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概述讲稿

➢ 设计不同的教学系统需要不同的教学系统设计过 程模式;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应该也有不同的教 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 第四种定义大大扩展了教学设计的研究领域和作用领域, 开阔了教学设计人员的视野,为教学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元素和活力;但是笔者有这样的担心:教学本身就是一 个复杂的系统,如此大幅度扩展教学设计的研究领域会不 会削弱对教学本身的关注。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特征
➢ 第一,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在综合多种理 论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因此相关理论 与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 影响。
4.教学设计是绩效改进技术(4)
3.“iபைடு நூலகம்structional design is ➢ (1) an emerging profession ➢ (2) focused o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human performance ➢ (3) guided by a model of human performance ➢ (4) carried out systematically ➢ (5) based on open systems theory ➢ (6) oriented to finding and applying the most cost-
4.教学设计是绩效改进技术(2)
➢ William J. Rothwell & H. C. Kazanas编著的 《Mastering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a system approach》一书中明确指出:
高中美术选修第一课 设计概述

拓展练习
选择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运用设计思维,像 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并用文字说明。
小结
总而言之,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 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和 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 还具有使用功能。
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 食、住、行、用等),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 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 必然产物。
包 装 设 计
封面设计
书 籍 装 帧
标志设计
海 报 设 计
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协调“人— 建筑—环境”的关系,创造和谐统一,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 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建
园
筑
林
解决问题,功能与审美的 完美融合
3D打印塑料鞋
• 阿迪达斯发布其创新的Ultra Boost UncagedParley运动鞋,几乎全部 由可回收的海底塑料制成且使用了 大量3D打印技术。鞋面几乎完全( 95%)是回收海底塑料,还有鞋带 ,鞋跟,鞋跟织带和袜子衬里也用 再生材料制成。事实上,据说每双 鞋包含多达11个塑料瓶。
设计的一般原则:
创新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 道德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则
设计要遵循的规律:
1.要遵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规律 2.要遵循市场规律 3.要遵循审美价值取向规律 4.要受材料,工艺,技术的限制
设计的过程:
构思: (对设计有关信息进行调查,了解、收集、整理、分析、归纳、 明确设计目的) 表现: (寻找最佳的设计定位,制作设计策略,然后运用形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互动的方式,并借助各种表现技巧进行生动的表现, 创造出赏心悦目的作品) 制作: (寻找素材动手制作)
设计概述介绍课件

5
设计评审:邀请相关人员对设计作品 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7
设计交付:将设计作品交付给客户或 相关部门,完成设计任务
2
收集设计素材:收集与设计相关的图 片、文字、视频等素材
4
实施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制作, 包括排版、配色、字体等细节处理
6
修改完善: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作品进 行修改和完善,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谷歌:扁平化设 计,提高用户识 别度和易用性
案例启示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案例选择:选 择具有代表性 的设计案例
案例分析:从 设计思路、方 法、技巧等方 面进行分析
案例启示:总 结案例中的成 功经验和失败 教训,为设计 提供借鉴
案例拓展:结 合其他相关案 例,拓展设计 思路和视野
演讲人
目录
01. 设计概述 02. 设计过程 03. 设计评价 04. 设计案例
设计的定义
1
设计是一种解 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创造新的 事物或改进现 有的事物来实 现目标。
2
设计涉及到多 个领域,包括 艺术、科学、 工程、心理学、 社会学等。
3
设计过程通常 包括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评估和优化方 案等步骤。
01
02
03
04
目的:了解用 户需求和市场
趋势
2020
内容:用户需 求、市场趋势、
竞品优劣势等
2022
设计构思
确定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的目的和要解
0 1 决的问题
分析用户需求: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0 2 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创意生成:通过头脑风暴、联想等方式,
0 3 产生各种创意和想法
第一讲 设计概述

第一讲设计概述一设计和现代设计的概念设计的概念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1,计划、构思的形成;2,视觉的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现代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是20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与传统设计有很大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的密切关系,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是传统设计所不具有的。
第一方面,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其决定因素包括现代社会标准、现代经济和现代市场、现代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两个大方面、现代的技术条件、现代生产条件等等几个大大基本因素;现代技术的发展,又使得第二个方面,即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
第三个方面上,工业技术发达,生产条件不同,造成了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思考: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区别,设计与美术的区别美术:个人化、艺术家的个人表现。
设计:为他人、社会或者市场服务的活动。
工程设计:解决人造物中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设计: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问题。
二对现代设计的进一步理解现代设计的几大范畴(1)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和环境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一般平面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 identity简称CI);(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等几方面;(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即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现代设计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是所谓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它奠定了现代设计基础,成为设计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设计概论教案》

《设计概论教案》章节一: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3. 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设计的流程;4. 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的流程;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二:设计原则教学目标:1.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3. 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章节三:设计流程教学目标:1. 理解设计流程的意义;2. 学会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章节四:设计分类教学目标:2. 掌握各类设计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分类;2. 各类设计的特点;3. 各类设计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类设计的特点;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类设计的应用;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五:设计师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掌握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了解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教学内容:1. 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什么是设计概要

什么是设计?第一章总论什么是设计?鲍豪斯有名的现代设计大师蒙荷里·纳基(Moholy·Nagy)曾指出:“设计并不是对制品表面的装饰,而是以某一目的为基础,将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能纳入工业生产的轨道,对制品的这种构思和计划技术即设计。
”可见设计不局限于对物象外形的美化,而是有明确的功能目的的,设计的过程正是把这种功能目的转化到具体对象上去。
§ 1-1 设计1、设计的范畴——实用与美的造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包括两个方面,即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者的总和称为文化。
其中最基础的、最主要的,亦是数量最多的创造活动是造物。
我们把人们使用实际材料,包括工具,制造物的过程称为造物活动。
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在这些造物的工作中,形是重要的因素。
所谓“形”,或是可见的或是可以触摸到的,从而形便包括了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位置和方向等因素,人们在造物过程中如果主动的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对材料和物体进行加工、组织或综合,这种种便称为“造型”。
我们把那些兼备实用和美的功利目的的造型活动称为设计。
设计是实用的美的造型。
2、设计的性质——造型计划的视觉化“设计”是指把思想上的意图表示成可见的内容,创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从而体现这种活动的功利目的,“造型”活动的全部“计划”,即我们所说的设计。
设计的本质是造型计划的视觉化。
3、设计的思维特征——把思维元素结为形象系统设计创作、创造什么?不是创造用形态体现的逻辑,而是创造隐喻了逻辑的形态。
必须把把各种思维元素连接成新的形象系统,把逻辑构成为形态方能实现。
在这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中,形象的思维和逻辑的思维是同样重要的。
“把思维元素联结为新的形象系统”的过程,对于设计过程至关重要,体现了两种思想形式的渗透。
设计中设计对象形态的构成过程即上述“新的形象系统”的建立过程,形态构成是设计各思维元素的结合部。
第一讲、设计概述

4、广告设计(advertising design)是指在有偿的 负责任的前提下,诉诸人们的视听而进行的信息 传播以及营销促销活动。可分为商业广告、社会 广告、文化广告、公益广告。广告设计的要素包 括市场调查、产品及设计对象定位、媒介选择、 广告策划及创意、广告文案、图形及字体设计、 版式及色彩设计、广告预算及广告效果测定等。 5、展示设计(exhibition design)是将商品的内 容及特征,包括功能、用途、色彩、款式、材料、 造型、规格、厂商等,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及视觉 表现方法传达给消费者,进而达到促销商品的一 种设计艺术活动。包括店铺外立面设计、橱窗设 计、采光设计、色彩配置、货架及陈列岛设计、 道具设计、吊架及配件设计、商品的分类及展示 配置的策划和创意等。
7、书籍装帧设计(Book Design):以文字及电
8、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 Identity):它
是针对企业的理念、行为以及视觉而进行的整体化及整一化的设计。它包括 理念识别(MI-Mind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以及视 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这三个领域。其中视觉识别领域又分为要素设 计(图形、字体、略语及标准色)和实施设计(即要素的应用设计)这两大 部分。企业形象设计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销策 略,也是现代设计艺术中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设计门类。
设 计 艺 术 ( 艺 术 设 计 )
设计艺术理论:设计元素、设计原则、设计元素与原则 的综合应用
设计艺术批评:功能的适用、形式的完美、传统的继承、 美学评价等方面
设计艺术教育:包豪斯、乌尔姆、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包含的内容
博士 在硕士的基础上,对历史或理论的某一课 题有专门的研究,并取得成果
设计概论PPT全套课件

—— 《管子 · 权修》
设计,有设有计,何为 “ 设 ” ?何为 “ 计 ” ?
设计 = 设(设置、安排、制定) + 计(计划、方案) 【 定义 】 设计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而预先制定的方案、计划、图样等等。
2、分类: 手工艺设计(人类手工对产品原料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制作的计划过程。) 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服饰设计、染织设计、交通工具设计)
手工艺设计
工业设计
(3)环境艺术设计(三次元设计、空间设计)
Environment Design
空间设计定义:是以营造理想生活空间为主的设计行为或方法。其涵盖的范围包括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设计概论
主讲人:
第一章 概 论
■ 第一节 设计的概念 ■ 第二节 设计的意义 ■ 第三节 设计的本质 ■ 第三节 设计的原则
第一节 设计的概念
思考一下,你 们认为的设计 是什么?
设计是什么? 国际上运用英语“Design”作为术语。
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徽章,记号,一种标志)
意大利Designo,法语
2.1.2 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发展概况
一、发展的历程: (1)印刷术和纸的发明为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唐宋时代,印刷的设计已经具有显而易见的民族风格与传统。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做为商业绘画的月份牌广告因为画面附有年
月历表,风靡整个上海。 (4)就在同时,传统的木刻年画的年画也流行起来,但是在一个相
建筑:主要成就就是纪念形建筑,最具代表的就是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设计概述
一设计和现代设计的概念
设计的概念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
1,计划、构思的形成;
2,视觉的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现代设计的概念
现代设计是20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与传统设计有很大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的密切关系,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是传统设计所不具有的。
第一方面,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其决定因素包括现代社会标准、现代经济和现代市场、现代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两个大方面、现代的技术条件、现代生产条件等等几个大大基本因素;现代技术的发展,又使得第二个方面,即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
第三个方面上,工业技术发达,生产条件不同,造成了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思考: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区别,设计与美术的区别
美术:个人化、艺术家的个人表现。
设计:为他人、社会或者市场服务的活动。
工程设计:解决人造物中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设计: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问题。
二对现代设计的进一步理解
现代设计的几大范畴
(1)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和环境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一般平面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 identity简称CI);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等几方面;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即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
20世纪现代设计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是所谓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它奠定了现代设计基础,成为设计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生到最重要的运动之一,30年代以后取得惊人成就。
二战后大批设计师流到美国,现代主义与美国的丰裕的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形成空前的国际主义风格高潮,一直发展到70年代,遍及世界各地。
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运动从20世纪开始,从意识形态的各方面影响到我们,40、50年代以后,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艺术、文学和其他的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
现代设计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现代设计的形成: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转而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是设计民主化的进程;社会日益丰裕、中产阶级主导、社会日益向消费时代转化、科技膨胀、大众传媒咄咄逼人、二战后世界新格局等因素下,通过商业活动、贸易竞争、文化发展,知识分子对社会危机的不断思考和忧虑得到表达和完成的一个进程。
现代设计发展的背景:
(一)强调不同种类设计的共同点,即设计和工程、设计和艺术之间的区别。
艺术是十分个人性的自我表达行为;工程是解决人造物各部件相互关系的学问与活动(solving problems between parts and parts);而设计是立足于解决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solving problems between parts and human being),使物能在最大的限度之内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二)20世纪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结构的变化,对设计造成
对巨大影响。
以往几千年,设计服务对象对单一:统治者;19世
纪末20世纪初,民主主义、个人主义逐渐凸显。
社
会进入消费时代,商业主义成为设计背后主要的推
动力量,腐蚀了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发展,把设
计变成了促销工具,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思想家
的书卷气让位于铜臭味十足的商业主义。
(国际主义
Internationalism,60、70年代的“反设计”和“后
现代主义”运动)
三对设计的再理解(什么是设计?)
历史的角度:大多集中于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的平衡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绝大多数的设计先驱都就此问题进行探索,设计也被看作解
决两者关系的重要手段。
美国雕塑家霍拉修·格林诺思于1739年第一次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100年以后,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路易·沙利文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设计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赖特后第一次对这句话提出挑战:形式和功能是同一对,不可分的。
他说“form and function are one”。
二战后:特别8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设计解决问题的范围日益广泛和复杂,设计开始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功能与外型的问题了。
(生态、社会伦理、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心理情感、传统习惯等等)
补充:巴巴纳克的定义
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识和有动机的努力”(design is the conscious and intuitive effort to impose meaningful order)
1)“有意义”取代了日常对设计对一些业余对描述,比如美丽的(beautiful)、丑陋的(ugly)、好玩的(cute)、恶心的(disgusting)、华贵的(glamorous)、现实的(realistic)、含糊不清的(obscure)、抽象的(abstract)、美好的(nice)等等。
重点在于设计的观念之上,对于设计的技术层面,他关心的不多。
2)“设计是有意识的努力”,“有意识”,从而与动物性的、非意识的创造活动分离开来。
3)“设计是有机智的努力”,表示设计除了冷静的思考(意识)之外,
还应该具有机智过人的灵感。
另外,还认为:单纯的功能性并不是好的设计,因为人除了基本功能满足外,还需要心理功能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