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万里半天下,笔端还有五湖心

合集下载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爱五湖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爱五湖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爱五湖
用典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 傲岸苦不谐, 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 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 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 见李北海, 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 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国文·小学·典故:爱五湖
出处 《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 乘轻舟以浮于五湖〉~658~:
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 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 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 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 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 主正之」。
国文·小学·典故:爱五湖
出处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 传〉~3257~:
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 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 者皆称陶朱公。
国文·小学·典故:爱五湖
出处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 传·勾践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辞于王,曰: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今 臣事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 已倾之祸。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国,故不 辞一死一生。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 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 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夫耻 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
国文·小学·典故:爱五湖
用典 任华 寄李白:
新诗传在宫人口, 佳句不离明主心。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 飞鸿对豪贵。 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权臣 妒盛名, 群犬多吠声。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高歌 大笑出关去。 且向东山为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白璧 一双买交者, 黄金百镒相知人。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 数十年为客,

硬笔行书宋词名篇

硬笔行书宋词名篇

硬笔行书宋词名篇
《题西林壁》王之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惠州一绝》陆游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桃花扇·世情薄》唐婉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躭躭重九霄,
来往种种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和万里长城有关的诗句

和万里长城有关的诗句

和万里长城有关的诗句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4.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5.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韩翃《寄哥舒仆射》6.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李益《统汉峰下》7.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关汉卿《窦娥冤》8.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

——陈子良《赞德上越国公杨素》9.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高适《蓟门行五首》10.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11.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12.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李白《北风行》13.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14.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卢纶《逢病军人》15.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16.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王维《燕支行》17.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贺知章《送人之军》18.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

——岳飞《五岳祠盟记》19.长城女儿双结丫,陈皇宅前第一家。

——杨维桢《漫兴七首》20.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21.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22.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23.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

——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24.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

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

——王贞白《拟塞外征行》25.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

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

——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26.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古诗鉴赏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古诗鉴赏

答王⼗⼆寒夜独酌有怀-古诗鉴赏答王⼗⼆寒夜独酌有怀-古诗鉴赏 答王⼗⼆寒夜独酌有怀 昨夜吴中雪,⼦猷佳兴发。

万⾥浮云卷碧⼭,青天中道流孤⽉。

孤⽉沧浪河汉清,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床⾦井冰峥嵘。

⼈⽣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距学⽃鸡,坐令⿐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青海夜带⼑,西屠⽯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万⾔不值⼀杯⽔。

世⼈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

鱼⽬亦笑我,谓与明⽉同。

骅骝拳跼不能⾷,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

《巴⼈》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散尽交不成,⽩⾸为儒⾝被轻。

⼀谈⼀笑失颜⾊,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者?谗⾔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握君⼿,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揖汉天⼦,何必长剑拄颐事⽟阶。

达亦不⾜贵,穷亦不⾜悲。

韩信羞将绛灌⽐,祢衡耻逐屠沽⼉。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疏。

1.王⼗⼆:⽣平不详。

王曾赠李⽩《寒夜独酌有怀》诗⼀⾸,李⽩以此作答。

2.⼦猷:《世说新语·任诞》:"王⼦猷居⼭阴,夜⼤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船就之。

经宿⽅⾄,造门不前⽽返。

⼈问其故,王⽈:'吾本乘兴⽽⾏',兴尽⽽返,何必见戴?"此以⼦猷拟王⼗⼆。

3.中道:中间。

流孤⽉:⽉亮在空中运⾏。

4.苍浪:即沧浪。

王琦注:"沧浪,犹沧凉,寒冷之意。

"这⾥有清凉的意思。

河汉:银河。

5.长庚:星名,即太⽩⾦星。

《诗·⼩雅·⼤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古时把黄昏时分出现于西⽅的⾦星称为长庚星。

6.⽟床:此指井上的装饰华丽的栏杆。

五言绝句大全(行书)

五言绝句大全(行书)

五言绝句大全(行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平生一片心。

2夜雨唐白居易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有关杨万里的诗

有关杨万里的诗

有关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下面 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万里的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杨万里的诗 1、《舟中排闷》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2、《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踰灩澦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3、《梨》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4、《柳絮》 寒勒花迟却速残,暖将絮过忽吹还。

雪翻霁日光风急,球衮回廊曲榭闲。

万里云天皆去处,群飞踪迹恣中间。

道渠催得春阑著,春不缘渠独不阑。

5、《雨夜》 岁晚能无感,诗成只独哦。

萤光寒欲淡,秋雨暮偏多。

伴老贫无恙,留愁酒肯麽。

吟虫将落叶,为我拍还歌。

6、《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7、《钓台》 钓石三千丈,将何作钓丝。

肯离山水窟,去作帝王师。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归已晚,莫遣客星知。

8、《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9、《虞丞相挽词三首》 其一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弃乾坤。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文化视野下的胡适书法王俊主题摘要:胡适是一个以“渊博”著称的文化学者,书法在他仅仅是书案“余事”。

然而作为一代文化领袖,他的社会影响使他的书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文化涵义。

对于胡适的书法,要在文化视野下考察才显得有意义。

也只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检视胡适书法,我们才可以了解胡适和那个时代。

关键词:胡适文化学者书法一关于胡适(1891年—1962年),我们有许多需要讨论的话题,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纷繁复杂而饱受争议。

作为中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之一,人们曾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以不同的标准去评论他。

“他的一生,简直就是玻璃缸里的一条金鱼……在在都被千万只眼睛注视着。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序)。

喋喋毁誉,伴随着他的生前和身后。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悬挂着钱君匋书写的一幅对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此联是胡适当年为钱君匋而撰,现在由钱君匋书写回馈给胡适故居,倒显得更合适,这样的评语似乎只有胡适可以当得起。

胡适是涵泳古今、融汇中西的文化人物,一个“通才”式的渊博学者。

他自己曾经说,哲学是他的“职业”,历史是他的“训练”,文学是他的“娱乐”,社会科学三大学科皆有涉猎,可见其治学之广泛。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证:五十年代内地开展“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中科院决定了包括胡适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思想、历史观点、哲学史观点、文学史观点等九个方面批判内容,于此可见肃清胡适在诸多领域的影响将是一个怎样巨大的工程。

我们由此也就想到书法之于胡适。

有人说,胡适天生是个“博士”,而非“专家”,虽然调侃,却有意味,用这句话来评价胡适与书法,应该也适用。

因为有着更多的政治理想和学术抱负,他对书法似乎没有倾注过多少的精力。

文学在他仅仅是“娱乐”,书法恐怕至多只能是“娱乐”而已。

胡适的书法,很儒雅,端庄秀丽;但太直白了,从笔法到章法,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打动人的地方。

取名字好听的古诗

取名字好听的古诗

取名字好听的古诗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中秋——【唐】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代春怨——【唐】刘方平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凯歌六首——【唐】岑参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寄衣曲——【唐】张籍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残春旅舍——【唐】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寄左省杜拾遗——【唐】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唐】李商隐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行万里半天下,笔端还有五湖心
作者:王广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年第04期
诗是灵魂的独唱。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探奇访胜,登山临水。

他们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自然,借景抒情。

在他们的笔下,无论是妙景奇观,还是荒丘土岭,都能成为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

这些记游诗中或景史结合,用风景解读历史,用历史诠释风景,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或人事互补,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乃至社会景观,糅合在一起,如西湖离不开白居易,零丁洋离不开文天祥,福州离不开林则徐;或情论相长,无“情”不记游,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情动而思涌,笔至而景归。

我们鉴赏记游诗应了解其常见主题:
一、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如岳飞的《登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这首记游诗主要记述作者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忧心民瘼的现实关怀
如苏轼的《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一诗结尾写道:“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

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

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涌。

”表达了作者在久旱不雨时期盼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的心愿,体现出了他对于农业生产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三、生发对友人的怀念
如赵嘏的《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首记游诗情味隽永、淡雅。

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由此生发对友人的真挚怀念。

四、借景表达胜利的愉悦
如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者曾因写《玄都观桃花》一诗被贬官,但他并没有屈服,14年后,作者重返长安,往昔那批被喻为“桃花”的新贵都已销声匿迹。

作者再游玄都观,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玄都观的盛衰,表明这场斗争最终以权贵们的失势和作者的归来而告终,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骄傲。

五、客居在外的乡愁
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在旅途中,有感于江南春早,旧年将尽,远行未归,即景生情,由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萌发出借鸿雁传书以寄托无尽归乡情思的美好愿望。

六、表达岁月空流、人世凄清的悲苦之情
如唐代李群玉的《黄陵庙》:“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此诗在构思上,用黄陵庙的荒凉寂寞与庙中栩栩如生的二妃悲切的塑像作为对照,在结构上则以作者凭吊黄陵庙的足迹为线索布局,从而步步深入地表现了二妃音容宛在、精诚不灭,而岁月空流、人世凄清的悲苦情绪。

结尾如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七、表达耐人寻味的理趣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

这首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记游诗还可表达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