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网络交友须谨慎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交友要慎重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交友要慎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友的重要性及交友的好处;
2.了解交友中存在的风险,学会避免交友中的陷阱;
3.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交友的好处及存在的风险;
2.教学难点:如何避免交友中的陷阱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
3.1 自我导入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热门网络事件或者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朋友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对于交友问题的思考。
3.2 交流心得
每个学生分享自己交友的经历。
引导学生认识到好朋友带来的正能量及交友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友经历和心得,让他们感受到交友中的愉快和不愉快的事情,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3.3 分享案例
教师选取一些有关交友中的案例,通过阅读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友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陷阱。
教师可以借助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交友中的风险。
3.4 小结提问
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问答交流,让学生对于交友的好处和存在的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以便学生复习和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的交友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友经历和心得,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和存在的风险,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教学生动起来,还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需要教师严密的组织和安排,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0 网络交友要慎重汝州市庙下镇尹庄小学华伟强教学内容:海燕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第10课《网络交友要慎重》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1.游戏感情者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教案标题:交友安全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交友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和交际技巧。
3. 提供学生有效的应对陌生人和网络交友的方法。
教学重点:1. 交友安全的意义和原则。
2. 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3. 网络交友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2. 视频素材或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或正在进行的交友经历,让他们分享一些积极和消极的经验。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交友安全?为什么交友安全对我们很重要?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交友安全的原则和意义,如谨慎选择交友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等。
2. 介绍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如诱骗、欺骗等,并讲解应对陌生人交往的方法,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告知家长或老师等。
3. 介绍网络交友的风险,如虚假身份、网络诈骗等,并讲解应对网络交友的方法,如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发案例分析材料或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小组讨论案例中的交友安全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际场景(如校园、社交活动等)。
2. 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份交友安全宣传海报,包括交友原则、风险和应对方法。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解释设计理念。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交友安全知识和技巧。
2. 强调学生在交友过程中的责任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长或老师分享所学的交友安全知识,并与他们讨论相关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交友安全主题的讨论或辩论活动,加深对交友安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六年级公共安全教育《6网络交友须谨慎》教案及反思

与
学
设
计
一、安全铃声
在网络交友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怎样辨别不良信息呢?
二、安对“网友”的邀请,要保持高度警觉。
3.充分认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游戏性和危险性。
4.以案为鉴,提高警惕。
三、探究空间。
哪些做法我们要有所警觉?
四、小贴士
提高网上交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小学六年级公共安全教育《6网络交友须谨慎》教案及反思
第8周
星期三
学科
公共安全教育
年级
六
班级
3
授课内容
6网络交友须谨慎
课前准备
课件
执教者
刘老师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了解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被网友敲诈、欺骗甚至强暴的事例屡见不鲜。
2.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确对待网络交友教案

确对待网络交友教案教案标题:网络交友的正确态度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交友的态度和技巧。
3. 提供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在网络上交友过?你们认为网络交友有哪些优势和劣势?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自己的网络交友经历或观点,并分享给全班。
知识讲解:1. 介绍网络交友的定义和普遍性,解释网络交友的优势(如扩大社交圈、丰富生活经验等)和劣势(如隐私泄露、虚假身份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风险,并列举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骗子、欺凌等)。
3. 提供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包括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相信陌生人等。
案例分析:1. 提供几个网络交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风险和问题,并讨论应对策略。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网络交友关系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角色扮演: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网络交友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2. 回顾角色扮演的结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总结与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网络交友的正确态度和技巧。
2. 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今后的网络交友中会注意哪些方面,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网络交友的文章,包括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提供至少两条网络交友的安全建议。
2.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正确。
2. 阅读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网络交友的安全建议是否合理和有效。
教学资源:1. PPT或白板,用于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2. 网络交友案例和角色扮演的材料。
3.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的联系方式和讲座安排。
备注: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合集五篇]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be0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b.png)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网络交友需谨慎》授课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类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新闻《16岁少女见网络干爹惨遭侵犯》。
引入: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1.游戏感情者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世界中遵守规则,做到文明上网。
二、教学重点1. 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并学会自我保护。
2. 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规则,做到文明上网。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网络交友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2. 案例分析:分享真实的网络交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
4. 课堂讲授:讲解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和网络规则。
五、教学内容1. 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介绍网络交友的便利性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双面性。
2.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教授学生如何辨别虚假信息,不轻信网友,保护个人隐私。
3. 网络规则和文明上网:强调在网络世界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不传播不良信息。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友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5. 案例分析:分享网络交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
7. 课堂总结:总结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强调网络规则和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模拟等,评估学生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2. 学生作业:收集学生完成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了解学生对网络交友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编写关于网络交友安全的小短文,或者设计网络交友安全宣传海报。
七年级 第15课 网络交友需谨慎 教案

七年级《网络交友须谨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培养安全文明上网意识。
2、养成谨慎的处事态度。
(二)行为技能训练1、掌握网上交友安全常识。
2、学会正确会见网友的技巧。
(三)知识经验积累1、谨记“不单独与网友见面”2、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
二、教学重点掌握网上交友的安全原则。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具备与网友见面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和辩论法。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网络交友方面事例。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时课件、课前请一位该班任课教师使用陌生号码QQ在线等候。
六、教学过程(一)现场模拟“辨”网友——最熟悉的“陌生人”。
1、现场网络互动:猜猜他是谁?请在线等候的教师使用陌生QQ号码现场与学生聊天,学生通过聊天内容猜猜这个老师是哪一位。
(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感悟到即使是我们平常熟悉的人,或许在网络的环境中就有可能成为陌生人,可见网络是个复杂的环境,网友给我们的信息很多情况下是不完整的)(二)组织讨论“辩”交友——你会与网友见面吗?1、让学生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对与网友见面的想法。
2、初步搜集学生观点,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正方支持与网友见面,反方持反对意见,选取代表整理好各方意见,准备开始“你会与网友见面吗?”辩论赛。
(教师提示,正方可以从所搜集案例中寻找论证,反方从本课案例写真中寻找论据)3、总结:①.学生观看师课件中搜集的因网络交友不慎引发的骇人听闻的案件后谈感想。
②.师小结:网络交友是有一定的好处,网络和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在现实中不敢说的话,不好意思说的话,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完全可以畅所欲言。
然而网络毕竟是网络,在网上交友、聊天只当作精神的放松与倾诉吧,却不可全信。
应保持谨慎和必要的警惕,个人安全重于一切。
(三)平安应对“变”方法——他该怎么办?1、演一演:案件回放,情景再现,学生现场模拟案件当事人,如果你是×××,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2、汇一汇:总结网络交往注意事项及应对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同学都喜欢在网上聊天,交“网友”也成为一种流行的交流方式。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空间,网友间也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在现实生活中,被网友敲诈、欺骗甚至强暴的事例屡见不鲜。
??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及信息
??·在网上,不要轻易给出能确定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个人账户和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
??二、对“网友”的邀请,要保持高度警觉
??·尽量不要与网友见面,即使要见面,也要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他们陪同,地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
??三、充分认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游戏性和危险性
??·对“网络交友”要多一分清醒,少一分沉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财物或人身受到伤害,要及时报案,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决不能隐瞒真相和私了,那样会受到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