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成教2008夜本内经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目上纲2.颃颡3.根结4.经穴5.下合穴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经络系统由________与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经络在病理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取穴,称为“______取穴”4.足三阳经筋结于____________,足三阴经筋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结于_______,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5.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别______上________,抵鼻,至目_____眦。
6.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距督脉为_____寸。
7.足阳明胃经主________所生病,足太阳膀胱经主_________所生病,足少阳胆经主________所生病。
8.足太阴脾经的经脉,连_______,散_________。
9.手阳明之别,名曰__________,去腕________寸。
10.任脉与诸阴脉相交会,故称______之海,督脉与诸阳脉相交会,称之为________之海。
11.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______寸,胫骨内侧面的__________。
12.上巨虚上3寸是________穴,下______寸是下巨虚穴。
13.颧髎是____________经穴,素髎是________经穴。
14.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____________,腋前纹头至肘横纹________,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_________。
15.足少阳胆经的井穴是_________,合穴是___________。
16.足阳明胃经起始于_______穴,终止于______穴,穴名数为_______。
17.临床治疗汗证,常用_____穴配_________穴。
18.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穴是_______,终止穴是______。
19.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线是______穴,目外眦直下线是________穴。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题库10套有答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例哪项不是内科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体质情志行为时间2.首先出现感冒之名的医著是:《内经》《丹溪心法.伤风》《仁斋直指方.诸风》《诸病源候论》3.患者恶寒重,发热轻,头身困重而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脘闷腹胀,纳呆便溏,舌苔白腻,脉浮缓。
最佳选方是:荆防败毒散藿香正气散补中益气丸D. 新加香薷饮4.外感发热的主要病因是:()热邪暑邪六淫或疫毒之邪湿热之邪5.湿阻的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肝脾胃肺肾6.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痢疾的主症?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泻下粪便如米泔水7.疟疾是通过哪种途径传播于人体?消化道途径臭虫叮咬蚊虫叮咬人体接触8.外感咳嗽常以下列那种病邪为先导?寒邪燥邪风邪湿邪9.哮病发作的诱因下列哪一项最主要?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气候因素劳倦过度10.喘证的病位主要在:肝肺心肺脾肺肺肾11.患者时时振寒,壮热不寒,咳嗽气急,胸满作痛,咳则加重,转侧不利,咳吐浊痰量多,有腥味,呈黄绿色,舌苔黄腻,脉滑数。
属肺痈那一期?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12.下列病症除那一项外均可出现咳喘症状?喘证哮病肺胀感冒13.肺胀的病性多属:本虚标实证实证虚证上实下虚证14.心悸的基本治法是:养心安神宁心安神益气安神安神定悸15.“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出自:《金匮要略》《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厥论》《灵枢.五邪》16.最早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医著是:《灵枢.海论》《灵枢.口问篇》《素问.至真要大论》《金匮要略》17..将中风病中脏腑分为闭、脱二证的医家是:李中梓叶天士王清任张景岳18..郑某,女,42岁,不寐多梦,性情急躁易怒,伴头晕头痛,目赤耳鸣,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脉弦数。
辨证为:痰热扰心肝火扰心心肾不交阴虚火旺19.突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沬,四肢抽搐,诊断为:中风厥证癎病癲病20.胃痛突发,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形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CD)附答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CD)附答案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C)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一、是非题(每题I分,共10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太平圣惠方》。
2、桑杏汤是治疗温燥袭肺之轻证的代表方剂。
3、温脾汤主治里寒证。
4、当归四逆汤主治阳气虚衰,血虚有寒之手足厥寒。
5、朱砂安神丸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失眠证。
6、金锁固精丸中专以龙骨、牡蛎、莲肉涩精为用。
7、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之泄泻。
(8、茵陈蒿汤适用于黄疸病属湿热俱盛者。
(9、半夏白术天麻汤是由二陈汤加天麻、白术而成。
(10、清胃散中配伍升麻散火解毒,并为阳明引经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1、银翘散的功用是()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B辛凉宣泄,清热解毒C辛凉透表,清热解毒D辛凉解表,清泄肺胃E疏风解表,清热解毒12、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是()A 《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伤寒论》13、下列何项不是导赤散的主治证()A心胸烦热B面赤口渴C意欲温饮D口舌生疮E小漫赤涩刺痛14、大黄在芍药汤中的配伍意义是()A泻热通便,凉血止血B泻热通便,祛瘀解毒C泄热祛瘀,软坚散结D通因通用,清泻湿热E荡涤泻下,通导积滞15、麻黄汤中的杏仁属于()A君B臣C佐制D佐助E使药16、关于当归六黄汤中的药物用量,正确的是()A倍用熟地黄B倍用生地黄C倍用黄柏D倍用当归E倍用黄黄17、逍遥散主治()A肝郁血虚脾弱证B肝气郁结证C肝胃不和证D脾胃气虚证E肝郁血瘀证】8、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不含()A黄苓B人参C干姜D炙甘草E半夏19、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谑语,痉厥,口渴引饮,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治宜首选A安宫牛黄丸B紫雪C至宝丹D苏合香丸E大承气汤20、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功用的方剂是()D半夏E炙草25、羚角钩藤汤的组成除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甘草外,还有()A鲜生地白芍浙贝母竹茹茯神木B熟地黄白芍川贝母竹茹茯神C鲜生地白芍川贝母竹茹茯神木D熟地黄白芍浙贝母竹沥茯苓E鲜生地赤芍川贝母竹沥茯神木26、治疗气虚发热证的代表方是()A四君子汤B补中益气汤C玉屏风散D败海散E生脉散27、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治宜首选()A平胃散B甘露消毒丹C三仁汤D五苓散E番香正气散28、下列何方具有轻宣凉燥,宣肺化痰的功用()A麻黄汤B桑杏汤D杏苏散E小青龙汤C定喘汤29、白虎汤的功用是()A清胃凉血B滋阴清热D凉血泻火E清热生津30、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C清热泻火A4:1 B3:1C2:1D1:1 E1:2本资料要谨防以下哪个偷去:(E)A秦某B某丹C钢叉D叉牙E以上全选三、多项选择题(每题I分,10分)31、桑菊饮的组成除桑叶、菊花外,尚有()A桔梗连翘B杏仁甘草D桔梗连翘银花苇根E薄荷荆芥C 薄荷芦根A朱砂安神丸B K昧地黄丸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21、表虚自汗,易感风邪,宜选用()A麻黄汤D玉屏风散22、黄土汤的功用是()A补气健牌,养血止血血D温中健脾,补气摄血23、定喘汤所治哮喘的病机是(A风寒束表,肺气不宣肃D肺有痰阻,肾不纳气B当归六黄汤E桂枝汤B温中健脾,活血止血E补气健脾,活血止血)B痰热内蕴,肺失肃降E以上都不是24、下列哪项不是二陈汤的组成药物()A枳壳B陈皮C四物汤C四君子汤C温阳健脾,养血止C痰浊阻肺,肺失清C茯苓32、百合固金汤证的临床表现有()A咳痰带血B咽喉燥痛C手足心热D骨蒸盗汗E舌红少苔33、半夏泻心汤中具有苦寒降泄除热作用的药物是()A黄连B黄柏C黄苓D桅子E大黄34、一贯煎组成药物中含()A生地B当归C天冬D川楝子E木香35、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A清热生津B清热化痰C凉肝熄风D增液舒筋E治痰熄风36、杏苏散主治证候临床表现有()A恶寒无汗B干咳无痰C鼻塞咽干D咳嗽痰稀E胸满胁痛37、麻子仁丸的功用是()A攻逐燥结B润肠泄热C泻结行滞D行气通便E温肾益精38、血府逐瘀汤中含有下列哪些药物()A熟地黄B川莺C柴胡D白芍E牛膝39、下列关于川莺茶调散主治证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感风邪头痛B风中经络C恶寒发热D皮肤出疹色红E目眩鼻塞40、清营汤中具有清热解毒,透热转气作用的药物是()A丹参B银花C连翘D竹叶E黄连四、填空题(每题0.5分,共16分)41. 常用π八法,, 是指、、、、、、、O42.佐药有三种类型,即、、◎43.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是,此药在方中的用量宜。
【精品】南京中医药大学200x年本科针灸学期末考试试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x年本科针灸学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此题分值为10.00)1.皮肤针的轻刺激应以叩刺局部皮肤潮红,患者稍觉疼痛为度。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B】.错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2.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错误本题思路:3.三棱针刺法,主要用于治疗实证、热证以及瘀血病证。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错误本题思路:4.面部、关节周围或大血管的部位不可用瘢痕灸法。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B】.错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5.“经穴”是指分布并归属于十二经脉的腧穴。
(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B】.错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6.内踝上13寸是阴陵泉穴。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B】.错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7.屈肘成90度角,•在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取曲池穴,属骨度分寸定位法。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B】.错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8.取承泣、四白、地仓等穴,均采用目正视,瞳孔直下的姿势。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错误本题思路:9.睛明、承泣穴针刺时宜用提插为主,辅以捻转法。
(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B】.错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10.预防中风可针灸足三里、风市等穴。
( )(此题分值为1.00)【A】.正确(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错误本题思路:二、【A】型题:(每题1分,共20分)(总题数:20,此题分值为20.00) 11.属于腧穴近治作用的是:( )(此题分值为1.00)【A】.心痛取内关【B】.胃痛取梁门(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失眠取神门【D】.头痛取行间【E】.腰痛取委中本题思路:12.同时针刺中府、孔最、足三里、三阴交四穴时,宜选用:( )(此题分值为1.00)【A】.伏卧位【B】.仰卧位(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俯伏坐位【D】.侧伏坐位【E】.侧卧位本题思路:13.皮内针刺法又叫:( )(此题分值为1.00)【A】.留针【B】.皮肤针【C】.七星针【D】.埋针(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14.耳穴的水针注射剂量一般每穴为:( ) (此题分值为1.00)【A】.0.5ml【B】.0.4ml【C】.0.3ml【D】.0.2ml【E】.0.1ml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15.头针主要治疗:( )(此题分值为1.00)【A】.肝肾疾病【B】.肺肾疾病【C】.心肾疾病【D】.脑源性疾病(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16.痰浊壅肺证宜选用……为主治疗(此题分值为1.00)【A】.手足太阴、足阳明(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手足阳明、足太阴【C】.手足厥阴、手太阴【D】.手足少阳、手太阴【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17.痛经取中极、次髎,属:( )(此题分值为1.00)【A】.上下配穴法【B】.左右配穴法【C】.前后配穴法(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表里配穴法【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18.虚脱病人用神阙穴宜:( )(此题分值为1.00)【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隔附子饼灸【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19.施灸的顺序是:( )(此题分值为1.00)【A】.先阴后阳,先上后下【B】.先阴后阳,先下后上【C】.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先阳后阴,先下后上【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2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此题分值为1.00)【A】.头面【B】.腹【C】.四肢末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颈【E】.胸本题思路:21.提插补法是:( )(此题分值为1.00)【A】.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B】.重提轻插、幅度小、频率慢【C】.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D】.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E】.以上都不是(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22.上巨虚的定位是:( )(此题分值为1.00)【A】.膝下4寸【B】.膝下6寸【C】.膝下9寸【D】.膝下8寸【E】.足三里穴下3寸(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23.小肠的下合穴是:( )(此题分值为1.00)【A】.委阳【B】.委中【C】.丰隆【D】.下巨虚(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足三里本题思路:24.治疗胎位不正宜选:( )(此题分值为1.00)【A】.足三里【B】.气海【C】.长强【D】.至阴(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太溪本题思路:25.昆仑穴的定位是:( )(此题分值为1.00)【A】.外踝下凹陷中【B】.外踝前下凹陷中【C】.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外踝前凹陷中【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26.行间位于:( )(此题分值为1.00)【A】.足背第二、三趾缝间【B】.足背第三、四趾缝间【C】.足背第一、二趾缝间(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27.舒张进针法适用于:( )(此题分值为1.00)【A】.皮肉浅薄处【B】.皮肤松弛处(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肌肉丰厚处【D】.关节附近【E】.毛发处本题思路:28.肩胛骨岗下窝中央是:( )(此题分值为1.00)【A】.肩【B】.肩髎【C】.天宗(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膏肓【E】.以上都不是本题思路:29.足大趾内侧指甲角旁0.1寸处是:( ) (此题分值为1.00)【A】.大敦【B】.行间【C】.隐白【D】.太白(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内庭本题思路:30.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 )(此题分值为1.00)【A】.肝俞【B】.脾俞【C】.胆俞【D】.胃俞(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大肠俞本题思路:三、【B】型题:(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2,此题分值为10.00)【A】手阳明经穴【B】手少阳经穴【C】足阳明经穴【D】足太阳经穴【E】以上都不是(此题分值为5.00)(1).委中是()(此题分值为1.00)【A】.【B】.【C】.【D】.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2).四缝是()(此题分值为1.00)【A】.【B】.【C】.【D】.【E】.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迎香是()(此题分值为1.00)【A】.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C】.【D】.本题思路:(4).阳池是()(此题分值为1.00)【A】.【B】.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D】.本题思路:(5).天枢是()(此题分值为1.00)【A】.【B】.【C】.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本题思路:【A】气会【B】血会【C】腑会【D】心包募【E】以上都不是(此题分值为5.00)(1).期门是()(此题分值为1.00)【A】.【B】.【C】.【D】.【E】.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2).关元是()(此题分值为1.00)【A】.【B】.【C】.【D】.【E】.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中脘()(此题分值为1.00)【A】.【B】.【C】.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本题思路:(4).膈俞()(此题分值为1.00)【A】.【B】.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D】.本题思路:(5).章门()(此题分值为1.00)【A】.【B】.【C】.【D】.【E】. (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四、X型题(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此题分值为10.00)31.晕针时可针刺( )(此题分值为1.00)【A】.足三里(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人中(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承山【D】.内关(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素髎(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2.电针使用密波具有……作用( )(此题分值为1.00)【A】.止痛(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镇静(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缓解肌肉痉挛(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提高神经兴奋【E】.缓解血管痉挛(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3.踝部扭伤宜取( )(此题分值为1.00)【A】.解溪(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昆仑(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委阳【D】.犊鼻【E】.飞扬本题思路:34.牙痛宜选:( )(此题分值为1.00)【A】.肩井【B】.至阳【C】.合谷(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颊车(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内庭(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5.胆石症宜选:( )(此题分值为1.00)【A】.通里【B】.阳陵泉(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中冲【E】.胆俞(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6.不可深刺的穴位是:( )(此题分值为1.00)【A】.中府(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秩边【C】.足三里【D】.肩井(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少商(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7.在乳中线上的穴位有:( )(此题分值为1.00)【A】.天池【B】.日月(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期门(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带脉本题思路:38.距督脉3寸处的穴位有:( )(此题分值为1.00)【A】.膏肓(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秩边(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天宗【D】.次髎【E】.志室(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39.下列穴位中,属于募穴的有:( ) (此题分值为1.00)【A】.巨阙(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章门(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京门(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中府(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天池本题思路:40.下列穴位中,属于原穴的有:( )(此题分值为1.00)【A】.神门【B】.阳池(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太渊(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太溪(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E】.太冲(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五、填空题:(每栏0.5分,共10分)(总题数:5,此题分值为10.00)41.呕吐取中脘、胃俞为配穴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试题01

练习01卷一、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的字母“A”涂黑,错误的把字母“B”涂黑。
)1、善色是指健康无病的面色B2、小儿指纹色偏红者多属里热证。
A3、舌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动风。
A4、舌神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舌体的色泽和舌体的运动两个方面。
A5、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水入即吐者,多属痰饮内停证。
B6、沉脉主里证,故里证必见沉脉。
B7、寒热是辨别病邪性质的两个纲领。
A8、胃热炽盛证是指胃阴亏虚,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A9、患者面目肌肤发黄,胁肋胀痛,纳呆,恶心欲吐,腹胀,伴阴部湿疹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拟诊为肝胆湿热证。
B10、身热夜甚,口不甚渴,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按卫气营血辨证,当属营分证。
A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的字母涂黑。
)11、以五色联系五脏,青色为:CA 心B 脾C 肝D 肾12、小儿囟门突起,多属:CA肾精不足,发育不良B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C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水液停聚D肾阴不足,虚火上炎13、病人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 AA 阳证、热证、实证B 阴证、寒证、虚证C 脱血夺气D 水气凌心犯肺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失神的临床表现?DA 两目晦暗B 面色无华C 精神萎靡D 牙关紧闭15、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称为:BA 独语B 郑声C 狂言D 谵语16、脉来浮而细软,为:BA 濡脉B 微脉C 细脉D 弱脉17、前额痛,病属:A 太阳经B 阳明经C 少阳经D 厥阴经18、里急后重多由下列哪一项所致?A 肝郁脾虚B 伤食积滞C 湿热内阻,肠道气滞D 肾阳虚衰,不能约束19、左手寸口脉关部分属的脏腑是:DA肺 B肝 C 脾胃 D 心20、脉不见于寸口,而出现在寸口的背侧,称为:BA 怪脉B 反关脉C 斜飞脉D 病脉21、既可见于正常人,又可见于湿病的脉象是: BA 沉脉B 紧脉C 缓脉D 洪脉22、肝胆火热,可见:CA口淡乏味 B口甜粘腻 C 口苦 D 口中酸馊23、舌淡白胖大,苔白腻,提示:BA 瘀血内阻 B痰湿内阻 C 湿热内蕴 D 阴虚火旺24、舌质深绛而干裂,舌苔焦黑干燥,提示:CA 湿热内蕴B 痰饮内停C 热极津枯D 瘀血内阻25、下面哪种舌象一般不见于中风或中风先兆的病人? DA 强硬舌B 颤动舌C 歪斜舌D 痿软舌26、下列哪一项一般不会导致便秘? CA 阳虚寒凝B 胃肠积热C 气血亏损D 肠道湿热27、下列哪一项不属实证范畴? DA 两颧潮红B 呼吸气粗C 里急后重D 舌苔厚腻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膀胱湿热证的主要症状? AA 尿频B 尿痛C 尿急D 小便失禁29、下列哪一项对诊断肠热腑实证最有意义:BA神昏谵语,甚或狂乱 B舌质红,苔黄厚而燥C汗出口渴,壮热脉洪 D脐腹满痛,发热便秘30、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A 恶风寒与否B 发热与否C 有无汗出D 脉浮与否三、B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卷——史上最全

※<习题一> 返回页首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1.痰饮的成因为外感寒湿,饮食不当,劳欲所伤等。
()2.治疗呕吐,首先要止吐。
()3.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4.痫证是以突然昏倒,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5.治疗肝火犯肺证咳嗽,常选清金化痰汤为主方。
()6.治疗阴虚痢的主方是驻车丸。
()7.《医林改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8.类中风是指因外邪侵袭而引发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9.治疗痰湿偏重的寒疟可用截疟七宝饮。
()10.治疗瘀血腰痛的主方是身痛逐瘀汤。
()二、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11.治疗胁痛肝阴不足证的常用方是()A旋复花汤 B 四物汤 C 一贯煎 D 玉女煎 E 妙香散12.治疗痢疾,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的医家是()A张景岳B刘河间 C 朱丹溪 D 李东垣 E 张子和13.定喘汤用于()A寒哮 B 热哮 C 实喘 D 痰哮 E 虚喘14.治疗黄疸阴黄证,宜选()A茵陈五苓散 B 大黄硝石汤 C 甘露消毒饮 D 茵陈术附汤 E 大柴胡汤15.表寒里热的喘证治疗主方是()A麻杏石甘汤 B 桑白皮汤 C 三子养亲汤 D 补肺汤 E 苏子降气汤16.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A痰热蕴结 B 痰气阻滞 C 热壅血瘀 D 阴虚内热 E 脓毒内踞17.治疗虫证的原则是()A先驱虫,后调理脾胃 B 先驱虫,后清湿热 C 先驱虫,后补血D 驱虫E 先补血,后驱虫18.胁痛病位主要在()A肝胃 B 脾胃 C 肝胆 D 心脾 E 肝肾19.噎膈的基本病理改变为()A气虚阳微 B 胃气上逆 C 食道狭窄 D 中气耗伤 E 阴虚内热20.中风病机虽较复杂,但致病之本是()A阴阳失调B肝肾阴虚 C 肝阳上亢 D 气血逆乱 E 痰瘀为患21.首先提出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的书籍是()A肘后方 B 济生方 C 医学入门 D 景岳全书 E 丹溪心法22.治疗痰饮的原则是()A疏解 B 利尿 C 温化 D 清化 E 攻逐23.丁某,女,35岁,患慢性肾盂炎多年,遇劳易发,现小便淋沥不尽,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其治疗主方()A七味都气丸合导赤散 B 济生肾气丸 C 知柏地黄丸合无比山药丸D 知柏地黄丸E 小蓟饮子2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癃闭的病因病机()A尿路阻塞 B 肾元亏虚 C 湿热蕴结 D 气血不足 E 肝郁气滞25.癃闭膀胱湿热证的治疗主方是()A石苇散 B 沉香散 C 抵当丸 D 八正散 E 清肺饮26.肺痨阴虚火旺证的治疗大法是()27.湿热下注,扰动精室的遗精,治宜()A调补心脾 B 清热利湿 C 益气摄精 D 固涩止遗 E 益肾固精28.周某,女,20岁,6天前淋雨感冒,继而发热,关节疼痛,现身热,四肢关节红肿热痛,伸屈不利,行动不便,舌红苔黄,脉滑数,其治疗主方()A白虎桂枝汤 B 防风汤 C 苡仁汤 D 犀角散 E 红藤汤29.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缓者,是()A肾虚腰痛 B 瘀血腰痛 C 湿热腰痛 D 劳伤腰痛 E 寒湿腰痛30.虚劳心阳虚证,其治疗主方是()A生脉散 B 拯阳理劳汤 C 补中益气汤 D 桂目龙牡汤 E 归脾汤三、B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1个与它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试卷貌似是72学时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试卷(卷号1)专业年级姓名学号答题说明1、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
2、A型题:为最正确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3、B型题:为配伍题,请为每一道试题配伍一个与它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在每组试题中,每一个备选答案可以被选1次,几次或1次也不选用。
4、D型题:为相关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必须有两个答案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联系,请根据题干选出两个有特殊联系的正确答案。
5、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包含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根据题干要求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试题册一]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慢性泄泻以疏调胃肠气机为主,针用泻法。
( )2、郄穴多用于本经的急性病症。
( )3、气会膻中,腑会中脘,分别是指肺气聚会于膻中,•胃腑之气聚会于中脘。
( )4、言语三区可治疗感觉性失语。
( )5、胃痛选下脚端是按临床经验选穴。
( )6、十二经五输穴和原穴,共计66穴。
( )7、“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腧穴。
( )8、腹泻选天枢,上巨虚是表里配穴法。
( )9、中府是胃的募穴,梁门是大肠的募穴。
( )10、隔盐灸多用于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 )二、A型题:11、募穴中的中脘是:( )A 脾之募B 心之募C 肝之募D 胃之募E 肺之募12、俞穴中的肺俞是:( )A 心的背俞穴B 肺的背俞穴C 肾的背俞穴D 胆的背俞穴E 肝的背俞穴13、属前后配穴法的是:( )A 大敦、大陵B 太溪、中冲C 期门、肝俞D 涌泉、委中E 以上都不是14、主客原络配穴法、脾经先病、胃经后病取穴是:( )A 太白、丰隆B 太白、公孙C 太白、冲阳D 公孙、丰隆E 冲阳、丰隆15、肺经的虚证,虚者补其母是:( )A 少商B 鱼际C 经渠D 尺泽E 太渊16、在三阴交处交会的经脉是:( )A 心、肝、肾经B 肝、脾、肾经C 肺、肾、心经D 脾、胃、肾经E 脾、肺、肾经17、督脉的络穴是:( )A 长强B 腰俞C 腰阳关D 命门E 悬枢18、腧穴分三类是指:( )A 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B 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C 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D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E 十二经穴、五输穴、阿是穴19、尺泽至太渊是:( )A 9寸B 8寸C 18寸D 14寸E 12寸2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A 木、火、土、金、水B 火、土、金、水、木C 金、水、木、火、土D 土、金、水、木、火E 水、木、火、土、金21、八会穴中的脉会是:( )A 中脘B 阳陵泉C 膈俞D 章门E 太渊22、素髎穴属于:( )A 足太阴脾经B 足阳明胃经C 任脉D 足太阳膀胱经E 以上都不是23、宋代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A 滑伯仁B 王冰C 王惟一D 孙思邈E 徐凤24、手三阴经的起始穴是:( )A 少商、中冲、少冲B 中府、天池、天溪C 少商、中冲、少泽D 中府、天池、极泉E 少商、中冲、关冲25、阴、阳脉交会于:( )A 额B 目外眦C 耳上角D 目内眦E 面颊26、针灸开展的兴盛时期是:( )A 唐朝B 元朝C 晋朝D 明代E 清代27、以下穴位定位错误的选项是:( )A 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B 鱼腰穴在眉毛的中央C 人中穴在人中沟的中点D 曲池穴在肘外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的中点E 太溪穴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28、任脉旁开0.5寸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B 足阳明胃经C 足少阴肾经D 足太阳膀胱经E 足厥阴肝经29、定取神阙穴,应采用:( )A 固定标志定位B 活动标志定位C 骨度分寸定位D 拇指同身寸E 中指同身寸30、治疗疝气宜选穴位是:( )A 厉兑B 隐白C 足窍阴D 大敦E 至阴三、B型题A 合谷B 外关C 大陵D 商阳E 大包31、手少阳三焦经络穴( )32、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33、手厥阴心包经输穴,又是原穴( )34、脾之大络是( )A 清热B 利湿C 化痰D 通乳E 平肝35、曲池可( )36、三阴交可( )37、少泽可( )38、太冲可( )A 三棱针B 梅花针C 皮内针D 电针E 水针39、急性腰扭伤、癫狂、肾绞痛、针刺麻醉宜选用( )40、急性咽炎、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宜选用( )四、X型题:41、络脉作用是:( )A 蓄积渗灌十二经气血B 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C 机体卫外屏障D 输布气血以濡养周身组织E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42、耳针治疗腰痛可选:( )A 肾B 脾C 交感D 脑E 神门43、足三阳腧穴主治的相同点是:( )A 耳病B 咽喉病C 眼病D 神志病E 热病44、两穴间距离1寸的穴位是:( )A 翳风-翳明B 复溜-太溪C 神门-通里D 外关-支沟E 中脘-下脘45、治疗小儿疳积,主要选用:( )A 足三里、下脘B 商丘、合谷C 四缝、商丘D 气海、肾俞E 命门、肾俞46、以下各组中,三穴都在相同的水平线上:( )A 命门、志室、肾俞B 承扶、髀关、伏兔C 委中、足三里、阳陵泉D 带脉、大横、天枢E 肺俞、风门、天宗47、面瘫一证,常取以下穴位治疗:( )A 合谷、地仓B 承泣、头维C 颊车、阳白D 翳风、迎香E 三阴交、足三里48、以下病症均宜用灸法:( )A 脾胃虚寒胃痛B 鼻塞流清涕C 癫痫D 慢性泄泻E 急性咽喉炎49、施灸的一般程序:( )A 先上后下B 先阳后阴C 先腹后背D 先小后大E 先少后多50、治疗大便秘结的常用穴是:( )A 天枢、三阴交B 外关、阳陵泉C 委中、足三里D 天枢、大肠俞E 支沟、上巨虚[试题册二]一、填充题:(每题0.5分,共10分)1、俞募穴均分布躯干部,其中募穴分布于部,俞穴分布于二者配合应用称为。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试题02

练习02卷一、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的字母“A”涂黑,错误的把字母“B”涂黑。
)1、望舌下脉络主要是观察津液的输布情况。
2、细脉的主病为气血两虚或湿邪为病。
3、体型偏于矮胖,头圆颈短,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者,多属阳脏人。
4、阳虚阴盛,阳不出表者常出现失眠。
5、望舌质重在察病邪的性质、浅深和邪正的消长,望舌苔侧重于察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
6、外科疮疡疾患中,形小如粟,根深如钉,漫肿灼热,麻木疼痛,多发于颜面和手足者为疔。
7、失神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的病危表现。
8、沉脉主里证,故里证必见沉脉。
9、某患者口咽干燥,咳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恶风发热,辨证属于燥邪犯肺证。
10、消谷善饥,常见于胃阴不足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的相关字母涂黑。
)11、厥阴经头痛部位在:A前额部B巅顶部C头两侧D头项部12、食积内停,可见:A口苦B口甜粘腻C口淡乏味D口中酸馊13、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强硬舌的病因病机?A热入心包B风痰阻络C气血俱虚D高热伤津14、舌质深绛而干裂,舌苔焦黑干燥,提示:A湿热内蕴B痰饮内停C热极津枯D瘀血内阻15、精神错乱,语无伦次,呼号骂詈者,称为:A郑声B狂言C独语D谵语16、春季正常脉象的特点为:A弦B浮C沉D洪17、脉来极软而沉细,为:A濡脉B微脉C弱脉D虚脉18、下列哪一种脉不是“轻取不应,重按始得”?A沉脉B伏脉C牢脉D革脉19、下列哪一种脉象多见于急性大失血?A浮脉B伏脉C芤脉D缓脉20、下列哪一项不是实证的常见临床表现?A面色萎黄B呼吸气粗C里急后重D舌苔厚腻21、下列哪一项不是热证的常见临床表现?A发热B口渴C咯痰稀白D舌苔黄燥22、下列哪一项不是气虚证和阳虚证所共有的症状?A身倦乏力B舌淡白C畏寒肢冷D脉虚弱无力23、下列哪一种证候没有卫表症状?A风水相搏证B燥邪犯肺证C风寒犯肺证D寒痰阻肺证24、下列哪一项不是胃气上逆的表现?A呃逆B嘈杂C恶心D呕吐25、患者心烦失眠,惊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便结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A心阴虚证B肾阴虚证C心肾阳虚证D心肾不交证26、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临床都可出现:A口淡不渴B身热不扬C舌苔黄腻D面目身发黄27、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课程试卷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
A型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在该题右侧之括号内。
共30分,每题1分)
1.《类经》的作者是: ( ) A.杨上善 B.王冰 C.张志聪D.张介宾 E.张琦
2.《素问·咳论》认为咳的病因首推: ( ) A.湿邪 B.风邪 C.寒邪 D.燥邪 E.火邪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壮火”指: ( ) A.药食气味温和者B.药食气味纯阳者 C.生理之火
D.病理之火 E.以上都不是
4.《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体若燔炭”的病因是 ( ) A.风B.暑C.寒D.湿 E.热
5.《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气上是指: ( ) A.阳气亢盛 B.肝气上逆 C.血液郁积头部
D.阴寒之气积于胸中 E.营卫之气,逆而上行
6.《灵枢·百病始生》云:“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虚指: ( ) A.营、卫之气虚弱B.气、血虚弱 C.阴阳皆虚
D.外界虚邪之风与人体正气虚弱 E.以上都不是
7.《素问·平人气象论》称:“溺黄赤安卧者”为: ( ) A.胃疽 B.谷疽 C.黄疸D.黑疸 E.以上都不是
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甚则” ( ) A.肿 B.痛 C.浮 D.泻 E.热
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浊阴”指: ( ) A.糟粕B.刚悍之气 C.精血津液D.痰饮与瘀血 E.以上都不是
10.《素问·咳论》:“使人多涕唾”,句中“涕唾”是指: ( ) A.鼻涕 B.涎液 C.痰 D.唾液 E.津液
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清气在下,则生” ( ) A.飧泄B.洞泄 C.溏出糜 D.濡泄 E.后泄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称“神明之府”指: ( ) A.心B.脑 C.膻中 D.精力旺盛 E.以上皆非
13.《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腰转摇不能”是由于: ( ) A.髓海不足,神气衰微 B.心肺失强败坏 C.肾脏失强
D.肝脏失强 E.脾脏失强
14.《灵枢·大惑论》认为目系上属于: ( ) A.肝 B.心 C.脑 D.脾 E.肺
1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属于脾的病机是: ( ) A.诸风掉眩 B.诸湿肿满 C.诸厥固泄 D.诸寒收引 E.以上都不是
16.《灵枢·水胀》认为:身肿、腹大、皮色青黄、腹上络脉突起为: ( ) A.肤胀 B.臌胀 C.肠覃 D.石瘕 E.石水
17.《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煎厥的病机是: ( ) A.寒邪 B.热邪 C.下焦肾阴不足
D.下焦肾阳不足 E.阴虚阳亢
18.《素问·热论》指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 ) A.房事不节B.劳则气消 C.热甚而强食之
D.复感于邪 E.以上都不是
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性能是: ( ) A.宣散 B.通 C.呕 D.发泄 E.发热
20.《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肝的主要功能是: ( ) A.藏血 B.主疏泄 C.主谋虑
D.罢极之本 E.其华在爪
21.《灵枢·大惑论》认为血之精为: ( ) A.眼 B.瞳子 C.黑眼 D.络 E.白眼
2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气食少火”是指: ( ) A.正气饲养少火 B.少火耗散正气 C.少火饲养正气
D.少火消食正气 E.以上都不是
23.《素问·生气通大论》认为:“大怒则形气绝,血苑于上,使人” ( ) A.寒厥B.煎厥 C.薄厥 D.热厥 E.大厥
24.《灵枢·水胀》认为:石瘕生于: ( ) A.魄门B.胞中 C.肠中D.肠外 E.皮肤中
25.《素问·痹论》认为:“阴气者,则神藏。
” ( ) A.躁 B.热 C.静 D.动 E.思
26.《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是指: ( ) A.中风B.湿温 C.温病 D.外感病的总称 E.感受寒邪
2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目黄曰:。
” ( ) A.风 B.胃疸 C.黄疸D.水 E.热中
28.气味辛甘发散为:()A.阴 B.火 C.阳D.湿 E.寒
29.胃之大络,名曰:() A.膻中B.宗气 C.虚里 D.血海 E.百会
30.诸寒之而热者取之。
() A.阴 B.寒 C.热 D.气 E.温
B型题
(两题试题共用A、B、C、D、E五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在上,试题在下。
请给每一试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写在该题右侧之括号内。
每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不选。
共30分,每题1分)
A.能力
B.耐受
C.形态D.原始
E.胎儿
1.“能冬不能夏”之“能”是指:()
2.“病之形能”之“形能”即:()
A.将军之官
B.中正之官
C.相傅之官
D.作强之官
E.决渎之官
3.《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胆是:()
4.《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肾是()
A.生之本
B.气之本
C.封藏之本
D.罢极之本
E.仓廪之本
5.《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是: ( )
6. 《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肝是:()
A.目不明
B.耳数鸣
C.脑髓消
D.汗大泄
E.色白
7.《灵枢·决气》认为气脱的主症是:()
8.《灵枢·决气》认为津脱的主症是:()
A.卒中外寒
B.阳气虚弱
C.肺热叶焦
D.风寒湿邪
E.肺寒寒饮
9.《素问·痿论》认为五脏热痿发生主要原因是:()
10.《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的病因主要是: ( )
A.气上
B.气下
C.气乱
D.气结
E.气泄
11.《素问·举痛论》认为“思则”()
12.《素问·举痛论》认为“惊则”()
A.肝
B.肺
C.脾
D.心
E.肾
13.《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
14.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者主水,收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 ( )
A.骨痹
B.肌痹
C.著痹
D.痛痹
E.行痹
15.《素问·痹论》将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症称为:
16. 《素问·痹论》云:“以至阴遇此者为”
A.魂
B.意
C.魄
D.神
E.志
17.《灵枢·本神》认为:血之所舍()
18.《灵枢·本神》认为:气之所舍()
A.肛门
B.汗孔
C.膀胱
D.魄门
E.关门
19.“开鬼门,洁净府”之“鬼门”指: ( )
20.胞痹的病位在: ( )
A.气病
B.病进
C.气胀
D.气少
E.心痛
21.《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细代表: ( )
22.《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涩代表: ( )
A.言而微,终日乃复言
B.水泉不止
C.声如从室中言
D.仓禀不藏
E.言语善恶不避亲疏
23.《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肾脏失守的症状是: ( )
24.《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肺脏失守的症状是: ( )
A.平之
B.行之
C.温之
D.从之
E.逆之
25.《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劳者” ( )
26.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损者” ( )
A.扬之
B.减之
C.彰之
D.写之
E.越之
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因其高而” ( )
2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因其重而” ( )
A.黄帝时代
B.战国时代
C.秦汉时代
D.西汉末年
E.唐朝时期
29.目前认为《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 )
30.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的年代是: ( )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十”、错误的打“一”,每题1分,共10分)
1.骨之精为黑眼,筋之精为瞳子。
() 2.《黄帝内经太素》开辟了后世分类研究《内经》的先河。
() 3.阴在内,阳之使也;阳在外,阴之守也。
() 4.奇恒之府的主要功能是泻而不藏。
() 5.味厚则通,薄则泄;气厚则发泄,薄则发热。
() 6.“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指过食膏梁厚味,脚上发生疔疮。
() 7.痹证中行痹较易治疗。
() 8.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 9.逆者从治,从者正治。
()10.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三.名词解释(共6分,每题2分)
1. 恬淡虚无
2. 尻以代踵
3. 汗出偏沮
四.问答题(共24分,每题8分)
1.病机十九条中属热的病机有哪些?
2.你对“治痿独取阳明”是如何理解的?
3.如何理解“魄门亦为五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