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第一章:网络交友的定义与背景1.1 网络交友的定义1.2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背景1.3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普及程度第二章:网络交友的优势2.1 扩大交友圈2.2 增强社交能力2.3 分享兴趣爱好2.4 情感支持和心理健康第三章:网络交友的劣势3.1 网络安全问题3.2 虚假信息和欺诈3.3 网络成瘾和时间管理问题3.4 社交技能的退化第四章: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心理特点4.1 猎奇心理4.2 寻求认同感4.3 网络依赖心理4.4 自我展示和形象塑造第五章: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5.1 家长对中学生网络交友的监管5.2 教育者对中学生网络交友的教育引导5.4 培养中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第六章:案例分析网络交友的正反面故事6.1 正面案例:建立真实友谊的网络交友经历6.2 反面案例:网络交友导致的隐私泄露和心理伤害6.3 讨论:从中学习到的教训和应对策略第七章:网络交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7.1 识别网络交友的风险因素7.2 如何评估网络交友的安全性7.3 制定网络交友的风险管理计划7.4 增强中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八章:网络交友的道德和法律问题8.1 网络交友中的诚信和尊重原则8.2 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问题8.3 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保护中学生网络交友的权益8.4 培养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第九章:网络交友与现实社交的关联9.1 网络交友对现实社交的影响9.2 网络交友与现实交友的异同9.3 如何将网络交友转化为现实中的友谊9.4 平衡网络与现实生活,促进全面发展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回顾10.2 中学生网络交友教育的有效性10.3 未来发展趋势:网络交友与的结合10.4 持续关注与更新教案,适应新的网络环境变化第十一章:网络交友的心理辅导策略11.1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心理需求分析11.2 心理辅导方法:如何引导中学生健康网络交友11.3 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案例分享与实践指导11.4 评估与反馈:心理辅导效果的监测与改进第十二章:网络交友的家庭教育策略12.1 家长在中学生网络交友中的角色和责任12.2 家庭教育方法: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网络交友问题12.3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启示12.4 家庭教育策略的实践与调整第十三章:网络交友的学校教育策略13.1 学校在中学生网络交友教育中的作用13.2 学校教育方法: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13.3 学校网络交友教育案例分享13.4 学校教育策略的评估与优化第十四章:网络交友的社区支持策略14.1 社区在中学生网络交友教育中的参与14.2 社区支持方法:合作项目与活动策划14.3 社区支持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14.4 社区支持策略的持续发展与改进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中学生网络交友的教育15.1 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与目标15.2 网络交友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15.3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策略15.4 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估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这一主题,涵盖了网络交友的定义与背景、优势与劣势、心理特点、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案例分析、风险评估与管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网络交友与现实社交的关联以及总结与展望等内容。
10.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01
能否举几个 例子来说明 目前互联网 犯罪人员针 对中学生的 诈骗手段?
02
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原则
要善于网上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侮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班会班会
01 中学网络交友的现状 02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好处 03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坏处 04 作为中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进行社交
。
社
交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现状
其他
乐
50%的00后上网主要是为了 网络社交。对他们来说,网 络社交和现实社交一样重要, 他们不但会和生活中的朋友 在网上频繁交流,更会在网 上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同时,00后十分热衷兴趣圈 子,通过加入圈子可以很快 地找到组织、得到归属感。 其中,最受欢迎的圈子是追 星圈,48%的00后身处其中;
00后占活跃 用户的30%贴吧00后和95后 占活跃用户 的60%以上
BILIBILI
00后用户占 比18% (2017年)
微博
18岁以下用 户占比 13.2%
THANKS
互联网串联起整个世界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 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 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 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 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 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 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 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 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作文】中学生上网交友的利与弊

他们也会沉迷于网上交友,过后会上瘾,不能自拔,进而荒废了学业,成绩也一落千丈。他们也会受到网友的影响,做一些不当的行为。如果他的网友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那他也会受到他的影响,做社会上的寄生虫 总而言之,网络世界是个虚幻的空间,我们必须以谨慎的态度结交新朋友,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千万不能受那些猪朋狗有的影响
中学生上网交友的利与弊
分类: 作文 > 议论文 > 议论文200字 > 中学生上网交友的利与弊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创作时间:2015-04-22 23:23:51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科技的发达,互联网迅速发展。网上交友成了流行极普遍的事。中学生上网交友会让父母担忧,也成了社会关注问题。中学生是通过面子书等交友。中学生上网交友的利益是他们所交的朋友会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的的各族群。他们的生活圈子会变大因为朋友满天下。
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初中生作文

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初中生作文网络社交,这个话题真是热得发烫。
现在的我们,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握着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上网。
网络社交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也深有体会。
先说说网络社交的好处吧。
想想看,和朋友聊天真是轻松。
有时候,作业遇到难题,发个消息问问好友,立马就能得到答案。
大家在一起讨论,能互相学习,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团队。
还有,很多时候,心情不好,发个状态,朋友们都会来关心你,真让人觉得暖心。
网络社交也让我们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
有些人可能在班里没怎么交流,但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认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
不过,网络社交的弊端也是不容小觑的。
有时候,沉迷于手机,让我忽略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吃饭时,大家都低着头看手机,感觉就像在一座孤岛上,彼此却不再交流。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时候会看到一些不好的内容,甚至影响心情。
有些人为了在网上博取关注,不惜制造谣言,这让我觉得网络世界有些危险。
人们在虚拟空间里,往往会失去真实感,常常让人迷失方向。
网络社交还有个问题,就是时间管理。
手机一拿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原本打算看一会儿,结果就一刷刷了好几个小时,耽误了学习和休息。
感觉就像一头扎进了大海,越游越深,越找不到方向。
每次过后,都会后悔,真希望能控制住自己。
虽然网络社交有这些问题,但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就像用刀子,可以用来切水果,也可以伤人。
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
比如,制定时间限制,不要让手机成为生活的主宰。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偶尔放下手机,抬头看看周围,和家人好好聊聊天,这样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各有千秋。
重要的是我们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它,让网络成为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主菜。
适当放松,适当学习,保持平衡,才能享受网络社交带来的快乐。
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好度,网络社交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
10.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是弊大于利。
等同学们的心智更加成熟,人生阅历更 加丰富以后,我相信大家能很好的利用网络, 也能很好的通过网络结交真正的良友!而不 是受其所害!
二、我们学生对外面世界的社会 治安形势了解不够,对网络上的 险恶状况认识不足,对“虚拟社 会”可能产生的真实伤害缺乏戒 备,对“网络熟人”——真实的 陌生人盲目信任;自
温 馨 提 示
网络交友很容易发展成网恋
套路!全
通过本次辩论赛中双方辩手的精彩辩论,
鉴于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今天组织开展主题是“中学生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的辩论赛,旨在通过辩论,帮助大家更充 分的认识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学会正确选择良友,健康成长。
预祝辩论赛圆满成功!
辩论赛结果总结
利:1.缩短人际间的关系 2.沟通频率增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人际网络扩大,能接触到身边见不到的信息 4.可以没有顾虑的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心理压力
4.与网友见面时,宜约在公共场合,避免单独前往,不 喝他人赠送的饮品等,可与朋友商量好用手机传递暗 语
5.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教师忠告
亲爱的同学们:
我国唐朝的书法家颜真卿有这样一首诗
我把它称作盛唐版《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也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我把它称作
中学生网络交友倡议书
同学们:
为确保大家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可以安全地 使用互联网交友,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1.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坚持自我约束 2.保持警惕,把握原则,保留底线,即可以避免多数的
10.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讨论环节三
与你周围的同学讨论,我们如何能够践 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网络上 既能够获得现代科技带来的社交便捷的 同时又能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也能够健 康上网,防止沉溺于网络社交呢?
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社交网络
我们的建议
1.在现实社交和网络社交之间寻找平衡点,不能只关注网络社 交而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2.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害,不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过多透露 自己的身份信息,家庭信息。在网络上涉及个人财产问题时一 定不能答大意,谨防被骗。 3.不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制造谣言,维护网络环境、网络安全。 4.控制上网社交时间,不要沉溺于网络社交,多培养其他兴趣 爱好 5.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社交网络上实行诈骗等行为会受到法律 的制裁。
讨论环节一
你都曾经在网络上遇见过,认识过哪些有趣的人呢,这些人给了你什么 帮助或什么启发,又或者你通过认识他学习了什么呢?请利用三分钟的时间 来回忆并与你周围的同学讨论。
PART 3 中学网络交友的坏处
沉溺于网络世界
沉溺于网络世界
因为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 个虚拟的世界,它虽然满足了 青少年拓宽人际视野,交往更 多朋友的社交需求,也能给人 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 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 点,但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 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 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 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 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 荒废学业,甚至为了上网走上犯 罪的道路。
互联网串联起整个世界
二、增加个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 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 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 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 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 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 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 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 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网络交友利与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网络交友利与弊”辩论赛初二(4)班10月21日班会课,我班举行了“网络交友利与弊”的辩论赛。
在双方辩手精心准备下,经过一番激烈辩论、角逐,最终反方辩手以绝对的优势压倒了正方。
现将反方主要观点列举如下:1、网络交友带来的人际关系障碍由电脑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
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 后者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网络成瘾症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
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
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不仅影响正常学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
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 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也公开承认或默许交往者的虚假言论。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可以起一个甜蜜动人的女性化昵称,扮演爱情天使。
正如一个老师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
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光头老者。
”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 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
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2、网络交友带来的人格障碍网络人际交往还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关于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的调查研究报告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非常发达的当代,经常有许多中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交友机会,这对中学生的发展自然有好处。
可随之而来的种种网络安全事件,也让我们的网络交友手段变得并不太平。
因此有人在社会上提出了质疑:中学生应不应该信任网络,我们应不应该对此作出必要的改善措施。
由此本小组成员决定了解当下中学生的网络交友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一、网络交友中国的网络交友规模将超过一亿人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发展,中国网络交友用户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
网络交友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互联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网络交友的人群规模达到4630万人,实现了41.2%的增长,预计2006年规模将继续保持超过40%的增长速度,规模达到6520万人。
而到2008年,中国的网络交友规模将超过一亿人。
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有QQ聊天交友,微博交友,微信交友,论坛交友,聊天室交友,还有专业的交友网站等。
专业的交友网站代表有: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一线姻缘等。
网络交友服务在过去的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互联网应用初期即时通讯、门户网站、论坛与社区类网站提供的有实际网络交友功能的服务,这个时期,网络交友没有被明确提出,通过网络认识朋友也没有大行其道,网络交友只是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服务的时候一种附加功能;第二阶段,专业的网络交友网站走进了网民的生活,网民访问这类网站就带有比较明确的交友目的。
但是,这个时期的网络交友网站可以提供的交友功能还不多,只是在基本的会员库中提供对陌生网友的查询,这个时期的网络交友也因为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而在社会上受到很多非议;第三阶段,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完善,网络交友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即时通讯、门户网站、专业交友等网站适时提出了定向交友的服务模式,例如网络婚恋交友、商务圈交友、爱好交友等等。
二、中学生与网络交友(1)网络交友对中学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交友的学生中女生占了约十五分之十一;而从性格上来说则是内向型的人居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的探究活动主题是《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下面我将从网络交友的优势,网络交友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网络交友的危害三个方面对本节探究课进行总结。
1.网络交友的优势
{1}广阔性打破地域限制,四海之内皆朋友
{2}便捷性经济性无论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交流,各种交友软件如 QQ微信非常便捷经济
{3}隐蔽性因为隐蔽性很多和朋友当面说不出口的秘密可以和网友分享,敞开心扉
2网络交友的弊端
(1)孤僻离群,性格孤僻。
很多青少年与网友无话不谈,倾诉衷肠,而在现实中,与身边的家人朋友缺乏交流沟通,性格变得内向孤僻。
(2)沉溺网络,耽误学业。
一部分人上网交友是因为无聊而上网寻求刺激,过度沉迷网络中的“虚幻情感”让中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变得厌学成绩下滑。
(3)遭遇网络犯罪(如骗财骗色等)
犯罪分子首先假借交友的名义与他人联系,用尽心思编造各种谎言骗取对方的信任,之后以种种借口向对方借款,随后即中断联系。
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蛊惑而上当受骗。
还有一种情况,犯罪分子邀约女性网友见面,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是他们的首选作案目标,新闻媒体报道的因见网友而遭遇性侵犯的案例层出不穷。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预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个内容)
3.预防网络交友的危害
(1)见面邀请需谨慎
在网上认识时间不长就主动约会见面的,十有八九是遇到骗子了,这种情况建议直接拉黑,以后不要再联系了,即使出去见面,也会被骗。
还有很多骗子会巧妙的利用女孩的虚荣心,装成风度翩翩的有钱人,在网上寻找猎物。
这种方法对涉世未深的女孩十分有效,因此女孩子再交网友时更应该格外谨慎,保护好自己,以免上当受骗。
如果觉得有见面的必要,慎选见面地点、和网友见面时,应该选择人多的地方,比如商场,步行街。
这些地方人流量比较大,即便发生危险,也很容易求救。
而且见面时间尽量选择中午,第一次见面不要独处一室。
同时,要告知家长朋友,保持通讯畅通。
如果预感危险,尽快借故离开。
(2)提及金钱就说No
在和网友聊天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借钱的消息。
即使是平时比较好的朋友,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向你借钱,你也要先给对方打个电话确定一下,发信息的是否是他本人,聊天工具是否被盗。
(3)探听真实信息别上当
(4)仔细鉴别推敲网友聊天记录,判断网友人品
聊天过程中可以多提一些试探性的问题,通过对方的回答来判断是否遇到了骗子。
如果是骗子,肯定会有露馅的时候,因此一定要注意观察细节
(5)要保持正确对待网络的心态。
网上交友,平和待之,尤其是中学生要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下,也需真诚对待他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