BAC=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DF=AF+DE.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某同学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0个B.1个C.2个D.3个二、填空题8.如图,OC为∠AOB的平分线.CM⊥OB,OC=5,OM=4.则点C到射线OA的距离为.9.如图,AB=12 m,CA⊥AB于A,DB⊥AB于B,且AC=4 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 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 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分钟后△CAP与△PQB全等.10.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F是AD的中点.若AB=8,则EF= .三、解答题11.如图,∠A=∠B=50°,P为AB中点,点M为射线AC上(不与点A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MP,并使MP的延长线交射线BD于点N,设∠BPN=α.(1)求证:△APM≌△BPN;(2)当MN=2BN时,求α的度数;(3)若△BPN的外心在该三角形的内部,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12.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DE⊥AC于点E,F是AD的中点,FG⊥BC于点G,与DE交于点H,若FG=AF,AG平分∠CAB,连接GE,GD.(1)求证:△ECG≌△GHD;(2)小亮同学经过探究发现:AD=AC+EC.请你帮助小亮同学证明这一结论;(3)若∠B=30°,判定四边形AEGF是不是菱形,并说明理由.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a,BF=b,EF=c,则AD的长为( )A.a+cB.b+cC.a-b+cD.a+b-c2.数学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分别作出了下列四个图形.其中作法错误的是( )3.如图,G,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的点,且AG=CE,AE⊥EF,AE=EF,现有如下结论:①BE=GE;②△AGE≌△ECF;③∠FCD=45°;④△GBE∽△ECH.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4.如图,Rt△ABC中,∠A=90°,∠C=30°,BD平分∠ABC且与AC边交于点D,AD=2,则点D到边BC的距离是.5.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CEB.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为BC上一点,CE=5,F为DE的中点.若△CEF的周长为18,则OF的长为.三、解答题7.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C=90°,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E为AC中点,BD平分∠ABC,点F在AB上,且BF=BC.求证:(1)DF=AE;(2)DF⊥AC.参考答案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A 从角平分线的作法可得,△AFD与△AED的三边全部相等,则△AFD≌△AED.故选A.2.D 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可知正确的配对是①—Ⅳ,②—Ⅰ,③—Ⅱ,④—Ⅲ.故选D.3.D A.根据作图的方法可知,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不符合题意.B.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知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不符合题意.C.根据相交圆的公共弦的性质可知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不符合题意.D.无法证明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线,符合题意.故选D.4.B ∵∠ABC=45°,AD⊥BC,∴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中,AD=BD,又∵∠ADB=∠ADC=90°,∠BHD+∠DBH=90°=∠EBC+∠C,∴∠BHD=∠C,∴△BHD≌△ACD,∴BH=AC=4.5.C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BD=AD,∴∠B=∠BAD=30°,∴AD平分∠BAC.∴在Rt△ADC中,AD=2CD=6,即BD=6.∴BC=BD+CD=9.6.D 如果OA=OD,则结合已知条件易证得四边形AEDF是矩形,则∠BAC=90°,但由题中条件得不到∠BAC=90°,所以①不正确.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ED≌△AFD,则AE=AF,DE=D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EO≌△AFO,则∠AOE=∠AOF=90°,即AD⊥EF,所以②正确.如果∠BAC=90°,则四边形AEDF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边形AEDF是矩形,结合DE=DF,判断出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故③正确.根据△AED≌△AFD,得到AE=AF,DE=DF,进而得到AE+DF=AF+DE,故④正确.故选D.7.D 在△ABD与△CBD中,∴△ABD≌△CBD(SSS),故③正确.∴∠ADB=∠CDB,在△AOD与△COD中,∠∠∴△AOD≌△COD(SAS),∴∠AOD=∠COD=90°,AO=OC=AC,∴AC⊥BD,故①②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8.答案 3解析过C作CF⊥AO.∵OC为∠AOB的平分线,CM⊥OB,∴CM=CF.∵OC=5,OM=4,∴CM=3,∴CF=3.故答案为3.9.答案 4解析∵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 m,BQ=2x m,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此时AP=12-4=8 m,BQ=8 m,∴AP=BQ,∴△CAP≌△PBQ(SAS);②若BP=AP,则12-x=x,解得x=6,此时BQ=12 m,BQ≠AC,∴△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10.答案 2解析∵D为AB的中点,AB=8,∴在Rt△ABC中,CD=4,又∵E、F分别为AC,AD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F=2.三、解答题11.解析(1)证明:∵P为AB中点,∴PA=PB.又∵∠A=∠B,∠MPA=∠NPB,∴△APM≌△BPN.(2)由(1)得PM=PN,∴MN=2PN,又∵MN=2BN,∴PN=BN,∴α=∠B=50°.(3)40°<α<90°.∵△BPN的外心在该三角形的内部,∴△BPN是锐角三角形,∴∠BPN和∠BNP都为锐角,又∵∠B=50°,∴40°<∠BPN<90°,即40°<α<90°.12.解析(1)证明:∵AF=FG,∴∠FAG=∠FGA,∵AG平分∠CAB,∴∠CAG=∠FAG,∴∠CAG=∠FGA,∴AC∥FG.又∵DE⊥AC,∴FG⊥DE,又∵FG⊥BC,∴DE∥BC,∴AC⊥BC,∴∠C=∠DHG=90°,∠CGE=∠GED,∵F是AD的中点,FG∥AE,∴H是ED的中点,∴FG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GE=GD,∴∠GDE=∠GED,∴∠CGE=∠GDE,∴△ECG≌△GHD.(2)证明:过点G作GP⊥AB于点P,∴GC=GP,∴△CAG≌△PAG,∴AC=AP.由(1)得EG=DG,∴Rt△ECG≌Rt△GPD,∴EC=PD,∴AD=AP+PD=AC+EC.(3)四边形AEGF是菱形,理由如下:∵∠B=30°,∴∠ADE=30°,∴AE=AD,∴AE=AF=FG.由(1)得AE∥FG,∴四边形AEGF是菱形.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D2.A 根据垂线的作法,选项A错误.故选A.3.B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CB=90°,AB=BC,∵AG=CE,∴BG=BE,由勾股定理得:BE=GE,∴①错误;∵BG=BE,∠B=90°,∴∠BGE=∠BEG=45°,∴∠AGE=135°,∴∠GAE+∠AEG=45°,∵AE⊥EF,∴∠AEF=90°,∵∠BEG=45°,∴∠AEG+∠FEC=45°,∴∠GAE=∠FEC,在△GAE和△CEF中,∠∠∴△GAE≌△CEF,∴②正确;∴∠AGE=∠ECF=135°,∴∠FCD=135°-90°=45°,∴③正确;∵∠BGE=∠BEG=45°,∠AEG+∠FEC=45°,∴∠FEC<45°,∴△GBE和△ECH不相似,∴④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4.答案 2解析过D作DE⊥BC于E.∵BD平分∠ABC,∠A=90°,∴DE=AD=2.故点D到边BC的距离为2.5.答案AH=CB(或EH=EB或AE=CE)解析∵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EC=∠BEC=∠ADB=90°,∴∠B+∠BCE=90°,∠B+∠BAD=90°,∴∠BCE=∠BAD,∴AH=CB或EH=EB或AE=CE,可证△AEH≌△CEB.6.答案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O=DO,BC=CD,∠BCD=90°.在Rt△DCE中,∵F为DE的中点,∴CF=DE=EF=DF.∵△CEF的周长为18,∴CE+CF+EF=18.又∵CE=5,∴CF+EF=18-5=13,∴DE=DF+EF=13,∴DC=-=12,∴BC=12,∴BE=12-5=7.在△BDE中,∵BO=DO,F为DE的中点,∴OF为△BDE的中位线,∴OF=BE=.三、解答题7.证明(1)延长DE交AB于点G,连接AD.∵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ED∥BC,ED=BC.∵点E是AC的中点,∠ABC=90°,∴AG=BG,DG⊥AB.∴AD=BD,∴∠BAD=∠ABD.∵BD平分∠ABC,∴∠ABD=∠BAD=45°,即∠BDE=∠ADE=45°.又BF=BC,∴BF=DE.∴在△AED与△DFB中,∠∠∴△AED≌△DFB(SAS),∴AE=DF,即DF=AE.(2)设AC与FD交于点O.∵由(1)知,△AED≌△DFB,∴∠AED=∠DFB,∴∠DEO=∠DFG.∵∠DFG+∠FDG=90°,∴∠DEO+∠EDO=90°,∴∠EOD=90°,即DF⊥AC.。
第15讲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第15讲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总纲目录
泰安考情分析 基础知识过关 泰安考点聚焦 随堂巩固练习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泰安考情分析
泰安考情分析 栏目索引
基础知识过关 栏目索引
基础知识过关
知识点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二 角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点三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点四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知识点五 尺规作图
图 知角
于点P、Q;2.作射线O'A;3.以O'为圆心,OP长为半径作
弧,交O'A于点M;4.以点M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弧,两
弧交于点N;5.过点N作射线O'B,∠AO'B即为所求作的
角
作已知角的平分 线
作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
1
点N、M;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2 MN长为半径
泰安考点聚焦 栏目索引
例3 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C为圆心, 以大于 1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②作直线MN交AB
2
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 105° .
泰安考点聚焦 栏目索引
解析 ∵MN为BC的垂直平分线, ∴△BCD为等腰三角形,∵∠B=25°, ∴∠BCD=25°,∴∠CDA=∠B+∠BCD,∵AC=CD,∴∠CAD=∠ CDA=50°, ∴在△ACD中,∠ACD=80°, ∴∠ACB=105°.
基础知识过关 栏目索引
拓 已知一直角边长m 1.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垂足为C,在其中一边上截
展 和斜边
取CA=m;
类 长n作直角三角形 2.以点A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与另一边交于点B;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尺规作图 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十七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2020河北)如图1,已知ABC ∠,用尺规作它的角平分线. 如图2,步骤如下,第一步:以B 为圆心,以a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 ,BC 于点D ,E ; 第二步: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b 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 ∠内部交于点P ; 第三步:画射线BP .射线BP 即为所求. 下列正确的是( )A. a ,b 均无限制B. 0a >,12b DE >的长 C. a 有最小限制,b 无限制 D. 0a ≥,12b DE <的长 【答案】B【详解】第一步:以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 ,BC 于点D ,E ; ∴0a >;第二步: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 ∠内部交于点P ; ∴12b DE >的长; 第三步:画射线BP .射线BP 即为所求. 综上,答案为:0a >;12b DE >的长, 故选:B .2.(2020河南).如图,在ABC ∆中,30AB BC BAC ==∠=︒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连接,,DA D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B. 9 C. 6D. 【答案】D 【解析】 【分析】连接BD 交AC 于O ,由已知得△ACD 为等边三角形且B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然后解直角三角形解得AC 、BO 、BD 的值,进而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BD 交AC 于O , 由作图过程知,AD=AC=CD , ∴△ACD 为等边三角形, ∴∠DAC=60º, ∵AB=BC,AD=CD ,∴BD 垂直平分AC 即:BD ⊥AC ,AO=OC ,在Rt △AOB 中,30AB BAC =∠=︒∴BO=AB ·sin30º AO=AB ·cos30º=32,AC=2AO=3, 在Rt △AOD 中,AD=AC=3,∠DAC=60º,∴DO=AD ·sin60º=2,∴ABC ADC ABCD S S S ∆∆=+四边形=11332222⨯⨯+⨯⨯=故选:D .3.(2020贵阳)如图,Rt ABC ∆中,90C ∠=︒,利用尺规在BC ,BA 上分别截取BE ,BD ,使BE BD =;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为长的半径作弧,两弧在CBA∠内交于点F ;作射线BF 交AC 于点G ,若1CG =,P 为AB 上一动点,则GP 的最小值为( )A. 无法确定B.12C. 1D. 2【答案】C【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当GP∴AB 时,GP 的值最小, 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可知,GB 是∴ABC 的角平分线, ∴∴C=90°, ∴当GP∴AB 时,GP=CG=1, 故答案为:C .4.(2020广西南宁)(3分)如图,在△ABC 中,BA =BC ,∠B =80°,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CE 的度数为( )A .60°B .65°C .70°D .75°【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的度数,观察作图过程可得,进而可得∠DCE 的度数.【解答】解:∵BA=BC,∠B=80°,∴∠A=∠ACB=(180°﹣80°)=50°,∴∠ACD=180°﹣∠ACB=130°,观察作图过程可知:CE平分∠ACD,∴∠DCE=ACD=65°,∴∠DCE的度数为65°故选:B.二、填空题5.(2020天津)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C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且53 AB=.(I)线段AC的长等于______;(II)以BC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C相交于点D,若P,Q分别为边AC,BC上的动点,当BP PQ+取得最小值时,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Q,并简要说明点P,Q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__.答案)如图,取格点M,N,连接MN,连接BD并延长,与MN相交于点B';连接B C',与半圆相交于点E,连接BE,与AC相交于点P,连接B P'并延长,与BC相交于点Q,则点P,Q即为所求.6.(2020苏州).如图,已知MON ∠是一个锐角,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 、ON 于点A 、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画射线OC .过点A 作ADON ,交射线OC 于点D ,过点D 作DE OC ⊥,交ON 于点E .设10OA =,12DE =,则sin MON ∠=________.【详解】连接AB 交OD 于点H ,过点A 作AG∴ON 于点G , 由尺规作图步骤,可得:OD 是∴MON 的平分线,OA=OB , ∴OH∴AB ,AH=BH , ∴DE OC ⊥, ∴DE∴AB , ∴ADON ,∴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 ∴AB=DE=12, ∴AH=6,8==,∴OB∙AG=AB∙OH , ∴AG=AB OH OB ⋅=12810⨯=485, ∴sin MON ∠=AG OA =2425. 故答案是:2425.7.(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分)如图,在x 轴,y 轴上分别截取OA ,OB ,使OA =O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a ,2a ﹣3),则a 的值为 3 .【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知点P 在∠BOA 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P 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结合点P 在第一象限,可得关于a 的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OA =O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点P 在∠BOA 的角平分线上, ∴点P 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又∵点P 在第一象限,点P 的坐标为(a ,2a ﹣3), ∴a =2a ﹣3, ∴a =3. 故答案为:3.8.(2020辽宁抚顺)(3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2BC ,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E ,连接BE ,若CE =3,则BE 的长为 5 .9.(2020宁夏)(3分)如图,在△ABC中,∠C=84°,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AC点D;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此时射线BP恰好经过点D,则∠A=32度.三、解答题10.(2020北京)已知: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B=BC,CD∴AB.求作:线段BP,使得点P在直线CD上,且∴ABP=12BAC .作法:∴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CD于C,P两点;∴连接BP.线段BP 就是所求作线段.(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CD∴AB,∴∴ABP= .∴AB=AC,∴点B在∴A上.又∴∴BPC=12∴BAC ()(填推理依据)∴∴ABP=12∴BAC【解析】(1)如图所示(2)∠BPC;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中考冲刺第12天——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中考冲刺第12天——三角形与尺规作图考点:1.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外角;等腰(边)三角形的概念;全等图形的概念;尺规作图概念;了解五种基本作图的理由2.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3.会:作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识别全等图形;利用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会用尺规作图完成五种基本作图;使用精练、准确的作图语言叙述画图过程;利用基本作图画三角形较简单的图形;利用基本作图画较简单的图形;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4.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5.能:利用三角形内(外)角和定理进行角的有关计算与证明;解决等腰三角形的有关计算;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边)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题型:1.从考查的题型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主要以填空题或选择题考查,难度系数小,较简单,属于低档题2.从考查内容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主要有: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内(外)角和定理及其三边关系定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从考查热点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主要有:三角形的内(外)角和定理及其三边关系定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知识点:1.三角形的有关线段(1)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是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以证明“平行”关系、“线段相等”关系,三角形的中线特点可以证明面积相等.(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依据,并且还可以利用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求某些量的取值范围.2.等腰三角形①等腰对等角、等角对等腰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 <a⑤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 =180°−2∠B ,∠B =∠C =1802A ∠ . 3.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④两个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b 2=c 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 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方法归纳: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线段相等和角的计算的有关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关键是找准对应点,利用对应点得到相应的对应边以及对应角.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方法归纳: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还有直角三角形的HL 定理. (3)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方法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角平分线的性质经常用来解决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注意区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由三角形全等得到的.5.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步骤①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 ②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③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①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②作三角形的内切圆;③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真题:1.(四川中考)如图所示,直线EF //GH ,射线AC 分别交直线EF 、GH 于点B 和点C ,AD ⊥EF 于点D ,如果∠A =20°,则∠ACG =( )A .160°B .110°C .100°D .70°2.(贵州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为( )A .9B .17或22C .17D .223.(广西中考)观察下列作图痕迹,所作CD 为△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是( )A .B .C .D .4.(辽宁中考)如图,ABC 中,60,40,//A B DE BC ︒︒∠=∠=,则AED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0︒D .80︒5.(四川中考)如图,Rt △ABC 中,∠A =30°,∠ABC =90°.将Rt △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BC ''△.此时恰好点C 在A C ''上,A B '交AC 于点E ,则△ABE 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 )A .13B .12C .23D .346.(济南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E ,F ,作直线EF ,D 为BC 的中点,M 为直线EF 上任意一点.若BC =4,ABC 面积为10,则BM +MD 长度的最小值为( )A .52B .3C .4D .57.(四川中考)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腰长为4,点M 在斜边AB 上,点P 为该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PC =2,则PM 的最小值为( )A .2B . 2C .D .8.(青海中考)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b ,c 满足2(2)30b c -+-=,且a 为方程|4|2x -=的解,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_三角形.9.(绥化中考)在Rt ABC 中,90C ∠=︒,若2,8AB AC BC -==,则AB 的长是________. 10.(镇江中考)如图,在△ABC 中,BC =3,将△ABC 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点P 、Q 分别是AB 、A 1C 1的中点,PQ 的最小值等于_____.11.(葫芦岛中考)如图,在ABC 中,5,8,9===AB AC BC ,以A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的内部相交于点G ,作射线AG ,交BC 于点D ,点F 在AC 边上,AF AB =,连接DF ,则CD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12.(眉山中考)如图,等腰ABC 中,10AB AC ==,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ABD △的周长为26,则DE 的长为________.13.(盘锦中考)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45A ︒∠=,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直线MN 交AD 于点E ,连接CE ,则CE 的长为____________. 14.(柳林中考)如图,已知OC 平分∠MON ,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且OA =O B . 求证:△AOC ≌△BO C .15.(南京中考)如图,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 AB = AC ,∠B = ∠C ,求证:BD = CE .16.(大连中考)如图,ABC 中,AB AC =,点,D E 在边BC 上,BD CE =.求证ADE AED ∠=∠.培训班内部题:1.(佛山一模)如图,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分别以C D 、两点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两段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连接PC PD 、,则POC △与POD 全等,其全等的判定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2.(邢台一模)嘉淇在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如下:已知:AOB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1)如图,以点O 为圆心,m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画一条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n 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C ';(3)以点C '为圆心,p 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 ;(4)过点D 画射线O B '',则A O B AO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m p =>B .0n p =>C .102p n => D .0m n => 3.(陕西模拟)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C 的顶点A ,B ,C 均在格点上,BD ⊥A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A .125B .245C .45D .354.(上海)如图,点D 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部,AD =AE ,若△DAB ≌△EAC ,则需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5.(四川一模)如图,在ABC 中,30B C ∠=∠=︒,底边B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则ACE 的周长为__________.6.(陕西三模)如图,等边ABC 中,2AB =,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DE DF =,120EDF ∠=︒,过点D 作DG AC ⊥于点G ,若DG GF =,则BE CF +=______7.(广西二模)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ECD ∠=∠=︒,D 为AB 边上一点. (1)求证:ACE BCD △≌△.(2)已知3AD =,6BD =,求ED 的长度.8.(江西一模)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动点D 在直线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DE ,F ,G 分别是DE ,CD 的中点,连接FG .(特例感知)(1)如图1,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FG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FG 与直线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猜想论证)(2)当点D 在线段BC 上且不是BC 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①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②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若AB AC ==BF 、CF .当ACF 是等边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DF 的面积.专家押题:1.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BC =,5AB =,角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则点D 到AC 的距离是( )A .127B .2C .157D .32.如图,在Rt△ABC中,∠BAC=90°,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12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E,若AB=3,AC=4,则CD=()A.125B.95C.85D.753.如图,在Rt△ABC中,∠C=9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若AC=6,BC=8,则AD的长为()A.5 B.7 C.D.25 44.观察下列尺规作图的痕迹:其中,能够说明AB AC>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如图,在△ABC中,∠B=90°,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AC于点D,若BE=DE,DC=3,则AE的长为_____.6.如图,已知AB∥CD,∠BFC=127°4',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BCD的度数为_____.7.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AB,AC,BC边上的点,∠EDF=120°,设ADn DB=,(1)若1n =,则DE DF =__________;(2)若3DF AD DE DB+=,则n =__________. 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 的高AM ;(2)在图2中,作ABC 的高AN .(提示: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9.某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针对图1中所示的“由直角三角形三边向外侧作多边形,它们的面积123,,S S S 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类比探究:(1)如图2,在Rt ABC △中,BC 为斜边,分别以,,AB AC BC 为直径,向外侧作半圆,则面积123,,S S S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推广验证:(2)如图3,在Rt ABC △中,BC 为斜边,分别以,,AB AC BC 为边向外侧作ABD △,,ACE BCF ,满足123,∠=∠=∠∠=∠=∠D E F ,则(1)中所得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如图4,在五边形ABCDE 中,105,90,2A E C ABC AB DE ∠=∠=∠=︒∠=︒==,点P 在AE上,30,ABP PE ∠=︒=ABCDE 的面积.。
中考总复习尺规作图

5. (1)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8 月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会标如图甲.它是由 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 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 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和是5.求中间小正 方形的面积.
5. (2)现有一张长为6.5cm、宽为2cm的纸片, 如图,请你将它分割成6块,再拼合成一个正 方形.(要求:先在图乙中画出分割线,再画 出拼成的正方形并标明相应数据)
A
几何画图: 画法:
B
C
i)量出底边BC的长度,将线段BC二等分, 即画出BC的中点D; ii)画直线AD,即画出等腰三角形ABC的 对称轴.
几何画图
B
O A 例1:只利用一把有刻度的直尺,用度量的 方法,按下列要求画图: 2)在图中画∠AOB的对称轴
B 几何画图 O A
画法: 1 利用有刻度的直尺,在∠AOB的边OA、 OB上分别截取OC、OD,使OC=OD; 2 连接CD,量出CD的长,将线段CD二等 分,画出线段CD的中点E; 3 画直线OE,直线OE即为∠AOB的对 称轴;
探索研究: 2、三条公路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C,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 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问满足要求 的加油站地址有几种情况?
A B C
3、怎样过点C作一条线平行于AB呢?BACA
几何画图:
B
C
例1:只利用一把有刻度的直尺,用度量的 方法,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中画等腰三角形ABC的对称轴:
【解析】这是一道应用性作图题,只要满足它们 要求就行,这样可以画出四种方案,如上. 熟知所作的图形的性质,才能由基本尺规作图, 作出图形来或设计出图案来.
一、课堂反馈 1.如图8-7-15,△ABC是不等边三角形, 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 形,使所作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 最多可以画出(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答案:选(B)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2.基本作图有五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典例精析典例1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C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D B.BD=CDC.∠A=∠BED D.∠ECD=∠EDC【答案】D【解析】∵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E=90°,∵∠ACB=90°,∴CD=BD,∵∠A+∠B=∠B+∠BED=90°,∴∠A=∠BED,∵∠A≠60°,AC≠AD,∴EC≠ED,∴∠ECD≠∠EDC.故选D.典例2如图,已知∠MAN,点B在射线AM上.(1)尺规作图:①在AN上取一点C,使BC=BA;②作∠MBC的平分线B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AN.1 2【解析】(1)①以B点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AN于C点;如图,点C即为所求作;②利用基本作图作BD平分∠MBC;如图,BD即为所求作;(2)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CA,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BD=∠CBD,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MBD=∠A,最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得到结论.∵AB=AC,∴∠A=∠BCA,∵BD平分∠MBC,∴∠MBD=∠CBD,∵∠MBC=∠A+∠BCA,即∠MBD+∠CBD=∠A+∠BCA,∴∠MBD=∠A,∴BD∥AN.拓展1.根据下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判断AD一定为三角形的A.角平分线B.中线C.高线D.都有可能2.(1)请你用尺规作图,作AD平分∠BAC,交BC于点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ADC的度数.复杂作图利用五种基本作图作较复杂图形.典例精析典例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四个点A,B,C,D.(1)利用尺规,按下面的要求作图.要求: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结论.①作射线AC;②连接AB,BC,BD,线段BD与射线AC相交于点O;③在线段AC上作一条线段CF,使CF=AC–BD.(2)观察(1)题得到的图形,我们发现线段AB+BC>AC,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如图所示,射线AC即为所求;②如图所示,线段AB,BC,BD即为所求;③如图所示,线段CF即为所求;(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B+BC>AC.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拓展3.作图题:学过用尺规作线段与角后,就可以用尺规画出一个与已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比如给定一个△ABC,可以这样来画:先作一条与AB相等的线段A′B′,然后作∠B′A′C′=∠BAC,再作线段A′C′=AC,最后连接B′C′,这样△A′B′C′就和已知的△ABC一模一样了.请你根据上面的作法画一个与给定的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请保留作图痕迹)同步测试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画线段MN=3 cm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D.已知∠α,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3.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H 垂直平分线段ADB .AC 平分∠BAD C .S △ABC =BC ·AHD .AB =AD4.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AOB =∠NCB ,作图痕迹中,弧FG 是A .以点C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B .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 C .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D .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5.如图,△ABC 中,∠C =90°,∠CAB =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EF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 ③作射线AG 交BC 边于点D . 则∠ADC 的度数为A .65°B .60°C .55°D .45°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要在△ABC 外部取一点D ,使得△ABC 和△DBC 全等,下面是两名同学做法: 甲:①作∠A 的角平分线l ;②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l 于点D ,点D 即为所求;12乙:①过点B作平行于AC的直线l;②过点C作平行于AB的直线m,交l于点D,点D即为所求.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CD=BC,∠A=35°,则∠C=__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A 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9.按要求用尺规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10.如图,已知△ABC,∠BAC=90°,(1)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C=30°,求证:DC=DB.。
专题三 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尺规作图

1
2
3
4
3.
过程性学习 (2024重庆北碚区期末)如图,矩形 ABCD 中, AC 为其对角
线,过点 B 作 BE ⊥ AC 于点 E .
(1)用直尺和圆规,作∠ CDF ,使∠ CDF =∠ ABE , DF 交 AC 于点 F ,交 BC 于点 G; (2)小明思考此时的 DF 是否会垂直 AC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尝试利用证明三 角形全等来推导 DF ⊥ AC . 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以下填空: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专题三 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尺规作图
建议用时:20分钟 1. 用尺规作图. 已知:如图,线段 a 及锐角∠α. 求作:△ ABC ,使∠ B =∠α, AB = BC = a .
`
1
2
3
4
2. 如图,利用尺规,在△ ABC 的边 AC 上方作∠ CAE =∠ ACB ,在射线 AE 上截取
1
2
3
4
AB ∥ CD
∠ AEB =∠ CFD ∠ AEB =90°
1
2
3
4
4. 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后,小明想:“SSA(即两边及其中一边 的对角对应相等)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作如下 探索: (1)如图1,2,已知线段 a , b 及∠α,画△ ABC ,使∠ B =∠α, BC = a , AC = b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
2
34Biblioteka (2)观察(1)中你所画的图形,你认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SSA)”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解:(2)假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复习《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A组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CAD=∠BAD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SA
D.AAS
2.(2019河北)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
3.(2019包头)如图,在Rt△ABC中,∠B=9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B,AC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1
2
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C于点G.,若BG=1,AC=4,则△ACG的面积是()
A.1
B.3
2C.2 D.5
2
4.(2019张家界)如图,在△ABC中,∠C=90°,AC=8,DC=1
3
AD,BD平分∠ABC,则点D到AB的距离等于()
A.4
B.3
C.2
D.1
5.如图,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A.√6
B.4
C.2√3
D.5
6.如图,EB交AC于M,交FC于点D,AB交FC于点N,∠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7.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AD=CE,AE与BD相交于点P,BF⊥AE于点F。
若BP=4,则PF的长为()
A.2
B.3
C.1
D.2√3
8.如图,OA=OC,OB=OD且OA⊥OB,OC⊥OD,下列结论:①△AOD≌△COB;②CD=AB;∠CDA=∠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
9.(2018德州)如图,OC为∠AOB的平分线。
CM⊥OB,OC=5,OM=4,则点C到射线OA 的距离为.
10.(2019齐齐哈尔)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B=∠E,BF=CE,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使△ABC≌△DEF,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填一个即可).
11.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12.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C=90°,AB=AD,AE⊥BC于E,若线段AE=5,
则S
=.
四边形ABCD
三、解答题
13.(2019安顺)(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D 的平分线,试判断AB,AD,DC之间的等量关系。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易证△AEB≌△FEC,得到AB=FC,从而把AB,AD,DC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即可判断.AB,AD,DC之间的等量关系
是;
(2)问题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 的中点,若AE是∠BAF的平分线,试探究AB,AF,C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B组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南京)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a,BF=b,EF=c,则AD的长为()
A.a+c
B.b+c
C.a-b+c
D.a+b-c
2.在如图所示的5×5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正方形的顶点),则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如图,G、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的点,且AG=CE,AE⊥EF,AE=EF,
GE;②△AGE≌△ECF;③∠FCD=45°;④△GBE∽△ECH.
现有如下结论:①BE=1
2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ADC≌△ADC,△AEB≌△AEB',且C'D∥EB'∥BC,BE,CD交于点F,若∠BAC=α,∠BFC=β,则()
A.2α+β=180°
B.2β-α=145°
C.α+β=135°
D.β-α=60°
二、填空题
5.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H≌△CEB.
6.如图,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塑料模板ABCD,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
是.
三、解答题
7.(2019岱岳模拟)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为BC的中点。
(1)如图1 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 求证:BE=AF。
(2)若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则BE=AF吗?请利用图2说明理由。
8.如图,△ABC和△ADE分别是以BC,DE为底边且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点D在线段BC 上,AF平分DE交BC于点F,连接BE,EF.
(1)CD与BE相等吗?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
(2)若∠BAC=90°,求证:BF2+CD2=FD2.
9.(2019新泰模拟)已知等腰Rt△ABC与等腰Rt△CEF有公共点C,∠ABC=∠CEF=90°,连接AF,M是AF的中点,连接MB,ME.
(1)如图1,当CB与CE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证:MB∥CF;
(2)如图2,当∠BCE=45°时,求证:B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