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金厂矿区黑云母花岗岩成因及含矿性
黑云母全铝压力计估算胶东西北部玲珑花岗质杂岩剥蚀程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140602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 12006CB403503);教育部“111”计划(B071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黑云母全铝压力计估算胶东西北部玲珑花岗质杂岩剥蚀程度王建平,刘俊,刘家军,彭润民,柳振江,付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胶东西北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在不到全国面积1/500的地域内集中了全国岩金产量的1/4。
该区发育两个系列的金矿床:以玲珑、焦家、三山岛、乳山为代表的石英脉型2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和以大庄子、蓬家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滑脱破碎带内的角砾岩型金矿,第一个系列相对更为重要。
矿床形成时间主要集中于120Ma 左右,金成矿与中生代构造动力体制转折密切相关(刘建明等,2001;翟明国等,2004;陈衍景等,2004)。
关于该区金成矿背景、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以及区域成矿规律等已多有研究,成果众多难以一一列举。
而对该区成矿后变化保存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本文利用矿物温压计的方法来研究岩体侵位深度,从而定量地探讨岩体剥蚀程度,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矿床保存条件,对于认识该区矿床成矿后变化保存情况以及区域金成矿潜力评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地质背景与研究方法玲珑岩体是我国东部一个著名的岩体,总面积超过3000k m 2,是胶东地区主要的赋矿岩石,以花岗质岩石为围岩或主要以花岗质岩石为围岩的金矿储量约占总该区黄金储量的93%(周军等,2001)。
玲珑岩体是一个典型的复式岩体,主要包括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的玲珑岩体(双顶、罗山、花山)、肉红色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的滦家河岩体、肉红色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为主的郭家岭岩体以及灰白色细粒艾山花岗岩体等。
玲珑岩体、滦家河岩体侵位时代大约在155Ma,郭家岭侵入玲珑岩体、滦家河岩体之中,形成于130Ma左右;最晚的艾山岩体侵入郭家岭岩体中,形成时代大至在115Ma 。
云母:稀有金属的重要载体矿物

云母:稀有金属的重要载体矿物摘要云母是花岗岩、伟晶岩中的重要造岩矿物,是整个岩浆阶段的结晶产物,并且也是热液过程的参与者。
云母作为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或八面体位置上可容纳锂、铷铯、锡、铌钽等稀有金属。
云母作为花岗岩结晶过程中的贯通矿物和重要的稀有金属赋存载体对进一步揭示云母对稀有金属成矿的特殊重要意义。
关键词云母岩浆-热液演化稀有金属1. 云母中的稀有金属元素花岗岩中常见的云母主要有:白云母、黑云母、锂云母和铁锂云母,根据它们的相对含量,花岗岩可以分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
云母在花岗岩中大部分属于岩浆阶段的结晶产物,但是也有如云英岩那样的热液成因(王汝成等,2019)。
稀有金属包括锂、铍、铷、铯、铌、钽、锡、稀土等,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云母因其层状硅酸盐矿物独特的结构特殊性,即T-O-T结构层间可以容纳其它离子或基团,特别是同为碱金属的稀有元素Rb、Cs可替代K,而在八面体位置上,Li、Nb、Ta、Sn等稀有金属可以部分替代Al、Fe、Mg等。
因此,云母成为稀有金属重要的载体矿物,从而在研究花岗岩或伟晶岩中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锂李洁和黄小龙(2013)对江西宜春复式花岗岩体的研究中,发现了从花岗岩中黑鳞云母、到铁锂云母、再到锂云母的变化趋势。
这一规律几乎在所有与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高分异花岗岩体中都存在。
因此,锂云母的出现是高分异花岗岩最重要的造岩矿物学标志之一(吴福元等,2017)。
1.2铷铯稀有金属花岗岩中锂云母结构中可以容纳铯,成为铯的重要载体矿物,并构成锂云母-铯锂云母系列。
王汝成等(2019)统计文献中含铯锂云母的数据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自然界中难以形成富铯的锂白云母,即铯仅能有选择地进入多硅锂云母晶格中,其晶体化学原因尚未有合理的解释。
铷、铯富集的云母目前限于高演化的LCT(Li-Cs-Ta)型伟晶岩或花岗岩中。
当然,铷、铯在云母中的富集在不少情况下是同时存在,也就是云母中的Rb、Cs含量均比较高。
花岗岩——精选推荐

一、概述化学成分特点:SiO2含量>65%,是硅酸过饱和的岩石,碱质含量一般6~7%,根据里特曼指数分为:钙碱性和碱性两个系列。
FeO、MgO均<小于2%,CaO <3%,在岩浆岩中最低。
矿物成分特点:以硅铝矿物为主(>80%),主要为钾长石、石英和酸性斜长石;暗色矿物>20%,一般5-10%,主要有黑云母、角闪石。
酸性岩颜色浅,色率低,为浅色岩,常呈浅红、浅灰等色,比重较小。
在喷出岩中常有玻璃质。
酸性岩分布极广,而且侵入岩多于喷出岩,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壳。
二、矿物成分及特征主要矿物:碱性长石、石英、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黑云母、角闪石及少量辉石;副矿物:锆石、榍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褐帘石、独居石、磁铁矿、钛铁矿等1.钾长石:有两种变体,正长石和微斜长石。
前者形成温度高于520℃,多见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后者形成温度低于520℃,多见于交代成因的花岗岩。
花岗岩中常见有钾长石和钠长石交生而形成的条纹长石。
成因:一种是钾、钠长石有限固熔体在低温状态下出熔形成的,称分解条纹长石;条纹宽度<0.1mm,多为微纹或隐纹长石,嵌晶形态不规则、呈细脉状,分布有一定方向,多集中于主晶的核部呈雁行式排列,嵌晶钠长石在镜下一般不显双晶。
另一种是钠长石交代钾长右形成的,称交代条纹长石。
特点是:较粗大,常>0.1mm,形态粗糙复杂、轮廓曲折多变,嵌晶在主晶内无一定方位,且多集中于主晶边部,具钠长石双晶或肖钠双晶。
有时在交代成因的花岗岩中还见到钾长石交代斜长石所形成的反条纹长石。
2.斜长石:多为更长石,在偏基性的花岗闪长岩中出现中长石。
镜下观察,聚片双晶发育,双晶纹细,环带结构不发育,但在花岗闪长岩中可见发育的环带。
它们在花岗岩中自形程度比钾长石高,含量与钾长石呈消长关系。
3.石英:在花岗岩中可高达25%以上,是岩浆结晶的最后产物,呈它形粒状充填于其他矿物间隙中,有时与钾长石同时结晶,组成有规则的文象交生结构。
常见气体或液体包裹体,也可见针状金红石、电气石、磷灰石包裹体。
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

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花岗岩是一种具有坚硬、耐磨、耐酸碱等特性的岩石,由于其在建筑、雕刻、装饰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成为了石材工业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石英、长石和黑云母等。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一、石英石英是花岗岩中含量最高的矿物成分,通常占总量的20%~40%。
石英是一种硬度很高的矿物,其硬度可以达到7级,在自然条件下几乎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石英的化学式为SiO2,其晶体结构为六方晶系,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特性。
由于石英的硬度很高,因此花岗岩的耐磨性、耐腐蚀性都很好。
二、长石长石是花岗岩中的另一种重要矿物成分,通常占总量的20%~40%。
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或NaAlSi3O8,其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
长石的硬度较低,通常为6级,但在高温下可以变得很硬。
长石在花岗岩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其强度和硬度,使花岗岩更加坚固。
三、黑云母黑云母是花岗岩中的另一种重要矿物成分,通常占总量的5%~10%。
黑云母的化学式为K(Mg,Fe)3AlSi3O10(OH)2,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
黑云母是一种软性矿物,其硬度只有2.5~3级,但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在花岗岩中,黑云母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其质地的均匀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装饰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石英、长石和黑云母等。
这些矿物成分的特性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作用,使花岗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在花岗岩的开采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选择不同比例的矿物成分,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黑云母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具有独特的外观和优良的物理属性。
它是由主要由黑云母、石英和长石等矿物质组成的。
黑云母花岗岩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装饰和纪念碑等领域,因其美观和耐用而备受青睐。
首先,黑云母花岗岩的外观十分吸引人。
它的颜色多样,主要有灰色、黑色、粉红色等。
在岩石中间分布着许多细小的闪光点,这些是黑云母的独特特征。
岩石表面有着丰富的颗粒状结构,让人感觉有质感。
黑云母花岗岩的纹理也十分丰富,有的呈现出细腻的花纹,有的则呈现出颗粒状的结构。
不同的岩石外观使得黑云母花岗岩成为家居装饰和建筑领域中的热门选择。
其次,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优良的物理属性,使其成为建筑和纪念碑材料的首选。
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硬度、高抗压强度和耐腐蚀等特点。
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重量,不易受到外界的破坏。
加之其表面光滑,容易清洁,使其成为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
另外,黑云母花岗岩还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能够抵御高温和火灾的侵袭。
这使得它在炉膛、烟囱和厨房等高温环境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黑云母花岗岩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它常被用作建筑外墙、地板和台面等装饰材料。
黑云母花岗岩的外观美观、坚固耐用,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品质。
同时,黑云母花岗岩还常被用于制作厨房台面。
其表面光滑、容易清洁,能够避免细菌滋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和卫生的需求。
此外,黑云母花岗岩还被广泛应用于墓地纪念碑的制作。
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可以保证纪念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岩石本身的美观也可以为逝者提供一份尊严和安宁。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购黑云母花岗岩时要注意检查质量。
首先,要检查岩石的表面是否平整,避免出现裂缝和瑕疵。
其次,要仔细观察岩石的颜色和花纹,确保所选岩石与自己的需求相符。
最后,要注意岩石的硬度和抗压强度,选择坚固耐用的材料。
总之,黑云母花岗岩是一种美观、耐久的岩石类型,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室内装饰领域。
其独特的外观和优良的物理属性使其成为人们追求品质和美观的首选材料。
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分类

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5、2006、2007年考过)1、岩浆成因与交代成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由岩浆侵位冷凝形成,经历了从岩浆源区分凝、上升迁移到异地就位的过程——异地花岗岩交代成因的花岗岩指先存在的岩石基本上在固态的情况下由交代作用转变而成——原地花岗岩;形成机制更接近变质作用,也称花岗岩化作用2、岩浆花岗岩形成的主要观点结晶分异作用(Bowen):存在,但规模小。
层状和环状岩体晚期分异物。
混合化作用(Daly):通过同化作用或混合作用形成的混杂岩浆的过程。
只能形成偏中性的花岗岩类岩浆,而不可能形成大型岩基深熔作用或部分熔融作用:认为花岗质岩浆主要是由中、下地壳的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
3、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花岗岩成因复杂的因素1)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地壳内部的不同结构层;消减带的消减洋壳和地幔楔形区2)产出构造背景的多样性岛弧造山带;活动大陆边缘;大陆碰撞带;陆内造山带;大陆裂谷带;大洋中脊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及类型1)物质来源M型地幔与地壳混合型I型地壳中未经风化的火成岩S型地壳中经过风化的沉积岩A型地幔玄武岩浆演化、或玄武岩浆上升后,受地壳不同程度混染或亏损地壳熔融的产物2)构造背景:造山花岗岩、过渡型花岗岩、非造山花岗岩小崔建议:花岗岩的成因与分类是当前岩石学的热点领域。
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岩石学论文也不难发现这一点!上面的“花岗岩MISA分类”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分类。
建议再从CNKI里找下近十几年的相关论文,学习并总结一下“Barbarin的花岗岩物源分类”和“Pitcher的花岗岩构造分类”。
这两个分类十分重要。
汇聚板块边界的岩浆作用(★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7、2008年考了!)俯冲带玄武岩多阶段:板块俯冲→洋壳和大洋沉积物的脱水→流体及酸性岩浆的向上迁移→地幔楔的交代作用和富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和岛弧岩浆的生成。
多源:地幔楔(大洋岩石圈+软流圈上地幔);洋壳(大洋玄武岩+大洋沉积物);海水;大陆地壳的混染。
黑龙江省东宁县五道沟地区岩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云 斜长 变粒 岩 、 色 石 英 岩 、 部 夹 角 闪 片 岩 、 灰 局 阳
第 3 卷 2
第 3 期
黑 龙 江 冶 金
Vo. 2 13
N0 3 .
20l2年 9月
H i nj n Meaug e og ag l i tl ry l
S pe e 2 2 e t 道 沟 地 区岩 金 矿 找 矿 前 景 分 析
地 的主体 。 下 白垩统穆 棱组 ( : K m) 出露 面积 很小 , 一 为 套碎 屑岩 组 合 。岩 性 主 要 为 粉 砂 岩 、 质 岩 和 凝 泥
() 3 晚三叠世 印支 期二 长花 岗岩岩 组 ( 3 y T ) ^
分布在满 天星南 、 神像 洞至 2 k 杨家岭子 3 m、
分 布 的地层 有上 元 古 界 黄松 群 杨 木组 和 阎王 殿组 , 生界 下二 迭统 红 叶桥 组 , 古 中生 界上 三 叠 统
罗 圈站 组 、 白垩 系 下 统 穆 棱 组 以及 新 生 界 第 三 系
中新 统 土 门子组 和船 底 山组等 。
区域上 经 历 了多 期 构造 运 动 , 浆 活动频 繁 , 岩
Ab tac :ti ic s e y t mai al s r t I s d s u s d s se t ly,s c s t tsr t c u h a ha taa,sr c u e,ma mai o k,ohe s e t tu tr g tc r c t ra p cs o h a o a l e l gc lc nd t n n he d p sttpe o n r l a in.Pr s e to l e i ft e f v r b e g oo ia o i o s a d t e o i y fmi e ai to i z o p c fGod Or n W u a g u i n e t o y tmsa ay i. d o o s u d ro k s se n l ss Ke W o ds: n r lz t n c n iins y r mi e a iai o d to ;mi e aiai n tp s r s e t o n r lz to y e ;p o p c
金矿成因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2006-1-10)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
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
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
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
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
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
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
同位素年龄1.4亿年。
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
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
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
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5 2 0
0 5
1 0
2 5
3 0
一
出 ,样 品 J 7为 I 型花 岗岩 ,
J 1 8 —2 0为 S型花 岗岩 。
本 期 黑 云 母 花 岗 岩 的 A / N K较低 , 具有 I 型与 s型 过 渡类 型特 征 。
3 6 0
h Nd s m h a d T b砷 № E f T m h nI
6 E u为 0 . 4 1 2 ~0 . 6 0 ,可 能与部 分熔融或分离结 晶过 程 中斜 长石 晶体 析 出有关 。暗示 本 期黑 云母 花 岗岩为 深部 岩浆 结
晶分异 而来 。
1 橄榄 辉长 岩 ;2 a碱性 辉长 岩 ;2 b亚碱 性辉 长岩 :3辉 长 闪长 岩 ;4闪 长岩 ;5花 岗闪长 岩 ;6 花 岗岩 ;7硅英 岩 ;8二长 辉长 岩 ;9 二 长闪 长岩 ; 1 0二长岩 ;1 1 石英 二长 岩 ;1 2 正 长岩 ;1 3副长 石辉 长岩 ;1 4副长石 二 长闪 长岩 ;1 5副长 石二 长正 长岩 ;1 6副长正 长 岩 ;l 7副 长深 成岩 ;1 8 霓 方钠 岩, 磷霞 岩/ 粗 白榴 岩
晒 胁 { K P H 7 i . r T i n
稀土元素球拉强石标准也分布整式茁
图 7 岩 浆 岩 稀 土 配 分 曲线 图
图8 岩 浆 岩微 量 元素 蛛 网 图
黑龙江金厂矿区黑 云母花 岗岩成因及含矿性
印支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属高 K钙碱性系列 , A / C N K的平均值为 1 . 9 2 , 较上一期偏大 , 岩石类别属准 铝质和过铝质。s i O和 K也较上一期增加。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均为右倾 曲线 ,轻稀土富集型 ,重 稀 土 曲线相 对平 缓 ,铕 亏损较 强 。 在金厂矿区发现多处印支晚期花 岗岩 中存在基性岩浆包体 ,这些包体与寄主岩石都属于同源岩浆演 化的产物 ,表明印支晚期第三阶段黑云母花岗岩岩浆可能为混合成 因,在中生代该地区可能曾发生过壳 幔的相互作用 ,有一定量的幔源物质加人到地壳中 … 。 该 区 的地质 演化 分为 古亚 洲洋 构造 演化 阶段 和滨太 平洋 构造 演 化两个 阶段( 黑龙 江省 地质 局 , 1 9 9 4 o 新元 古 代形 成 了结 晶基底 ,并 在后 期 发生 了强 烈韧 性剪 切 变形 。古 生代早 二 叠世 进入 上叠 盆地 形成 发 展 阶段 。三叠纪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 ,引起火山喷发和大规模岩浆侵入 。 总的来说 ,本期黑云母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 、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轻/ 稀土强烈分馏等特点 , 暗示本区花 岗岩为深部岩浆结 晶分异而来 ,在成岩过程 中有地壳物质混染 ;本区岩浆活动主要与滨太平 洋大陆边缘演化有关 。印支晚期第三阶段黑云母花 岗岩是 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拆沉作用 , 幔 源岩 浆底 侵导 致先 存玄 武 质地壳 熔 融形 成 。
图 4印支晚期第三 阶段岩浆岩 T AS图解
I r —I r v i n e分界 线 ,上方 为碱 性 ,下方 为亚 碱性
2 _ 3 微量元 素 地球 化花 岗岩微 量元 素 配分模 式 的总体 趋 势一致 ( 图 8) 。N b由负异 常到无 异 常 , z r 、H f 由负异常到正异常 , T i 负异常越来越显著 , s r 由正异常转为强烈负异常 , 显示 出岩浆强烈分异的 特征。s r 的亏损与斜长石和钾长石 的分离有关 ,因为花岗岩中 s r 替代 c a 、N a 富集于长石 中; P和 T i 负 异常是因为副矿物磷灰石 、钛 ● 铁矿分离所致。 N b 、 T a 的亏损 准铝质 过 铝 质 与Z r 、 Hf 的富集 表 明源 区残 留 相 中可 能有 角 闪石 的存 在 。 以 C s 、R b 、T h等大 离子 ● 亲石元素 ( L I L E)富集 ,s r 、 G a 、T i 亏损 ,S r 、N b亏损 不 明显 ,Z r 、H f 、T a出现 正异 常 ●J 7 为特 征 ,与 中 国花 岗岩类 球 粒 A / NK _J l 8 —2 O 陨石标 准 化 的微 量 元素 蛛 网图 图 6 岩 浆岩 铝 质 准 铝 花 岗岩 A J KA , l ( NC判 别 图解 是 一致 的 ,表 明岩 浆源 区存 在 定数量的地壳物质参与,指 示 源 区性 质很 可能 与受 到早 期俯 冲作 用改 造 的岩石 圈 富集地 幔有 关或 是源 于软 流 圈的基 性岩 浆 与地壳 物 质 混合 作 用 的结 果 。 2 . 4成因分析 从 花 岗 岩 成 因 系 列 N a 2 0 一 K 2 O图解 ( 图 9) 中看
! 篁 鲞 箜3 期
四 川地 质学 报
V o 1 . 3 5 N o . 3 S e p . ’ 2 0 1 5
落人高钾钙碱性系列 , 这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是相似的; 在岩浆岩铝质准铝花岗岩 A / N K A / K N C 判 别 图解 上 ,A / C N K( 含铝 指数 )值变 化 范 围较 大 ,而 A 1 O , 的含量 则为 1 3 . 6 3 % 1 5 . 1 5 %,其 平均 含量 为 1 4 . 3 9 %,可以判断岩石类别属偏铝质和过铝质。另外 ,根 据岩浆岩 C I P W 标准矿物计算结果 ,岩石分异指数 D I 在 8 2 . 1 1 %~ 8 5 . 4 2 %之 间 ,指示 分异 程 度较 高 ,固结 指数 s I 在 5 . 6 8 - 6 . 5 3 之间 , 分异指数高和固结指数低 , 反映了本 区花 岗岩经历了较长的演化分异 ,与准铝质到弱铝质花岗岩类 特 征类 似 。 2 . 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从稀 土 配分 曲线 图看 出 ,稀 土 曲线形 态基 本 一致 ,均 为向右倾斜的平坦型曲线除了 E u ( 图7 ) 。 稀土总量 ∑R E E 为( 1 7 3 . 3 7 ~1 5 9 . 0 8)×1 0 , 介 于 下地壳 和 上地壳 之 间 ( 分 别为 1 4 6 . 4 X 1 0 ~ , 6 6 . 9 X 1 0 ) , 花 岗岩 平均 为 1 3 9 . 0 1 X 1 0 , 其值较高 , 为稀土富集性的壳源物质重熔结晶的产物, 反映 为酸 f 生 岩的特征 ; ( L R E E / H R E E) 的范围在 8 . 2 6 ~ 8 . 7 0 , 反 映稀土元素 R E E 分异程度中等 ; 具有较强的 E u 铕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