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的三个维度
“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互促共赢

“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互促共赢摘要:为解决高职院校“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根本任务,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建立“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的支部党建工作模式,开展思政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平台支撑与师资培养的有机融合,以党建助推深度产教融合和课程教学改革,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教师主动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党建促进人才培养,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轮驱动”。
关键词:党建工作,人才培养,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作为基层教师党支部,肩上的使命自然是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关键问题。
基于这个思考,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基于“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的分层分类策略的支部建设,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一、根本任务为谁教?加强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毫不放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书育人”,其中“教书”的主体是教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基层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育人”的对象是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开展师生共建,强化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教什么?职业教育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往的校企合作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层面的合作共建,缺乏文化认同的磨合,注定流于形式而走不远。
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必定是校企文化和理念的融合,经过了思想层面的碰撞和思考,建设校企发展共同体,才能形成深度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基本在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适应于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扎根于深度产教融合的环境里,制定出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党建作为纽带,可以很好地将产教融合和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双轮驱动”。
高校要切实强化三个引领

高校要切实强化三个引领作者:李应军来源:《党员生活》2019年第07期强化党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高校出人才、出成果的坚强政治保证,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上落实、落细、落地。
切实强化政治引领。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要依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定位,结合把党组织建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链条上的要求,找准结合点,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学校各环节和全过程得以延伸和拓展。
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优势。
完善院系党政联席制度,发挥好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各级党组织和书记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示范引领作用。
强调党组织书记要敢于亮明身份。
书记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务是书记,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第一政绩是抓好党建。
要把教学、科研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把优秀党员教师骨干培养成管理者,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的活力,让党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
切实强化思想引领。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决定党的根基。
强化党的思想引领,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指导实践。
增强思想引领力,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现实客观必然和未来发展使然。
强化党的思想引领,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有利于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强化思想引领,必须把全面提升党的理论武装水平作为重要措施,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党建首要任务,以落实党建责任为目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党建工作格局。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三个维度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三个维度作者:郝华来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06期[摘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现实要求,是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的有力举措。
从三个维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一是以政治维度表征组织力的政治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二是以法治维度凸显组织力的社会整合能力,突出体现党的组织优势;三是以实践维度呈现组织力的治理活力,集中表现党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维度[中图分类号]D2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4245(2018)06-0016-06DOI:10.19499/ki.45-1267/c.2018.06.004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现实要求,是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的有力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以政治维度表征组织力的政治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政治领导能力是指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以政治维度作为指引对各领域基层社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各方面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的先导能力,通过政治引导力、社会动员力、内在凝聚力等实现党的政治目标,使党的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一)紧紧把握政治引导力,体现基层党组织基层执政的导向性政治引导力是提升组织力的重要引擎,能够使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切实把握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清晰体现基层执政的基本导向。
1.理性引导民众共同发展的意愿,表明基层执政的为民导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共同发展早已成为基层民众的集体愿望,成为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首要选项,成为基层执政的优先导向,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是我们执政的基本目标,只有通过持续发展、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才能使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才能使基层组织力的建设结出丰硕成果,才能使基层执政的为民导向越发鲜明。
浅析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莫枝龙

浅析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莫枝龙发布时间:2021-08-04T16:09:11.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莫枝龙[导读] 党建品牌创建应坚持“特色+实效+控量”原则,并可进一步延伸党建品牌系列化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司摘要:党建品牌创建应坚持“特色+实效+控量”原则,并可进一步延伸党建品牌系列化,对企业党建品牌不断进行充实、丰富、优化和升级,保证党建品牌创建落实到位,强化基层党建基本功,形成党建品牌效应。
企业可通过创建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党建品牌,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化体系,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企业1企业党建品牌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对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建设的要求,企业的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
1.1党建品牌建设未展现效应企业党建品牌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思路不太清晰,品牌核心价值理念比较模糊,品牌效应尚未展现。
突出体现在:部分基层党支部对于什么是党建品牌,以及如何开展党建品牌创建理解不透,定位不清。
1.2党建品牌建设未形成体系企业虽然在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党建品牌建设总体来说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体系、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1.3党建品牌宣传未扩大影响党建品牌在对内、对外宣传推介、服务引领支部党员上做得还不够。
目前,企业党建品牌基本处于培育阶段,尚不具备社会影响力,部分党支部的党建品牌还没有在全体党员中形成共识及自觉行动,内部影响力也不够。
2建设基层特色党建品牌化创新举措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结合企业目前现状,从“坚持‘三个围绕’,做好‘三个服务’”方面,建设具有基层特色的党建品牌。
2.1精准定位,坚持“三个围绕”,用政治本色铸就党建品牌 2.1.1围绕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维、新理念,它将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理论融入党建工作中,有利于推动党建工作的开拓创新、党建工作方法的改进创新。
由面及体:基层党组织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之整体性建设研究

第35卷第11期2023年1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UNIVERSITIESINSHANXI Vol.35No.11Nov.2023 收稿日期:2022-12-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险治理中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YJA840015);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化技术嵌入山西省乡村治理的实践趋向与路径研究”(2022YY106)作者简介:赵 琨(1994—),男,山西长治人,中北大学讲师,博士,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引文格式:赵琨.由面及体:基层党组织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之整体性建设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35(11):59-65.由面及体:基层党组织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之整体性建设研究赵 琨(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0)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要素。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视角,“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结合的作用方式构成了有效治理之面,党组织作为“三治结合”的主导,在更高维度上与三者互动,形成治理之体。
面对乡村自治活力缺乏、法治建设失衡与德治要素流失的困境,基层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引导“三治”两两结合,从激发自治活力、发挥法治与德治教育合力、重塑乡村道德风尚三个维度破解乡村治理难题,从而提出党组织领导下“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发展路径。
关键词:基层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治”结合;乡村治理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23.11.010中图分类号:D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23)11-0059-07 一、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201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党建——以沈阳农业大学数字党建平台为例

Liaoning Economy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举措,提出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的发展趋势;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抓住数字化变革,解决新时期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不足,提供了新思路、新措施和新办法,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各方面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动高质量党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遵循依据。
一、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1.高校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不突出各个基层党组织好经验、好办法交流不充分:样板党支部、先进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不显著,缺少与师生的互动交流,党建活动往往集中在每年“七一”以宣传为主或仅仅以上级新闻报道为主要方式,缺乏日常宣传,党组织活力不够,党建氛围不强;评优评先、优秀党建案例、微党课、征文等工作无法长时间展示观摩学习,缺少必要的阵地平台,造成优秀成果等无法服务群众、服务实际工作;优秀党建成果通常以文件汇编形式展示,但传播效果差,并不能惠及每一名党员、每一个党组织。
2.高校党组织工作服务力不显著组织生活、发展党员、收缴党费、通知等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党建——以沈阳农业大学数字党建平台为例◎任延峰安俊学魏忠民〔内容提要〕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快速发展,如何运用好信息化手段提高党组织工作成效,成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时面临的一项重点课题,更是适应新时代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服务群众质量的重要举措。
沈阳农业大学数字党建平台坚持系统观念党建,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发展,围绕提升党务、业务、服务水平,通过数字技术为基层党组织减负赋能、提质增效,激活“神经末梢”,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利用时政培育政治认同的三重维度

利用时政培育政治认同的三重维度发布时间:2022-06-07T07:26:28.9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1期作者:王娜[导读]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生命和灵魂,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中国标识。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101400摘要: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生命和灵魂,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中国标识。
而培育政治认同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价值担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应以政治认知为起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构建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的情感桥梁,在提升政治基础上引导学生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的落实便会水到渠成。
关键词:时政政治认同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培育政治认同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价值担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是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判断、评价,在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和实践活动,体现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
换言之,政治认同内含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三个层层递进的逻辑维度。
因此,沿着这一逻辑,把这三个维度作为切入点,依托时政,政治认同的落地生根便会事半功倍。
一、诉诸时政载体,强化政治认知高中生的政治认知是指高中生对政治生活的认识、理解、评判,即认识并理解政治事实、政治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化,并能够对此作出客观的评判。
基层党建引领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三个维度

基层党建引领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三个维度作者:郑小明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6期摘要:加强党的建设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出发点和前提,高水平专业建设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基石和抓手。
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在高水平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将其贯穿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专业文化建设,实现党建与文化育人高度融合。
关键词:基层党建高水平专业立德树人专业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支部建立在专业(群),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通过基层党建引领高水平专业建设,把准专业建设方向,增强文化育人主动性,抢占文化育人的制高点。
一、高水平专业建设需要高质量党建引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更是高水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
要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牢牢把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方向,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
高水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相连,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专业(群)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不仅聚集了师资、学生和教学资源,而且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更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
从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以及正在开展的“双高计划”建设,都将专业建设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 8 年 第 1 7 卷 第 4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 挥高职院校基层 党组织 政 治 引领 作 用 的三 个 维 度
口 刘 红 萍
【内容摘 要 】加 强高职 院校基层 党组 织政 治引领是 坚持 正确的社会 主义 办学方向 ,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 高水平专业技 术型人才 的 重 要 保 障 。加 强 高职 院校 基 层 党组 织政 治 引领 作 用 ,必 须 从 理 论 学 习 、制度 建设 、服 务 群 众 等 三 个 维度 开展 具 体 T-作 。具 体 而 言 ,就 是要 注 重 理 论 学 习 ,增 强 党 的 思 想 引领 ;完善 制 度 建 设 ,增 强 党 的 组 织 引领 ;立 足 服 务 群 众 ,增
_
强 党的 模 范 引领 。 【关键词 】高校 党建 ;党组 织;党的建设
【基金项 目】本 文 为 2016年 度 广 东省 高等 学校 党 建研 究重 点 课 题 “强化 高校 基 层 党组 织政 治 引领 作 用研 究 ”(编 号 : 2016GZZD6)和 2017年 度 广 东省 学 校 德 育 科 研 课 题 “新 形 势 下广 东高校 党 建 与 思 想 政 治 工作 体 系构 建 策略 研 究 ”
(编 号 :2017JKDY29)成 果 。 【作者简介 】刘红萍(1986~),女 ,江西抚 州人 ;广 东环境保 护工程职 业学院讲 师;研究方向 :思想政 治教 育
高职院校是 以培养 专业技 术型人 才 为办学 目标 的高 等 教育机构。贯彻党的路线 、理论 和方针 ,落 实党 的重 要任 务 , 需 要 以 高 职 院 校 的 基 层 党 组 织 为 引 领 。经 济 结 构 转 型 升 级 和社会分工精细化 的发展 趋势使 得 市场对 专业 技术 型人 才 的需求 日益增强 ,加强 人才 培养质 量 ,提升 高 职院 校办学 水 平 ,必 须 抓 好 落 实 国 家 关 于 推 动 高 职 教 育 发 展 的 一 系 列 大 政 方 针 ,必须 发 挥 好 基 层党 组 织 的政 治 引 领 功 能 ,为 出 色 地 完 成 各项工 作任务提供 强有力 的思想 和组织 保障。确切来 说,必 须从理论学习 、制度建设 、服务群众等 三个维度开展具体工作 。
(三 )结 合 实 际 工 作 ,促 进 理 论 学 习。坚 持 问题 导 向 ,以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推 动 理 论 学 习从 群 众 中来 到 群 众 中 去 ,努 力 将 马 克 思 主 义的 基 本 原 理 、观 点 、立 场 和 方 法 贯 彻 到 教 书 育 人 和 日常 工作 的 各 个 环 节 ,解 决 高 职 院 校 在发 展 和 改 革 中遇 到 的各种问题 ,提升高 职院校 的办 学水 平 ,满足社 会发 展对 高职院校 的定 位需 求 。积 极 引导 学 生树 立 正确 的理 想 、信 念 、价 值 观 ,培 养 学 生 养 成 以 爱 国 主 义 为 核 心 的 民 族 精 神 和 以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 ,树 立 远大 的共产 主义理 想 ,自觉 抵御西方享乐主义 、拜金 主义等各 种不 良价值 观和普世 价值 等 不 良思 潮 的侵 袭 ,做 立 场 坚 定 、纪 律 严 明 、胸 怀 祖 国 、放 眼 世 界 的 新 一 代 大 学 生 。
学 习 任 务 ,达 到增 强 党 员 f 部 对 党 的 政 治 和 情 感 认 同 ,不 断 提高基层党组织整体理论水平的 目的。
(二 )创 新 理 论 学 习方 法 ,增 强理 论 学 习效 果 。 进 一 步 充 实 学 习 内容 ,创 新 学 习 方 法 ,建 立 健 全 长 效 学 习 机 制 ,在 真 学 、真懂 、真信 、真用上见真章 。要 发挥高 职院校党委 的带头 作用 ,坚持领导班 子理 论务虚会 制 度 ,落实领 导干 部带 头讲 党课制度 。利用校 园新 闻、报 纸 、宣传 橱窗 等传统 载体 开展 学习教育活动 ,紧密结 合新媒 体在 理论 宣传 中的技 术优 势 , 利用微信平 台、公众 号等新传媒平 台推送党 的重要理论 和最 新政策 ,抢 占信息传 播的高地 ,增强学习时效 。