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的方法与技术
农药的使用技术和方法

农药的使用技术和方法农药是指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或生物制剂,其使用技术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畜安全。
下面将从农药的选择、使用剂量、施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农药的使用技术和方法。
一、农药的选择1.根据作物病虫害类型选择农药。
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选择专门用于防治该病虫害的农药产品。
例如,对于杂草,应选用特效除草剂;对于病害,应选用具有对应功效的杀菌剂;对于害虫,应选用有针对性的杀虫剂。
2.要了解农药的特性和用途。
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比如有些农药只能杀死害虫,但对病原菌无效,而有些农药则可以同时对抗害虫和病原菌,因此在选择农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要注意农药的持效期。
不同的农药持效期不同,有些农药只能持效数天,而有些则能持效数周甚至数月,因此在选择农药时要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持效期。
二、使用剂量1.根据作物和病虫害情况确定使用剂量。
使用农药的剂量要根据作物类型和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过大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剂量过小则无法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2.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方法都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有详细说明,使用者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准确地配制浓度和使用剂量。
三、施用方法1.农药的均匀喷雾。
农药的施药应均匀喷雾,确保农药能够充分接触到作物的叶面,避免出现雾滴集中或漏施的情况。
2.颠倒方向喷施。
如果作物是多层或大型作物,施药时应适当调整喷施角度,保证农药能够覆盖到作物的整个叶面,避免单方向施药导致叶面部分被遗漏。
3.施药时间的选择。
对于杀虫剂,一般应选择害虫发生的高峰期进行施药,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而对于杀菌剂,可以在作物病害初发期进行防治,甚至在作物受病害威胁时进行预防性施药。
四、安全注意事项1.穿戴防护服。
使用农药时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以避免接触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
2.保证施药环境通风良好。
农业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农药使用安全指南

农业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农药使用安全指南农业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农药使用安全指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然而,不正确或不安全的农药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环境和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农业行业的安全操作,本指南将详细介绍农药使用的各项规范和安全措施。
一、农药储存与保管1.选择适当的储存位置:农药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仓库中。
仓库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以及食品和饮水储存区。
2.安全储存容器:农药应放置在密封的、坚固的储存容器中,容器上应清晰标注农药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3.禁止混存:不同种类的农药不得混存,以免发生交叉污染。
4.储存温度控制:储存的农药应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影响其效果。
二、农药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阅读标签和说明书:使用农药前,仔细阅读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使用时机、使用剂量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2.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和防护眼镜等。
3.检查设备和器具:确保使用的喷雾机、搅拌器等设备无损坏,并且洁净无杂物。
4.安全距离:使用农药时,应与附近的人员、农作物和动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喷雾飘散或接触到其他物体。
三、农药施用技巧1.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避免在强风、高温或雨天施用农药,以免影响喷雾效果或导致农药流失。
2.正确稀释药剂:按照标签和说明书上的指导,正确稀释农药,以确保施用剂量的准确性。
3.均匀喷洒:确保农药均匀喷洒于农作物表面,避免重复喷洒或遗漏施用。
4.避免污染水源:农药施用时,要远离水源,以免农药通过水流进入河流、湖泊或水源地。
四、农药使用后的处理与清洗1.处理剩余药液:农药使用完毕后,剩余的药液应妥善处理,不能直接倒入水源或大地中。
2.设备清洗:使用完毕后,喷雾机、搅拌器等设备应进行彻底清洗,避免留下残留农药。
3.个人清洁:使用农药后,应立即洗净受污染的衣物,卸下防护装备,并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身体。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措施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措施一、前言在现代农业中,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不当的使用和管理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确保农药的安全、高效使用,制定科学规范的农药操作规程,完善合理的农药安全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二、农药的选择与购买在农业生产中选择正确的农药非常重要。
农户和农药使用者应了解作物的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特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
购买农药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注册证号等信息。
三、农药储存与保管储存农药时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湿。
农药应与食品、饮料、饲料、饲草等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交叉污染。
并需将农药存放在专用储存柜中,上锁并设有标识,以防止非法接触和误食。
四、农药的正确使用1. 作业前准备:使用农药前,应了解目标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方法和最佳喷雾时机。
2. 防护措施: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户和从业人员应佩戴防护服、帽子、口罩、防护手套等防护装备,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农药。
同时,在使用农药的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避免接触。
3. 农药施用:根据农药的不同特性和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施用方法。
如喷雾、灌溉、喷雾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风速、压力与喷头高度,尽量避免农药的漂移和流失。
4. 施药期间注意事项:严禁在风速大于4级或降雨的情况下进行农药喷洒。
并在施药过程中,禁止携带食品、饮料和吸烟,以防止农药残留通过口腔进入体内。
5. 施药后处理:使用完农药后,应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和防护装备,并将农药残留物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
五、农药包装物的处理在农药使用完毕后,应对农药包装物进行分类、清洁和妥善处理。
不同种类的农药包装物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六、农药残留监测与风险评估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需要进行监测与风险评估。
农药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

农药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当使用不仅会对农田和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农药的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一、农药的保管1.选择专门存放农药的场所:农药应单独存放,不与粮食、饲料、种子等物品混放。
农药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和隔离功能,可以设置专门的防火设备。
2.明确农药的归类和标识:根据农药的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
农药容器上应有明确的标识,标明农药的名称、成分、剂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3.严格控制农药的进出:农药的购进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程序,并留存相关购进记录。
农药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点库存并记录。
4.定期检查农药库房:定期检查农药库房的防火、防潮、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农药容器是否完好,有无泄漏和破损现象。
5.建立农药库房台账:对农药库房的进出、存量、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库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选择适当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适当的农药。
首选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并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2.准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农药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和使用时机等。
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农药。
3.保护好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面具、手套、过滤式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4.注意农药的施用环境:避免在风大、温度高、降雨后等不利条件下使用农药。
禁止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使用农药,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5.正确储存和处理农药残留物:使用农药后,应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合理处理农药残留物。
尽量不要将农药残留物倒入水体或土壤中,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6.暂时搁置农药的使用: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环境或情况,如特大暴雨、高温天气等,应暂时搁置农药的使用,以免造成意外情况发生。
7.建立农药使用疑问解答机制:针对农药使用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建立解答机制,及时回答农民的疑问,确保农药的正确使用。
正确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的方法与技术

正确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的方法与技术农药的使用是农作物鼠、虫、草、病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使用却是低效率的,实际喷撒出去的农药只有极少部分能达到防治靶标上,Metcalf(1980)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不足1%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
因此,正确的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减少或基本消除农药喷到非靶标植物上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
1.农药的鉴别方法1.1水溶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和乳剂农药。
可取50克粉剂农药,放在玻璃瓶里,加一定量的清水,稍加搅动,半小时后,如果颗粒悬浮均匀,瓶底无沉淀,说明此药没有失效。
可湿性粉剂在储存中易变成块状,先将结块的粉剂碾碎,加入少量水,如果很快溶解,证明药没有失效,不是假药。
1.2震荡法适用于乳剂农药。
先看上下是否分层,如果分层,可上下震荡,使其均匀一致,再静置一小时,如果仍然分层,则不是失效便是假药,不可再用。
1.3包装法检查标志,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农药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剂型、农药使用方法、生产厂家及准产证、登记证等标志。
如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农药或劣质农药。
1.4溶解法运用于有沉淀的乳剂农药。
可将药剂放在35~40℃温水里浸泡一小时,如瓶底沉淀物溶解,证明此药还可以使用;也可将瓶底的沉淀物滤出,放在碗里加适量的水,如沉淀物溶解,说明此药没有失效;若沉淀物少部分没有溶解,证明此药快要失效,但还可使用。
1.5灼烧法适用于粉剂农药。
可先取适量粉剂农药在金属铁板上,然后在火上灼烧,如果出现白烟,证明没有失效;若没出现白烟或不溶化,证明是假药。
2.农药的保管和贮藏技术2.1农药的保管方法(1)农药应当贮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瓶装农药不要倒放或卧放,以免泄漏。
农药合理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农药合理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变得尤为重要。
农药作为一种常用的农作物保护工具,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正确或滥用农药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1.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病虫害的特点:在使用农药之前,种植者应该了解自己所种植的农作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可能遭受的主要病虫害。
不同的作物和病虫害有不同的对策和防治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较为合理。
2. 选择合适的农药: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农药品种,而不同的农药对于不同的病虫害有着不同的效果。
种植者在选择农药时应该根据自己所需要防治的病虫害,选择对这些病虫害有效的农药品种。
同时,要注意查看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使用农药时,种植者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指导,确保使用农药的剂量正确。
使用过多的农药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农作物的质量下降,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而使用过少的农药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因此,正确地控制农药的使用量是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技巧之一。
4. 注意农药的施药时间和频次:不同的病虫害有其特定的生长和繁殖季节,种植者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频次。
有些病虫害需要在农作物生长的特定阶段进行防治,而有些则需要进行定期的防治。
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和频次进行施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5. 防止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种植者在使用农药之后,应该注意等待足够的时间,确保农药能够充分降解和分解,以避免农产品中出现农药残留。
此外,还应该注意在采摘农作物之前,停止使用农药的一段时间,以确保采摘的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6. 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农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在使用农药时,种植者应该注意保护周边的水源、土壤和生物资源。
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与安全操作

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与安全操作农业生产中,农药被广泛用于保护作物、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保护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为您介绍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与安全操作,以确保农药的有效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1. 农药使用前的科学指导在使用农药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指导。
1.1 病虫害的识别与监测病虫害的识别非常重要,只有准确辨认出病虫害种类,才能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防治。
农民可以通过田间观察、虫口密度调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来进行病虫害的监测。
1.2 农药种类与选择了解不同农药的种类和特点,是正确选择农药的前提。
根据病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同时,应防止长期连续使用相同的农药,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1.3 病虫害的防治指标科学指导要求我们了解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即病虫害种类主要是什么、危害程度如何、防治时间和方法等。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我们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防御能力。
2. 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农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2.1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农药时,务必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这些防护用品能有效减少农药对人体的接触和吸入,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2.2 遵守农药使用剂量和规定浓度农药使用过量或过浓会增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剂量和浓度进行稀释和施用,严禁擅自增加剂量或浓度。
2.3 安全操作原则农药使用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安全操作原则:2.3.1 不在风大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免农药随风飘散,污染周边环境和水源。
2.3.2 使用农药时注意自身姿势,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2.3.3 使用农药时避免食物和饮水接触农药,以免引发食物中毒。
2.3.4 使用农药后,及时彻底清洗工作服和器材,防止残留农药的二次污染。
2.3.5 使用农药后,及时洗手、洗脸,更换干净衣服,避免农药残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农药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

农药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第一篇:农药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成都市青白江区园林绿化局农药(药瓶)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我处病虫害防治药品的安全管理,凡我处购进的药品必须实行专仓保管和专箱存放。
施药组负责药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
一、药品保管措施(一)液体农药液体农药(包括乳油、水剂等)易挥发、易燃烧,贮存时要注意隔热防晒,保持干燥通风。
(二)固体农药固体农药(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等)吸湿性强、易结导体变质,贮存时要注意隔湿防潮,不宜堆高重压,不能与碱性物质接触以免失效。
(三)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不耐高温,不耐贮存,容易吸湿发霉,生物活性降低,所以宜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两年。
二、安全用药措施(一)施(配)药必须戴橡皮或塑料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配药时应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
严禁用手拌药。
(二)施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逆风施药或第二篇:农药的安全使用及保管注意事项农药的安全使用及保管注意事项1、目的规范绿化工作的管理,确保员工安全操作。
2、范围适用于各项目绿化工作的管理。
3、内容一、农药的安全使用为了安全使用药剂,防止发生药害、中毒事故,须注意下列事项:1、参加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健康的身体,孕妇、皮肤病、高血压、月经期或哺乳期及对药物过敏的人,不要参加这些工作。
2、参加人员应当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措施,穿戴好工作服、风镜、口罩、手套等。
3、喷药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雨天或高温炎热的中午不宜喷药;有微风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站在顺风上头,顺风喷洒;风力超过四级停止喷洒。
4、李、桃、等核果类植物不能使用波尔多液;榆叶梅、梨、杏等植物对敌敌畏、氧化乐果易产生药害,应当特别注意。
5、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之间不能连用。
应当保持一定间隔时间。
6、喷药或配药时,不能谈笑打闹、吃食物、抽烟等,如中途休息或工作完毕必须用肥皂或碱水洗净手脸。
工作服要经常洗涤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的方法与技术
农药的使用是农作物鼠、虫、草、病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使用却是低效率的,实际喷撒出去的农药只有极少部分能达到防治靶标上,metcalf(1980)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不足1%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
因此,正确的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减少或基本消除农药喷到非靶标植物上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
1.农药的鉴别方法
1.1水溶法
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和乳剂农药。
可取50克粉剂农药,放在玻璃瓶里,加一定量的清水,稍加搅动,半小时后,如果颗粒悬浮均匀,瓶底无沉淀,说明此药没有失效。
可湿性粉剂在储存中易变成块状,先将结块的粉剂碾碎,加入少量水,如果很快溶解,证明药没有失效,不是假药。
1.2震荡法
适用于乳剂农药。
先看上下是否分层,如果分层,可上下震荡,使其均匀一致,再静置一小时,如果仍然分层,则不是失效便是假药,不可再用。
1.3包装法
检查标志,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农药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剂型、农药使用方法、生产厂家及准产证、登记证等标志。
如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农药或劣质农药。
1.4溶解法
运用于有沉淀的乳剂农药。
可将药剂放在35~40℃温水里浸泡一小时,如瓶底沉淀物溶解,证明此药还可以使用;也可将瓶底的沉淀物滤出,放在碗里加适量的水,如沉淀物溶解,说明此药没有失效;若沉淀物少部分没有溶解,证明此药快要失效,但还可使用。
1.5灼烧法
适用于粉剂农药。
可先取适量粉剂农药在金属铁板上,然后在火上灼烧,如果出现白烟,证明没有失效;若没出现白烟或不溶化,证明是假药。
2.农药的保管和贮藏技术
2.1农药的保管方法
(1)农药应当贮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瓶装农药不要倒放或卧放,以免泄漏。
(2)贮藏前,一定要检查开口后的农药瓶内、外盖是否盖紧,开口后的(纸、塑)袋装农药的袋口是否扎紧,以免农药失效。
(3)农药不得与粮食、食品、饲料等混放在一起。
(4)贮放农药的地点应设置警示标志或小孩不易找到的地方,以免小孩误拿误食。
2.2农药的保管注意事项
(1)严禁与粮食、种子、食品、化肥、其他化学品、油料、生活用品混存;严禁贮于牲畜经常活动的地方;防止儿童接触;禁止接近火源或高温区域。
(2)严禁在农药贮存库房内动用明火或进行电焊、吸烟、饮食、休息等活动,防止人身中毒事故发生。
(3)应选择通风、阴凉、干燥、防火、防毒、防潮、防高温的地方,严禁明线接电。
(4)避免混放农药分为碱性、酸性和中性。
碱性农药有敌稗、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酸性农药有溴氰菊酯等;中性农药有克瘟散等。
这三种不同性质的农药,在储存保管时要隔开存放,距离保持在0.5米以上,否则,会使农药变质失效。
(5)注意密封农药易挥发失效,造成空气污染,保管时一定要把瓶盖拧紧,实行密封。
3.农药的施用技术
3.1药辊涂抹技术
主要用于内吸性除草剂使用,药液通过药辊(一种利用能吸收药液的泡沫材料做成的抹药滚筒)从药辊表面渗出,只需接触到杂草上部的叶片即可奏效。
此方法欧美国家已研究开发出了多种式样的
“涂抹机械”,可满足多种场合作业的需要。
3.2低量喷雾技术
指单位面积上施药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不仅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还开发了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
3.3静电喷雾技术
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缺点是带电雾滴对植株层的穿透力较弱。
此技术在非洲已广泛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3.4丸粒化施药技术
对于水田使用的水溶性强的药剂,可以采用丸粒化施药技术,只需用手把药丸均匀撒于农田中即可,工效提高十几倍,且没有农药漂移,不污染邻近作物。
此技术在我国南方养蚕区已得到应用。
3.5循环喷雾技术
对常规喷雾机具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在喷洒部件的相对一侧加装药物回收装置,将没有沉积在靶标植株上的药液收集后抽回药液箱,循环利用,可大幅度地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
此技术在欧美国家已大面积使用。
3.6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针对喷雾技术是在现代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光电元件作为传感器,当喷头下“发现”靶标时即喷出药液,否则喷头停止喷雾。
美国已将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果园喷雾机,该系统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确定果树形状,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农药喷雾特性始终根据果树形状的变化而自动调节。
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农药有效利用率,代表了农药使用技术的方向。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