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载体疫苗诱导动物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动物消化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汇总

动物消化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汇总

Poultry Science成就未来自 20世纪 60年代黏膜免疫概念产生以来 , 黏膜免疫系统作为机体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 , 就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动物机体黏膜组织是机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的场所。

肠黏膜与肠腔内大量细菌及毒素广泛接触 , 是机体最重要的屏障 , 也是机体受威胁最大的部位 , 机体 95%以上的感染发生于黏膜或从黏膜入侵。

为了预防局部黏膜疾病的发生 , 黏膜组织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黏膜免疫系统 , 构成动物有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免疫屏障[1]。

通过黏膜免疫后 , 黏膜局部的抗体比血清抗体出现的早 , 效价高 , 且维持的时间长。

研究黏膜免疫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生产实践上 , 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动物消化道黏膜免疫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消化道的胃肠黏膜构成1.1消化道胃肠黏膜免疫组织黏膜免疫系统(MIS主要由黏膜结合淋巴组织构成 (MALT, 对于消化道来说 , 主要是肠黏膜结合淋巴组织 (GALT, 是由黏膜淋巴集合体和弥散黏膜淋巴组织组成的肠相关淋巴组织。

1.1.1黏膜淋巴集合体是诱导黏膜免疫的反应部位 , 包括位于肠管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

在禽类包括腔上囊和回、盲、结肠、扁桃体。

黏膜淋巴集合体 (黏膜滤泡是“ 传入淋巴区”, 抗原由此区进入黏膜免疫系统 , 是免疫的诱导部位 , 激发免疫应答。

1.1.2弥散黏膜淋巴组织是黏膜免疫的效应部位 , 包括位于肠绒毛上皮细胞间的上皮内淋巴细胞 (IEL 和一定量 K 细胞及NK 细胞 , 二是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 (LPL, 如 T 细胞、 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弥散黏膜淋巴组织是“ 传出淋巴区”, 抗原在此区与分化细胞作用 , 导致 B 细胞分泌抗体或诱生 T 细胞的细胞毒反应。

1.2消化道胃肠黏膜组织的相关细胞 1.2.1微皱褶细胞 (M 细胞1677年 , Peyer 、 J.C.在哺乳动物肠道黏膜上发现了小肠黏膜下的淋巴集结 , 并称之为Peyer 氏淋巴结 (PP结 , PP 结具有明显的淋巴上皮及上皮下的大量淋巴组织 , 淋巴组织中有多量的淋巴滤泡 , 覆盖滤泡的成不规则的微皱折上皮细胞被称之为 M 细胞 (Micro-foldCells 或滤泡结合上皮 (FAE。

黏膜免疫学进展于黏膜疫苗的未来课程答题测试

黏膜免疫学进展于黏膜疫苗的未来课程答题测试

黏膜免疫学进展于黏膜疫苗的未来课程答题测试(原创实用版)目录1.黏膜免疫学的概念与重要性2.黏膜疫苗的定义与作用3.黏膜免疫学研究的进展4.黏膜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5.黏膜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1.黏膜免疫学的概念与重要性】黏膜免疫学是一门研究黏膜组织中的免疫反应及其调控机制的学科。

黏膜组织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它既参与对病原体的清除,也参与对体内异常细胞的监控。

因此,黏膜免疫学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黏膜疫苗的定义与作用】黏膜疫苗是指通过黏膜途径给予的疫苗,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黏膜免疫系统,诱导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保护。

黏膜疫苗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黏膜组织中产生高效的免疫应答,既可以预防局部感染,也可以防止病原体侵入全身。

【3.黏膜免疫学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黏膜免疫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对黏膜免疫反应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黏膜免疫反应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参与,包括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调控。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黏膜免疫分子和信号通路,为黏膜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4.黏膜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黏膜疫苗已经在多种疾病的预防中得到了应用,例如流感、轮状病毒感染、艾滋病等。

这些疫苗不仅能够预防局部感染,还可以防止病原体侵入全身,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5.黏膜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黏膜免疫学研究的深入,黏膜疫苗的研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种类、更有效的黏膜疫苗问世。

然而,黏膜疫苗的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确保疫苗的安全性等。

此外,黏膜疫苗的制备和接种方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研发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研发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研发的现状与未来黏膜免疫疫苗是一种通过黏膜给药,刺激黏膜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的疫苗。

与传统的注射式疫苗相比,黏膜免疫疫苗具有便捷、安全、有效的特点,因此在疫苗领域备受关注。

在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研发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探讨。

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我国,研发黏膜免疫疫苗的领域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领域的黏膜免疫疫苗研发较为成熟。

例如,我国已成功研发出禽流感和病毒性腹泻等疫苗,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防控。

这些疫苗不仅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也在国际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另一方面,我国在生殖道领域的黏膜免疫疫苗研发相对滞后。

尽管我国在妇科学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实力,但生殖道疫苗的研发还面临着多个困难。

其中之一是技术难题。

由于生殖道微环境、黏膜屏障和免疫调节机制的特殊性,研发与生殖道相关的黏膜免疫疫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另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也是影响黏膜免疫疫苗研发进程的因素之一。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我国在黏膜免疫疫苗研发领域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专家们的不懈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取得更多突破。

例如,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黏膜免疫疫苗——鼻腔灌洗疫苗被成功研发出来。

这种疫苗通过鼻腔给药,可以刺激鼻腔黏膜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这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发为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此外,我国的疫苗研发和生产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疫苗研发和生产的监管,提高了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将为我国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未来,我国的黏膜免疫疫苗研发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了解黏膜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和免疫反应调节机制。

只有对黏膜免疫的深入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黏膜免疫疫苗。

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和递送系统优化

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和递送系统优化

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和递送系统优化随着先进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黏膜免疫疫苗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接种方式逐渐得到关注。

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和递送系统优化是利用新材料和技术,更有效地递送疫苗并提高其免疫效果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和递送系统优化的方法和挑战。

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优化是为了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应。

目前,常见的制剂优化方法包括使用佐剂、纳米颗粒和载体等。

佐剂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激发免疫反应。

纳米颗粒可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提高抗原-抗体的结合,从而增强免疫效果。

载体可以稳定疫苗并延长其持续释放时间,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一种常见的制剂优化方法是使用佐剂。

佐剂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激发免疫反应。

其中,辛酸十二酯(DDA)和微粒化的脂质A(MPLA)是常见的佐剂。

诸如聚脲醛、χ-半胱氨酸和聚乳酸-甘醇酸(PLGA)等生物降解材料也被广泛用于制剂优化中,以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和持续释放性。

此外,纳米颗粒和载体也被用作制剂优化的工具。

纳米颗粒可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增强免疫效果。

载体则可以稳定疫苗并延长其释放时间,进一步增加免疫反应。

此外,递送系统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黏膜免疫疫苗的递送系统应能够有效地递送疫苗到黏膜组织,并激活免疫反应。

目前,常见的递送系统包括纳米颗粒、微球和糖蜜等。

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调节其大小、形状和表面修饰来实现对疫苗的递送。

微球则可以通过改变粒子大小和释放速率来实现疫苗的递送。

糖蜜可以提供黏附性以促进疫苗的吸附和渗透。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递送系统,如肌肉注射等,以实现更好的疫苗递送效果。

然而,黏膜免疫疫苗的制剂和递送系统优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疫苗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黏膜免疫疫苗需要在体内保持稳定,并能够有效地释放抗原。

其次,递送系统也需要能够在黏膜组织中有效递送疫苗,并激发免疫反应。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克服这些挑战,寻求更好的制剂和递送系统。

粘膜疫苗与活载体疫苗

粘膜疫苗与活载体疫苗

粘膜疫苗与活载体疫苗
25
疱疹病毒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存在疱疹病毒,某些疤疹病毒对畜牧 业构成严重的危害,如伪狂犬病毒。
疱疹病毒的基因组较大,约150kb左右,预计含有约70个编码 基因,其中至少有20%的基因是非必需基因,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 的插入。
许多疱疹病毒经粘膜途径感染,构建的载体活疫苗可经粘膜 途径提呈抗原,诱导特异性粘膜免疫。
粘膜疫苗与活载体疫苗
24
腺病毒
缺失E1区的人腺病毒必须在特殊的工程细胞中或非缺失的腺 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增殖,因此称为病毒缺陷型载体。
“第一代腺病毒载体” (应包括E3或El + E3同时缺失) 目前应 用最为广泛,由于缺失复制必须区,腺病毒只能在表达El基因产物 的细胞中复制。
E1区可被去除5.5Kb,外源基因的插人容量可达7.5Kb。常规 的构建方法是在E1区插入一个表达盒,其中包括启动子,外源基因 和polyA序列。
(4) 价廉、热稳定性强,适粘宜膜疫在苗与基活载层体疫推苗 广使用
18
卡介苗
将外源基因导入卡介苗中的技术很成熟
利用分枝杆菌噬菌体构建新的杂交穿梭载体,能象大肠杆菌的质 粒一样起作用。
表面表达的抗原最有利于抗原的递呈以产生最佳免疫应答,尤其 是提供免疫保护方面。
讫现在所做的工作为止,根据诱导的免疫应答还很难说一种途径 比另一种途径更好。象沙门氏菌一样,应答更取决于抗原的类型而 不是其免疫的方法。
P物质和VIP如何互相调节粘膜免疫反应提供进一步的研究。
粘膜疫苗与活载体疫苗
11
怎样针对粘膜免疫诱导位点抗原递呈和激活B, T细 胞亚群最佳?
将疫苗导向粘膜诱导位点,沿着Th细胞途径驱动免疫反应,提供 长期的免疫保护

黏膜免疫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黏膜免疫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黏膜免疫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引言:黏膜免疫是机体抵御黏膜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首要防线。

为了增强人体对黏膜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并提高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并开发黏膜免疫疫苗。

动物模型作为疫苗研究的重要工具,在黏膜免疫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黏膜免疫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动物模型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是进行黏膜免疫疫苗研究的前提。

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猴子等。

小鼠是最常用的模型,因其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免疫系统和人类相似度较高。

但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小鼠的黏膜免疫系统发育时间较短,与人类不尽相同。

因此,在实验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以更好地模拟人体黏膜免疫过程。

第二部分:黏膜免疫疫苗的类型黏膜免疫疫苗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黏膜免疫佐剂、蛋白互补疫苗、DNA疫苗等。

黏膜免疫佐剂作为重要的辅助剂,能够增强疫苗的黏膜免疫效果。

蛋白互补疫苗则通过组合多种抗原或蛋白质片段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易感性。

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的黏膜免疫疫苗,它通过将目标抗原编码为DNA序列,利用机体自身转录、翻译的机制来诱导免疫应答。

这些不同类型的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表明,黏膜免疫疫苗可显著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第三部分:黏膜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估在动物模型中,研究者们通过多种免疫效果评估指标来评价黏膜免疫疫苗的效果。

其中包括细胞免疫指标,如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等;体液免疫指标,如抗体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和亲和力等。

此外,黏膜炎症和细胞浸润程度是评估黏膜免疫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评估这些指标,研究者可以全面了解黏膜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优化疫苗设计。

第四部分:黏膜免疫疫苗的应用前景黏膜免疫疫苗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防控策略,已经在多个疾病预防和控制上得到应用。

例如,黏膜免疫疫苗在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胃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预防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动物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动物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动物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关平原
【期刊名称】《农村养殖技术:新兽医》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yerm,MIS)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黏膜下及一些分泌腺的淋巴组织.它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动物机体内存在着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其所含淋巴组织占机体总淋巴组织的50%以上,淋巴细胞占机体总淋巴细胞的80%以上。

黏膜系统中分布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它们弥散分布在黏膜上皮内及黏膜下或单个或多个淋巴滤泡聚集成淋巴小结.大量的黏膜免疫细胞参与摄取、呈递抗原,诱导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效应因子(主要为SlgA)发挥免疫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侵袭,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屏障。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关平原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4
【相关文献】
1.海林格:致力成为动物疫苗黏膜免疫领导者r——记2017海大论道暨第一届动物黏膜免疫与疫苗设计论坛 [J],
2.动物营养素对猪肠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武晋孝;李清宏
3.动物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J], 杨启林;张君
4.肠道分节丝状菌对宿主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在模式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J], 钟奇祺;张海波;黎力之;廖晓鹏;关玮琨;郭冬生
5.三型固有淋巴细胞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J], 郭美薇;张海波;廖晓鹏;关玮琨;黎力之;郭冬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黏膜免疫疫苗在兽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黏膜免疫疫苗在兽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黏膜免疫疫苗在兽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兽医领域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改善动物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研究。

在兽医领域中,黏膜免疫疫苗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可以通过黏膜给药途径产生系统性和局部免疫应答、提供长时间保护、阻断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等。

本文将对黏膜免疫疫苗在兽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黏膜免疫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兽医领域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在黏膜上皮细胞和黏膜组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黏膜免疫疫苗能够刺激和增强动物黏膜免疫系统的反应,提高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黏膜免疫疫苗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包括口服、鼻腔、肠道、眼睛等。

这些途径的选择不仅取决于疫苗的目标病原体和目标组织,还取决于疫苗的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药物的稳定性等因素。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选择鼻腔给药途径,通过鼻腔黏膜激活免疫系统;对于肠道感染病原体,可以选择口服给药途径,通过消化系统激活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疫苗在兽医领域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疫苗制备方法及其递送系统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例如,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生物可降解的微球作为载体,通过微球的缓慢释放来提高疫苗的长效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尝试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疫苗病原体的基因组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致力于开发新型的黏膜免疫疫苗。

例如,目前已经有一些黏膜免疫疫苗进入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牛蒙古草莓病毒病(BVDV)黏膜免疫疫苗是一种针对牛的黏膜免疫疫苗,通过黏膜给药途径可以产生系统性和局部免疫应答,并提供长时间的保护。

类似地,犬瘟热病毒(CDV)黏膜免疫疫苗也可以通过黏膜给药途径产生免疫应答,保护犬只免受犬瘟热的感染。

除了研究新型疫苗的开发,研究人员还关注黏膜免疫疫苗的疫苗接种策略和免疫应答的评估。

例如,对于黏膜免疫疫苗的接种时间和途径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最佳接种方案以及最佳的免疫应答。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检测黏膜免疫疫苗引起的免疫应答,包括黏膜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因子的产生等,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 导的分泌型 Ii(—g 来实现黏膜免疫 。除 s IA, g sI A) —g 其它
免疫球蛋 白比如 I g G也可渗透到黏膜表 面发挥作用 , 这对 于 呼吸道和生殖道的感染尤为重要 。 除体液 免疫 , 导细胞毒性 T细胞 ( T ) 是黏膜免疫 诱 C L也
当代疫苗学 的一个 主要挑战是研制安全 、 有效而且生产
疫苗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一般弱毒疫苗多数可以诱导
C L 但对于诱导黏膜 C L的研究很少 。采用黏膜途径免疫 T, T 的优点 时 : 1 ( )可 以在感 染部位 直接诱 导保 护性免 疫 ;2 () 可诱导 黏膜 和系统免疫 ;3 ( )在母 源抗 体存 在时仍有效 ;4 ()
自其 它病原体免疫 原和 / 或免疫调节剂 ( 比如细胞 因子 活载体 、 亚单位 、 成肽以及核酸疫 合
苗等新 型疫苗也相继问世。 在新型疫苗中活载体疫苗 由于其
独特优 势备受关 注 , 在诱导黏膜免疫方面也最具 优势。本 文
主要介绍黏膜免 疫的基本特点 及活载体疫苗诱 导动物黏膜
免 疫的研究进展 。 1 黏膜免疫的基本特点 黏 膜免疫 由黏膜 相关 淋巴组织 ( L ) MA T 所介 导。MA T L 的主要 功能 为 :1 ( )抵抗病原微生物在黏膜 表面的感染 和定 殖 ;2 对从食 物中获得 的抗原 、 () 吸入的抗原物质和共栖微 生
微生物的疫苗 ( 致弱的或载体疫苗 ) 的粘膜免疫效果更好 , 因 为它们遵守着病毒或细菌 的入侵机理 。 因其存在疫苗毒株与
野毒株重组而导致 毒力返强 的风 险, 因此对活微生物疫苗的 安全性格 外关 注 , 缺失毒力基因是一种 比常规致 弱获得更 安 全毒株的有效方法。 现已发现黏膜 免疫组织 的分布不是孤立的 , 它们之间的 关系密切 , 功能相关 , 因此可 以采用包括 口服 、 鼻内 、 直肠 、 阴 道和眼内等各 种可能途径进行免疫 。由于实际 的可操作性 , 对家畜和禽类 的免疫通 常局 限于 口服 、 鼻内和点 眼免疫 。采 用这些途径 免疫 可 以使效应 细胞 向某些 免疫 组织更好 的聚 集。比如 口服接种 可在小肠道 中诱导最强 的免疫 , 而鼻内接 种可在呼吸道诱 发最佳免疫 。根据疾病 和被 免疫动物 的种
状病毒 引起 的胃肠道感染 以及支原体 、 流感 病毒 和呼吸道合
胞体病毒 引起 的呼吸道感染 。在多数这类感染 中, 在感染部 位诱导局部免疫对获得最佳保护非常关键 , 疫苗主要是通过
类 ,未来 黏膜疫苗 的使用应采用诱导最强靶位效应 的途径 ,
并 具 可行 性 。
3 活载体疫苗对诱 导动物黏膜免疫的研 究进展
物产生 耐受 ;3 ( )避免产生任何有害的抗 自身抗 原的免疫 反
应, 避免它们破坏黏膜表面 。在这些过程中涉及 了复杂的免
疫学机理 , 黏膜免疫是通过鼻 内、 气管 、 口服等途径进行免疫
接种的。
采 用黏膜途径 免疫能够达 到直接在初始免疫 部位抵抗

些病原体 的 目的 , 比如肠 道毒性大肠杆 菌 、 轮状病毒或杯
成本低 的新型黏膜 免疫疫苗 。目前细菌 和病毒活载体 都已被
用作人或动物疫苗的运送工具 。 活载体充分利用 了疫苗载体 在宿主中复制 , 有效诱导黏膜免疫的优 势。通过 给一个病 原
体的基 因组 中直接 引入单个或多个基 因的缺失突变 , 可消除 病原体 的致病性及其毒力返强 的能力 , 为插入 多个疫苗抗 并 原编码基 因留出空 间。一旦某个病原体被致弱 , 就可插入来
( )易 于接种 ( 3 喷雾 、 口服 )体积小 ;4 , ( )可靶 向至黏膜上皮
细胞 ,在黏膜表面保 留抗原 ;5 ( )可在黏膜 表面诱导先天 和
获得性免疫 ;6 ( )包含运送体系 , 如脂质体类物质等 , 可提高
在载体疫 苗研发领域 的研究进展迅速 , 一些 活载体疫 苗已经
2 1 年 第 8期 02
因或质粒 D A N 。这样 可以对动物进行一次 免疫 , 产生抗多种 病原体 的免疫保护。 理想 的活载体应具有如下特征 : 1 ( )对人和动物无致 病 性 ;2 ( )转 基因操作 简单 ;3 ( )具有 明确 的外 源基 因插入 的
不需要 注射 , 无接种部位的反应 ;5 ( )操作简便 , 适合幼畜免
DO I .9 9J I SN.6 1 6 2 2 1 .8.0 :0 3 6 / . 1 S 1 7 - 0 7.0 0 0 2 2
动物传 染病是危 害动物健康 , 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的主要原 因 , 免疫预防是减少损失最经济最有 效的手段 之

黏膜细胞对疫苗的摄人量 ;7 ( )确保效应细胞在感染 部位的 归巢 ;8诱导 的免疫期长。 () 目前 已用许 多动 物检测 了弱毒 疫苗 、 灭活疫苗 、 亚单位 疫苗和 D A疫苗等几乎所有疫苗诱导黏膜 免疫 的能力 。 目 N 前可以进行黏膜免疫的商品化兽用疫苗有 2 0多种。含有活
专论 与 综 述
用 活载体 疫苗诱 导动物 黏膜 免疫 的研 究进 展
智海 东 ,柴文君 一 一 , .杨金 雨 1, , ,解生亮 , 2 于向前 1 , 2
(. 1中国农 业科 学 院哈尔滨 兽 医研 究所 ;2哈尔 滨维 科生物 技术 开发公 司 ,哈尔滨 1 0 0 ) . 5 0 1
疫。
2 可用于黏膜免疫的疫 苗 理想 的黏膜免疫疫苗应具有如下特点 : 1 ( )安全 ,对成 年 和新 出生 的动物无 副反应 ;2 ( )在 胃肠 道微 环境 中稳定 ;
位点 ;4 ( )基因组稳定 ;5 ( )不会整 合入宿主 的基 因组 ;6 ()
当通过 口服或鼻 内接种时 ,可诱导黏膜 以及系统免疫应答 ; ( )容易进行接种 ;8 7 ( )生产工艺 简单 而且 成本 低。 目前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