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防护作业规范1
产品防护作业程序(含表格)

产品防护作业程序(IATF16949-2016)1.0目的规范产品、物料搬运和储存管理流程,确保各类货品在储运期间标示清楚、帐实相符,并防止料品变质或搬运过程中受损。
2.0范围凡成品、半成品、物料、包材等料品之储存及搬运、出货、入库作业皆适用。
3.0定义无4.0权责4.1PMC仓库:负责各类料品的储存区域规划、储存环境管制、料品搬运、发放、点收、入库、出货、盘点及库存复检的提出。
4.2品保部门:负责出入库料品的质量检验和库存料品质量的复检,以及待判定物料的责任人。
4.3生产部门:负责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成品的正确包装。
4.4PMC生管:负责产品的出货通知,以及库存呆料的跟进及处理。
5.0程序5.1料品储存区域规划与标示5.1.1仓库管理人员应对仓库作明确的仓库区域平面图,设置待验区、客供品区、暂存区等多种区域,并对各区域明确标示。
5.1.2各类料品应依仓库区域平面图储存在规定之区域内。
5.1.3在仓库醒目位置张贴“严禁烟火,闲人免进”等标语牌,并彻底督促和落实。
5.2料品的搬运5.2.1料品上落货架或装卸货车时要堆放牢固,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摔倒而损5.3料品点收、入库及包装5.3.1来料确认a.厂商交货送抵本公司进料仓库,将货品放到进料仓库待验区,并将送货单送至进料仓库收料人员。
b.仓库收货人员应依据采购单核对供应商的送货单.并根据送货单查核实物无误后将送货单转IQC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仓库收料人员依需求等级在送货单上标注货品检验需求时效等级,急件在收货单上注明“急件”c.急件收货单最迟须在四小时内完成检验,一般件最迟须在二日内完成检验。
d.仓库收料人员每日收料入仓库系统帐,.以利生管及采购跟进物料的到位状况.5.3.2物料及产品的入库a.IQC进料检验合格后,仓库人员将贴有合格标签的物料或产品进行入库作业.b.公司自制产品按各生产部门入库单数量点收且确认有贴品保检验合格标签后进行入库作业.5.3.3各系列自制成品包装参照各产品的包装作业办法,各系列外购材料包装要求厂商在外箱贴上原物料识别单及相应的环保标识,原物料识别单上必须注明厂商名称、公司料号、数量及生产或进货日期。
安全防护作业规范文

安全防护作业规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作业规范势在必行。
二、作业规范的目的和意义制定和执行安全防护作业规范,可以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效避免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经济损失。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任务和目标:在作业开始之前,必须明确作业任务和目标,确保职工对工作的要求和重点有清楚的认知,减少人为疏忽和失误。
2.安全设备准备: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风险程度,提前准备和检查必要的安全设备,确保其完好可用。
3.作业场所检查: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仔细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4.作业人员培训: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作业中的安全防护要求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作业环境的要求,明确要求职工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操作或走捷径,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在进行作业时,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4.防止化学品事故:对于需要接触和使用化学品的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5.注意防火防爆措施:对于易燃易爆的作业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作业过程的监督与管理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2.加强督导和指导: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督导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持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建立事故报告机制: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或事故风险,要建立事故报告机制,及时报告上级,进行处理和事故鉴定,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工程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工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范围内所有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第三条工程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三)严格检查、规范使用;(四)定期更新、确保质量。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工程项目经理为本工程安全防护用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一)制定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回收等工作;(三)定期检查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四)对违反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六条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职责:(一)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擅自拆卸、改装或丢弃;(二)发现安全防护用品损坏、失效等情况,应及时报告;(三)参加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三章采购与验收第七条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一)根据工程需求,编制安全防护用品采购计划;(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三)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产品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条款;(四)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安全防护用品的验收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一)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标识、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二)性能检测:检查产品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三)包装检查: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密封。
第四章储存与发放第九条安全防护用品的储存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产品特性分类存放,避免混淆;(二)保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防潮、防尘;(三)定期检查库存情况,确保数量准确、质量合格。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1.目的在产品的整个形成和最终完成交付过程中,规范防护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保护、污染控制和交付等活动,以防止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外购和外协产品、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物资流转的搬运,负责产品的包装工作。
3.2仓库负责库存物资的贮存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物资入库和出库的搬运。
3.3营销部负责产品的交付。
3.4产品研发部负责包装设计。
3.5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写必要的搬运、包装作业指导书。
3.6质量部负责入库物资的验收检查及贮存过程中出现问题物资的复查工作。
3.7各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内物品的保护。
4.工作程序4.1包装要求。
4.1.1产品研发部应根据产品的特点以及环保、安全的要求制定产品的包装规范并对包装进行设计。
设计包装时应考虑在包装物上设立必要的防护标识,如小心轻放、请勿倒置、堆码、易损、防淋、防压等防护性标识。
4.1.2包装材料入库前由质量部IQC质检员验收。
4.1.3生产部按包装作业指导书、工序卡的要求进行包装、装箱作业并做好适当标识。
质量部对包装的质量进行检查。
4.2污染控制、搬运要求。
4.2.1编制必要的污染控制、搬运作业指导书。
4.2.2使用与产品特性相适应的容器和搬运工具,防止产品损坏、被污染或变质。
4.2.3作业人员按《污染控制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个人卫生以及工作环境的维护。
4.2.4防止超高搬运,以免物品坠落砸伤员工。
4.2.5搬运天那水等化学品,要防止意外倾倒、泄漏,以免污染环境、伤害员工。
4.2.6搬运中,注意保护产品标识,防止丢掉或被擦掉。
4.2.7对搬运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熟悉搬运要求。
机动叉车、吊车操作者,需持证上岗。
4.3贮存、与保护。
4.3.1贮存环境。
仓库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明亮、清洁、通畅。
仓库区严禁烟火,配置适量的消防器材。
4.3.2验收入库1)入库产品必须检验合格,产品包装容器/产品标识卡上应有检验印章或标签。
建筑施工行业安全防护规范

建筑施工行业安全防护规范引言: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行业,其作业环境艰苦且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保障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行业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防护规范。
本文将从人身防护、设备安全、施工环境和安全培训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一、人身防护在建筑工地上,工人的人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施工行业应制定明确的人身防护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 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施工现场应佩戴标准劳动防护装备,如安全鞋、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
其中,头盔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以确保在高空作业时的头部安全。
工人应自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装备。
1.2 安全绳索和安全带对于高空作业、爬升作业等高风险操作,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带,并通过安全绳索与建筑物固定连接。
这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坠落的风险,并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1.3 灭火器和急救设备建筑工地上应设立易于获取的灭火器和急救设备。
工人应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演练。
急救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设置专人负责对工人进行急救。
二、设备安全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设备安全是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设备安全方面的规范:2.1 设备维护和检修建筑施工行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和检修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2 机械操作规范对于需要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的工地,应制定机械操作规范,并进行相关培训。
工人必须具备操作机械设备的资质,并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2.3 周边设备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如警示标志、围栏、安全网等,以保护工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施工环境施工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以下是一些施工环境方面的规范:3.1 组织有序建筑施工行业应建立规范的施工组织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JGJ 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被规范

1总则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和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施工生产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合用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管理。
1.0.3 从事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有关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应依据本标准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使其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
1.0.4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正确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5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及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
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及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以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 本标准所列劳动防护用品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的人员和进入施工现场的其他人员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2.0.2 从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使用。
2.0.3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
2.0.4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应按作业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在2m及以上的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悬崖和陡坡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
2.0.5 从事机械作业的女士及长发者应配备工作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2.0.6 从事登高架设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滑落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为从事自然强光环境下作业的施工人员配备防止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7 从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的劳动防护用品。
2.0.8 从事焊接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灼伤,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及作业风险控制

优点: 适用范围广 气源经济方便 呼吸阻力小 佩戴舒适、性能稳定安全 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简便
第38页
b.呼吸护具类
正压式呼吸器:
使用环境: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
烟雾,粉尘环境
空气中悬浮有害物质污染物
空气氧气含量较低,不能工人正常呼吸
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第39页
b.呼吸护具类
正压式呼吸器:
气瓶减压阀 气瓶阀接口
腰带
安全阀 减压阀 报警器
供给阀
压力表 面罩
背带 束带
背架 软管
快速接 口
第40页
➢工作原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正压呼吸器
第 41 页
➢使用前检查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 42 页
➢使用时正确戴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系牢胸带。
第 43 页
➢使用时正确戴法 •调节肩带长度松紧适宜。 •固定腰带。
落防护产品,如 脚手架、 安全带。
第16页
三、劳动防护用品选择及防护用品介绍
1、劳动防护用品选择
d.听觉器官防护类 a.头部防护类
c.眼(面)部护具类 b.呼吸护具类
e.防护服装类
g.防坠落类
f.手足防护类
第17页
a.头部防护类
安全帽:
第18页
安全帽结构
帽壳
帽舌
顶筋
帽沿
第 19 页
安全帽结构
第 44 页
➢使用时正确戴法 •打开气瓶主阀检查气瓶内压力。 •面罩颈带套在脖子上。
第 45 页
➢使用时正确戴法 •将面罩自下而上套在颜面部。 (注意下颌的位置) •向后上方拉紧颈带至松紧适宜。
第 46 页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2) (1)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险的个人防护用品。
它又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公司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音耳塞、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罩、防化服、防火服、防砸鞋、电工绝缘鞋、安全带等。
公司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衣、工鞋、口罩、防护眼罩、防护手套等。
➢安全帽防护作用:防止物体打击伤害;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防止机械性损伤;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它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保护人的头部不受伤害或降低头部伤害的程度。
1、飞来或坠落下来的物体击向头部时;2、当作业人员从2m及以上的高处坠落下来时;3、当头部有可能触电时;4、在低矮的部位行走或作业,头部有可能碰撞到尖锐、坚硬的物体时。
安全帽的佩戴要符合标准,使用要符合规定。
如果佩戴和使用不正确,就起不到充分的防护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1、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
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至少不要小于32mm为好。
这样才能保证当遭受到冲击时,帽体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缓冲,平时也有利于头和帽体间的通风。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
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
3、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
这样不致于被大风吹掉,或者是被其他障碍物碰掉,或者由于头的前后摆动,使安全帽脱落。
4、安全帽体顶部除了在帽体内部安装了帽衬外,有的还开了小孔通风。
但在使用时不要为了透气而随便再行开孔。
因为这样作将会便帽体的强度降低。
5、由于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
所以要定期检查,检查有没有龟裂、下凹、裂痕和磨损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更换,不准再继续使用。
任何受过重击、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论有无损坏现象,均应报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為使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物料在生產,搬運過程中有效的保護品質所制定的產品擺放作業方法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制造部門管理。
3、權責
略..........
4、管制重點
4.1總則要求:
產品之擺放以不超過棧板、工作台車遍界為原則;以保護材料﹑產品為目的,最終達到方便搬運材料﹑產品;避免物料混淆﹑產品數量不確切之作用.
4.2.3擺放作業要求.
4.2.3. 1所有物品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堆放.
4.2.3. 2物品堆放必須重心居中,嚴禁傾斜.
4.2.3.3整體物品堆放時,必須疊放整齊,按規格之大小擺放.
4.2.3.4物品堆放分類: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必須擺放在指定專用位置,嚴禁與其他物品混堆.
4.2.3.5散件物品堆放時,應盡可能按規格擺放,減少混亂.
4.2.3.6所有物品堆放區域不得占用其他通道或作業場地,以免影響其他生產作業正常進行.
4.2.3.7物品堆放時必須遵循下重上輕之規則.
4.2.3.8物品堆放時嚴禁擠壓,以免物品變形.
4.2.3.9物品堆放時必須注意防火、防潮、防盜、防爆晒.
4.3 產品搬運作業標準
產品搬運以不改變原保護措施為原則;任何可能引起產品變形﹑產品划傷等隱患均不可取.
4.3.1現場產品搬運主要使用拖車、工作台車;其使用要求如下:
4.3.1.1運行前,必須先檢查物品擺放安全及通道安全.
4.3.1.2運行時,應緩慢啟步,以免加速過快而導致物品滑落.
4.3.1.3行至狹道、彎道或作業場所中時應減速慢行,以免與人與物或與其他車輛相撞.
4.3.1.4拖車上、下坡道時嚴禁沖行,以免發生意外,下坡車須讓上坡車先行,做到禮讓先行.
4.3.1.5裝載重物上、下坡時,應增加人手護物.
4.3.1.6行至車間門口、路口處,必須做到“先停再看后通過”之規則.
4.3.1.7拖車、工作台車載貨運行時,嚴禁急轉彎,以免傾覆,發生意外.
4.3.1.8嚴禁把拖車搖杆壓下后,放手任其反彈,造成拖車損壞.
4.3.1.9嚴禁用拖車、工作台車載人,嚴禁玩耍性行走.
4.3.1.10拖車、工作台車停放應在指定地點,嚴禁亂丟亂放.
4.3.1.11拖車、工作台車出現故障,應及時報修,嚴禁擅自拆裝,以免造成損壞,拖車、工作台車作業時嚴禁動作粗魯.
4.4擺放作業標準:擺放共分成品,半成品,在制品,三種不同作業方式
4.4.1在制品的擺放
4.4.1.1制程員工拿產品時要輕拿輕放,不得拖曳摩擦工件,避免摔傷,劃傷和變形。
4.4.1.2制程中將工件用流水線流入下工站時,工件不得重疊擺放,依序擺放確保下工站員工拿起工件生產時不做旋轉
調整動作。
4.4.1.3制程中對較小工件應用隔板整齊擺放工作台車上後流入下工站,工件不得有重疊擺放。
4.4.1.4制程中較大的產品使用棧板擺放,擺放時不得超出棧板邊緣,高度不得超過1.5m.
4.4.1.5外觀有特殊要求的(列舉:鋁產品、sus拉絲、需電鍍陽極處理的產品)、不烤漆等產品在加工作業時必須帶干
淨手套,另在隔層紙板上和產品上必須舖一層珍珠棉做防護(在制造<即包裝前>過程嚴禁用氣泡卷做防護。
4.4.1.6所有在制品擺數量每層必須統一,最上面一層可以是尾數。
所有標識必須在正面清晰可見位置,
4.4.1.7對不良品一經發現立即按不良品處理流程執行.並在轉下工站之前,放在棧板或工作台車最上層作試模之用.
4.4.1.8針對沖壓二課在制品擺放做以下規定:
a.針對所有Cover必須使用產品架串起,注意所串數量必須是整數但所串產品重量不可超過1kg
b.針對所有Fin’產品採用方形鐵盒裝起,注意所裝數量必須同意最上層可以是尾數
c.針對所有鉚合件產品,包括部件採用黑色膠筐裝起,注意不可層疊,每層必須使用紙版隔離,每層數量必
須統一,最上層可以是尾數。
d.針對膠筐使用區分做以下分類
1.Cover(包括電鍍cover和烤漆cover)採用藍色膠筐放置,電鍍採用專用藍色膠筐
2.Fin(包括電鍍fin與烤漆fin)採用黃色膠筐放置
3.鉚合件採用黑色膠筐放置
4.4.2半成品的擺放
4.4.2.1所有在制品相同日期同一料料號應盡量集中擺放。
4.4.2.2半成品區域應遵循:大,多產品,後作產品,在架子上層使用纏繞膜封裹。
小,少的產品,先作業的在地上。
4.4.2.3所有半成品擺數量每層必須統一,最上面一層可以是尾數。
所有標識必須在正面清晰可見位置,
4.4.2.4所有半成品不同料號,原則是盡量分開放置,特殊情況必須使用明顯標識。
4.4.2.5所有擺放產品高度不得超過1.5m,棧板不得超出邊緣,擺放整齊。
4.4.2.6小產品使用膠筐放置,不得有不同料號同一膠筐,膠筐大小應與產品多少成比例,擺放整齊
4.4.3成品的擺放(包裝)
4.4.3.1成品擺放採用膠筐,紙箱放置特殊情況必須有制工人員做包裝設計。
4.4.3.2成品擺放時輕拿輕放不得,用托,拉,丟的方式.
4.4.3.3成品擺放應遵循:盡量一片一個PE袋,特殊情況必須有制工人員做包裝設計。
4.4.3.4成品裝箱不得超出15kg 特殊情況必須有制工人員做包裝設計。
4.4.3.5成品擺放規則參照SOP作業
4.4.3.6成品裝箱堆疊不得超過1.5m高度,不得超出棧板邊緣,特殊情況必須有制工人員設計
4.5其它要求
4.4.1以上作業必須本著安全第一之原則進行.
4.4.2在安全第一原則下,搬運時應盡可能多、快、好、省地實施作業,以達到提高工效和時效之目的.
5、支持文件
《生產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