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

合集下载

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

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

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一、前言交通运输企业是一个独特的行业,其运营模式和资产负债结构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本行业的会计制度。

针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会计制度: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管理、收入管理和利润管理。

二、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是企业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对交通运输企业更是如此。

具体而言,应制定如下会计政策:1.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为成本法:包括广义固定资产和有形动产,计价要有凭证。

2. 投资性固定资产不纳入日常业务支出:包括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等投资型固定资产,一般较长时间不能转换为现金,只能通过出售等方式变现。

3. 维修费用的处理:将维修费用区分为日常维修费用和重大维修费用两种。

日常维修费用计入当期费用,而重大维修费用则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摊销。

4. 存货处理:由于交通运输企业存储、管理、运输大量商品,因此存货的处理十分重要。

对于高价值的存货,尤其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减少物品丢失和浪费。

三、负债管理负债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

一般来说,交通运输企业的负债非常复杂,包括短期、长期、融资负债等多种类型。

针对这种情况,应建立合理的负债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包括:1. 债务的分类:将不同类型的负债分开管理,例如:短期债务、长期债务、融资债务等。

明确各种债务的属性,有利于准确计算公司的资金状况。

2. 利率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成本计算方法,明确每一笔借款所带来的财务成本,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和资产负债表,保持财务平衡。

3. 风险控制:为了防止公司过度债务,应尽力控制风险,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审核的监督和管理。

四、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交通运输企业的核心管理之一。

由于交通运输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支,因此合理的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利润保持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应建立如下制度:1. 成本计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计量体系,及时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运输公司账目管理制度

运输公司账目管理制度

运输公司账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运输公司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稳定,制定本账目管理制度。

二、会计核算对象1. 运输公司的会计核算对象包括货物运输业务、车辆运营业务、仓储业务等。

2. 每个核算对象都设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以便对各项业务进行独立核算。

三、财务预算管理1. 运输公司每年制定财务预算,其中包括收入、支出、利润等指标,并经董事会审定。

2. 财务预算由财务部门统一编制,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如有变动需经董事会审批。

3. 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由财务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四、会计凭证管理1. 运输公司的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复核凭证等。

2. 原始凭证由有关业务部门负责起草并交给会计部门核实,存档备查。

3. 记账凭证由财务部门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记账,并进行编号、盖章等处理。

4. 复核凭证由财务部门对已记账凭证进行复核,确保凭证无误。

五、会计账簿管理1. 运输公司设立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会计账簿,分别记录各类业务的收入、支出等情况。

2. 各会计账簿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和填写,确保账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每月底由财务部门对各账簿进行月结,进行账务核对和调整。

4. 每年底由财务部门对各账簿进行年结,编制年度财务报表。

六、财务报表编制1. 运输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相关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 财务报表由财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编制和汇总,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3. 财务报表应当经董事会审核并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七、财务审计管理1. 运输公司每年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 内部审计由财务部门组织进行,检查公司各项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外部审计由专业审计机构进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独立审计。

4. 审计结果应当及时报告董事会和相关主管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违规责任处理1. 运输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和员工如有违反财务管理制度或记录不实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赔偿。

运输企业会计制度

运输企业会计制度

运输企业会计制度一、前言运输(交通)企业是指从事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企业,拥有独立的物流系统和车辆资源。

为了规范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和透明。

二、会计核算原则1.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信息。

2.货币计量和业务发生制: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遵循经济业务发生制度进行核算。

3.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应当根据权益变动发生的基本事实和经济业务的实质,而不应当按照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核算。

4.持续经营和业务活动分述主体制: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将企业内部经济事务和外部经济事务分别视为两个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5.核算周期制:企业按照会计年度进行核算,年度内应每月作出会计核算,年末进行年度总结。

三、会计科目设置1.资产类科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类科目: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科目: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

5.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四、会计核算程序1.凭证登记: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借贷关系进行凭证登记,记录凭证号、记账日期、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

3.凭证入账:根据凭证的内容和金额,将借贷方的金额分别进行入账,更新各科目的余额。

4.账务调整:对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调整,如存货的盘点调整、长期资产折旧调整等。

5.试算平衡:对各科目的余额进行试算,确保借方和贷方的总额相等,实现账务的平衡。

6.编制财务报表:根据经过会计核算程序的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五、会计核算要求1.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运输公司会计管理制度

运输公司会计管理制度

运输公司会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运输公司会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公司财务运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会计政策1. 会计政策是公司确定和执行的具体会计原则和做法,包括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

2. 公司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定会计政策,并及时调整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

3. 公司会计政策应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由董事会审批。

三、会计制度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确保会计处理程序合法、规范、准确和及时。

2. 会计处理程序应包括财务管理、财务核算、资产管理、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等内容。

3. 公司会计制度应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由董事会审批。

四、会计核算方法1. 公司应按照权责清晰、收支匹配、实事求是、真实可靠的原则开展会计核算。

2. 公司应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3.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应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由董事会审批。

五、财务管理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

2. 公司应定期编制财务预算和预测,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和控制资金风险。

3. 公司应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高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

六、财务核算1. 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确保会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

2.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 公司应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会计错误和漏洞。

七、资产管理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登记、盘点、评估、处置等方面。

2. 公司应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公司应对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并作出合理的资产处置决策。

八、成本核算1. 公司应按照成本控制和成本收支匹配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提高经营效益。

2.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方面。

运输企业会计科目(1)

运输企业会计科目(1)

汽车营运票证
营运票证是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业务凭证,也企业向旅 客和货主收款的依据和核算营运收入的主要凭证。按 其内容可分为客运票证、货运票证和其他票证。
充满油箱,月末根据领油凭证计算出车(船)耗油的 数额,从而考核车(船)的耗油情况。 ➢二是盘存制
它要求每一投入运营的车(船)根据实际需要领 料加油,月末,经过盘存油箱的实存数后,计算出 当月实际耗油数量。
2.车耗燃料的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车耗燃料管理可采用路单领油记 录和行车燃料颁发记录表、路单套写领油收据、 路单贴附燃料领用凭证、定额油票等方法。
一、运输企业的性质及其种类
运输企业是指利用运输工具专门从事运输生产或直接为运输 生产服务的企业。
运输企业按其运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 ➢ 铁路运输企业 ➢ 公路运输企业 ➢ 水上运输企业 ➢ 民用航空运输企业 ➢ 管道运输企业 从广义上讲,邮政企业也属于运输企业范畴。(根据2008年3
月11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 部管理 ) 思考:物流企业是否属于交通运输业?
三、轮胎的核算
轮胎是汽车运输企业的重要部件。应设置“轮胎” 账户,专门核算轮胎的收发和结存情况。
轮胎的购入核算与工业企业材料购入的核算相似, 这里只介绍轮胎发出的核算方法。
领用、发出轮胎时,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期摊 销法
一次摊销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轮胎 分期摊销法
假如一次性领用轮胎的数量很大,可以先将轮胎成本 计人“待摊费用”账户,然后再分期摊人运输成本中。 借:待摊费用 贷:轮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待摊费用
运输企业会计科目(1)
背景知识
分别于1980年12月、1986年12月和1989年12月修订颁发的 《国营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 ,对规范交通运输企业的 会计行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运输业企业会计制度范本

运输业企业会计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运输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和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运输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运输业务的各类企业,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企业。

第三条运输业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国家政策及企业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第二章会计核算原则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 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3. 历史成本原则;4. 会计分期原则;5. 权责发生制原则。

第六条运输业企业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第三章会计核算内容第七条运输业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包括:1. 资产核算:包括运输工具、设备、房屋、土地等;2. 负债核算: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3. 所有者权益核算: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4. 收入核算:包括运输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5. 费用核算:包括运输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6. 利润核算: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第四章会计凭证和账簿第八条运输业企业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会计凭证管理制度,确保会计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运输业企业应设置以下会计账簿:1. 总账;2. 明细账;3. 辅助账;4. 会计档案。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条运输业企业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十一条财务报告应真实、完整地反映运输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六章内部控制第十二条运输业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和准确。

运输公司会计制度模板

运输公司会计制度模板

运输公司会计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运输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会计制度。

第二条本会计制度适用于运输公司的全部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工作。

第三条运输公司会计核算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持续经营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运输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核算第五条运输公司应当设置完整的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科目。

第六条运输公司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七条运输公司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长期负债等。

第八条运输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第九条运输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运输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第十条运输公司的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第十一条运输公司应当按月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报表反映公司真实、完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会计凭证和账簿第十二条运输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会计凭证制度,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会计凭证主要包括:原始凭证、汇总凭证、记账凭证等。

第十四条运输公司应当设置各类账簿,包括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账、无形资产账、应收账款账、应付账款账等。

第十五条账簿应当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确保账簿记录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四、会计报表第十六条运输公司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会计报表。

第十七条会计报表应当反映公司真实、完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会计档案管理第十八条运输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可追溯性。

第十九条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会计决算等。

运输公司会计管理制度

运输公司会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运输公司财务会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部门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审计部、成本控制部等。

第三条运输公司会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全面反映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不得遗漏任何会计事项。

(三)一致性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四)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及时提供,以满足公司内外部使用者的需要。

第二章会计核算第四条公司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

第五条公司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应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六条公司会计核算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二)账簿的登记;(三)会计报表的编制;(四)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

第七条会计凭证应真实、合法、完整,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盖章。

第八条账簿的登记应准确、及时、完整,并保证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九条公司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资金收支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二)安全性原则:确保资金安全,防范风险;(三)效益性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第十条公司资金收支应通过银行账户进行,并建立健全银行账户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公司资金支出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第四章成本管理第十二条公司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全面反映公司各项成本;(二)准确性原则: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三)及时性原则: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第十三条公司成本核算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五章内部控制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1月15日财政部(93)财会字第01号文发布此文如下: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现将《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所有交通运输企业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交通运输企业原执行的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目录一、总说明二、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表(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三、会计报表(一)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一、总说明(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交通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交通运输企业,包括从事远洋、沿海、内河、公路运输企业,海河港口,仓储企业,外轮代理企业,以及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等企业。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

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

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益公章。

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特殊行业的企业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当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二、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表顺序号,编号,名称,页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 67, 101 102 109 111 112 113 114 115 119 121 124 125 126 129 131 l33 139 151 161 165 166 169171 181 191 201 202 203 204 209 211 214 221 223 229 231 241 251 261 301 311 313 321 322 401 411 421 424 427 501 502 511 512 521 522 531 532 541 542 551 552 561 571 572 581 591592,一、资产负债表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材料采购材料燃料轮胎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待摊费用氏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四、成本类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用船舶固定费用船舶维护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五、损益类运输收入运输支出装卸收入装卸支出堆存收入堆存支出代理业务收入代理业务支出港务管理收入港务管理支出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运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88111213141515151619202l232425262729323233353536373838393940404142434343444646474748495051515252535455555656575758585859596060616162附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列会计科目作必要增、减或合并:1.统一核算的专业公司或有独立核算的附属企业的企业,可以增设“拨付所属资金”科目;附属企业可以相应增设“上级拨入资金”科目。

2.有调剂外汇业务的企业,可以增设“外汇价差”科目。

3.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4.有外购商品的企业,可以增设“外购商品”科目。

5.国家拨给特种储备资金的企业,可以增设“特种储备物资”科目和“特种储备基金”科目。

6.经常收取保证金的企业,可以增设“存入保证金”科目。

7.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可以不设“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增设“在途材料”科目。

8.根据需要,企业可以不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而在“材料”“轮胎”“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内分别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核算。

9.低值易耗品较少的企业,可以将其并人“材料”科目核算。

10.预收、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将预收、预付账款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11.材料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的企业,可以将“材料”科目分为“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等科目。

12.企业如发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可以增设“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13.对其他业务中经营规模较大、收入较多的经常性业务,企业可以参照相应行业会计制度,增设有关资产、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等科目,单独核算。

14.还有其他未包括在会计科目表范围内的其他资产、其他负债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有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101号科目现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或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分别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第102号科目银行存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企业如有存人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在本科目内核算。

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企业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月份终了,企业账面结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四、有外币存款的企业,应在本科目下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

所有外币账户的增加、减少,一律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记账。

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时,可按业务发生时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采用中间价,下同)作为折合率,也可按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国家外汇牌价,作为折合率。

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

调整后的各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入财务费用。

外币现金以及以外币结算的各项债权、债务,均应比照银行存款的方法记账。

五、有在外汇调剂市场买人外币的企业,买入外币增加的外币存款仍应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外汇调剂价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增设“外汇价差”科目核算。

买人外币时,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借记本科目(××外币户)(同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合率),按照调剂价大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借记“外汇价差”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贷记本科目(人民币户)。

用买入的外币购买物资、支付费用,按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借记有关物资、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接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借记有关物资、费用科目,贷记“外汇价差”科目;用买入的外币偿还债务,按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借记有关负债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按偿还债务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外汇价差”科目。

在外汇调剂市场卖出的外币,减少的外币存款仍应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实际取得的人民币与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的差额,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卖出的外币如为自调剂市场买人的,应冲销“外汇价差”科目,如有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卖出的外币如为其他来源取得的,应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企业如在外汇调剂市场购人外汇额度支付的人民币,也在“外汇价差”科目核算,并将买入外汇额度同时在备查簿中登记。

以购入外汇额度和配套人民币资金买入外币时,按该外汇额度账面成本,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外汇价差”科目;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借记本科目(××外币户),贷记本科目(人民币户)。

购入外汇额度再出让时,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金额,借记本科目(人民币户),按出让外汇额度的账面成本,贷记“外汇价差”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企业因营运业务而取得的外汇额度,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卖出外汇额度取得的收入,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第109号科目其他货币资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

有境外往来结算业务的企业,发生的信用证存款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企业将款项委托当地银行汇往采购地开立专户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